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標·新思維】7.1生物能適應其生存環(huán)境--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標·新思維】7.1生物能適應其生存環(huán)境--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7.1 生物能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植物的感應性 ☆☆ 1.描述植物的感應性現象。
2.列舉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考點2 動物行為 ☆☆
■考點① 植物的感應性
一、植物的感應性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感應性。(表現: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態(tài)、生理和行為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2、植物體上的某些器官能發(fā)生移動,且移動的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向性運動。
莖:向光性、向觸性、向熱性;
根: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
3、向光性:植物體在單向光的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的現象稱為向光性。
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響下,會順著重力方向生長,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向地性。莖(或芽)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莖會背著重力方向向上生長(稱為負向地性)。
5、含羞草屬于防御行為,捕蠅草和捕蟲花屬于捕食行為。
6、意義:使植物能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生存。
定 義 意 義
向性運動 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植物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
感性運動 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
二、植物激素
1、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且對植物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生長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細胞生長的速率。
2、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作用
生長素 ①加快細胞生長速率,促進植物生長; ②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③促進果實發(fā)育; ④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 ①促進細胞伸長; ②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果實發(fā)育。
細胞分裂素 促進細胞分裂。
脫落酸 ①抑制細胞分裂; 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 促進果實成熟。
3、生長素
(1)生長素產生部位:胚芽尖端。
(2)生長素特點:具有兩重性,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促進植物生長,且在一定范圍內,濃度越高,生長越快;高濃度時,可抑制植物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植物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根>芽>莖。
(3)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向光性):當光照射到植物莖尖端的某一側時,生長素就移向背光的一側,使背光一側的莖比受光一側的莖生長得快。莖就會向生長慢的一側彎曲,即向光源的一側彎曲。
(4)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5)一株植物體內往往有多種植物激素同時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不是受一種激素的調節(jié),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xié)調、共同調節(jié)的。
■考點② 動物行為
一、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
1、自然界中,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稱為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
(1)與生俱來、有固定模式的行為;
(2)不需要經過后天的訓練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動;
(3)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
(4)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受遺傳的控制,由遺傳固定下來的,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行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反射活動。
2、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1)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2)是通過學習訓練而形成的;
(3)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4)是動物和人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
3、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是具有適應意義的活動。
4、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區(qū)別
先天性行為 后天學習行為
獲得方式 先天的,與生俱來 后天學習獲得
決定因素 由遺傳決定 由環(huán)境決定
參與中樞 由大腦皮層下神經中樞即可完成 需要大腦皮層參與
意義 對個體的生存和種族延續(xù)有重要意義 適應環(huán)境
舉例 飛蛾撲火 人讀報紙
5、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遺傳的行為。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較固定。
6、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條件反射是大腦皮層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考點1 植物的感應性
[典例1](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列生命活動中,與植物的感應性無關的是(  )
A.被劃傷的枝條重新愈合
B.捕蠅草捕捉小昆蟲
C.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
D.牽牛花的卷須接觸到竿子就會纏繞在上面
【答案】A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 植物向性運動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誘導所產生運動的方向之間有固定關系的運動,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
【解答】A.被劃傷的枝條重新愈合,體現了植物的自我修復能力,與感應性無關,故A符合題意;
BCD.捕蠅草捕捉小昆,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和牽牛花的卷須接觸到竿子就會纏繞在上面,都是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局部運動,即都是感應運動,故B、C、D不合題意。
故選A。
◆變式訓練
1.(2025八上·浙江期末)生長素有調節(jié)莖的生長速率、抑制側芽、促進生根等作用,在農業(yè)上用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效果顯著。為探究兩種生長素類似物甲、乙對月季幼莖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生長良好、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月季幼莖切成5厘米的插條,將插條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均勻分為七組;
②分別在不同濃度的甲、乙兩種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中蘸5秒,在適宜且相同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③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計算每組月季生根數目。
