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下列漫畫中的言行不符合中華傳統美德內涵的是 ( )A BC D2.(2024廣東一模)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孝悌忠信”的榮辱觀念。以下優秀傳統文化不能體現該榮辱觀念的是 ( )①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②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③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 ④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張家口期中改編)《人民日報》發文稱:“繼有明星腳踩高鐵桌板后,又有明星腳掛飛機座椅。光環有多璀璨,不當行為就有多刺眼;粉絲有多愛慕,失望就有多沉重。”這篇文章警示我們 ( )①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②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明辨是非 ③少做觸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事情 ④要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原創題) 2024年 10月12日晚,河北省灤州市舉行第十屆道德模范頒獎儀式。該市創新實施“五個一”道德模范禮遇措施,營造更加濃厚的溫暖友善城市氛圍,持續擦亮“崇德向善·德耀灤州”道德品牌,努力在全市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這啟示我們 ( )①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②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能讓我們變成完美的人 ③好的榜樣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國家、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中,當志愿者代表走入會場中心,全體運動員起立,向他們致敬,感謝志愿者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的卓越貢獻。這些志愿者 ( )①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②實現了“名利雙收” ③體現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 ④為人處世講禮貌、懂規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易錯題) 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傳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時代楷模”稱號。他扎根基層工作30余年,堅持守正創新,練就過硬本領,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和宣傳,用實干篤行擔當宣傳干部新的文化使命。從“時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們看到了 ( )①誠信友善的傳統美德 ②勇于擔當的優良品質 ③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④愛國敬業的價值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以下詩句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有 ( )①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②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 ③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黨的二十大代表劉秀祥,4歲喪父,他的母親生活也無法自理。他自幼就挑起家庭重擔,高考后“千里背母上大學”,畢業后毅然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大山,成為深山學子的“引路人”,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溫暖別人。對此,以下點評正確的是 ( )A.他意志堅強,用成就踐行著見賢思齊的道德風尚B.他孝老愛親,用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C.他誠實守信,用生命詮釋了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D.只有回到大山教書育人,才能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楊寧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的安陲鄉江門村,當起了大學生村官,在村里一干就是6年,她用心為村里的老人、殘疾人、癱瘓病人、留守兒童等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贏得了群眾的真情擁護。楊寧傳承了 ( )①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 ②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③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品格 ④自尊互信、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六尺巷”,寬不過“六尺”,卻被稱為“最寬”的巷子,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后人從中汲取智慧,形成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成為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的制勝法寶。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六尺巷”承載著哪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分析新時代我們重視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必要性。5.(健全人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黃香溫席: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他想,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李商隱年少愛國:李商隱年少有為,而且關心國家大事,目睹唐朝國運衰微,憂心如焚,在事業上更有遠大抱負。13歲那年,他看到朝綱不振,君臣昏庸,就寫了一首《富平少侯》詩。寫作的目的是譏諷那些不謀國事的權貴。上述兩則故事蘊含著什么傳統美德 簡要說明。【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C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是一種精神力量。有序排隊上車、撿到遺失物交給警察叔叔、向老師問好,都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A、B、D不符合題意;嫌母親嘮叨、不尊重母親,是缺乏孝敬長輩美德的表現,不符合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C符合題意。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C。2.C 解析:本題考查孝悌忠信。題干中的“孝悌忠信”體現了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立志報效祖國、誠信做人的優秀品質。分析選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體現了孝敬父母;“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體現了立志報效祖國。①④能體現孝悌忠信。②體現了寬容待人,沒有體現孝悌忠信;③體現了交朋友要相知,沒有體現孝悌忠信。本題是逆向選擇題,故選C。3.B 解析:本題考查禮義廉恥。題文內容告訴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明辨是非,要以遵守道德為榮,以違背道德為恥,①②④說法正確;觸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③說法錯誤。故選B。4.B 解析:本題考查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材料啟示我們不斷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貢獻的人學習;好的榜樣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國家、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①③④符合題意。“完美”說法絕對,②說法錯誤。故選B。5.C 解析:冬奧會的志愿者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們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 ,勇敢承擔社會責任,體現了“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①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②錯誤,志愿者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不圖名不圖利,排除;④的觀點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選C。6.C 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題文中,徐利民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他愛崗敬業、積極承擔責任,因此,從“時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們看到了勇于擔當的優良品質、愛國敬業的價值要求,②④符合題意;誠信友善、見利思義在題文中未涉及,①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課后提升1.A 解析:本題考查傳統美德相關知識。“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鮮血,表達自己忠貞不渝的報國之心,①符合題意;“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體現的是誠信,②符合題意;“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意思是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③符合題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思是當人們登上泰山頂峰的時候,再看周圍的其他山脈,就會覺得別的山都那么的渺小,沒有體現中華傳統美德,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2.B 解析:本題考查孝悌忠信的美德。材料中黨的二十大代表劉秀祥的經歷,說明了他孝老愛親,用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B說法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見賢思齊的美德,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誠信的內容,C不符合題意;D說法錯誤,排除。故選B。3.D 解析:本題考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文可知,楊寧毅然回到貧困地區擔任大學生村官,為群眾解決困難,這表現出她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體現了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①符合題意。同時,她用心幫助村里的老人、殘疾人、癱瘓病人、留守兒童,表現出她助人為樂的精神,體現了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④符合題意。題文未體現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與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品格,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4.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謙和禮讓、以和為貴、以禮待人等。必要性: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運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資源,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5.①孝悌忠信的榮辱觀念。這一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②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愛國情懷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