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版多色版畫》教案一、教學內容與目標:(1)一版多色版畫的含義(2)凹版區域一版多色版畫 應會:凹版區域一版多色版畫的制版與印刷方法。(3)在學習制版與印刷的過程中,使學生對全局與局部關系的概念有所了解。(4)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動手能力。(5)學習怎樣在對畫面色彩的概括上從大處著眼,規劃整理,對版畫局部色彩處理上,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及解決的方法。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重點:在了解單色版畫基本技法的基礎上如何使用色彩完成版畫創作。難點:設立畫面的色調(如對比調和),對作品色相設計、歸納、組合、整理、確定后,制版印刷。 教具:教師范畫、吹塑紙板、水粉工具等。 學具:吹塑紙板、水粉工具、圓珠筆等。三、教學活動過程:1、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2、導入: 欣賞作品第四課《單色版畫》的相關知識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我們在第14冊中學過的《單色版畫》么?制作過程是怎樣的呢?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哪位同學來說一下呢?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學生展評一下自己單色畫作業,總結做得好的與不足的。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世界,大家學過了單色版畫的制作方法,那你們想不想用色彩版畫的形式來繪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探討一版多色版畫的知識和制作方法。3、新課:(1)介紹工具材料:吹塑紙和水粉顏料為主 :工具:鉛筆、圓珠筆、小勺、水粉顏料、水桶、夾子等。材料:吹塑紙、夾宣紙或圖畫紙、黑色卡紙等。(2)欣賞: 通過單色版畫與多色版畫的對比,引導學生討論它們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各有什么特色?從而歸納出一版多色版畫的含義:就是利用一塊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畫面中印出多種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畫作品。(3)制作過程與步驟:教師示范,演示。 吹塑紙版畫的制作過程: 制稿→拷貝→刻版→上色→上色多次印制→完成( a)制稿:根據自己創作的意圖,用鉛筆起草稿。在畫稿時注意構圖和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系。(溫馨提示:印刷后的畫面和版面方向是相反的,因而要考慮版向問題,要注意文字和方向性物象的造型。)( b)拷貝:把復寫紙放在吹塑板上,再放畫稿,用透明膠粘四邊,使三者固定,不能移動,以免出現線條錯落的問題。用圓珠筆把所有線條轉印到板上。(溫馨提示:為了能看清楚拷貝過的地方,最好采用有顏色的筆來描線。這樣就不容易遺漏細節。) (c)刻版:用圓珠筆或鉛筆沿稿子的筆跡用力刻畫,要有一定的深度,刻出畫稿的外輪廓。刻畫時要注意力度,以不要畫穿吹塑紙為宜。(溫馨提示: (線條最后印制呈現出的粗細程度取決于刻制時劃的深淺和寬窄程度。)(d)上色 :參照色彩稿,或者自己設計好色彩,在版上分塊均勻涂抹相應顏色,一次面積不可過大,隨涂隨印至黑卡紙上。(溫馨提示: 因吹塑紙不吸水,所以要控制顏料水分,顏色里面可以加一點洗衣粉或者洗潔液。)水粉色不可調得過稠或過稀。盡量不要把顏料畫在交接線上。( E)色多次印制:感覺版上的顏色涂得差不多時,可以把印紙輕輕地蓋在版上,蓋上一張舊報紙,用小膠磙或者馬蓮在紙背輕輕滾動或磨擦,版上的顏色就會均勻地吸附在印紙上。(溫馨提示:用水粉顏料上色時,注意顏色不要太濕,用力不可太大,避免擠壓顏料,使顏料滲出,要留出黑色輪廓線。)(f)完成:一個局部印完才可以印其他部位,在印紙未干之前完成印刷工作。各色塊最好按照畫面需要反復多印幾遍,使印刷效果更加豐富。最后揭下印紙,平鋪晾干。畫面效果:色彩飽滿且有變化,輪廓清晰卻不死板。4、學生實踐:學生以分組合作形式進行制作嘗試: 教師巡回輔導5、作品展示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派一個代表展示本組作品并談談在制作過程中的得失,學生互評,教師總結。6、布置作業與要求:繪制一幅生活場景的版畫(內容不限)7、教學小結:一版多色版畫這節課是基于學生在 單色版畫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上的再擴充。8、教學反思: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先介紹一版多色版畫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其有初步的認識之后,再演示一版多色版畫制作全過程,在學生對版畫的制作方法了解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版畫作品,最后再進行學生作品,激發他們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總體來說,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樂于積極思考,樂于積極動手制作,教學效果基本達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