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激素濃度(單位:微摩/升)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類似物乙各濃度下生根數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第   組。
(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   來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對月季幼莖插條生根的影響。
(3)從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的數據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   (回答一點即可)。
(4)據圖表分析:在1~150微摩/升濃度下,月季插條對激素類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對激素類似物乙的敏感度   (填“高”或“低”)。
【答案】(1)一
(2)生根數
(3)在1~1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多(或在50~15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少;在1~15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先增多后減少
(4)低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在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的實驗中,這個因素不變的為對照組,這個因素改變的為實驗組;
(2)生長素對生根的影響:促進生長、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的發(fā)育。作用特點: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3)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多。
(4)認真觀察圖表進行分析。
【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實驗探究激素濃度對生根數量的影響,第一組濃度為0,因此為對照組;
(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生根數來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對月季幼莖插條生根的影響。
(3)從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的數據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在1~1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多(或在50~15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越少;在1~150微摩/升范圍內,激素濃度越高,生根數先增多后減少;
(4)據圖表分析:在1~150微摩/升濃度下,月季插條對激素類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對激素類似物乙的敏感度低。
■考點2 動物行為
[典例2](2024八上·浙江期末)如圖為燕子在筑巢時的圖片。下列動物行為的類型,與其相同的是(  )
A.麻雀給幼鳥喂食 B.嬰兒學語
C.小狗表演做算術 D.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
【答案】A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①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
②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
【解答】 A.雌性紅雀給幼鳥喂食,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屬于先天性行為,故A符合題意;
BCD. 嬰兒學語 、小狗表演做算術 、 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 是它們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蓮都期末)在水深超過200米的深海,光照極弱,能見度極低。有一種電鰻具有特殊的適應性,能通過自身發(fā)出生物電,獲取食物,威脅敵害,保護自身。
(1)電鰻兩側的肌肉是由成千上萬層肌肉薄片組成的,每層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但近萬個“小電池”   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2)電鰻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有專門的細胞來監(jiān)視感受器的活動,并能根據監(jiān)視分析的結果指揮電鰻的行為。電鰻遇到敵害時,迅速放電的反應屬于   行為。
【答案】(1)串
(2)先天性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
【解析】【分析】 (1)根據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等于電源電壓進行分析;
(2)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體內的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解答】 (1)電鰻兩側的肌肉,是由成千上萬枚肌肉薄片組成的,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2)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電鰻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有專門的細胞來監(jiān)視感受器的活動,并能根據監(jiān)視分析的結果指揮電鮼的行為,電鰻遇到敵害時,迅速放電的反應屬于先天性行為。
1.(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莖的向性實驗時,原來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長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圖的彎曲生長情況。判斷該暗箱當初放置時最有可能接觸水平地面的一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感應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動或狀態(tài)的變化對外界的影響作出反應,以維持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能力。
【解答】由圖可知,暗箱中的幼苗沒有受到單側光的影響,但植物的莖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著丁生長的,所以乙是接觸地面的一側,才會導致向著丁生長;
故答案為:B。
2.(2022·舟山)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的這個級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①揭示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向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
B.②用磁感線描述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越密表示磁場越弱
C.③是原子結構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
D.④描述地球繞日公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狀態(tài),箭頭表示公轉方向
【答案】C
【知識點】植物激素;磁場和磁感線;原子的構成;地球公轉
【解析】【分析】模型法是通過引入模型(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的內部構造,事物的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的符號、公式、表格、實物等)將物理問題實際化。
【解答】A:①揭示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背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A錯誤。
B:②用磁感線描述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越密表示磁場越強,B錯誤,
C:③是原子結構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C正確。
D:④描述地球繞日公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狀態(tài),箭頭表示自轉方向,D錯誤。
故選C。
3.(2022·湖州)春天日照時間逐漸變長,大多數鳥類進入生殖季節(jié),其機制是:鳥類的視網膜感受日照時間變長的刺激,通過神經將信息傳給效應器,效應器分泌激素,最終引起卵巢分泌性激素。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日照時間的長短變化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B.鳥類的生殖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
