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四節 俄羅斯第2課時 世界能源大國 西密東疏的鐵路和管道運輸線知識清單一、世界能源大國1.自然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基本自給的大國之一。石油、天然氣、鐵、有色金屬等的儲量和產量,以及______的蓄積量,___________的存儲量均居世界前列。2.在世界能源供應中,俄羅斯的______和________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出口歐洲國家,以及我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森林淡水資源石油天然氣3.近年來,俄羅斯為了改變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能源和原材料的狀況,增加對________產業(如航空航天技術、核能等)的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使經濟穩定增長。高技術二、西密東疏的鐵路和管道運輸線1.鐵路運輸(1)鐵路運輸發達,主要運輸煤炭、石油、金屬礦產等。(2)分布特點:鐵路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______部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______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較______。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____________”。歐洲放射稀疏亞歐大陸橋2.管道運輸(1)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2)分布特點:分布不均衡,西部______,東部較為______。油氣管道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密集稀疏俄羅斯的生命線釋疑解惑西伯利亞大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1)氣候的影響:俄羅斯北部地區由于緯度高,終年寒冷,有很厚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較大,且安全系數較低。(2)資源和工業分布的影響:南部山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工業城市較多。(3)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南部人口與城市分布比較集中。1星題 基礎練世界能源大國【多角度設問】讀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分布圖,完成1~3題。1. 俄羅斯與中國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在A. 煤炭、鐵礦 B. 煤炭、水能C. 石油、天然氣 D. 金礦、銅礦中國和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項目中,涉及的資源最可能是( )C2. 下列不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出口地區的是( )DA. 歐洲 B. 中國 C. 日本 D. 非洲3. 與日本相比,俄羅斯發展工業的優勢在于( )DA. 技術先進 B. 海運便利C. 人口眾多 D. 礦產資源豐富西密東疏的鐵路和管道運輸線[2024·太原期末] 俄羅斯鐵路、公路、航空、水運以及管道運輸都很發達。讀俄羅斯鐵路、管道分布圖,完成4~6題。4. 俄羅斯鐵路和管道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D①鐵路的歐洲部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②鐵路的亞洲部分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③管道分布西密東疏④鐵路分布東密西疏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5. 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的是( )BA. 貝阿鐵路 B. 西伯利亞大鐵路C. 青藏鐵路 D. 京廣鐵路6. 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和石油主要通過( )CA. 公路運輸 B. 鐵路運輸 C. 管道運輸 D. 航空運輸2星題 中檔練【邏輯推理】[2024·日照模擬] 下面是某國緯度位置與水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的關系圖,讀圖完成7~8題。7. 該國可能是( )AA. 俄羅斯 B. 日本 C. 印度 D. 越南8. 框圖中橫線處填寫的可能是( )CA. 農業不發達 B. 凍土分布廣C. 大部分海港有結冰現象 D. 人口多分布在歐洲部分[2024·三明模擬] K3次列車是由北京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下圖示意K3次列車線路分布。據此完成9~11題。9. 北京到烏蘭巴托沿途出現森林—草原的景觀變化,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地勢 B. 緯度位置 C. 海陸位置 D. 土壤肥力C北京到烏蘭巴托沿途出現森林-草原的景觀變化,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位置,北京距海較近,降水較多,屬于森林景觀;烏蘭巴托距海較遠,降水較少,屬于草原景觀。10. 冬季,鐵路沿線俄羅斯河流幾乎沒有船只航行,主要原因是河流( )AA. 結冰期長 B. 水量少 C. 含沙量大 D. 落差大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河流流經地區緯度較高,河流結冰期長,所以俄羅斯的河流幾乎沒有船只航行;俄羅斯的河流水量較大、含沙量小,落差不大。11. K3次列車所經過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多從俄羅斯南部經過,主要原因是南部( )CA. 地形較為平緩,建設成本低B. 凍土層廣布,路基比較平穩C. 緯度較低,城市和人口較多D. 大陸性氣候顯著,年溫差小[2024·運城模擬] 2023年1月至11月,中俄兩國貿易總額首次突破2 000億美元,提前實現貿易目標,其中能源是中俄經貿合作的重點。下圖示意俄羅斯礦產資源分布。據此完成12~14題。12. 中俄貿易中,俄羅斯最有可能向我國出口的產品是( )BA. 玩具 B. 石油 C. 服裝 D. 食品13. 上題所述產品出口到我國主要采取的運輸方式為( )AA. 管道運輸 B. 公路運輸 C. 航空運輸 D. 鐵路運輸14. 中俄經貿合作對于兩國最顯著的意義是( )CA. 實現碳中和目標 B. 提高生產技術C. 促進經濟發展 D. 推動旅游發展3星題 提升練15. 鐵路運輸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以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為主題設置了探究活動。下圖示意俄羅斯礦產資源和鐵路分布圖以及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線路。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讀圖,同學們發現俄羅斯鐵路分布很有特點。俄羅斯的鐵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位)。西部和南部(只答西部或南部也可)(2)小明認為,俄羅斯的鐵路分布與地形有關。例如,__________(地形區)地勢平坦,易于通行,施工方便,所以鐵路分布密集。東歐平原(3)小剛發現,北冰洋沿岸有廣闊的平原,卻少有鐵路分布,這與當地的氣候比較______有關。寒冷【探究一 影響俄羅斯鐵路分布的因素】(4)小芳認為,俄羅斯鐵路的分布與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有關。小紅認為俄羅斯鐵路的分布與資源、物產的分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你同意誰的觀點?請說明理由。答案:示例一:同意小芳的觀點,理由是俄羅斯西部和南部人口、城市密集,客貨流量大,對交通的需求量大,所以鐵路比較密集。示例二:同意小紅的觀點,理由是俄羅斯西部、南部是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運輸需求量大,所以鐵路比較密集。【探究二 中俄能源合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中國目前口徑最大、壓力最高的長距離智能天然氣輸送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有效緩解了我國天然氣緊張局面,實現了俄羅斯資源豐富與我國市場廣闊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兩國管道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5)說出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答案:俄羅斯緯度高,氣候寒冷,凍土廣布;山地面積廣,地形崎嶇,施工難度大。(6)說明中俄能源合作對中俄兩國產生的積極影響。(從經濟、能源、環境效益等方面進行分析)答案:對中國:緩解能源緊張、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輕環境污染等(任答一點);對俄羅斯:帶動能源產業發展、促進邊疆地區開發、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發展等(任答一點)。(7) 請完成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原因的思維導圖。