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末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2025.1(閉卷)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50分)一、判斷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分,共4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特點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有利。…(▲)2.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生主義。…(3.李大釗謳歌十月革命,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4.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定軍山》,說明20世紀初后中國文藝蓬勃發展。…(▲)二、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5.我們的國土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家園。守望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了解…(▲)A.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印度洋B.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到北侖河口C.黃河治沙的關鍵是在其下游擴大圍湖造田D.臺灣物產豐富,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湘望6.小瀾在地理拼圖中找到幾塊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省南鄰北部灣,是少數民族聚居區B.B省地處西北地區,陸上鄰國眾多C.C省人口分布密集,位于長江入海口D.D省位于我國季風區,其簡稱是冀7.下列詩句描繪杭州所屬地理區域的景觀的是…(A.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B.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C.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D.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8.下圖是幸福中學歷史社團舉辦講座的一張宣傳海報。講座的主題可能是…A.抗日救亡歷史大講堂B.國家統一講座主題關鍵詞:C.軍閥割據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淞滬會戰《論持久戰》地點:紅樓報告廳D.全面抗戰時間:2024年12月23日16:009.理清歷史線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歷史知識結構。下列是某個知識結構簡圖,與這一簡圖中的空白處沒有因果邏輯關系的是▲)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黃埔軍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A.南昌起義B.八七會議C.古田會議D.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八年級期末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1(共8頁)10.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一次次走出新格局。小明梳理了一條年代尺,筆記對應正確的是(▲)②③④1921192419271937194519461949新道路新紀元第10題圖A.①階段國共簽訂《雙十協定》,實現了第一次合作B.③階段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挽救了黨和中國革命C.新道路指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D.四個階段都代表了中共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過程11.右圖為“1912年一1918年杭州各廠每年共增織機數”數量/臺共增織機數示意圖。導致該時期織機數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300250…(▲)200A.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一系列獎勵實業的法令100B.杭州被開放為商埠,外國人開始來杭創辦工廠50C.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年份D.新文化運動推崇民主和科學,推動了思想解放第11題圖12.某校組織“賡續紅色根脈·讓真理的味道歷久彌新”歷史劇展演活動。八(10)班同學準備挑選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劇本進行排演。下列劇本屬于這一題材的是…(▲)A.《賀勝橋戰役》B.《飛奪瀘定橋》C.《平型關大捷》D.《沙家店戰役》13.近代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救國圖強,采取了一系列努力。照片是了解歷史的重要材料,下列照片中史實的共同點是…(▲)a同蘋志力功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A.開啟各層面近代化的步伐B.學習西方,確立民主制度C.挽救民族危亡的改革運動D.追求民族復興的偉大探索14.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推論正確的是…(選項史實推論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B《南京條約》西方侵略勢力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勝利0三大戰役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八年級期末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2(共8頁)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測試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2025.1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一、判斷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分,共4分。)題號24答案T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題號56891011121314答案A0CC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26分。)15.(1)三:東北:②。(3分)(2)有利條件:位于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黑土土壤肥沃: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雨熱同期。(2分)不利條件:冬季寒冷漫長,位于北方地區,耕作周期較長,一年一熟。(2分)(3)①②:歷史悠久,知名度高: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相關設施完善:有品牌優勢等(根據材料,言之有理,任寫兩點,4分)③:因地制宜謀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位于邊疆地區,可發展對外貿易:加強文旅宣傳,助推文旅經濟持續發展:與其他地區進行交流合作,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6.(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在19世紀末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局。(4分)(2)五四運動。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失敗。(4分)(3)民族獨立、人民解放。(1分)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2分)(4)努力學習,關心國家大事,培養愛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第二部分:《道德與法治》(50分)一、判斷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分,共4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題號17181920答案FF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21222324362627282930答案C0BA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26分。)31.(1)當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較頻繁,主要集中于交流網絡流行文化、玩游戲甚至沉迷于不良低俗文化內容。(2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利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引導未成年人科學、合理利用網絡,提高媒介素養,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分)(2)犯罪行為。(1分)陳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3分)(3)小溪的觀點錯誤。(1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施行切實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但是,未成年人還需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4分)32.(1)生活中部分中學生存在不遵守社會規則的現象,規則意識淡薄。(4分)(2)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1分)①公民養犬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②公民在行使養犬的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要遵守文明養犬的各種社會規則,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任意2點,4分)(3)示例:文明乘車,安靜有序:語言文明,不說臟話;文明養寵,遛狗牽繩等(2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社會道德法治答案.pdf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