C.鳥類的生殖行為僅受到激素的調節(jié)
D.從視網膜感受刺激到效應器分泌激素的過程屬于反射
【答案】D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粍游镄袨榈幕绢愋?br/>【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和神經調節(jié),屬于信息給予題。
1.地球自轉出現的現象有: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晝夜交替現象;太陽高度角的日變化。
2.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3.激素調節(jié):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調節(jié)。
4.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它包括5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解答】A:日照時間的長短變化是地球公轉造成,A錯誤。
B:鳥類的生殖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B錯誤。
C:鳥類的生殖行為僅受到激素和神經的共同調節(jié),C錯誤。
D:從視網膜感受刺激到效應器分泌激素的過程屬于反射,D正確。
故選D。
4.(2018·浙江)小應同學從科學資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為了驗證這一結論,小應同學利用右圖所示的植株進行實驗,實驗中所需要的步驟是 (  )
①選取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株3株,分別編號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將3株全部保留頂芽
③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
④將去掉葉片的甲、乙兩株葉柄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
⑤將甲、乙兩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在甲株的葉柄橫斷面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
⑥觀察3株植株葉柄脫落情況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答案】C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表達和交流;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進行。
【解答】驗證“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要進行對照試驗,因此首先①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株3株分別編號為甲、乙、丙;為了控制變量③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再⑤將甲、乙兩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將甲株的葉柄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最后⑥觀察三株植株葉柄脫落情況;收集數據,評價數據的可靠性。
故答案為:C。
5.(2023·寧波)如圖所示,有的植物體頂生幼葉會有部分重疊。幼葉成熟過程中,葉片會逐漸展開,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這是植物對光合作用這種營養(yǎng)方式的   。小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幼葉展開生長的原因:幼葉的分生組織會產生生長素并向葉柄運輸,受光照不均勻等因素的影響,引起葉柄上生長素分布  ?。ㄌ睢熬鶆颉被颉安痪鶆颉保?,導致葉柄彎曲生長。
【答案】適應;不均勻
【知識點】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物對環(huán)境具有適應性;生長素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 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單側光使背光的一側生長素分布多。植物的向光性也就是指植物會隨著光的方向,從而變彎曲的能力,當植物的一側受到陽光的時候,它就會彎曲生長。單側光照下尖端生長素在發(fā)生橫向運輸,從向光處到背光處進行運輸,然后就會使背側的生長素比向光處多,所以就會彎曲。
【解答】 有的植物體頂生幼葉會有部分重疊。幼葉成熟過程中,葉片會逐漸展開,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這是植物對光合作用這種營養(yǎng)方式的適應;幼葉的分生組織會產生生長素并向葉柄運輸,受光照不均勻等因素的影響,引起葉柄上生長素分步不均勻,生長素分布多的地方生長的快,導致葉柄彎曲生長;
故答案為:(1)適應(2)不均勻
6.(2020·臺州)碰碰香是一種常見的室內盆栽植物,因觸碰后可散發(fā)出令人舒適的香氣而得名,其香氣具有提神醒腦、驅避蚊蟲的作用。
(1)碰碰香受到外力觸碰時會釋放香味,這種現象屬于植物的  性。
(2)在室內其他地方也能聞到碰碰香散發(fā)的香味,是因為   。
(3)碰碰香的香味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是檸檬烯,其化學式為C10H16。計算:
①檸檬烯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檸檬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答案】(1)應激性(或“感應性”、“感觸性”)
(2)分子總是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或“擴散”)
(3)15:2;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88.2%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分子的熱運動;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應激性是指生物體能接受外界刺激產生合目的的反應,使生物體能趨利避害和趨吉避兇。應激性與活動性是生物對自然信息的本能反應。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元素質量分數指某種元素在物質中所占的質量分數是元素質量與物質質量之比。
【解答】(1) 碰碰香受到外力觸碰時會釋放香味,這是植物對外界的觸碰作出的反應,屬于植物的感應性;
(2)在其他地方也能聞到香味,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導致的;
(3) 檸檬烯的化學式為C10H16,所以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答案為:(1) 應激性(或“感應性”、“感觸性”) ;(2) 分子總是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或“擴散”) ;(3)15:2;88.2%。
7.(2021·嘉興)如圖為能捕捉昆蟲的豬籠草,其葉片的葉中脈延伸成卷須,卷須的頂端膨大為捕蟲囊。
(1)當有昆蟲落入捕蟲囊時,囊口的囊蓋就會合上,這屬于植物的  ?。ㄟx填“感性”或“向性”)運動。
(2)捕蟲囊只是把昆蟲轉變?yōu)楹臒o機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彌補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蟲囊,豬籠草也不會死亡。從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看,豬籠草屬于   。
【答案】(1)感性
(2)生產者
【知識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1)向性運動是植物受單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根據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的特征解答。
(2)植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動物屬于消費者,細菌和真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解答】(1)豬籠草的捕蟲囊接收到昆蟲落入的刺激后,產生囊口的囊蓋合攏的運動,這是屬于豬籠草的感性運動。
(2)豬籠草屬于植物,因此它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
故答案為:(1)感性(2)生產者
8.(2019·湖州) 蛙是我們熟悉的動物,也是科學研究常用的動物。
(1)蛙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上表是脊椎動物檢索表?!皟蓷悺痹跈z索表中對應的是   (選填“A”“B”“C”“D”或“E”)。
(2)在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貼上浸有硫酸的紙片,蛙會用四肢將其扒去。這一事實說明參與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蛙的    中。
【答案】(1)D
(2)脊髓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1)根據兩棲類的特點進行解答;
