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地理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七年級下初中地理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結合實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根據南極、北極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的特殊性,說明開展極地科學考察和保護極地環境的重要性。課標要求(認識地區)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概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氣候特征。結合實例,分析撒哈拉以南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運用相關資料,概括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及其內在聯系。運用相關資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的特點、經濟落后的原因。結合實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措施。學習目標課程導入這個地區既有茂密的雨林,又有無垠的沙漠,還有廣闊的草原。這個地區資源豐富,卻又存在著饑餓。這里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熱帶草原廣布知識點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絕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地跨南、北半球;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處熱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在圖上找出赤道、南北回歸線、20°E經線,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半球位置和緯度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在圖上找到撒哈拉沙漠、大西洋、印度洋,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陸位置。絕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在圖上找出南非、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尼日利亞、索馬里、馬達加斯加。與歐洲西部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岸線有什么特點?平直曲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地形在圖中找出撒哈拉沙漠、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非高原、剛果盆地、乞力馬扎羅山。歸納該區域的地形特征。撒哈拉以南非洲以 地形為主,地勢起伏不大,大體上 高、 低。世界最大的盆地: 。非洲最高峰: 。高原東南西北剛果盆地乞力馬扎羅山赤道雪峰東非大裂谷縱貫非洲東部,長約6500千米,相當于地球周長的1/6,是世界陸地上最大的斷裂帶,有“地球傷疤”之稱。裂谷寬度一般超過50千米,最寬處約200千米,谷底與兩側高原之間的相對高度從幾百米到200米不等,是一個天然蓄水池,集中分布著20多個湖泊。由于地處板塊交界處,火山較多,也是地震多發區。東非大裂谷河流、湖泊在圖中找出尼羅河、剛果河、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說出尼羅河的流向,剛果和主要流經的地形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世界最長河流: 。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 。非洲最大湖泊: 。非洲最深湖泊: 。尼羅河剛果河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氣候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和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在圖中找出赤道和南、北回歸線,說出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赤道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是世界面積最廣的熱帶草原分布區。非洲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赤道熱量、水分由赤道地區向南、北遞減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剛果盆地、幾內亞灣沿岸和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植被繁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熱帶沙漠面積廣大,降水稀少,土地十分貧瘠。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熱帶草原氣候赤道濕季降水豐沛、水草豐美。非洲熱帶草原連通赤道南北,全年高溫,干、濕季節交替。干季干燥少雨、草木枯黃。野生動物逐水草定期遷徙。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傳統茅草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非洲鄉村的傳統茅草屋熱帶草原氣候非洲熱帶草原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明顯的干、濕季。干季時,氣候干燥,茅草屋可以遮陽和通風;濕季時,茅草屋可以擋雨。茅草屋一般用樹枝、藤條、泥土等筑墻,房頂鋪茅草;熱帶草原氣候區高大樹木稀少,草類茂盛,建筑材料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建筑成本。人口、糧食與環境知識點2人口問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各大洲中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更高。世界各大洲的年平均人口增長率(2010—2020年)糧食問題糧食供應不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面臨的普遍問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熱帶草原地區,農作物的播種和生長主要依靠濕季豐沛的降水。人口的迅速增長加劇了該地區的糧食供應問題。環境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為了獲取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導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綠色長城”計劃。造成薩赫勒地區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如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和全年高溫等;也有人為因素,如過度放牧、開墾草原等。這些因素導致薩赫勒地區的生態環境失調、惡化。薩赫勒地區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熱帶草原過度的東西狹長地帶,是一片廣大而貧瘠的半荒漠區域。“綠色長城”計劃的最初目標是在薩赫勒地區種植長7700千米、寬15千米的植被帶。如今,該計劃已演變為一套綜合性的荒漠化治理體系。加強國際合作,努力改善環境狀況。人口、糧食、環境問題的關聯協調人地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大力發展糧食生產,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改進糧食生產技術,提高糧食產量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快速發展的經濟知識點3豐富的自然資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經濟特點歷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 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產品,經濟發展緩慢。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國家主要出口產品占本國出口產品總額的比重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進出口產品示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進口出口工業產品初級農礦產品經濟增長快近幾十年來,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題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展望:巨大期望中的改革》的研究報告。該報告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2024年經濟增速為3.6%,大體與2023年持平,2025年將小幅回升至4.2%。從全球范圍看,全球增長最快的20個經濟體中有9個位于該地區,尤其是盧旺達、烏干達等位于東非的經濟體增長較快。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很多國家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努力改變經濟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出口的情況,使經濟穩步增長。肯尼亞發展花卉業和旅游業,成為非洲最大的鮮切花出口國和著名的旅游國。尼日利亞、安哥拉在出口石油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石油化學工業、機械制造工業等。加強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坦贊鐵路連接著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和贊比亞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長1860千米,是中國于20世紀70年代援建的。它的建設不僅有利于贊比亞銅礦石的出口而且促進了其沿線的經濟發展。2019年5月,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馬達加斯加成立分中心,幫助非洲兄弟選育適合不同國家的雜交水稻品種,為非洲提升了糧食自給能力。非洲聯盟,是一個包涵了55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其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課堂小結撒哈拉以南非洲熱帶草原廣布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口、糧食和環境人口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地形河湖氣候快速發展的經濟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隨堂練習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獨特的自然和文化風情。讀圖,完成1—2題。1.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熱、黑、高、富”的特點,下列解讀錯誤的是( )A.熱——絕大部分地處熱帶B.黑——是黑種人的故鄉C.高——地形以高原為主D.富——經濟發達,生活富裕2.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積雪,主要是因為( )A.距海洋近 B.緯度低C.海拔高 D.位于迎風坡DC3.中國某企業與當地某企業達成了經濟伙伴帶動關系,下列關于該地區考察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出口的產品多為工業制成品 B.以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C.以單一商品經濟為主 D.石油、鐵礦儲量較少4.下列不屬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面臨的問題的是( )A.原料問題 B.人口問題 C.糧食問題 D.環境問題撒哈拉以南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我國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最大力度地為該地區國家發展民族經濟提供支持。據此完成3—4題。CA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