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思考:不同地區地理差異產生的原因?一、地理差異顯著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現象千姿百態。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國之旅,無論選擇哪個方向,不僅能欣賞豐富多彩的地理景觀,而且能感受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①南部的海南島長夏無冬,四季鮮花盛開、瓜果飄香;②北部的黑龍江長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凍,銀裝素裹。北南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①東南沿海地區濕潤的環境下山清水秀;②西北內陸地區干旱的環境下沙漠、戈壁廣布。西北 東南自西向東,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①位于西部第一級階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連綿;②位于東部第三級階梯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溫暖濕潤。從圖5.1可以看出,我國氣溫、降水、地勢的分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反映了我國自然環境的差異顯著。一二三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①(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②(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③(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風情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圖5.2)。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①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②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③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風情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圖5.2)。西牧東耕南稻北麥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①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②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人口交通線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①(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②(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③(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風情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圖5.2)。在自然環境差異的基礎上,人類活動也呈現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國①(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②(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③(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風情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圖5.2)。2021年廣州夜間消費節閱讀材料 我國飲食習俗的地方差異我國的飲食習俗地區差異很大。①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們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②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③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居民多喜辣。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人們飲食口味差異的形成,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不同地區的人們交往頻繁,帶動了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為辣味菜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南甜北咸)辣咸酸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脈,由于其兩側的地理差異明顯,往往成為劃分地理差異的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比較圖5.3和圖5.4可以看出,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的村落在自然景觀和人類活動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差異。農業 建筑特點 交通 耕地類型 主要農作物 作物熟制 屋頂 墻體厚度 方式 工具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活動 理解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1.歸納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的地理差異,并填寫表5.1。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1月平均氣溫 (高于0℃或低于0℃)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結冰(有或無)農田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低于0℃高于0℃小于800mm大于800mm平原、高原、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有無以旱地為主以水田為主小麥、玉米水稻2.秦嶺—淮河一線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中,相當于哪兩個區的分界線?在溫度帶的劃分中,相當于哪兩個帶的分界線?半濕潤區濕潤區暖溫帶亞熱帶植被類型有什么不同?北方:南方:為什么不同?主要原因:共同的影響因素:河流流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主要原因: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南方氣溫高北方氣溫低北方:南方:流量小流量大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歸納3.分析導致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和以南地區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氣溫、降水氣溫 河流 冬季 結冰期 植被 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干濕區 河流 流量 主要地形氣溫 溫度帶 1月平均氣溫 秦嶺—淮河以北 低 暖溫帶 低于0℃ 有 針葉林 針闊混交林 落葉闊葉林 小 小于800mm 半濕潤區 小 平原、高原、山地秦嶺—淮河以南 高 亞熱帶 高于0℃ 無 常綠闊葉林 大 大于800mm 濕潤區 大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二、四大地理區域我國的地理差異很大,為了方便認識,人們根據不同的標準,把我國劃分成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例如,根據氣候特征,把我國劃分為不同的氣候類型區;根據干濕程度,把我國劃分為不同的干濕地區;根據氣溫差異,把我國劃分為不同的溫度帶。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圖5.5)。每個大的地理區域都有顯著的地理特征,但區域內地理差異仍然明顯,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地區。活動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1.觀察圖5.5中的界線A,并與圖5.1中的等降水量線相比較:(1)界線A大致與哪條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2)確定界線A考慮的主導因素是什么?降水400毫米等降水量線A2.觀察圖5.5中的界線B,并與圖5.1中的等降水量線、1月等溫線相比較:(1)界線B大致與1月哪條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2)界線B大致與哪條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3)確定界線B考慮的主導因素是什么?(4)界線B與秦嶺—淮河一線是否接近?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氣溫和降水接近B3.觀察圖5.5中的界線C,并與圖5.1中的三級階梯分界線相比較:(1)界線C與哪級地勢階梯的邊界線基本吻合?(2)確定界線C考慮的主導因素是什么?地形與地勢的第一級階梯的邊界線C一、地理差異顯著1.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溫逐漸降低。2.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3.自西向東,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4.農業——(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5.人口、城市、交通線——(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6.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7.我國的飲食習俗地區差異很大。①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甜②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咸。③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辣。④山西人——酸。界線A: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考慮因素: 降水界線B: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氣溫和降水界線C:地勢第一級階梯的邊界線。 地形ABC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