(2)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能夠對刺激產生反射,說明參與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蛙的脊髓。
【解答】(1)兩棲類的特點是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故填D;
(2)在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貼上浸有硫酸的紙片,蛙會用四肢將其扒去,說明參與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蛙的脊髓中;
故答案為:(1)D;(2)脊髓。
9.(2023·湖州)人類的許多科學發(fā)現需要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時,發(fā)現生長素的過程歷時半個世紀。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探究歷程。
詹森和拜爾的實驗初步證明這種“影響"是某種物質。1926年,溫特在他們的基礎上做了如下的實驗。
(1)溫特設計乙組實驗的目的是   。
(2)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的頂端確實會產生某種物質,能夠促進胚芽鞘的生長,他將其命名為生長素。根據溫特的結論和拜爾的實驗,請推測甲乙兩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 (填選項)
A.②① B.④① C.② ③
(3)生長素的發(fā)現過程給我們很多啟示。下列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有   。(可多選)
①科學發(fā)現要善于觀察和思考。
②科學理論建立是一個不斷繼承、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
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有關的結論凝聚了多位科學家的智慧,關于向光性的原因不會再有爭議。
【答案】(1)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2)B
(3)①②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原理: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測生長素多,生長的快,向光測生長素少,生長慢,導致植物向光生長
【解答】(1)乙組實驗用了未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其的目的是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2)甲組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左側,使左側生長素濃度高,左側生長的快,胚芽鞘應向右生長,符合的是④;乙組用了未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瓊脂塊中不含生長素,因此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會生長,符合的是①,故B正確,A、C錯誤
(3)①科學發(fā)現要善于觀察和思考,①正確
②科學理論建立是一個不斷繼承、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②正確
③ 科學是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的,可能在將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觀測手段提升,可能會發(fā)現更加完善的理論,故③錯誤
故選① ②
故答案為(1)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2)B (3)①②
1.(2020·上城模擬)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貴竹造型多樣,觀賞價值高,深受花友的喜愛。如圖所示的造型是如何獲得的( ?。?br/>A.放在單側光的環(huán)境下,利用莖的感性運動
B.放在單側光的環(huán)境下,生長素在向光的一側分布多
C.培育過程需定期改變單側光照方向
D.通過繁殖將此彎曲性狀遺傳給下一代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植物的感應性是指植物對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應。按照刺激的方向可分感性運動和向性運動。向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如向光性,向地性等。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
【解答】要培育出如圖所示的植物富貴竹 ,可將植物放在單側光的壞境下,在單側光的刺激下,使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從而使向光側生長素濃度少生長慢,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多生長快,從而使莖彎向光源生長。改變單側光照射的位罝(使單側光反復位于植物的左右兩側一段時間),即可出現如圖的植物。
故答案為:C
2.(2024·浙江模擬)圖甲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定胚芽鞘彎曲的情況(彎曲角度用α表示);圖乙是生長素濃度對胚芽鞘生長的作用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b點時,α具有最小值
B.只用圖甲實驗即可證明生長素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d時,胚芽鞘向左側彎曲
D.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不同,不可能形成相同的α
【答案】A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圖甲:胚芽鞘彎曲程度越大,γ越?。畬嶒炘O計需遵循對照原則,欲證明生長素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應設計空白對照組。
圖乙:橫坐標以上的部分代表促進作用,橫坐標上的點代表既不促進也不抑制,而橫坐標以下部分(C點以后)代表抑制作用。
【解答】 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b點時,促進作用最強,α具有最小值,故A正確;
B.圖甲實驗缺少空白對照,不能說明生長素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故B錯誤;
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d時,右側抑制生長,但是還是生長的,只是與自然情況相比生長的慢;而右側不含生長素,不生長。因此,胚芽鞘會向右側略微彎曲,故C錯誤;
D.根據圖乙可知生長素濃度不同時,促進程度可能相同,形成相同的α,故D錯誤。
故選A。
3.(2024·拱墅二模)如圖甲所示的捕蠅草,頂端有一個捕蟲夾 能分泌蜜汁。當昆蟲闖入,觸碰任意一根感覺毛兩次或觸碰到兩根感覺毛:感覺毛壓迫基部的感覺細胞,感覺細胞發(fā)出一股微弱電流,內側細胞的液泡快速失水收縮,使捕蟲夾向內彎,閉合夾住闖入的昆蟲,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基部的感覺細胞類似于電路中的用電器
B.感覺細胞產生微電流與電荷定向移動無關
C.捕蠅草捕捉昆蟲屬于植物的向性運動
D.捕蟲夾上的感覺毛類似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摳、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又叫感覺神經,把外周的神經沖動傳到神經中樞里。
神經中樞:接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
傳出神經:又叫運動神經,把神經中樞產生的神經沖動傳給效應器。
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體組成,接受傳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引起肌肉或腺體活動。
【解答】 A、感覺毛壓迫基部的感覺細胞,感覺細胞發(fā)出一股微弱電流,類似于電路中的電源,不符合題意;
B、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所以感覺細胞產生微電流與電荷定向移動有關,不符合題意;
C、植物沒有系統(tǒng),捕蠅草能快速反應是植物的感性運動,不符合題意;
D、感受器由傳入神經末梢組成,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捕蟲夾上的感覺毛類似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2023·蕭山模擬)郁金香的花在溫度升高時開放,溫度降低時閉合.以下植物的感應性類型與其相同的是( ?。?br/>A.含羞草的小葉受到觸碰后合攏
B.小麥幼苗彎向光源生長
C.橫放的蠶豆幼苗的莖向上彎曲
D.梨樹的根朝向肥料較多的地方生長
【答案】A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植物對外界刺激做出應激性反應的過程叫做植物的感應性;植物的感應性分為感性運動和向性運動;感性運動的刺激方向和運動方向無關;向性運動的刺激方向和運動方向有關,植物的向性運動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莖的負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等;
【解答】A. 含羞草的小葉受到觸碰后合攏 ,體現了植物感應性中的感性運動;
B. 小麥幼苗彎向光源生長 ,體現了植物感應性中的向性運動;
C. 橫放的蠶豆幼苗的莖向上彎曲,體現了植物感應性中的向性運動;
