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課后鞏固提升1.(原創題)中華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多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并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于后代的優秀道德遺產。中華傳統美德 ( )①彰顯了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 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③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④要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原創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兩句名言的共性是 ( )A.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C.自尊自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D.勤勞勇敢、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3.黃大年是我國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帶領團隊在航空地球物理領域取得一系列成就,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我們要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中華傳統美德有 ( )①誠信守法、見利思義 ②憂國憂民、道濟天下 ③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④律己寬人、揚善抑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中華傳統文化是倫理文化、責任文化,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華民族強調“明倫”“盡責”。這些中華文化的DNA,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里。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我們的家國情懷 ②中華傳統美德啟示我們每個人要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③傳統美德不能與時俱進,為現代文明所不容 ④我們只應擔負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5.“敬業樂群”,語出《禮記·學記》。“敬業”是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樂群”則是在敬業的基礎上,學會與其他人合作相處。下列做法屬于敬業樂群的有 ( )①專心學習,與朋友和諧相處 ②有主人翁的責任感、事業心,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 ③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中學生劉陽華孝敬父母長輩,勤勞善良,用行動詮釋著中華傳統美德,在2024年3月永州市“最美少年”評比中被評為“最美孝心少年”。他的事跡 ( )①向我們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 ②能改變我們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 ③給予我們走向完美的決勝法寶 ④啟示我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易錯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指出,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這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各條戰線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將永載共和國史冊,他們忠誠、執著、樸實的優秀品格值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習”。這告訴我們 ( )①把爭取獲得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作為奮斗目標 ②要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③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生才有價值④崇尚英雄模范、學習英雄模范、關愛英雄模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瑩瑩,幼年因脊髓灰質炎導致雙腿肌肉萎縮站不起來。面對不幸,她沒有放棄,而是投身助殘就業創業幫扶事業中,幫助2 700多名殘障者成功就業。張瑩瑩踐行的美德是 ( )①孝老愛親 ②自強不息 ③扶危濟困④誠信守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道德模范是奮斗的前行者、社會的引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道德建設,多次會見全國道德模范代表,為他們“點贊”,身體力行、真切號召尊崇道德模范、學習道德模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下列同學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小張利用周末時間參加公益活動B.小劉在學校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有困難的學生C.小陳對他人的事情總是漠不關心D.小李和同學們一起去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10.“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創造文明的社會生活,需要社會成員成為社會主義道德的踐行者。能詮釋這一觀點的是 ( )①外賣小哥騎車擋住來往車輛護送行動不變的老人過馬路 ②鐵路售票系統自動識別60歲以上老人購票優先安排下鋪 ③名表維修中心手表小病大修賺取高額修理費④餐廳服務員勸導顧客合理點餐以避免浪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原創題)2024年10月28日,在北京市海淀區萬泉莊路和萬柳中路交叉口附近,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危急時刻,王宇、黃樹燾勇敢無畏,挺身而出,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王宇、黃樹燾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 )①敬業樂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當他人遇到危難時,要敢于挺身而出 ③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他人 ④幫助他人要敢于犧牲自己的生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從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到習近平“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民本”思想的傳承表明 (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 ②今天的治國理政必須全面傳承和借鑒中華傳統文化 ③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 ④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從2015年到2024年,化名為“金粟緣人”的愛心人士每年都會給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善款,要求善款用于幫助困難學生和其他困難群體,累計已捐款1 000萬元。但在每年的表彰會上,都不曾出現“金粟緣人”的身影……“金粟緣人”的行為啟示我們 ( )①服務社會,只求榮譽②友善待人,踐行美德③關愛他人,扶危濟困④愛國敬業,履行職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出租車司機王師傅拉載的一名乘客在車上電話聯系買家販賣毒品,王師傅發現異常之后,便找借口把出租車開到了派出所,毒販被民警當場抓獲。王師傅的行為啟示我們 ( )A.要不顧一切代價捍衛正義B.要依法制裁違法犯罪分子C.只有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才能實現人生價值D.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5.(易錯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遠離祖國親人,足跡遍布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60年間,三萬余人次賡續接力,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這就是中國援外醫療隊。他們長期奮斗在援外醫療臨床一線,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以醫者仁心,在異國他鄉溫暖人心。