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找次品 課型 新授教 學 目 標 1、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做事要考慮比較推理總結,從一系列的邏輯推理中找到結果。 2、能有條理的思考事情在比較中能得出結果,在推理中能得出結果。能比較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教學重點 比較和推理過程的理解和呈現。教學難點 掌握規律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 過程 個性化 調整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播放視屏片段:“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墜落”事件 看了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自由發言。 這慘痛的悲劇就是因為這小小的不合格零件引起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小小質檢員,用我們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產品。 [設計意圖: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墜落事件發生在1986年,雖然已經過去30多年但至今還難以忘懷。新課以這樣一段視頻資料導入,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給心靈極大震撼的同時,真切體會到產品檢驗的重要性,使學生能用一種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下面的學習。]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探究從3個物品中找次品的問題 出示3瓶鈣片,在這3瓶鈣片中有一瓶少裝了3片,你能幫我找出少裝的一瓶嗎? 學生自由發言。 在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小結:用天平稱一稱的方法最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尋找“找次品”的方法,學生說出用手掂,用電子稱稱,用天平秤等方法。這樣的設計順應學生的思維,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揭示課題: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質量不同(輕一點或是重一點)的物品,需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像這一類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找次品”,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板書課題:找次品 出示天平。說說怎樣利用天平來找出這瓶鈣片呢? 學生: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如果天平平衡則沒放上去的那一瓶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則輕的一端的托盤中所放的是次品。 師: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能否一邊放兩瓶,一邊放一瓶呢? 學生回答后小結:利用沒有砝碼的天平找出次品,在天平的兩個托盤中放的物品數量一定要相同。 [設計意圖:在教學伊始,先以3個待測物品為起點,降低了學生思考的難度,能較順利地完成初步的邏輯推理,為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2、研究從9個物品中找次品的問題。 出示2:在9瓶鈣中有一個次品(次品輕一些),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到這個次品呢? 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來?“至少”“保證”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 學生自由發言。 師:拿出學具動手擺一擺,邊擺邊思考大屏出示: (1)在天平的兩端各放幾個,還剩幾個,也就是把9分成了多少? (2)具體稱法是怎樣的? (3)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來?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稱法。生:在天平的兩端各放3個,還剩3個,也就是把9分成了9(3,3,,3),如果天平平衡,就從剩下的3個里面找次品;如果不平衡,就從輕的一端找,不管天平平衡或不平衡,接下來都從3個里面找,第二次稱時天平的兩端各放1個,把3分成了(1,1,1)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1個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輕的一端就是次品。只用2次稱量就確保把次品找出來了。 師把學生的不同方案用圖示法都具體板書在黑板上。 9(3, 3 ,3) (2次) 9 (2, 2, 5) (3次)9 (4, 4 ,1) (3次)9 (1, 1, 7) (4次)師小結:黑板上一共有幾種不一樣的分法 (4種)。9呢,有很多種分法,不同的分法可能導致最終稱的次數不同。 師:我們觀察哪種分法稱的次數最少?是怎么分的?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師板書:分成3份,平均分 小結:平均分成3份去稱,保證能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小組匯報時將學生的操作過程用圖示法板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初步掌握這種分析方法。待測物品數量為9個時,只有平均分成3份稱才能保證2次就找到次品,其它任何一種分法都比2次要多,這樣便于學生發現規律。]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物品應該怎樣分呢? 3、探究從8個物品中找次品的問題。 出示:8個零件里有一個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秤,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分工合作:動手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法表示出稱的過程,完成下表。組長做好記錄。 具體分法 稱的過程 至少要稱的次數 8(1 , 1 ,6) 3次 8(2 ,2 ,4) 3次 8(3, 3 ,2) 2次 8(4 ,4,0) 3次小組代表匯報。 學生可能會出現4種情況。(見上表)把學生的不同方案在投影中展示,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師:想一想為什么方法3的次數是最少的? 師:你覺得它會和什么有關系?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觀察,感知規律:一是把待測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盡量平均,能夠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應該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只相差1。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索、歸納總結出了“找次品”的最優策略,突破了這個難點。學生又通過擺學具并嘗試用圖示法記錄操作過程,是完成由具體到抽象過渡中的重要一步。] 鞏固新知 完成第112頁的做一做 學生在練習本獨立完成,然后找學生匯報。 拓展延伸 一架天平只有5克和30克兩個砝碼,要把300克鹽分成3等份,至少要稱幾次?寫出稱法。 五、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七第4、5、6題。(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