D. 梨樹的根朝向肥料較多的地方生長,體現了植物感應性中的向性運動;
故答案為:A.
5.(2024·余姚模擬)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一只美洲綠鷺把游人扔給它的面包片放入水中,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捕食前來覓食的魚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本能
B.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攻擊行為
C.通過條件反射才能實現這種捕食過程
D.通過非條件反射即可實現這種捕食過程
【答案】C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本能是指一個生物體趨向于某一特定行為的內在傾向。其固定的行為模式非學習得來,也不是繼承而來。固定行為模式的實例可從動物的行為觀察得到。它們進行各種活動(有時非常復雜),不是基于此前的經驗,例如繁殖行為。
【解答】A.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后天學習行為,A錯誤;
B.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捕食行為,B錯誤;
CD.這是后天學習行為,通過條件反射才能實現這種捕食過程,C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C。
6.(2023·柯橋模擬)網紅“捕蠅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長在養(yǎng)份比較貧瘠的濕地的。因它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快速將其夾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當有小蟲闖入時,捕蠅草能快速產生捕食運動,這是植物感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1)下列現象中與捕蠅草感應性不屬于同一類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盤總是朝向太陽
B.植物的根都朝向較濕潤的地方生長
C.郁金香的花在溫度高時開放,溫度低時閉合
(2)捕蠅草能捕食昆蟲并消化其養(yǎng)份,可把它歸類為植物,這樣歸類的主要依據是   。
【答案】(1)A、B
(2)它的細胞結構中含有葉綠體、細胞壁,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知識點】種子植物;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1)感應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動或狀態(tài)的變化對外界的影響作出反應,以維持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能力。 應激性是指生物體能接受外界刺激產生合目的的反應,使生物體能趨利避害和趨吉避兇。應激性與活動性是生物對自然信息的本能反應。
(2)動物和植物的主要區(qū)別表現在,①細胞構造方面:植物有細胞壁,有葉綠體,有中央大液泡,動物則沒有這些結構;②生理活動方面:植物一般不能自由運動,而動物能夠運動;③植物由于具有葉綠體,能夠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動物則不能,據此解答。
【解答】(1)向日葵的花盤總是向著太陽轉動,這說明生物具應激性,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溫度升高時開放,在溫度降低時閉合,屬于感性運動。植物的運動主要是受某些外界條件的刺激而引起的。其中運動方向與刺激方向有關的叫做向性運動。向性運動又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植物的根都朝向較濕潤的地方生長屬于植物的應激性。因此下列現象中與捕蠅草感應性不屬于同一類的是A、B
(2)植物和動物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動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新陳代謝是生物生存的基礎,植物和動物都具有新陳代謝;植物具有葉綠體,能夠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動物則不能,這是植物與動物區(qū)分的最根本依據。同時植物有細胞壁,動物沒有。
故答案為:(1)A、B(2) 它的細胞結構中含有葉綠體、細胞壁,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7.(2024·東陽模擬) 生活在熱帶雨林的黑掌樹蛙眼球突、耳鼓大,幾乎終生生活在樹上,會滑翔,體色鮮艷、行為奇特,交配中的樹蛙會選擇水潭上方的樹枝筑起氣泡巢來保存受精卵,以便孵化出的小蟒螞剛好落入水中繼續(xù)發(fā)育。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黑掌樹蛙眼球突、耳鼓大的性狀是由它的    決定的。
(2)小金發(fā)現池塘里青蛙的受精卵是漂浮在水面的,由此他推斷氣泡巢可以為受精卵的發(fā)育提供   (填氣體名稱)。
(3)黑掌樹蛙會滑翔、利用氣泡巢保存受精卵的行為是    行為(選填“先天性”或“后天學習”)。
【答案】(1)基因
(2)氧氣
(3)先天性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遺傳物質的傳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
【解析】【分析】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控制生物的性狀。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是本物種的一種遺傳特性,不需要后天學習,生來就有的一種行為能力,
【解答】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黑掌樹蛙眼球突、耳鼓大的性狀是由細胞核內基因決定的。
(2)小寧發(fā)現池塘里青蛙的受精卵是漂浮在水面,說明氣泡巢里充滿了氧氣。由此可以推斷出氣泡巢可以為受精卵的發(fā)育提供氧氣。
(3) 黑掌樹蛙會滑翔、利用氣泡巢保存受精卵的行為是不要要后天學習就可以獲得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8.(2024·金東二模)生長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加快植物細胞生長速率。生長素含量可以用瓊脂塊進行收集和檢測,科研小組做了均勻光照和單側光照兩組實驗,如右圖所示。(圖中□代表瓊脂塊)
(1)圖中單側光照組放在轉盤上向右勻速轉動,一段時間后檢測結果:瓊脂塊A與瓊脂塊B中生長素含量相等,瓊脂塊C中生長素含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瓊脂塊D;
(2)單側光能使植物莖尖生長素發(fā)生橫向運輸,即生長素可以從受光一側移到背光一側,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生長素橫向運輸是在尖端完成還是在尖端下面部位完成?科研小組為了研究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用植物莖尖、瓊脂塊、云母片(不透水)做了如下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實驗研究的變量是  ??;
②若甲組瓊脂塊E中生長素含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瓊脂塊F,乙組瓊脂塊G中生長素含量大于瓊脂塊H,則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在尖端;
③對于植物向光性的解釋,除了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從受光一側運輸到背光一側的解釋外,還有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等于
(2)云母片所插部位;等于;受光一側的生長素分解速率比背光一側快
【知識點】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jié)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
頂端優(yōu)勢是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2、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促進扦插枝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進果實發(fā)育。
3、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發(fā)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頂端的分生組織、發(fā)育中的種子和果實。
4、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單側光影響了生長素的分布,使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多于向光一側,從而使背光一側的細胞伸長快于向光一側,結果表現為莖彎向光源生長。
5、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解答】(1)由于植物受到單側光照,植物尖端會感受到光照的差異,導致生長素從向光側向背光側橫向運輸。由于轉盤勻速轉動,受光均勻,因此背光側的瓊脂塊C中生長素含量會等于向光側的瓊脂塊D。
(2)①實驗通過比較云母片所插入的部位來觀察植物莖尖的生長素橫向運輸情況,來研究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因此本實驗研究的變量是云母片所插部位。
