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地理 湘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第二章 了解地區1.了解極地地區出現的環境問題及原因。2.認識保護極地環境的必要性。3.保護極地環境,從我做起。學習目標了解極地環境問題任務一失去“家園”的北極熊人類不斷向大氣層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石油泄漏穿上“油污晚禮服”的企鵝污染海洋加強石油開采和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推廣清潔能源等減少對臭氧層有害無助的排放濫捕濫獵,破壞生物多樣性禁止過度捕撈在南極附近海域捕殺鯨魚極地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其環境變化會對全球環境帶來很大影響。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如非法捕撈、旅游活動、商業勘探等行為,對極地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保護極地地區意義重大。理解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行動任務二《北極熊保護公約》北極地區的國家簽署了保護北極熊的國際公約:嚴格控制買賣、販運自然熊皮及其制品。《南極條約》主要內容是南極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進行一切軍事活動和任何核爆炸或處理放射性廢物等。對緩和有關國家對南極的領土紛爭,促進各國在南極考察方面的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該議定書規定:嚴格禁止“侵犯南極自然環境”,嚴格“控制”其他大陸的來訪者,嚴格禁止向南極海域傾倒廢物,以免對該水域造成污染,禁止在南極地區開發石油資源和礦產資源。保護極地環境,從我做起任務三1. 節約能源和水資源: 減少用電和用水量,避免浪費。 關閉不必要的燈光、電器和水龍頭,盡量使用節能燈具和高效節水設備。2. 減少碳排放: 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騎行等低碳交通方式,減少使用私家車。 還可以通過購買本地生產的食物和商品、減少空調和暖氣的使用以及選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來減少碳足跡。3. 垃圾分類和回收: 積極參與回收活動,推廣垃圾減量和再利用。4. 慎用塑料制品: 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購物袋、塑料瓶、吸管等。 選擇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袋和容器,減少塑料污染。6. 關注南極保護政策和倡議: 了解并支持相關的南極保護政策和倡議。參與或支持相關的公益組織和活動。7. 提高意識和宣傳: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南極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分享相關知識,鼓勵他人參與保護南極的努力。等等。應用練習1.2021年2月19日,某新聞用“警示”一詞報道了南極部分地區的雪變成了綠色和紅色現象,并稱該現象可能導致南極冰雪消融失控。該現象的出現是由于( )A. 南極烈風帶來了有顏色的顆粒物B. 夏半年積雪融化變薄,露出下面巖石的顏色C. 氣候變暖,導致微型藻類在雪中生長繁殖D. 南極考察人員亂扔生活垃圾導致積雪受污染C2.由于人類活動,兩極地區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下列做法符合兩極生態旅游的是( )A. 攆著企鵝拍照 B. 把生活垃圾帶走C. 品嘗當地野味 D. 給動物投喂食物B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