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期末素養訓練專題一 區域認知:對比世界不同區域的區域差異期末素養訓練【區域比較】讀印度、日本兩國簡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1. 兩國共同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A. 氣候雨熱同期 B. 地形以高原為主C. 都位于熱帶 D. 都是島國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日本以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2. 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DA. ①河是印度河,主要流經印度,是印度的“母親河”B. ②城市是印度的麻紡織工業中心和全國第二大城市C. 城市甲是印度的首都,也是本國最大的城市D. 城市乙是日本的首都,位于日本最大的平原3. 關于兩國的異同,敘述正確的是( )AA. 兩國人口稠密B. 兩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平原面積廣大,水熱條件優越C. 兩國海岸線漫長曲折,工業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帶D. 兩國都以白種人為主,深受東西方文化影響[2024·福建中考] 巴西人口眾多,但汽車擁有率相對較低。近年來,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讀圖完成4~6題。4. 中國甲汽車公司選擇在巴西投資建廠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DA. 技術先進 B. 氣候宜人C. 農產品豐富 D. 市場廣闊5. 適合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的地區是( )AA. 巴西東南沿海 B. 亞馬孫平原C. 巴西高原北部 D. 巴西高原西部巴西東南部經濟發達,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勞動力,且基礎設施相對完善。6. 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給巴西帶來的影響有( )C①降低土地價格 ②增加就業機會③降低工人收入 ④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2024·山西中考] 【研究性學習】課題名稱:歐洲和非洲的區域差異與聯系課題資料:資料一 區域差異 世界上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歐洲是發達國家聚集的地區,工業以制造業為主,信息化、數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產業走在世界前列。近年來非洲很多國家依托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使經濟穩步增長,但仍然與世界經濟發達地區存在差距。資料二 區域聯系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每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與其他區域存在聯系,需同其他區域開展經濟交流與貿易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資料三 閱讀示意圖 世界局部地區示意圖(圖1)、2022年歐洲和非洲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示意圖(圖2)、歐洲和非洲主要進出口產品示意圖(圖3)。圖1圖2圖3課題思考:(1)描述歐洲和非洲的緯度位置差異。答案:歐洲:位于中高緯度;北極圈穿過其北部;地處北溫帶和北寒帶。非洲:主要位于低緯度;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處于熱帶。(2)從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兩方面比較歐洲與非洲的差異。答案: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歐洲高,非洲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歐洲高于非洲;歐洲高,非洲低。(3)分別歸納歐洲和非洲的進出口產品特點,判斷兩大洲在貿易往來中獲得利潤更多的大洲。答案:歐洲:出口工業制成品,進口初級產品。非洲: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獲得利潤更多的大洲是歐洲。(4)為縮小區域間的經濟差距,請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加強南南合作;加強南北對話;發展民族經濟;經濟結構多元化;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強經濟援助;加強國際合作和區域合作;加強互聯互通;平等互利;共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共23張PPT)期末素養訓練專題四 人地協調觀:認識不同區域發展中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期末素養訓練[2024·廣東模擬] “烏沙”是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地區獨特的傳統民居,用樹枝和泥土筑墻,捆扎的高粱稈做成圓錐形的屋頂。房屋前后各有一個門,室內下層用于生活起居,上層是木結構的頂棚,用于儲藏。讀阿拉伯半島西南部某城市的降水資料圖,完成1~3題。1. “烏沙”民居反映出當地大多時間是( )CA. 高溫多雨 B. 溫和濕潤 C. 炎熱干燥 D. 