②如果覆蓋云母片的甲組瓊脂塊E中生長素含量等于瓊脂塊F,說明尖端是生長素橫向運輸的區(qū)域。同樣,如果乙組中覆蓋云母片的瓊脂塊G中生長素含量大于瓊脂塊H,也支持這一結論。
③對于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植物向光性不僅因為生長素的橫向運輸,還因為受光一側的生長素分解速率比背光一側快,導致植物向光源彎曲。
9.(2024·舟山模擬)某興趣小組在學習植物的感應性后,進行以下實驗:
①將若干濾紙剪成培養(yǎng)皿大小并用水浸濕,填滿培養(yǎng)皿,把4粒浸泡過的玉米種子如圖擺放(胚根都朝向培養(yǎng)皿中心);
②蓋上培養(yǎng)皿蓋,用透明膠帶固定,將培養(yǎng)皿側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處;
③觀察并記錄每粒玉米種子根和芽的生長方向。
請你根據學過的知識回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   。
(2)A、B、C、D四粒玉米中,作為對照組的是   。
(3)實驗中的變量是   。
【答案】(1)根的向地性
(2)A
(3)胚根的朝向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感應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動或狀態(tài)的變化對外界的影響作出反應,以維持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能力。
【解答】(1) 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根的向地性 ;
(2) A、B、C、D四粒玉米中,作為對照組的是 A ,因為種子種的胚根就是向下的,排除了重力的影響;
(3) 實驗中的變量是胚根的朝向;
故答案為:(1)根的向地性(2)A(3)胚根的朝向
10.(2023·杭州模擬)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jié),請分析回答
(1)農業(yè)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甲圖中,可表示單子葉植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影響的是曲線   。
(2)為探究側芽生長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小科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實驗結果如乙圖所示。根據圖中的①③組所示結果進行比較,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小科設置第②組實驗與哪一組實驗進行對比,想要探究的問題是   。
【答案】(1)Ⅱ
(2)頂芽會抑制側芽的生長;與③對比,探究細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細胞分裂素能否促進側芽生長)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指植物的主莖頂端生長占優(yōu)勢,同時抑制著它下面鄰近的側芽生長,使側芽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現象。原因是莖尖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抑制了側芽生長。為了促使主干長得又高又直,就要維護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任它自由生長并及時除去側芽。在農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據其原理進行摘心,來達到增產的目的。
【解答】(1)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所以改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增加時,對雙子葉植物是一抑制作用,對單子葉植物是促進作用,所以曲線II符合;
(2)從圖乙的曲線圖上可以看出,①摘除頂芽中側芽快速生長,③保留頂芽中側芽不生長,說明頂芽會抑制側芽的生長;根據控制單一變量的原理,可知設置第②組實驗與第③組實驗進行對比,主要探究的問題是探究細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作用;
故答案為:(1) Ⅱ (2)頂芽會抑制側芽的生長、與③對比,探究細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頂芽對側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細胞分裂素能否促進側芽生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7.1 生物能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
考點1 植物的感應性 ☆☆ 1.描述植物的感應性現象。
2.列舉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考點2 動物行為 ☆☆
■考點① 植物的感應性
一、植物的感應性
1、植物感受 并作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 。(表現: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態(tài)、生理和行為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2、植物體上的某些器官能發(fā)生移動,且移動的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 。
莖: ;
根: 。
3、向光性:植物體在 , 稱為向光性。
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響下,會順著重力方向生長,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 。莖(或芽)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莖會背著重力方向向上生長(稱為 )。
5、含羞草屬于防御行為,捕蠅草和捕蟲花屬于 。
6、意義:使植物能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 。
定 義 意 義
向性運動 植物體受到 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植物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
感性運動 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
二、植物激素
1、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 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并且對植物的 產生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細胞生長的速率。
2、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作用
生長素 ①加快細胞生長速率,促進植物生長; ②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③促進 ; ④防止 。
赤霉素 ①促進細胞伸長; ②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果實發(fā)育。
細胞分裂素 促進 。
脫落酸 抑制細胞分裂; 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 促進 。
3、生長素
(1)生長素產生部位: 。
(2)生長素特點:具有 ,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促進植物生長,且在一定范圍內,濃度越高,生長越快;高濃度時,可抑制植物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植物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一般而言, 。
(3)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向光性):當光照射到植物莖尖端的某一側時,生長素就移向背光的一側,使背光一側的莖比受光一側的莖生長得快。莖就會向生長慢的一側彎曲,即向光源的一側彎曲。
(4)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5)一株植物體內往往有多種植物激素同時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不是受一種激素的調節(jié),而是由多種激素 、 的。
■考點② 動物行為
一、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
1、自然界中,動物的有些行為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稱為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
(1)與生俱來、有固定模式的行為;
(2)不需要經過后天的訓練就能形成反射性活動;
(3)由 即可完成;
(4)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受遺傳的控制,由遺傳固定下來的,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行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反射活動。
