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走近民法典 課后鞏固提升1.4月25日,2024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安徽省六安市舉行。活動強調,要充分利用5月份全國“民法典宣傳月”,扎實做好民法典宣傳,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安徽省此舉 ( )①是增強廣大公民法治意識的需要 ②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法治社會環境 ③增進了安徽省人民對民法典的了解 ④啟示公民做任何事都要以民法典為依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年8月10日,泰安粥店街道司家莊社區邀請律師進社區進行民法典普法活動。普法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居民解答生活中的疑難問題,面對面搭建起居民進一步認識民法典的橋梁。下面關于民法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②制定民法典有利于調整公民之間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③民法典保護財產權、人身權和各項政治權利 ④最常見的違法行為都是違反民法典的行為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3.王女士購買了某小區位于一樓的房產,繳納物業費時發現還需要繳納電梯使用費。王女士認為自己所購房產在一樓,不需要乘坐電梯,拒交電梯費。本案例中,王女士 ( )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條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①因為沒必要使用電梯,不應支付電梯使用費 ②應堅持平等原則,平等地履行支付電梯費用的義務 ③應需要自覺遵守法律,堅持公平原則 ④應堅持自愿原則,可以交也可以不交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某市在全市各級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開展此安全教育活動,是因為 ( )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精神狀態,我們才能夠有尊嚴地生活 ②有了生命和健康就有了我們需要的一切 ③學校師生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應受到保護 ④生命和健康是我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的隱私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強調對隱私權的保護是黨遵從人民群眾基本權利訴求的表現。這說明 ( )A.尊重和保護隱私只是法律的規定B.國家保護公民的所有秘密C.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沒有界限D.國家尊重和保護公民的隱私權6.圖中“變臉”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①財產權 ②政治權利 ③肖像權 ④文化權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在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下列體現公民行使財產收益權的是 ( )A.將房屋出租收取租金 B.用合法收入購買家用轎車C.將個人合法財產贈與他人 D.使用城市共享單車綠色出行8.每年4月20日至4月26日是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2024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以下關于知識產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知識產權就是指文化教育的權利 ②其內容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 ③知識產權是社會財富的最主要來源 ④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勞動、保護創新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9.張芳的母親黃華因癌癥去世后,與舅舅一起生活的姥姥、姥爺為了母親生前的五套房產將張芳推到了被告席。經法官調查取證及筆跡鑒定,認定黃華生前已立遺囑將房屋給了張芳,依法駁回了兩位原告的訴訟請求。對此認識正確的有①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于被繼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自己的財產 ②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的財產繼承權 ③張芳的姥姥、姥爺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④繼承開始后,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全國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案件49萬件,同比增長1.8%。適用懲罰性賠償319件,同比增長117%,判賠金額11.6億元,同比增長3.5倍。并且報告強調,2024年將進一步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并促進轉化運用,依法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1)你會如何對待知識產權 (2)請你運用教材知識說明法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宣傳活動,營造全民知法、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2024年8月19日,山東濟寧經開區黨群工作中心普法志愿者走進經開區曠山村進行普法宣傳活動。(1)請你以一個普法志愿者的身份,從“什么法”和“實施的意義”角度向群眾做出介紹。材料二 在互聯網時代,垃圾廣告、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電信詐騙等不斷出現,挑戰著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邊界。民法典“人格權編”將隱私的定義完善為: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這意味著,“私人生活安寧”成為隱私權的重要內涵。(2)民法典是如何保障“私人生活安寧”的 其相關規定有何意義 【詳解答案】1.A 解析:材料中,充分利用5月份全國“民法典宣傳月”,扎實做好民法典宣傳,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安徽省這樣做是增強廣大公民法治意識的需要,增進了安徽省人民對民法典的了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法治社會環境,①②③說法正確;④說法絕對化,排除。故選A。2.B 解析:本題考查對民法典的認識。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制定民法典有利于調整公民之間民事權利義務關系,①②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政治權利”說法錯誤,③排除;④的說法缺乏依據,不符合實際。故選B。3.B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則。根據材料中民法典的規定可知,王女士需要自覺遵守法律,堅持平等與公平的原則,履行支付電梯費用的義務,②③符合題意;王女士與同一樓棟的住戶平等地履行支付電梯費用的義務,應該支付電梯使用費,①④錯誤。故選B。4.D 解析:本題考查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在學校加強安全教育,是因為生命和健康是我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精神狀態,我們才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學校師生的生命健康權應受到保護,①③④符合題意;②說法絕對化,排除。故選D。5.D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保護隱私權。民法典關于公民隱私的規定體現了黨和國家尊重和保護公民的隱私權,D項符合題意;尊重和保護隱私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求,A項錯誤;國家尊重和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并不意味著保護公民的所有秘密,B項錯誤;法律規定隱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C項錯誤。故選D。6.C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肖像權、財產權。仔細觀察漫畫內容,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偽造他人人臉動態視頻進行詐騙,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同時騙子偽裝成受害人好友的容貌進行詐騙,這也侵犯了受害人好友的肖像權。①③說法正確。政治權利、文化權利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C。7.A 解析:本題考查財產權。將房屋出租收取租金,是行使財產收益權,A符合題意;用合法收入購買家用轎車,行使的是財產占有權,B不符合題意;將個人合法財產贈與他人,行使的是財產處分權,C不符合題意;共享單車是公用設施,不屬于個人財產,D不符合題意。故選A。8.B 解析:本題考查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知識產權是人們對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權利,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勞動、保護創新。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說法錯誤。故選B。9.B 解析:本題考查繼承權。我國遺產繼承包括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其中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在于被繼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法院的判決結果體現了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的繼承權,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觀點錯誤,張芳的姥姥、姥爺是被繼承人的父母,所以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故選B。10.(1)我要積極參與社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尊重他人的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2)①知識產權是人們對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權利,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②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勞動、保護創新。11.(1)什么法: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實施的意義: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2)①法律規定隱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保障了我們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