【探究三 俄羅斯的農業發展】俄羅斯小麥種植業歷史悠久,是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共31張PPT)大概念引領下的大單元復習大概念建構核心考點1 日本與俄羅斯工業分布差異及原因國家 工業分布 原因分析日本 沿海分布 國土狹小,資源匱乏,沿海分布便于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制成品國家 工業分布 原因分析俄羅斯 靠近原料、燃料 產地,沿鐵路線 分布 地域廣闊,沿資源豐富區修建了鐵路,便于運輸典例1 日本和俄羅斯均工業發達,其發展優勢各不相同。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日本、俄羅斯自然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DA. 兩國都是海陸兼備的國家B. 兩國的礦產資源都很豐富C. 都瀕臨太平洋,海洋性氣候顯著D. 日本平原面積狹小,俄羅斯平原面積廣大日本是島國,東臨太平洋,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積狹小,礦產資源匱乏。俄羅斯是海陸兼備的國家,瀕臨太平洋、北冰洋、波羅的海,平原面積廣大,礦產資源豐富。(2)下列關于日本、俄羅斯經濟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有( )A①兩國氣候均溫暖濕潤,農業發達②日本工業發達,產品主要銷往國外③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④俄羅斯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原料產地⑤俄羅斯工業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2 東南亞的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1)東南亞的氣候與農業(2)河流與城市分布河流 城市沿河分布3 印度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4 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中考演練[2024·青島模擬] 每年3月底至5月初,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同時也是日本旅游旺季。讀日本地形及某年櫻花開花時空分布圖,完成1~3題。1. 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從南向北推遲的主要因素是( )AA. 緯度因素 B. 地形地勢 C. 海陸位置 D. 降水量2. 圖中甲地和同緯度沿海兩岸開花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BA. 緯度位置 B. 地形地勢 C. 海陸分布 D. 降水量甲地位于中部山地,海拔高,氣溫低,花開時間晚,同緯度的陸地兩岸海拔低,氣溫高,花開時間早,受地形地勢因素的影響,甲地與同緯度的陸地兩岸開花時期不同,B正確,A錯誤;與海陸分布、降水量無關,C、D錯誤。3. 五一節期間到日本觀賞櫻花,最適合去( )AA. 北海道島 B. 本州島 C. 四國島 D. 九州島[2024·廣東中考] 斯里蘭卡是印度洋的一個島國,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是重要的亞洲象棲息地。“象糞紙”是一種利用大象糞便生產的紙張,因制作精美而成為斯里蘭卡的名牌產品。下面為斯里蘭卡亞洲象活動范圍分布圖,據此完成4~6題。4. 亞洲象在斯里蘭卡的主要活動范圍是( )DA. 中部山地 B. 西部丘陵C. 西南部高原 D. 東部、北部平原5. 亞洲象在斯里蘭卡生存的有利條件是( )AA. 氣候適宜,食物豐富 B. 海面廣闊,水源充足C. 地形崎嶇,棲息地廣 D. 土壤疏松,覓食方便6. 斯里蘭卡生產“象糞紙”能夠( )C①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 ②化廢為寶,善用資源③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 ④促進野生動物的保護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7.[2024·陜西中考] 東南亞熱帶水果種類多,全年鮮果不斷、產量及出口量大。近年來,我國進口的熱帶水果主要來自東南亞。如圖為東南亞位置及海上航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東南亞全年鮮果不斷主要得益于當地優越的氣候條件。如圖為東南亞熱帶水果主產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該氣候的特征。答案:全年高溫多雨。(2)簡述東南亞相較于世界其他熱帶地區向中國大量出口熱帶水果的優勢。答案:距離近;運輸成本低;品種多、品質好、口味獨特等。(3)東南亞水果可通過海運出口到世界各地,從交通方面說明東南亞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答案: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其中馬六甲海峽是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8.[2024·長春中考改編]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小麥喜溫涼,較耐旱,是一種在世界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印度和俄羅斯根據自身地理條件種植小麥,成為全球小麥主要生產國。材料二 圖1為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及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圖2為印度小麥主產區分布圖。圖1圖2【小麥的生長】(1)俄羅斯年平均氣溫大致隨緯度升高逐漸______,受熱量影響,小麥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氣溫____于0 的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南部。降低高(2)與俄羅斯相比,印度緯度較低,絕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小麥則主要分布在______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等氣溫相對較低、降水較少的區域。德干【小麥的生產】(3)俄羅斯小麥種植技術和重工業發達,機械化水平高。印度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______,成為糧食生產的優勢之一,而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的______災害頻繁,又給印度糧食生產帶來了沉重壓力。為此,印度采取興修水利、改進灌溉技術等措施穩定了小麥生產。充足旱澇【小麥的發展】(4)結合俄羅斯和印度因地制宜發展小麥種植業的案例,說出兩國可以開展的合作方向。答案:俄羅斯農業技術先進,可以幫助印度改進小麥生產技術;俄羅斯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可以幫助印度提高機械化水平等。(共35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二節 東南亞知識清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范圍:東南亞包括A__________和B__________兩大部分。中南半島馬來群島2.地理位置緯度 位置 大部分位于10°S—25°N,絕大部分屬于____帶海陸 位置 位于亞洲東南部,東臨C______洋,西臨D______洋,與大洋洲隔海相望熱太平印度交通 位置 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___________”。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E________海峽,是歐洲、非洲與亞洲太平洋沿岸港口之間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________與_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平洋印度洋巧記“十字路口”的位置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氣候類 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______ ______ 氣候 全年高溫 多雨 __________ 的絕大部 分,馬來半 島南部 發展條件:以熱帶氣候為主,全年高溫,降水充沛。熱帶雨林馬來群島氣候類 型 氣候特征 分布地區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______ ______ 氣候 全年高 溫,分 旱、雨兩 季 ________, 菲律賓 群島北部 主要糧食作物:______;主要熱帶經濟作物: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蕉麻纖維、榴蓮、芒果等。熱帶季風中南半島水稻三、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中南半島山脈、河流與城市的分布1.山河分布特征:中南半島上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2.城市分布(1)分布特點: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分布原因: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__________,土壤肥沃,易于灌溉,__________,經過長期開發,已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地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釋疑解惑東南亞廣泛種植水稻的原因1星題 基礎練“十字路口”的位置讀馬來群島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1. 