2、動物的 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1)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2)是通過學習訓練而形成的;
(3)需要 ;
(4)是動物和人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
3、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反應方式。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huán)境的適應,是具有適應意義的活動。
4、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區(qū)別
先天性行為 后天學習行為
獲得方式 先天的,與生俱來 后天學習獲得
決定因素 由遺傳決定 由環(huán)境決定
參與中樞 由大腦皮層下神經中樞即可完成 需要大腦皮層參與
意義 對個體的生存和種族延續(xù)有重要意義 適應環(huán)境
舉例 飛蛾撲火 人讀報紙
5、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遺傳的行為。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較固定。
6、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條件反射是 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考點1 植物的感應性
[典例1](2024八上·椒江期末)下列生命活動中,與植物的感應性無關的是(  )
A.被劃傷的枝條重新愈合
B.捕蠅草捕捉小昆蟲
C.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
D.牽牛花的卷須接觸到竿子就會纏繞在上面
◆變式訓練
1.(2025八上·浙江期末)生長素有調節(jié)莖的生長速率、抑制側芽、促進生根等作用,在農業(yè)上用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效果顯著。為探究兩種生長素類似物甲、乙對月季幼莖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
①選取生長良好、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月季幼莖切成5厘米的插條,將插條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均勻分為七組;
②分別在不同濃度的甲、乙兩種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中蘸5秒,在適宜且相同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③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計算每組月季生根數目。
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激素濃度(單位:微摩/升)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類似物乙各濃度下生根數 5.8 6.1 3.8 3 2 0.8 0.3
(1)七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第   組。
(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   來說明生長素類似物對月季幼莖插條生根的影響。
(3)從激素類似物甲各濃度下生根數的數據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   (回答一點即可)。
(4)據圖表分析:在1~150微摩/升濃度下,月季插條對激素類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對激素類似物乙的敏感度   (填“高”或“低”)。
■考點2 動物行為
[典例2](2024八上·浙江期末)如圖為燕子在筑巢時的圖片。下列動物行為的類型,與其相同的是(  )
A.麻雀給幼鳥喂食 B.嬰兒學語
C.小狗表演做算術 D.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
◆變式訓練
1.(2024八上·蓮都期末)在水深超過200米的深海,光照極弱,能見度極低。有一種電鰻具有特殊的適應性,能通過自身發(fā)出生物電,獲取食物,威脅敵害,保護自身。
(1)電鰻兩側的肌肉是由成千上萬層肌肉薄片組成的,每層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但近萬個“小電池”   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2)電鰻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有專門的細胞來監(jiān)視感受器的活動,并能根據監(jiān)視分析的結果指揮電鰻的行為。電鰻遇到敵害時,迅速放電的反應屬于   行為。
1.(2019·衢州)小科在做植物莖的向性實驗時,原來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長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圖的彎曲生長情況。判斷該暗箱當初放置時最有可能接觸水平地面的一側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
2.(2022·舟山)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的這個級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揭示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向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
B.②用磁感線描述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越密表示磁場越弱
C.③是原子結構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
D.④描述地球繞日公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狀態(tài),箭頭表示公轉方向
3.(2022·湖州)春天日照時間逐漸變長,大多數鳥類進入生殖季節(jié),其機制是:鳥類的視網膜感受日照時間變長的刺激,通過神經將信息傳給效應器,效應器分泌激素,最終引起卵巢分泌性激素。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日照時間的長短變化是地球自轉造成的
B.鳥類的生殖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
C.鳥類的生殖行為僅受到激素的調節(jié)
D.從視網膜感受刺激到效應器分泌激素的過程屬于反射
4.(2018·浙江)小應同學從科學資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為了驗證這一結論,小應同學利用右圖所示的植株進行實驗,實驗中所需要的步驟是 (  )
①選取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株3株,分別編號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將3株全部保留頂芽
③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
④將去掉葉片的甲、乙兩株葉柄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
⑤將甲、乙兩株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在甲株的葉柄橫斷面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
⑥觀察3株植株葉柄脫落情況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5.(2023·寧波)如圖所示,有的植物體頂生幼葉會有部分重疊。幼葉成熟過程中,葉片會逐漸展開,以便接受更多的光照,這是植物對光合作用這種營養(yǎng)方式的   。小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幼葉展開生長的原因:幼葉的分生組織會產生生長素并向葉柄運輸,受光照不均勻等因素的影響,引起葉柄上生長素分布   (填“均勻”或“不均勻”),導致葉柄彎曲生長。
6.(2020·臺州)碰碰香是一種常見的室內盆栽植物,因觸碰后可散發(fā)出令人舒適的香氣而得名,其香氣具有提神醒腦、驅避蚊蟲的作用。
(1)碰碰香受到外力觸碰時會釋放香味,這種現象屬于植物的  性。
(2)在室內其他地方也能聞到碰碰香散發(fā)的香味,是因為   。
(3)碰碰香的香味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是檸檬烯,其化學式為C10H16。計算:
①檸檬烯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檸檬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7.(2021·嘉興)如圖為能捕捉昆蟲的豬籠草,其葉片的葉中脈延伸成卷須,卷須的頂端膨大為捕蟲囊。
(1)當有昆蟲落入捕蟲囊時,囊口的囊蓋就會合上,這屬于植物的  ?。ㄟx填“感性”或“向性”)運動。
(2)捕蟲囊只是把昆蟲轉變?yōu)楹臒o機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彌補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蟲囊,豬籠草也不會死亡。從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看,豬籠草屬于   。
8.(2019·湖州) 蛙是我們熟悉的動物,也是科學研究常用的動物。