寒冷干旱2. “烏沙”房屋前后各有一個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BA. 排水 B. 通風 C. 保暖 D. 防曬當地氣候炎熱,“烏沙”房屋前后各有一個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通風。3. 特色民居“烏沙”的設計主要體現了( )BA. 經濟特色 B. 人地協調 C. 國際合作 D. 文化融合[2024·廈門模擬]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老齡化嚴重。讀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圖,完成4~5題。4. 澳大利亞中部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AA. 炎熱少雨 B. 潮濕悶熱 C. 空氣稀薄 D. 酷寒烈風澳大利亞中部地處內陸,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沙漠廣布,炎熱少雨,過于干旱,不適宜人類居住。5. 針對澳大利亞人口老齡化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是( )CA. 提高人口素質 B. 延緩生育年齡C. 吸引國外移民 D. 轉移農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質”“轉移農村人口”并不能改善澳大利亞人口老齡化現狀;“延緩生育年齡”會降低人口出生率,使人口老齡化加劇;“吸引國外移民”可以增加勞動力,降低老年人口比重,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現狀。[2024·威海期中] 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總長度為7 100千米,寬15千米。讀圖,完成6~7題。6. 關于非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DA. 南北回歸線間的絕大部分區域年均溫在25 以下B. 乙河比甲河流程長,水量大C. ①②兩地同處赤道區域,為熱帶雨林氣候D. 草原干季易發生旱災,會加劇糧食短缺問題7. 撒哈拉沙漠南緣建設綠化帶的目的主要是( )AA. 防止土地荒漠化擴大B. 發展畜牧業C. 種植經濟林木,增加收入D. 與北部非洲劃清界線全球的“農業諾亞方舟”建造在斯瓦爾巴群島凍土地帶的巖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即使在斷電狀態下也能使種子處于低溫環境中,適宜種子的儲藏。同時,該地也是我國黃河站的所在地。讀斯瓦爾巴群島示意圖,完成8~9題。8. 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全球的“農業諾亞方舟”的優勢條件是( )AA. 氣候寒冷,種子不易萌發B. 臨北冰洋,與亞歐大陸為鄰C. 氣候濕潤,種子易于保存D. 交通閉塞,以航空運輸為主9. 我國建立黃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DA. 研究企鵝、海豹的生活習性B. 探討全球氣溫升高的具體原因C. 圍繞世界經濟發展開展研究D. 了解北極環境變化對全球的影響10.[2024·臨汾模擬] 【南極科考】2023年11月1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踏上為期5個多月的科考征程。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開站。習近平向廣大極地工作者致信表示熱烈祝賀,并強調要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探究一: 認識極地(1)描述南極地區的緯度位置。答案:60°S以南地區;位于高緯度地區;屬于南寒帶。(2)南極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特殊,科考隊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列舉科考隊員出征前可能攜帶的一種防護物品并說出理由。答案:示例一:防寒物品類:羽絨服、羽絨背心、保暖內衣、雪地靴、毛線帽、皮帽、皮手套,毛線手套等,因為南極地區酷寒、烈風,帶此物品是為了保暖防風。示例二:護膚用品類:保濕用品、潤膚霜等,因為南極地區干燥。示例三:護眼類:墨鏡,因為南極地區冰雪廣布,防止雪盲癥。示例四:防紫外線物品類:太陽眼鏡、防曬霜,因為南極地區太陽紫外線較強。(3)簡述南極科學考察隊每年選擇在11月—次年3月去南極考察的原因。答案:此時正值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較高;此時南極地區白晝時間長,適合科考。探究二:利用極地南極地區不僅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有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還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在經濟、科學、環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4)煤深埋于地下,由古代植物經過漫長時間演化而來。請用大陸漂移學說解釋南極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的原因。答案:南極大陸曾位于溫帶或熱帶地區,生長有茂密的森林。由于地殼變動,植物埋入地下形成煤炭。后來由于大陸漂移到達現在南極所在位置,所以現在的南極大陸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探究三:保護極地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南極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為了更好地保護南極, “綠色考察”理念始終貫穿于秦嶺站的設計和施工全過程。