馬來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位于( )AA. 亞洲東南部 B. 非洲東南部C. 歐洲東南部 D. 北美洲東南部2.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連接了( )DA. 地中海和大西洋 B. 太平洋和北冰洋C. 印度洋和大西洋 D. 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立德樹人·大國形象]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說走就走的目的地越來越多。2024年3月1日起,泰國宣布對中國公民實施永久免簽政策。消息公布后,中國前往泰國的旅游訂單迅速增長。讀圖,完成3~4題。3. 旅游期間,游客發現泰國熱帶經濟作物十分豐富,其氣候原因是( )AA. 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B. 全年溫和濕潤C. 夏季高溫,降水豐富 D.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4. 在泰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是( )DA. 玉米 B. 小麥 C. 大豆 D. 水稻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讀中南半島山脈、河流與城市的分布圖,完成5~6題。5. 下列關于中南半島地形與河流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B. 山河相間、東西橫向分布C. 山脈、河流無序分布D.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北部A6. 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發現,中南半島大多數城市的分布特點是( )AA. 沿河流分布 B. 沿海分布C. 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區 D. 集中在北部山區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2星題 中檔練[2024·湖南模擬] 天然橡膠產自橡膠樹,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需要肥沃的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26—27 ,不耐寒,在5 以下即受凍害,還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 150—2 500毫米。我國天然橡膠進口量大,2021年進口量達219萬噸,金額達34.78億美元。讀東南亞簡圖和我國2021年天然橡膠進口國及比例分布圖,完成7~8題。7. 東南亞所處的溫度帶為( )AA. 熱帶 B. 亞熱帶 C. 南溫帶 D. 北溫帶8. 我國向泰國進口天然橡膠的比例最大,該國適宜天然橡膠生產的自然條件有( )A①緯度低,熱量豐富 ②季風氣候,降水充沛③距海洋遠,臺風影響小 ④遠離海洋,氣候干旱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2024·廣東模擬] 【區域產業發展主題】珊瑚多生長于水溫20 以上、日照充足的清澈淺海。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珊瑚資源豐富,當地形成“旅行社—潛水學校—度假村”產業鏈,費用低且服務到位,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潛水。下面為印度尼西亞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 印度尼西亞( )BA. 位于西半球 B. 位于低緯度C. 東臨印度洋 D. 位于南溫帶10. 印度尼西亞珊瑚資源豐富是因為( )AA. 氣候炎熱,水溫較高 B. 污染少,海水透明度低C. 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D. 島嶼眾多,深水海域廣11. 印度尼西亞吸引大量中國游客前來潛水的優勢是( )A①距離中國較近 ②潛水性價比高③配套設施完善 ④潛水科技先進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中老泰鐵路是“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建成后將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該工程在老撾段設計時速160千米,泰國段設計時速250千米。讀中老泰鐵路線路示意圖,完成12~14題。12. 該地區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D①水流湍急 ②水運便利 ③地形平坦 ④靠近水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該地區為中南半島,其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主要是因為水運便利、地形平坦、靠近水源,水源充足。13. 中老泰鐵路老撾段和泰國段設計時速有差異,主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A. 地形 B. 氣候 C. 河流 D. 技術由圖可知,中老泰鐵路經過老撾時處于在山地中,而在泰國境內則是處于平原上,因此在泰國境內設計時速較快,在老撾境內設計速度較慢。14. 中老泰鐵路將為中國與沿線國家間經貿合作注入的新動能有( )A①帶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②促進沿線旅游業發展③方便人員往來與貨物運輸④縮短中老泰之間的空間距離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星題 提升練15. 中國和柬埔寨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以來,中柬雙方打造以柬西北部和洞里薩湖區為中心的“魚米走廊”,發展臨湖現代化生態農業。下面為同學們收集的柬埔寨洞里薩湖地區和金邊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坐擁黃金位置】金邊是柬埔寨最大城市,屬內河港口,3 000噸—4 000噸海輪從金邊沿湄公河順流而下,可經越南南部直接駛入南海。(1)金邊位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交匯處的______(填地形類型)地區,該地區發展成大城市的主要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兩點)。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運便利等【打造魚米走廊】洞里薩湖區是柬埔寨重要“米倉”和“魚倉”。旱季,湖底淤泥露出,成為播種早稻的肥沃良田。雨季時昆蟲、微生物及雜草等沉入湖底,成為滋養魚類的天然飼料。(2)洞里薩湖沿岸成為“米倉”的季節是______;成為“魚倉”的季節是______。(冬春/夏秋)冬春夏秋(3)分析洞里薩湖區對柬埔寨的意義。(從調水蓄水、產業發展兩方面說明)答案:柬埔寨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湖區雨季時能儲蓄水量,旱季時提供用水,起到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的作用;洞里薩湖湖底淤泥可提供肥沃的土壤,湖水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水稻的種植;雨季時洞里薩湖天然餌料較多,有利于發展漁業。【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經驗豐富的江蘇省同柬埔寨建立“點對點”合作機制,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赴柬投資,支持柬埔寨建設交通基礎設施。(4)分析打造“魚米走廊”對中柬兩國的積極影響。答案:對中國:提升中國企業的海外影響力;促進中柬友好合作,加強兩國文化、經濟交流。對柬埔寨:幫助柬埔寨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推動更多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共8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東南亞的世界遺產主題背景截至2024年7月31日,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閉幕,東南亞遺產名錄共46項。東南亞世界遺產眾多,是我國很多人出行的旅游目的地。某校地理學習小組發起了“認識東南亞的世界遺產”的主題式學習活動。準備階段:為了盡快熟悉東南亞的世界遺產,同學們搜集到了一幅東南亞主要世界遺產分布圖。據此,請你完成以下任務。任務一:了解東南亞的世界遺產的分布(1)截至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閉幕,東南亞共有____處世界遺產。遺產最多的國家是____________。維甘歷史古城位于________,屬于______遺產;下龍灣位于越南,屬于______遺產。46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化自然任務二:制作東南亞世界遺產小卡片基納巴盧山公園,又名神山公園,位于加里曼丹島北端,被馬來西亞第一高峰——基納巴盧山(4 095米)所環繞。公園植被豐富,從熱帶低地、雨林小山到熱帶高山森林、亞高山森林和生活在更高海拔的灌木,應有盡有。基納巴盧山公園被譽為東南亞植物多樣性展示中心,種類極其豐富。因此于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根據上面材料,完成小卡片的制作。