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長方體的表面積 指教人教 學 設 計 教 學 設 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表面積的含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關于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的實際問題。 2、經歷長方體表面積簡單計算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系。 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難點:學會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 2、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看圖回答 (1)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那些面的面積相等? (3)這個長方體上下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這個長方體左右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這個長方體前后兩個面的長是——寬是——。 3、復習長方體各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長寬高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學習表面積的概念 (1) 學生拿出長方體盒子,在六個面上標出“上、下、左、右、前、后”。 (2) 沿著開口把盒子展開。 無論你展開后的圖形是什么樣子的,但這個圖形都是由幾個面在一起的? (3)給出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分組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通過剛剛我們的復習我們知道了在長方體的六個面中有相等的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和各個面長、寬的關系。同時也知道了什么是表面積。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長方體的表面積到底要怎樣來計算。 (1)出示例1 要求用來多少紙板,實際是要我們求什么? (2)學生分組研究算法 師分別指導。 (3)找學生代表板書算式 方法一:6×4×2+6×5×2+5×4×2 方法二:(6×5+6×4+5×4)×2 說一說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結 長方體的表面積={ 三、鞏固練習 1,小明想制作右面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請你幫他算一算? 2、走進生活,結合實際情況處理練習。 明確那些面要算,那些不算。 四、課后小結 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關于長方體表面積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具體對待。個人反思 1、內容是一切的出發點,所以在做教學設計時應充分挖掘教材,同時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教學過程中把知識和技能相結合,學懂知識還能去用所學。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 3、在上課前要多預設,多準備。準備充足的課才會自信,才能收放自如。同伴建議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再具體一些,環節布局基本完整適用。 可以再開放些,不用總結公式。學生掌握方法即可。改進措施 1.對學生的評價要具體到,準確,清晰,洪亮......等詞語,讓學生知道好,還要知道好在什么地方。 2.教具的選取可以更貼近生活,可大可小。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減少,讓學生多去想,多去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