其中,新能源的使用比例超過了60%,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全部帶回國內處理,最大限度地保護南極的自然生態環境。答案:隨手關燈,節約用電;雙面打印,節約用紙;多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5)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保護地球環境,列舉生活中學生能夠采取的低碳行為。(共19張PPT)期末素養訓練專題三 地理實踐力:運用地理工具獲取各區域的地理特征期末素養訓練1. 輪廓圖是我們學習初中地理非常重要的一種讀圖形式,下面是亞洲輪廓簡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A所代表的亞洲河流注入不CA. ① B. ② C. ③ D. ④同海洋的區域或不注入海洋的區域,其中表示注入印度洋海域的范圍是(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同美國前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雙方決定推動商業、經濟、金融、出口管制等各領域的機制性磋商。據此完成2~3題。2. 河流A是美國最大的河流,該河流( )CA. 流經美國西部工業區 B. 沿岸多熱帶雨林C. 干流流經中央大平原 D. 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3. 據圖判斷,美國舊金山分布的主要工業部門是( )DA. 化學工業、石油工業 B. 電子工業、航天工業C. 鋼鐵工業、造船工業 D. 電子工業、造船工業[2024·廣東模擬] 近年來,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巴西就業崗位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下面為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4. 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 )AA. 東南部高原地區 B. 亞馬孫河流域C. 北部平原地區 D. 西南部高原地區5. 影響巴西太陽能發電站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①緯度低,光照時間長②海拔高,太陽輻射強③靠近能源消費市場④熱帶草原氣候區,干季時間長、晴天多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巴西太陽能發電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濕潤氣候區,④錯誤。6. 巴西太陽能發電行業為巴西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主要原因是( )DA. 勞動力豐富 B. 環保意識強C. 資源豐富 D. 行業發展快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正迅速融化,促使海平面上升。近年來,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據科學家統計,格陵蘭島冰川的融化速度比20世紀末的速度快了約四倍。據此完成7~8題。7. 下列關于格陵蘭島描述正確的是( )DA. 主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B. 格陵蘭島有2/3在北極圈以南,緯度高,氣溫低,氣候寒冷C. 位于北美洲東北部,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D.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8. 出沒于該島的動物是( )BA. 企鵝 B. 北極熊 C. 駱駝 D. 袋鼠9.[2024·太原模擬] 【小小牛油果 濃濃中非情】2024年1月12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表示,我國持續推動優質農產品和食品準入。肯尼亞的牛油果等進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資料一 地圖(1)描述肯尼亞的半球位置。答案: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東半球。(2)概括肯尼亞牛油果園主要分布的地區。答案: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區(或西南部地區);赤道附近海拔1 000—3 000米處(或赤道附近的高原、山地)等。資料二 肯尼亞牛油果生長在赤道附近海拔1 000—3 000米處,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晝夜溫差大。肯尼亞牛油果品質極高,富含多種維生素、脂肪和蛋白質,可生食也可作菜肴和罐頭;果仁富含脂肪油,可供給食用、醫藥和化妝工業。近年來,肯尼亞努力探索發展新途徑,加強國際合作,成為首個向中國出口鮮食牛油果的非洲國家,還大力發展鮮花出口和旅游業,成為非洲走產業多元化道路的成功典范。(3)簡析肯尼亞適宜種植牛油果的自然條件。答案:位于赤道附近(熱帶地區),全年高溫,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有河流提供豐富的灌溉水源等。(4)列舉兩例牛油果的價值,并為肯尼亞牛油果產業做大做強獻計獻策。答案:舉例:可生食;制作菜肴和罐頭;可榨油供食用;用于醫療和化妝工業等。獻計獻策:將牛油果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品質;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加強國際合作;擴大銷售渠道;提高品牌意識等。