任務三:東南亞的世界遺產的利用與保護右圖是柬埔寨的吳哥窟,它是世界最大的廟宇,是一座建立在大片沼澤地上的水上建筑,為了解決地下水位的漲落對地基的影響,人們在建筑周圍開挖了一條190米寬的護城河,雨季時護城河形成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儲蓄泛濫的雨水,而在旱季時蓄水池的儲水又可以維持地基下的地下水位穩定,使得宏大的吳哥窟屹立不倒,達數百年之久。據圖完成(3)~(5)題。(3)吳哥窟所在地的氣候類型應該是( )B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季風氣候C. 熱帶草原氣候 D. 地中海氣候(4)受雨水侵蝕等問題的影響,吳哥窟的修復與保存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與此不同的是,地處我國甘肅省的敦煌莫高窟能夠保存上千年之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A. 氣候干燥,不易受潮 B. 無風化侵蝕C. 石材、顏料優質 D. 季風氣候、空氣濕潤(5)吳哥窟是世界重要的遺產,保護世界遺產( )C①對人類認識和傳承自身歷史文化有重要意義 ②需要全人類共同維護③應無限制發展旅游業 ④需有明確的要求和有效的保護措施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共25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三節 印度主題情境課時第1課時 世界人口大國知識清單印度的位置1.地理位置緯度 位置 大部分在10°N—30°N,__________(特殊緯線)穿過印度中部,主要位于熱帶海陸 位置 位于我國西南面,西臨A__________,東臨B___________,南臨C________,海陸兼備北回歸線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相對 位置 北鄰中國、尼泊爾、不丹,東北與孟加拉國、緬甸接壤,西北與巴基斯坦毗鄰,東南、西南分別與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隔海相望,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2.主要河流:① ______。3.三大地形區:北靠______________,中部為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為__________。4.人口現狀:2020年,印度人口近14億,是世界人口大國,勞動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長迅速。恒河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河—恒河平原德干高原5.人口分布:印度人口密度______,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及部分沿海地區人口極其稠密。6.人口問題(1)積極影響:消費群體龐大,消費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且價格低廉。(2)消極影響: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就業困難;住房緊張;教育、醫療條件差。較高不均衡恒河平原印度人口過多帶來的影響主題情境練探究印度“用電荒”的原因隨著印度經濟發展、人口的快速增長,印度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資源供需矛盾凸顯。為此,某中學的同學們以“印度用電荒”為主題開展了探究學習活動。據此完成下列探究任務。任務一 了解印度的概況了解印度的概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印度的“用電荒”問題。讀印度位置示意圖,完成1~2題。1. 亞洲地理分區中,印度位于( )A. 東南亞 B. 南亞C. 東亞 D. 中亞B2. 小組同學將印度地理位置歸納為“北山、南洋、東灣、西海”,其中錯誤的是( )BA. 北山指喜馬拉雅山 B. 南洋指太平洋C. 東灣指孟加拉灣 D. 西海指阿拉伯海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國,讀1950—2020年印度人口數量變化圖和2020年印度人口年齡構成圖,完成3~4題。3. 據圖可知,印度的人口狀況是( )A. 人口數量多但增長速度緩慢B. 2010年人口數量超過14億C. 人口數量多且增長迅速D. 人口數量少,是人口小國C4. 人口增長快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印度人口增長狀況對印度發展的有利影響可能是( )DA. 交通擁擠,住房緊張 B. 老齡化比較嚴重C. 人均耕地少 D. 青壯年勞動力數量多任務二 分析印度“用電荒”的原因印度人口眾多,2023年印度人口已超過14億,用電量巨大。印度是個電力生產大國,在發電量上僅次于中國和美國,但人均用電的水平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印度的電力基礎建設落后,電力設備和電力線路嚴重老化。印度偷電現象嚴重,每年被偷走的電量估算達到了所生產電力的30%。夏季來臨,印度多地遭受熱浪襲擊,持續高溫導致用電緊張。下面為印度人口分布圖,據此完成5~8題。5. 據圖推測,印度用電量最大的地區可能 是( )CA. 印度河平原 B. 德干高原C. 恒河平原 D. 喜馬拉雅山脈6. 造成印度“用電荒”的原因可能是( )A①人口眾多,用電量大 ②電力設施老舊③偷電現象嚴重 ④發電總量過小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7. 小組同學為緩解印度的“用電荒”問題提出的措施,合理的是( )BA. 減少電力基礎設施,節約成本B. 加大科技投入,開發清潔能源C. 將礦產資源全部用于火力發電D. 實行限電政策,禁止居民用電可以通過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豐富電力資源的獲取途徑,緩解印度“用電荒”問題;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更多的發電廠、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有利于提高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將礦產資源全部用于火力發電會導致能源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因此不可取;禁止居民用電會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不可取。8. 印度的人口現狀,除了會造成“用電荒”以外,還可能出現( )B①人口老齡化 ②就業困難 ③國防兵源不足 ④交通擁堵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印度人口過多,會出現就業困難、交通擁堵、住房緊張、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任務三 解決印度“用電荒”的措施9.為緩解用電荒問題,印度政府積極進行核能和水電開發。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內容。材料一 印度人口眾多,交通方式以鐵路運輸為主。該國的每年5月經常遭遇熱浪襲擊,持續高溫導致用電緊張。由于印度70%的電力依賴煤炭發電,為優先保障煤炭輸送及供應,政府決定減少客運量。材料二 核能是清潔、高效的能源,不僅對環境污染小,還能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但核廢料具有一定放射性,處置難度大,核泄漏事故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危害巨大。材料三 印度地形與核電站分布圖(1)老師告訴小組同學,印度水電資源蘊藏量最大的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從地形地勢角度分析該流域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答案:該河流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流域內地形崎嶇,地勢落差大。(2)目前印度有近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分析印度大力發展水電、核電的意義。答案:保障電力供應;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經濟發展等。(3) 有人建議在印度大力建設核電站,你是否同意此觀點,請說明理由。答案:同意,在印度大力建設核電站不僅可以為印度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滿足國內能源需求,還能降低印度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善生態環境。不同意,大力開發核能發電存在安全隱患,核廢料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處置難度大,核泄漏事故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危害大。(根據材料二中核能發電的利與弊作答,觀點明確,理由合理即可)(4)針對上述材料所描述的狀況,假如你是印度的一名政府官員,你將采取哪些應對措施?答案:保障煤炭供應,拓寬能源供應方式;大力發展水電,開發新能源;號召民眾節約用電等。(觀點明確,理由合理即可)(共33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四節 俄羅斯第1課時 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知識清單俄羅斯的地形1.