中國援外醫療隊的善舉啟示我們 ( )①要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②援外救治病患,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③扶危濟困、無私奉獻只是成年人的事④盡自己的力量努力在社會傳遞愛心與溫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需要我們 ( )①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②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和人民③必須身體力行,讓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④只需熟練記憶美德的內涵,理解美德的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在提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時強調要“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健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體制機制,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教育引導全社會自覺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響應號召,我們應怎樣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高度重視發揮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作用,先后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等重要會議,并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為主題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見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對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在各地考察調研時強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1)結合材料,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原因。(2)請你列舉中華傳統美德蘊含的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詳解答案】1.C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材料中“繼承”“創新發展”等關鍵詞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影響,中華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說法不符合題意。故選C。2.B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分析選項可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是愛國主義的表現,B說法正確;A、C、D說法與愛國無關,與題意不符。故選B。3.B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題文內容說明黃大年同志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胸懷祖國、愛國愛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因此我們要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中華傳統美德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②③符合題意;誠信守法、見利思義,律己寬人、揚善抑惡在題文中未涉及,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4.B 解析: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有利于培養我們的家國情懷,啟示我們每個人要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①②說法正確。③錯誤,傳統文化可以與時俱進。我們不僅要擔當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④錯誤。故選B。5.A 解析:本題考查敬業樂群。①②③都是敬業樂群的表現,符合題意;④做法錯誤。故選A。6.C 解析:本題考查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向我們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啟示我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①④說法正確;這些事跡并不一定能改變我們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②說法錯誤;③夸大了榜樣人物的作用,排除。故選C。7.B 解析:本題考查崇德向善。材料啟示我們要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崇尚英雄模范、學習英雄模范、關愛英雄模范,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說法絕對化,排除。故選B。8.C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孝老愛親、誠信守法,與張瑩瑩的事跡無關,①④不符合題意;題文中“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瑩瑩身殘志堅,投身助殘就業幫扶事業,體現了自強不息和扶危濟困的品格,②③符合題意。故選C。9.C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傳統美德。小張利用周末時間參加公益活動、小劉在學校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小李和同學們一起去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都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的表現,A、B、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小陳對他人的事情總是漠不關心,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不相符,C符合題意。故選C。10.B 解析:本題考查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外賣小哥護送老人過馬路,體現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美德,①正確;鐵路售票系統自動識別60歲以上老人購票優先安排下鋪,體現了愛老敬老的社會風氣,②正確;名表維修中心手表小病大修賺取高額修理費,這是不誠信、不友善,一心追求利益的自私行為,排除③;合理點餐以避免浪費,體現了節約資源的良好風氣,④正確。故選B。11.C 解析:本題考查做見義勇為的人。材料中王宇、黃樹燾見義勇為的行為告訴我們,當他人遇到危難時,要敢于挺身而出,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他人,②③符合題意;敬業樂群的傳統美德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不符合題意;幫助他人要盡己所能,要講究智慧,④說法錯誤。故選C。12.B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材料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①③符合題意;治國理政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和實際情況,不能完全依賴傳統文化,應該傳承和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說法錯誤;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④說法錯誤。故選B。13.C 解析:本題考查踐行美德、扶危濟困。分析可知,“金粟緣人”連續多年捐款幫助困難群體,關愛他人,扶危濟困,踐行了友善待人的傳統美德,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只求榮譽”價值取向錯誤,①錯誤;愛國敬業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④說法錯誤。故選C。14.D 解析:本題考查做見義勇為的人。題文材料中,出租車司機王師傅智抓毒販的做法告訴我們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D符合題意;捍衛正義要講究策略,而不是不顧一切,A說法錯誤;B說法并不是從青少年的角度闡述的,不符合題意;C說法太絕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有很多,排除。故選D。15.B 解析:本題考查做扶危濟困的人。材料中的“一群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扶危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啟示我們盡自己的力量努力在社會傳遞愛心與溫情,①④符合題意;援外救治病患不是青少年能夠做到的,②不符合題意;青少年可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來踐行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③錯誤。故選B。16.A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需要我們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和人民,必須身體力行,讓美德走進生活、走向未來,①②③符合題意;我們既要熟練記憶美德的內涵,也要理解美德的精神,做到身體力行,④錯誤。故選A。17.①做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做敬業樂群的人。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作。③做扶危濟困的人。助人者,人恒助之。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④做見義勇為的人。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百善孝為先。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18.(1)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2)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