(共18張PPT)期末素養訓練專題二 綜合思維:分析不同區域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期末素養訓練[2024·朔州模擬] 截至2024年3月25日,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累計開行突破1 000列,運輸跨境貨物39.5萬噸。來自泰國、老撾的山竹和龍眼等熱帶水果,以及云南的西藍花、石榴等特色果蔬,快速銷往各地市場,促進了中國與老撾、泰國等國家的貿易往來。 讀中老泰鐵路示意圖,完成1~3題。1. 我國大量進口泰國的水果,其原因有( )A①中國市場需求量大②泰國熱帶水果種類豐富③兩國地理位置相近,運輸成本低④泰國經濟發達,發展單一商品經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 中老泰鐵路沿線( )BA. 常年高溫多雨 B. 地勢起伏較大C. 河流短小湍急 D. 凍土面積廣大3. 中老泰鐵路的修建對東南亞國家的意義是( )CA. 提高海運能力 B. 減少外匯收入C. 增加就業機會 D. 改善生態環境4. 考古工作者在挪威北部發現了“滑雪者”巖畫形象(圖a),此后在北美、中國新疆等地也相繼發現了類似巖畫。考古工作者從地理視角推斷挪威北部當時的自然地理環境并制作了框圖(圖b)。框圖中各數碼與填入內容有誤的是( )D圖a圖bA. ①緯度高 B. ②地形以山地為主C. ③雪期長 D. ④熱帶雨林廣布挪威北部被北極圈穿過,緯度高,氣候寒冷,沒有熱帶雨林分布。[2024·朔州期末] 北海道島部分地區利用溫泉熱能和冰雪融水在地熱溫室里成功種植了熱帶水果——杧果。這種種植在地熱溫室內的杧果,噴灑農藥少、品質好、收益高。讀北海道島示意圖,完成5~7題。5. 北海道島( )A. 屬亞熱帶氣候B. 氣候的海洋性特征顯著C. 地勢西高東低D. 河流眾多,航運價值高B6. 北海道島地熱資源豐富,主要是因為其( )AA. 位于板塊交界處 B. 位于板塊的內部C. 四面都瀕臨海洋 D. 地形以山地為主7. 北海道島冬季利用地熱溫室種植杧果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DA. 可利用地熱調控溫室溫度B. 冬季降雪多,冰雪融水多C. 地表多火山灰,土壤肥沃D. 緯度低,光照強,熱量足北海道島緯度較高,熱量相對不足。8.[2024·太原模擬] 【高溫熱浪籠罩 人口大國】據報道,2024年4月21日以來,印度大范圍地區遭遇熱浪侵襲。多地最高溫相比正常水平高出4到6 ,部分地區最高溫達46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自然環境印度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到高溫影響的國家之一。為了應對熱浪天氣的侵襲,印度有些學校實施了“喝水鈴”政策,每天早上十點半和下午兩點半,通過鈴聲提醒全校師生休息五分鐘,大家一起喝水補充水分。研究報告稱,由氣候變化引發的致命熱浪正威脅著印度的發展,導致其停電、缺水、灰塵增加,大氣污染加劇,并加速了北部山地冰川的融化。孟買(1)描述印度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答案: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其中部,大部分位于熱帶和低緯度。海陸位置:位于亞洲南部,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2)說出印度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答案: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探究二:經濟發展甘蔗喜熱、喜光,水分需求量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經濟作物。印度是甘蔗生產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蔗糖消費國之一。每年3月印度進入熱季,冰淇淋等冷飲銷量上升,糖的需求量隨之增長,但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甘蔗單產較低、產量很不穩定。(3)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簡析印度甘蔗單產較低、產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答案:自然條件: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水旱災害頻發,造成甘蔗產量很不穩定。社會經濟條件:科技水平落后,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低。(4)為減少高溫熱浪對當地生產生活的影響,請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①加強城市綠化;②加大宣傳力度,推廣節能措施;③合理利用水資源,加強水資源管理;④加強公共衛生宣傳。(共19張PPT)期末素養訓練專題五 中考新趨勢期末素養訓練類型一 教材外區域試題[2024·廣東中考] 【認識區域主題】斯里蘭卡是印度洋的一個島國,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是重要的亞洲象棲息地。“象糞紙”是一種利用大象糞便生產的紙張,因制作精美而成為斯里蘭卡的名牌產品。讀斯里蘭卡亞洲象活動范圍分布圖,完成1~3題。1. 亞洲象在斯里蘭卡的主要活動范圍是( )DA. 中部山地 B. 西部丘陵C. 西南部高原 D. 東部、北部平原2. 亞洲象在斯里蘭卡生存的有利條件是( )AA. 氣候適宜,食物豐富 B. 海面廣闊,水源充足C. 地形崎嶇,棲息地廣 D. 土壤疏松,覓食方便3. 斯里蘭卡生產“象糞紙”能夠( )C①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 ②化廢為寶,善用資源③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 ④促進野生動物的保護。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24·深圳期末] 南美洲北部國家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位列世界第一,其經濟嚴重依賴原油出口。