國家概況領土面積 超過1 7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經緯度位 置 大部分位于50°N—70°N,緯度較高,大部分位于____帶和____帶;東西跨經度約170°,是世界上跨______最廣、______距離最長的國家溫寒經度東西海陸位置 橫跨亞歐大陸的北部,西瀕__________,東臨________,北靠________鄰國 鄰國眾多,與我國有綿延很長的邊界線波羅的海太平洋北冰洋易誤警示俄羅斯橫跨亞歐兩大洲,并且亞洲部分的面積大于歐洲部分,但其首都莫斯科位于歐洲部分,人口也集中分布在歐洲部分,而且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俄羅斯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集中的地區,所以俄羅斯屬于傳統的歐洲國家。2.地形、地勢和河流(1)地形特點:俄羅斯西部以______為主,東部多____________。平原高原、山地(2)地勢與河流3.氣候與農業俄羅斯的氣候類型釋疑解惑俄羅斯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1)位置與氣候的關系①緯度位置:北極圈穿過北部,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從南向北氣溫漸低,降水漸少。②海陸位置:北靠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距大西洋不遠,西風從大西洋帶來了暖濕氣流,夏季風從太平洋帶來暖濕氣流,所以降水自西向東減少,太平洋沿岸又增多。(2)地形對河流的影響俄羅斯亞洲部分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流向),說明地勢南高北低;歐洲部分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向),說明地勢北高南低。俄羅斯總的地勢為東高西低。(3)氣候對河流的影響俄羅斯歐洲部分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的影響,氣候溫和,河流結冰期較短,利于航運;亞洲部分則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較長,航運價值不大。1星題 基礎練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簡圖,完成1~2題。1. 該國地跨( )A. 亞洲和非洲 B. 亞洲和歐洲C. 亞洲和南美洲 D. 非洲和歐洲B2. 圖中字母A、B分別表示的是( )BA. 太平洋、黑海 B. 太平洋、北冰洋C. 大西洋、黑海 D. 波羅的海、里海[2024·福州期末改編]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形和氣候復雜多樣。讀俄羅斯地形圖,完成3~6題。3. 俄羅斯的地勢特點是( )BA. 東高西低,東部以平原為主B. 東高西低,西部以平原為主C. 西高東低,東部以山地為主D. 西高東低,西部以山地為主4. 關于俄羅斯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CA. 以勒拿河為界,西部主要是平原,東部主要是高原、山地B. 主要平原有中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C. 烏拉爾山脈位于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之間D. 東西伯利亞山地位于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間以葉尼塞河為界,西部主要是平原,東部主要是高原、山地;俄羅斯的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烏拉爾山脈以西為東歐平原,以東為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山地位于勒拿河以東至太平洋沿岸。5. 關于俄羅斯氣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A. 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B. 冬夏氣溫差異極為顯著C. 由于地形以平原為主,各地氣候差異較小D. 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寒帶氣候6. 俄羅斯耕地主要分布在( )DA. 北冰洋沿岸 B. 太平洋沿岸C. 中部地區 D. 西南部和南部2星題 中檔練[2024·廣東模擬] 西西伯利亞平原凍土發育,沼澤廣布,河流眾多,形成了蜿蜒曲折的河曲。讀圖,完成7~8題。7. 下列關于圖示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AA. 鄂畢河自南向北流 B. 主要位于北寒帶C. 北臨太平洋 D. 地勢北高南低從圖中可知,鄂畢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河流從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從鄂畢河自南向北流可以看出,該區域地勢南高北低;圖示地區主要位于北溫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北臨北冰洋。8. 關于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 )DA. 緯度較高,蒸發較弱 B.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C. 凍土廣布,不易下滲 D. 距北冰洋近,降水豐富[2024·青島模擬] 俄羅斯土地遼闊,肥沃的黑土地廣布,種植的小麥品質優良,被稱為“歐洲糧倉”。但受自然因素影響,俄羅斯小麥單位產量卻極不穩定。下圖示意俄羅斯小麥產區,據此完成9~11題。9. 俄羅斯小麥集中產區分布的特點為( )DA. 集中在東歐平原 B. 多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區C. 沿海地區種植面積廣 D. 集中在緯度較低的區域讀圖可知,俄羅斯小麥集中產區包括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南部內陸地區,由于緯度低,熱量較足。10. 俄羅斯小麥營養物質豐富,品質安全優良,是因為小麥種植區( )C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生長周期長 ④降水豐富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由題意可知:俄羅斯土地遼闊,肥沃的黑土地廣布,緯度高,氣溫低,生長周期長,①②③正確;俄羅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少,④錯誤。11. 導致俄羅斯小麥產量不穩定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BA. 水源不足 B. 熱量不足 C. 地形崎嶇 D. 土壤貧瘠12.[2024·日照中考]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羅斯地域遼闊,以烏拉爾山脈為界分為東部和西部,東部和西部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生活在東西伯利亞地區的雅庫特人,已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穿毛皮服裝,居住木屋,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材料二:有關資料圖(1)依據圖1,描述俄羅斯的氣候特征。答案: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氣候、地形、植被等角度分析東西伯利亞地區的自然環境對雅庫特人生活的影響。答案:氣候:東西伯利亞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冬季降雪量大、雪期長,雅庫特人穿著毛皮衣物可抵御嚴寒,以狗拉雪橇的方式出行更加快捷;地形:地勢較高,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區居民以狩獵、養馴鹿為生;植被:針葉林資源豐富,雅庫特人民居為木屋,便于就地取材。(3)根據所學知識可判斷,伏爾加河比葉尼塞河的航運價值____(高/低),結合圖2、圖4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伏爾加河流域緯度相對較低,河流結冰期短;流域內城市、人口相對集中,航運需求量較大,航運價值高(共34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日本第2課時 人口老齡化社會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知識清單一、人口老齡化社會1.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全球第一。2.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勞動力短缺社會保障負擔加重3.解決人口老齡化的措施:__________、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推遲退休年齡等。4.人口現狀:日本的新生人口__________,加上醫療技術改善、平均壽命延長等,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仍在______。鼓勵生育持續下降加劇二、對外依賴強的經濟1.經濟發展條件及工業特點和分布2.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1)問題: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日本國內勞動力短缺、消費需求減少等問題日益突出。(2)對策:依靠______、______等優勢,擴大海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建立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資金技術自然資源勞動力知識拓展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的影響(1)對日本的影響①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和充足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節約本國資源,減少環境污染。