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運白菜》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掌握三位數連減的計算方法,準確計算三位數連減算式。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三位數連減運算,如按順序依次計算或先算后兩個數的和再用第一個數減等,并能正確進行驗算。2、通過解決運白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在計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探索三位數連減的簡便算法,提升數學思維品質。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耐心和細心,以及團隊合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連減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三位數連減算式,并能熟練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計算。理解連減運算的算理,尤其是在有括號和無括號情況下的計算區別。教學難點:能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進行三位數連減運算,提高計算效率。在計算過程中,準確處理退位和借位問題,避免計算錯誤,并能正確進行驗算。三、教學方式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法,以 “運走兩車后還剩多少棵白菜” 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結合實際操作和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連減運算的過程。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分享計算方法和經驗,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四、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入 —— 白菜運輸大挑戰(預計 5 分鐘)講述農民伯伯要運 850 棵白菜,已經運走兩車,分別運走 256 棵和 280 棵的故事。提問:“同學們,運走兩車后還剩下多少棵白菜呢?我們一起來幫農民伯伯算一算吧!”設計意圖:以運白菜的實際情境引入,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自然地引出三位數連減的教學內容。(二)知識探究 —— 連減運算方法探究(預計 15 分鐘)方法一:按順序依次計算引導學生先算第一車運走后剩下的白菜數量,即 850 - 256 = 594 棵,再算第二車運走后剩下的數量,594 - 280 = 314 棵,列出綜合算式 850 - 256 - 280,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在計算過程中,詳細講解退位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 850 - 256 個位 0 - 6 不夠減,從十位借 1 當 10,十位 5 被借走 1 剩 4,4 - 5 不夠減,再從百位借 1 變成14-5=9,百位借走1剩下7,7-2等于5。方法二:先算兩車一共運走的數量,再用總數減引導學生先計算兩車一共運走的白菜數量 256 + 280 = 536 棵,然后用總數 850 減去運走的總數,即 850 - 536 = 314 棵,列出算式 850 - (256 + 280)。講解有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先算括號里面的加法,再算括號外面的減法。對比兩種方法:組織學生討論兩種計算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兩種方法都能得到正確結果,但計算過程有所不同,讓學生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驗算方法講解:介紹三位數連減的驗算方法,可以用差和兩個減數相加,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以 1000 - 372 - 210 = 418 為例,進行驗算 418 + 210 + 372 = 1000,讓學生理解驗算的原理和重要性。設計意圖:通過兩種不同計算方法的探究和對比,以及驗算方法的講解,讓學生全面掌握三位數連減的計算方法和算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嚴謹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課堂練習 —— 白菜問題大闖關(預計 15 分鐘)購物找零問題:呈現李阿姨購物的情境。李阿姨買了一件上衣 78 元,一頂帽子 35 元,付給售貨員 200 元,提問:“應找回多少元?” 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計算,200 - 78 - 35 = 87 元或 200 - (78 + 35) = 87 元,鞏固連減運算的應用和計算方法。讓學生提出類似的購物找零問題并解答,如 “媽媽買了一條褲子 75 元,一雙鞋 52 元,付給售貨員 150 元,應找回多少錢?”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應用能力。混合運算練習:出示題目 600 - 233、456 - 278 - 132、368 - (168 + 122)、346 + 199、930 - (80 + 480)、1000 - 185 - 145,讓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指導學生的計算過程,及時糾正錯誤,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氣球買賣問題:給出紅氣球和藍氣球的銷售情況。紅氣球共有 1000 個,上午賣出 395 個,下午賣出 315 個,提問:“還剩多少個?” 藍氣球上午賣出 255 個,下午賣出 340 個,還剩 205 個,提問:“原來有多少個?” 讓學生分析問題并列出算式計算,1000 - 395 - 315 = 290 個和 255 + 340 + 205 = 800 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表格填寫:展示張老師弄臟的表格。文學類原有 315 本,借出 105 本;傳記類原有 190 本,剩余 110 本;科普類全部未知,合計原有 785 本,剩余數量未知。讓學生通過計算填寫表格。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題,涵蓋購物、錯題糾正、混合運算、氣球買賣和表格填寫等方面,全面鞏固學生對三位數連減運算的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細心計算的習慣。(四)課堂總結 —— 連減運算總結會(預計 3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連減運算,有哪些計算方法呢?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何進行驗算呢?” 請學生積極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計算方法、運算順序和驗算的重要性。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強化記憶,讓學生對三位數連減運算有更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五)課后作業 —— 生活中的連減應用(預計 2 分鐘)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調查家庭一周的用水、用電或用氣情況,記錄每天的用量,然后計算這一周總的用量以及與上周相比的變化量,用連減運算進行計算和分析。設計意圖: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家庭生活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五、教學反思在《運白菜》的教學中,情境導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知識探究環節,部分學生對三位數連減的兩種計算方法理解不夠透徹,在實際計算中容易混淆。在今后教學中應增加對比練習,強化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理解和應用。課堂練習環節,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對于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需要加強引導。小組合作學習在某些題目上效果較好,但部分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參與度不高,后續應改進小組合作的組織和引導方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