(1)蛙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兩棲類。上表是脊椎動物檢索表?!皟蓷悺痹跈z索表中對應的是  ?。ㄟx填“A”“B”“C”“D”或“E”)。
(2)在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脊蛙)的腹部貼上浸有硫酸的紙片,蛙會用四肢將其扒去。這一事實說明參與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蛙的    中。
9.(2023·湖州)人類的許多科學發(fā)現需要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時,發(fā)現生長素的過程歷時半個世紀。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探究歷程。
詹森和拜爾的實驗初步證明這種“影響"是某種物質。1926年,溫特在他們的基礎上做了如下的實驗。
(1)溫特設計乙組實驗的目的是   。
(2)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的頂端確實會產生某種物質,能夠促進胚芽鞘的生長,他將其命名為生長素。根據溫特的結論和拜爾的實驗,請推測甲乙兩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 (填選項)
A.②① B.④① C.② ③
(3)生長素的發(fā)現過程給我們很多啟示。下列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有   。(可多選)
①科學發(fā)現要善于觀察和思考。
②科學理論建立是一個不斷繼承、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
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有關的結論凝聚了多位科學家的智慧,關于向光性的原因不會再有爭議。
1.(2020·上城模擬)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貴竹造型多樣,觀賞價值高,深受花友的喜愛。如圖所示的造型是如何獲得的(  )
A.放在單側光的環(huán)境下,利用莖的感性運動
B.放在單側光的環(huán)境下,生長素在向光的一側分布多
C.培育過程需定期改變單側光照方向
D.通過繁殖將此彎曲性狀遺傳給下一代
2.(2024·浙江模擬)圖甲是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定胚芽鞘彎曲的情況(彎曲角度用α表示);圖乙是生長素濃度對胚芽鞘生長的作用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b點時,α具有最小值
B.只用圖甲實驗即可證明生長素有促進生長的作用
C.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為d時,胚芽鞘向左側彎曲
D.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不同,不可能形成相同的α
3.(2024·拱墅二模)如圖甲所示的捕蠅草,頂端有一個捕蟲夾 能分泌蜜汁。當昆蟲闖入,觸碰任意一根感覺毛兩次或觸碰到兩根感覺毛:感覺毛壓迫基部的感覺細胞,感覺細胞發(fā)出一股微弱電流,內側細胞的液泡快速失水收縮,使捕蟲夾向內彎,閉合夾住闖入的昆蟲,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基部的感覺細胞類似于電路中的用電器
B.感覺細胞產生微電流與電荷定向移動無關
C.捕蠅草捕捉昆蟲屬于植物的向性運動
D.捕蟲夾上的感覺毛類似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4.(2023·蕭山模擬)郁金香的花在溫度升高時開放,溫度降低時閉合.以下植物的感應性類型與其相同的是(  )
A.含羞草的小葉受到觸碰后合攏
B.小麥幼苗彎向光源生長
C.橫放的蠶豆幼苗的莖向上彎曲
D.梨樹的根朝向肥料較多的地方生長
5.(2024·余姚模擬)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一只美洲綠鷺把游人扔給它的面包片放入水中,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捕食前來覓食的魚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本能
B.這種捕食方法屬于美洲綠鷺的攻擊行為
C.通過條件反射才能實現這種捕食過程
D.通過非條件反射即可實現這種捕食過程
6.(2023·柯橋模擬)網紅“捕蠅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本生長在養(yǎng)份比較貧瘠的濕地的。因它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且能分泌蜜汁,當有小蟲闖入時,能快速將其夾住并消化吸收,所以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當有小蟲闖入時,捕蠅草能快速產生捕食運動,這是植物感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1)下列現象中與捕蠅草感應性不屬于同一類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盤總是朝向太陽
B.植物的根都朝向較濕潤的地方生長
C.郁金香的花在溫度高時開放,溫度低時閉合
(2)捕蠅草能捕食昆蟲并消化其養(yǎng)份,可把它歸類為植物,這樣歸類的主要依據是   。
7.(2024·東陽模擬) 生活在熱帶雨林的黑掌樹蛙眼球突、耳鼓大,幾乎終生生活在樹上,會滑翔,體色鮮艷、行為奇特,交配中的樹蛙會選擇水潭上方的樹枝筑起氣泡巢來保存受精卵,以便孵化出的小蟒螞剛好落入水中繼續(xù)發(fā)育。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黑掌樹蛙眼球突、耳鼓大的性狀是由它的    決定的。
(2)小金發(fā)現池塘里青蛙的受精卵是漂浮在水面的,由此他推斷氣泡巢可以為受精卵的發(fā)育提供   (填氣體名稱)。
(3)黑掌樹蛙會滑翔、利用氣泡巢保存受精卵的行為是    行為(選填“先天性”或“后天學習”)。
8.(2024·金東二模)生長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加快植物細胞生長速率。生長素含量可以用瓊脂塊進行收集和檢測,科研小組做了均勻光照和單側光照兩組實驗,如右圖所示。(圖中□代表瓊脂塊)
(1)圖中單側光照組放在轉盤上向右勻速轉動,一段時間后檢測結果:瓊脂塊A與瓊脂塊B中生長素含量相等,瓊脂塊C中生長素含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瓊脂塊D;
(2)單側光能使植物莖尖生長素發(fā)生橫向運輸,即生長素可以從受光一側移到背光一側,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生長素橫向運輸是在尖端完成還是在尖端下面部位完成?科研小組為了研究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用植物莖尖、瓊脂塊、云母片(不透水)做了如下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實驗研究的變量是  ?。?br/>②若甲組瓊脂塊E中生長素含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瓊脂塊F,乙組瓊脂塊G中生長素含量大于瓊脂塊H,則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在尖端;
③對于植物向光性的解釋,除了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從受光一側運輸到背光一側的解釋外,還有可能的原因是   。
9.(2024·舟山模擬)某興趣小組在學習植物的感應性后,進行以下實驗:
①將若干濾紙剪成培養(yǎng)皿大小并用水浸濕,填滿培養(yǎng)皿,把4粒浸泡過的玉米種子如圖擺放(胚根都朝向培養(yǎng)皿中心);
②蓋上培養(yǎng)皿蓋,用透明膠帶固定,將培養(yǎng)皿側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處;
③觀察并記錄每粒玉米種子根和芽的生長方向。
請你根據學過的知識回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驗證   。
(2)A、B、C、D四粒玉米中,作為對照組的是   。
(3)實驗中的變量是   。
10.(2023·杭州模擬)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jié),請分析回答
(1)農業(yè)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甲圖中,可表示單子葉植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影響的是曲線   。
(2)為探究側芽生長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小科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實驗結果如乙圖所示。根據圖中的①③組所示結果進行比較,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恍】圃O置第②組實驗與哪一組實驗進行對比,想要探究的問題是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衡东县| 盐亭县| 安达市| 徐汇区| 尉氏县| 犍为县| 石泉县| 松潘县| 珠海市| 昔阳县| 水富县| 云霄县| 白水县| 宿州市| 平罗县| 彭泽县| 许昌市| 垫江县| 湘乡市| 武冈市| 衡南县| 沁阳市| 德安县| 卓资县| 河北区| 马龙县| 江陵县| 威远县| 大庆市| 安达市| 吴旗县| 桐城市| 石阡县| 天台县| 峡江县| 汉川市| 社旗县| 奉新县| 东方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