③直接利用他國市場,充分參與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④節省運輸費用,降低生產成本。(2)對建廠地的影響①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②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③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中考能力點日本臨海型工業布局分析1星題 基礎練人口老齡化社會[2024·深圳期末] 近些年,由于日本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等因素,日本護理機器人市場將擴大20倍。讀2000年—2030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圖(含預計),完成1~4題。1. 2000—2020年,日本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特點是( )CA. 青少年比重上升 B. 老年人比重下降C. 老年人比重上升 D. 勞動人口比重上升2. 此種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帶來的問題有( )A①勞動力短缺 ②社會保障負擔加重③青壯年負擔減小 ④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為應對這種人口問題,日本政府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B①推遲退休年齡②鼓勵生育③延遲領取養老金④實行計劃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由圖推測,護理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 )BA. 農業耕種 B. 養老醫療 C. 食品加工 D. 自動駕駛對外依賴強的經濟【多角度設問】日本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側,是發達的工業化島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很大。下圖示意日本某年進出口貿易額的貨物結構和日本主要工業分布,讀圖完成5~8題。5. 讀圖可知日本( )CA. 進口貨物中工業原料多于工業制成品B. 出口貨物中工業原料多于工業制成品C. 工業制成品進口和出口量都最多D. 金屬礦產和能源種類多、儲量大6. 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DA. 內陸地區 B. 日本海沿岸地區C. 北部地區 D. 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7. 據圖分析,造成日本工業這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費市場廣闊②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③礦產資源貧乏,便于進口原料、燃料④原料和燃料豐富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日本發展工業的有利因素:島國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利于商品集散,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重視教育;不利因素: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產品大量依賴進口,制成品大量售到海外市場。8. 20世紀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國投資已達1萬億美元,雇用了近7萬美國人,涉及鋼鐵、汽車、電力及電子等工業部門,日本采取這種發展方式的原因是( )D①減少勞動力使用成本②減輕國內環境污染③降低企業生產成本④緩解本國土地、水資源等緊張狀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星題 中檔練[2024·晉城模擬] 讀日本進口的主要工業原料及其所占本國需求量比重和出口的主要產品占本國總產量的比重表,回答9~10題。進口原料 鐵礦石 棉 花 石油 銅礦石 天然氣 煤炭所占比重/ % 100 100 99.7 99.8 96.4 95.2出口產品 摩托車 船 舶 錄像機 轎車 車床 照相機所占比重/ % 78.1 72.6 77.3 43.1 57.2 879. 由表可知,日本經濟發展的不利條件是( )BA.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B. 自然資源貧乏C.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D. 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過剩10. 日本是亞洲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的模式為( )AA. B.C. D.抹茶最早起源于中國魏晉時期,傳入日本后,經日本人多年改易,現今,“宇治抹茶”聞名于世,宇治成為全球頂級抹茶產業帶。日本的茶園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南部沿海地區,在日本工業化起步時,茶園的平均面積較大,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茶園的面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茶葉產量卻穩步增加。茶園以機械采摘為主,人工采摘較少。閱讀圖文材料,完成11~15題。11. 小組成員分析茶園很少有人工采摘的原因有( )A①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人工成本高②日本工業、制造業發達,機械制造技術成熟③平原廣布,適合機械化④機械采摘品質更好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2. 茶園面積下降,但產量卻穩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DA. 勞動力數量增加 B. 茶葉采摘機械化C. 勞動力素質提高 D. 農業技術的提升13. 日本茶產業與傳統工業的區別是( )AA. 原材料充足 B. 產品以出口為主C. 國內以加工為主 D. 勞動力價格高14. 日本茶葉出口地多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區,原因有( )B①利于海運出口 ②土地充足廉價③接近原料產地 ④平原面積廣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結合圖文資料可知,日本茶園多分布在南部沿海,茶葉出口地接近原料產地,且沿海交通便利,海洋運輸有利于茶葉制成品的出口。15. 魏晉時期我國便開始制作抹茶,而到近現代,日本“宇治抹茶”更出名的原因是( )BA. 茶樹種植歷史悠久 B. 技術與創新C. 抹茶名字更好聽 D. 日本人愛喝茶3星題 提升練16.[綜合思維]日本家電產業在20世紀初開始發展,曾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家電產業之一。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產業開始走向衰落。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家電產業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同時,中國開始向日本出口初級工業產品。(1)結合材料,將下列框圖補充完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日本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家電產業將組裝工廠向中國轉移。(2)試分析造成日資家電組裝工廠不斷轉移的主要影響因素。答案:勞動力成本。(3)簡述20世紀80年代日資家電組裝工廠選擇我國作為轉移目的地的主要原因。答案:市場規模大;勞動力成本低。2021年我國某品牌電視產品在日本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這得益于其在成本、技術和質量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在日本設立研究所和通過企業社會貢獻提升品牌知名度等策略的成功實施。(4)簡析該品牌在日本市場取得成功的原因。(任答兩點)答案:銷售規模大,成本低,價格低;產品技術含量高,質量好;企業積極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任答兩點,合理即可)(共28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知識清單1.地理位置緯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至北緯45°之間,主要位于______帶海陸位置 地處亞洲東部,______洋西北部,四周被海洋包圍,是一個島國2.陸地領土組成:日本陸地領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北溫太平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3.地形特點:____________廣布,沿海平原狹小。4.國土特點: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___________。5.多火山、地震(1)原因:日本位于亞歐板塊、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處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上。