受原油品質低、產業設施差、技術水平低等影響,經濟發展緩慢。下圖示意委內瑞拉位置及其北部石油分布。據此完成4~6題。4. 圖示區域中,委內瑞拉石油資源主要分布于( )AA. 馬拉開波湖及其沿岸 B. 加勒比海及其沿岸C. 委內瑞拉灣及其沿岸 D. 奧里諾科河沿岸5. 委內瑞拉石油出口至我國,最近航線經過( )AA. 巴拿馬運河 B. 蘇伊士運河C. 馬六甲海峽 D. 麥哲倫海峽委內瑞拉的石油,可以從南美洲的北部穿過巴拿馬運河,經過太平洋可輸送到我國。6. 為促進本國石油經濟發展,委內瑞拉可( )BA. 大力開采原油 B. 提高煉油技術C. 嚴禁原油出口 D. 提高原油價格類型二 跨學科試題公元399年—412年,我國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的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讀南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及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完成7~8題。7. 《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是( )C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爾高原C. 恒河平原 D. 塔里木盆地根據題干所述“無冬夏之異”,說明該地區全年氣溫差異不大,再結合該地區“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可以推斷,該地區全年氣溫較高,且降水豐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馬拉雅山區,海拔較高,不會草木常茂;帕米爾高原深居內陸,且海拔較高,冬季漫長,氣溫較低;恒河平原地勢平坦,且為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富,符合《佛國記》中的敘述;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氣溫年變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8. 從順風的角度考慮,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 )BA. 1月—5月 B. 5月—9月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月—9月為北半球夏季,南海海域盛行西南季風,東海、黃海海域盛行東南季風,乘船從耶婆提國返回中國順風順水,此段時間最合適。類型三 項目化試題9.[2024·太原模擬] 【項目式學習】項目主題:“植物蛋白之王”——大豆項目背景: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費國和進口國,占世界大豆貿易量的60%以上。美國和巴西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國,支撐著國際市場超過80%的大豆供應。太原市某學校地理社團開展了以“‘植物蛋白之王’——大豆”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一:收集信息美國本土和巴西大豆產區分布圖(1)說出美國和巴西共同瀕臨的大洋,及兩國大豆產區分別所屬的主要地形區。答案:美國和巴西共同瀕臨大西洋;美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巴西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2)美國農業高度發達,說出該國發展種植業的優勢自然條件。答案:氣候適宜,平原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任務二: 分析探究大豆喜暖、喜光,生長適溫20—25,因富含優質植物蛋白,被譽為“田中之肉”“豆中之王”“綠色牛奶”。我國每年都從美國和巴西進口大量大豆。美國大豆的播種時間大致從4月中下旬開始,9月底開始收獲;巴西大豆的播種時間大致從10月開始,次年3月開始收獲。(3)從半球位置簡析美國和巴西大豆播種、收獲時間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答案:美國位于北半球,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節相反。任務三:成果展示巴西大豆種植面積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同學們針對巴西大豆的種植現狀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4)有人建議巴西將圖中甲所在地區全部改為種植大豆,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答案:不同意;全部改為種植大豆會砍伐大量的熱帶雨林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植被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全球氣候變暖,氣候失調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也會造成降水變率增加,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1-專題一 區域認知_對比世界不同區域的區域差異.pptx 02-專題二 綜合思維_分析不同區域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pptx 03-專題三 地理實踐力_運用地理工具獲取各區域的地理特征.pptx 04-專題四 人地協調觀_認識不同區域發展中的問題與解決措施.pptx 05-專題五 中考新趨勢.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