(2)措施:用輕質材料建造房屋,舉行防震演習等。山地、丘陵優良港灣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知識拓展日本的氣候與河流氣候類 型 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 征 四季分明,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 000毫米,且季節分配較為均勻;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河流特 征 水量較大,流程較短;落差大,水能豐富1星題 基礎練多火山、地震的島國讀日本示意圖,完成1~2題。1. 從緯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A. 北溫帶、中緯度 B. 熱帶、低緯度C. 北寒帶、高緯度 D. 南溫帶、中緯度日本的緯度范圍大致是23.5°N—45°N,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北溫帶。2. 下列關于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A. ①—北海道島 B. ②—日本海C. ③—中國 D. ④—朝鮮讀圖可知,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①—北海道,②—太平洋,③—俄羅斯,④—中國。[2024·西安模擬]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并引發海嘯。結合日本島嶼分布圖,完成3~5題。3. 日本該次地震地點最接近的島嶼是( )BA. 四國島 B. 本州島C. 九州島 D. 北海道島4. 日本該次地震,與太平洋板塊和( )AA. 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有關B. 亞歐板塊的張裂運動相關C. 美洲板塊的碰撞擠壓相關D. 美洲板塊的張裂運動相關5. 結合日本預防地震的經驗,下列關于校內人員避震的做法,錯誤的是( )BA. 在較高樓層的學生,可以躲避在課桌下B. 地震發生時,教學樓內的學生馬上跳樓C. 地震發生時需要學校領導和教師冷靜與果斷地指揮學生有序撤離D. 教師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避震知識2星題 中檔練[2024·北京模擬] 下面為日本、新西蘭簡圖。讀圖,完成6~8題。6. 兩國( )A①均位于溫帶 ②均屬于島國③地形以平原為主 ④城市多分布于內陸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讀圖可知,這兩國是日本和新西蘭,日本大致位于30°N——45°N,新西蘭位于35°S——46°S,兩國均位于溫帶,受海陸位置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兩國地形均以山地、丘陵為主,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地區。7. 兩國河流均呈現短、小、流急特點是由于( )A①降水豐沛 ②國土狹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③多火山、地震 ④位于東半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8. 兩國的房屋均以輕型材料為主,屋頂多為斜頂是為了( )CA. 節約成本 B. 生態環保 C. 防震排水 D. 原料短缺[2024·鄭州模擬] 北海道是日本地熱能蘊藏量最豐富和應用最廣泛的地區。近年來,北海道部分地區利用溫泉熱能和雪水在地熱溫室里成功種植了只能在熱帶、亞熱帶生長的芒果,這種地熱溫室內種植的芒果,噴灑農藥少、果質好、收益高。下面為日本北海道地熱區分布圖。讀圖,完成9~11題。9. 北海道( )BA. 位于南溫帶 B. 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C. 地勢西高東低 D. 河流眾多,航運價值高讀圖可知,北海道位于北溫帶,深受海洋影響,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北海道河流眾多,但短小急促,航運價值低,根據河流從中部流向四周海洋可以看出,北海道地勢中高周低。10. 北海道地熱資源豐富,主要是因為( )AA. 位于板塊交界處 B. 位于板塊的內部C. 四面都瀕臨海洋 D. 地形以山地為主11. 北海道冬季利用地熱溫室種植芒果的優勢條件有( )A①可利用地熱調控溫室溫度②冬季降雪多,春、夏季冰雪融水多③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④緯度低,熱量足;海拔高,光照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北海道緯度較高,光照弱,熱量不足。3星題 提升練12.項目主題:走進日本項目背景:日本是我國的近鄰,北京某中學地理社團計劃利用寒假前往日本西部,以“走進日本”為主題開展研學旅行。讀研學地點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本次研學旅行的季節為______,說出本次研學旅行應準備的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兩種,合理即可)冬季羽絨服、手套、棉鞋、耳帽、圍巾等(2)此次研學旅行的四個地點位于日本冬季風的______(迎風/背風)坡,每年冬季從日本海吹來的______(風向)季風帶來了充足的水汽,遇冷形成豐富的降雪。迎風西北任務一 搜集信息,確定位置任務二 探究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的關系苗場滑雪場是日本著名滑雪場,每年都吸引眾多愛好冬季運動的游客。滑雪場不但有多種多樣的場地和完善的設備,周邊還建有大型酒店、特色家庭旅館,共同構成了一大度假勝地。答案: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冰雪資源豐富;場地、設備、大型酒店和特色旅館等基礎設施完善,方便旅客游玩。(3)請根據材料簡要分析苗場地區發展冰雪經濟的條件。(從氣候、配套設施角度分析)日本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全國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溫泉,草津溫泉就是其中之一,以自然環境優美,療效極高而著稱,自古便作為治病健體的著名溫泉而遠近聞名。(4)簡要分析日本溫泉多的主要原因。答案: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溫泉眾多。(或答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活躍,溫泉眾多,語言合理即可)岐阜白川鄉有日本規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因極具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岐阜縣森林茂密,冬季積雪深厚。“合掌造”是這里的傳統民居,為木制建筑物,屋頂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雙手合十,因此得名。答案:示例:當地森林茂密,“合掌造”為木制建筑物,便于就地取材;冬季積雪深厚,屋頂坡度大,便于積雪滑落。(或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地震,“人”字形結構穩定;木材質地較輕,可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5)說明“合掌造”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可從房屋建材、屋頂坡度、抗災能力等任選兩方面回答)(共36張PPT)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三節 印度主題情境課時第2課時 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 發展迅速的服務外包產業知識清單一、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季節 時間 風向 源地 氣流 對降水的影響____ 季 10月至次年 5月 ______ 季風 亞歐大 陸 干燥 降水稀少____ 季 6—9月 ______ 季風 印度洋 濕潤 降水豐沛旱東北雨西南1.2.受季風的影響,印度的降水極不穩定,導致______災害頻發,影響印度的糧食生產。通過大力發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種等,印度糧食生產穩定性增加,成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3.主要糧食作物:______和______。4.分布:______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沿海地區,______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中游地區。水旱水稻小麥水稻小麥二、發展迅速的服務外包產業釋疑解惑1.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2.印度糧食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1星題 基礎練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2024·株洲模擬]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土面積不及中國的1/3,但是耕地面積卻是我國的1.5倍,并且降水較為豐沛,成為世界上的糧食生產大國,但是產量很不穩定。讀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完成1~3 題。1. 給印度半島帶來豐沛降水的是( )AA. 西南風 B. 西北風 C. 東南風 D. 東北風2. 對印度的糧食作物分布描述正確的是( )DA. 小麥的播種面積遠小于水稻B. 小麥和水稻以交錯分布為主C. 小麥主要分布在降水較多的山地迎風坡D. 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東北部地區3. 導致印度糧食產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是( )CA. 糧食價格低 B. 政府不重視農業C. 頻發水旱災害 D. 勞動力不足發展迅速的服務外包產業發達國家很多跨國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將軟件設計、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流程管理等方面的業務,外包給國外的專業團隊。讀印度軟件外包產業中心的形成年代與分布圖,完成4~5題。4. 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空間分布的變化特點是( )CA. 向內陸地區擴散 B. 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C. 向沿海地區擴散 D. 分布地區越來越少5. 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有( )A①信息技術發展較早 ②勞動力成本較低③英語普及 ④經濟發達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星題 中檔練[2024·福州模擬] 《大唐西域記》印度篇節選:“五印度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唯雨三月,多雨不行。”主要描述印度的自然環境。據此完成6~7題。6. “三垂大海”指印度瀕臨的海洋是( )B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7. “唯雨三月,多雨不行”表明連續三個月多雨無法出行,推測此時印度盛行( )DA. 東北季風 B. 西北季風 C. 東南季風 D. 西南季風葡萄正常生長期間需要有一定強度的光照,所需最低氣溫為12—15,果實膨大期最適宜溫度為20—30 。葡萄在生長初期或營養生長期需水量較大,生長后期或結果期需水量較小。印度北部的葡萄園一般坐落在海拔較高的山坡和山腰上。在印度,目前葡萄酒的消費者在總人口中占比極小。據此完成8~10題。8. 印度北部的葡萄園一般坐落在海拔較高的山坡和山腰上,其主要原因有( )D①氣候相對涼爽②迎風坡年降水量大,季節分配均勻③黑土肥沃,有機質含量高④受大風的影響較小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9. 正常年份中,印度夏季的氣候特點對葡萄生長的影響是( )AA. 易引起各種病蟲害 B. 增強光合作用C. 缺水嚴重,掛果率低 D. 有利于糖分積累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明顯的旱、雨兩季。夏季高溫多雨,易引起各種病蟲害;夏季降水多,不利于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和糖分積累。10. 促進印度葡萄酒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CA. 釀酒技術先進 B. 國家政策支持C. 潛在消費市場廣闊 D. 基礎設施完善一個地區某個行業的發展與本地資源、人口、經濟發達程度等密切相關。該國(地區)行業發展的因素要結合當地的優勢條件和不足來分析。“階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標志性建筑,高達數米的石階將水源圍在中央,成為當地人汲水與納涼的場所。“階梯井”后因蓄水、納涼功能的逐漸淡化,而多處于衰退狀態。下圖示意印度齋浦爾市的“階梯井”及該市的氣候資料,讀圖完成11~14題。11. 齋浦爾市的氣候特征是( )DA.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B.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干燥C. 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D.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12. “階梯井”井底通常留有閘門用來蓄水和泄洪。據氣候資料推測,每年閘門開閘蓄水的時間是( )C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13. “階梯井”的蓄水量季節和年際變化特別大,影響“階梯井”蓄水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A. 西南季風 B. 東北季風 C. 東南季風 D. 西北季風影響當地降水的是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東北季風來自高緯度內陸,不會帶來降水,當地不盛行東南季風、西北季風。14. 如今,印度政府大力保護、修繕“階梯井”的最主要原因是( )DA. 增強其美觀性、安全性 B. 消除旱澇災害C. 市政財力雄厚 D. 保護建筑文化[2024·日照模擬] 近年來,受經濟增長驅動,印度鐵礦石產量及進口量大幅增加。印度富鐵礦資源豐富,受國內稅收及運輸能力的影響,沿海的鋼廠出現了從國外進口鐵礦石的傾向。讀印度礦產資源分布圖,完成15~17題。15. 關于印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 位于亞洲南部,南臨太平洋B. 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C. 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較多D. 勞動力成本較低,服務外包產業發達16. 與產自本國內陸的鐵礦石相比,印度沿海的鋼廠傾向于使用進口鐵礦石的原因可能是( )DA. 沿海鋼廠大多為外籍工人B. 國內鐵礦石質量與產量均偏低C. 沿海鋼廠產品主要供出口D. 國內鐵礦石開采與運輸成本高結合材料分析,印度富鐵礦資源豐富,受國內稅收及運輸能力的影響,國內鐵礦石開采與運輸成本高,而國外進口鐵礦石價格較低。17. 近年來,我國一些傳統制造業企業在印度新德里投資建廠,其主要原因是( )AA. 經濟發展快,市場潛力大B. 勞動力素質高,研發能力強C. 臨近港口,交通便利D. 礦產資源豐富,環境優美3星題 提升練18.[2024·太原期末] 印度是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季風氣候印度自然條件優越,擁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盛產水稻和小麥。目前,印度糧食已實現自給并成為糧食出口國之一。據印度氣象部門稱,2024年5月部分小麥產區最高氣溫連續幾天突破45 ,持續的高溫對小麥產生不利影響。(1)從氣候角度分析印度糧食產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答案: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水旱災害頻發,糧食產量不穩定。(2)針對印度糧食生產現狀,請你提出兩點合理化建議。答案:發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種,加強其環境適應性等。(任答兩點,觀點合理即可)探究二 農業發展棉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在整個生長期中,要求較多的熱量和光照,不同生長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開花期(即授粉期)及收獲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氣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區最適宜種植棉花。(3)說出印度棉花的主要種植區及其有利條件。答案:主要種植區:德干高原中西部地區。有利條件: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從氣候角度分析,觀點合理即可)探究三 工業發展棉花是印度重要的農作物,棉花采摘后經過加工就會成為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4)說出印度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并簡析其成因。答案:孟買;臨近原料產地(從原料產地分析,合理即可)。探究四: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印度是世界上炎熱的國家之一,每年都有居民因高溫而死亡的記錄。2024年5月31日,印度遭遇極端高溫天氣,多個城市氣溫超過45。5月29日,首都新德里的一個氣象觀測點記錄到52.3,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答案:①加強城市綠化;②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節能措施;③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強水資源管理;④加強公共衛生宣傳。(角度自選,觀點正確合理即可)(5)為減少高溫熱浪對當地生產生活的影響,請提出合理化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概念引領下的大單元復習.pptx 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多火山、地震的島國.pptx 第一節 日本-第2課時 人口老齡化社會 對外依賴強的經濟.pptx 第三節 印度 主題情境課時-第1課時 世界人口大國.pptx 第三節 印度 主題情境課時-第2課時 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 發展迅速的服務外包產業.pptx 第二節 東南亞.pptx 第四節 俄羅斯-第1課時 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pptx 第四節 俄羅斯-第2課時 世界能源大國 西密東疏的鐵路和管道運輸線.pptx 跨學科主題學習—認識東南亞的世界遺產.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