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洋與陸地、氣候【考點解讀】一、海陸分布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2.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二、海陸變遷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三、天氣與我們的生活1.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四、氣溫與降水的分布1.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和降水分布的差異。2.使用氣溫、降水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并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五、主要氣候類型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考點歸納】一、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二、天氣與氣候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4.氣溫和氣溫的分布(1)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后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5.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6.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并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3)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7.世界的氣候 (1)氣候類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苔原氣候、冰原氣候(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4)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核心突破】一、海洋與陸地:人們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陸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陸分布。二、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南極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大洋。大洲分界線:亞、歐: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 ;里海;烏拉爾河。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亞、北美:白令海峽。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三、四大洋:從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陸漂移假說:原始地球有一整塊大陸,成為“泛大陸”。五、板塊構造學說(目前最流行最科學的學說)1.地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2.火山與地震帶:板塊與板塊交接處。世界兩大系列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六、氣溫日變化: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做氣溫日較差;七、氣溫年變化:在北半球,陸 地最熱月出現在7月,海洋8月,陸地最冷月出現在1月,海洋2月。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叫做氣溫年較差。八、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從低緯度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最寒冷的大洲為南極大陸。九、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于東岸和內陸地區;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十、主要氣候類型1.熱帶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最大的亞馬遜平原。熱帶草原氣候:最大的非洲草原。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氣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亞熱帶的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溫帶的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中國的東北,俄羅斯的東南,朝鮮半島和附近的島嶼。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溫和高山高原氣候。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 【真題剖析】(安徽省桐城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馬尾藻海和甲地分別位于( ) A. 大西洋、歐洲西部 B. 印度洋、大洋洲西部 C. 太平洋、亞洲西部 D. 大西洋、北美洲東部2.航海家哥倫布曾經在馬尾藻海域被困數周,他遇到的困難可能是( ) A. 狂風暴雨 B. 悶熱無風 C. 激流巨浪 D. 酷寒堅冰【答案】1.A 2.B【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四川省自貢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下圖是板塊構造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3.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圖中M地)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災害導致傷亡慘重。尼泊爾地殼不穩定,是因為A.地處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B.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C.地處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 D.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4. 澳大利亞位于A.非洲板塊邊緣 B.印度洋板塊內部 C.亞歐板塊邊緣 D.太平洋板塊內部 【答案】3.D 4.B【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海陸的變遷。5.(黑龍江省龍東地區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哪些板塊共同作用的結果 ( ) A.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C.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 板塊運動學說認為,組成地表的各大板塊處于不停的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即板塊邊緣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地震。喜馬拉雅山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導致地殼抬升而成,故本題選D。【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海陸的變遷。6.(湖北省鄂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圖2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兩岸的陸地,則②大洲是A.歐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由圖中四個點都位于大西洋兩岸的陸地可知,②是位于南半球,又是位于西經20°的西邊,也就是位于西半球,可以判斷②是南美洲,故選B.【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大洲的判斷的有關知識.7.(湖南省郴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世界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分別是A.非洲和太平洋 B.亞洲和太平洋 C.北美洲和大西洋 D.大洋洲和印度洋【答案】B【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最大的洲和海洋.(黑龍江省龍東地區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四種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各題 ① ② ③ ④8.上述四種氣候類型中,是熱帶季風氣候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9.圖④氣候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B.全年高溫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答案】8.A 9.D【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世界的氣候。10.(湖北省鄂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根據圖4中信息判斷,正確的是A.此時M地為北半球的冬季 B.M地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C.此時M地為北半球的夏季 D.M地一定為北美洲【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由上圖可知,該圖的表示的等溫線是自南向北遞減,說明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的等溫線,而在同緯度的海洋氣溫要比陸地更高中,說明這是冬季時的等溫線圖,所以此時M為北半球的冬季,故選A.【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等溫線圖的有關知識.(山東省濟寧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某島嶼簡圖,完成下列各題。?11.該島的半球位置為?A.東半球、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12.對該島地勢特征的描述比較準確的是?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東低 D.東高西低?13.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1.B 12.D 13.A【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儀、地圖、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4.(湖南省郴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下圖反映的氣候特征是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高溫少雨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B【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地中海氣候的有關知識.(四川省自貢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下圖中的陰影是世界經常出現海霧(海洋上空的霧)的海區。按緯度大小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據此回答下列各題。15. 圖中海霧區主要位于A. 中低緯度大陸西岸 B. 中低緯度大陸東岸C. 中高緯度大陸西岸 D. 中高緯度大陸東岸16. 海霧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很大,下列人類活動受海霧影響最大的是A. 高鐵運行 B. 橡膠收割 C. 海洋航行 D. 露天開礦【答案】15.A 16.C【解析】【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7.(湖南省郴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給尼泊爾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的損失。 世界上有兩個火山與地震活動最劇烈的地帶:一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二是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材料二 南亞圖和世界板塊構造圖。(1)尼泊爾位于 火山地震帶。此次地震是由亞歐板塊和 板塊相互 (“碰撞擠壓”或“張裂”)造成的,還導致了一些正在攀登中尼邊境世界最高山峰 的運動員被困。(2)南亞是指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B 洋之間的廣大地區。該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A是 。華華看了《西游記》后,知道了南亞是 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3)據報道,2015年5月份,南亞不少地方白天氣溫超過40℃,造成2000余人死亡,此時正值 季(“熱”或“雨”或“涼” )。每年6-10月 季風(“西南”或“東北”)帶來豐沛的雨水,由于這種季風的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容易發生 災害。 【答案】(1)阿爾卑斯一喜馬拉雅、印度洋、碰撞擠壓珠穆朗瑪峰(2)印度、印度、佛(3)熱、西南、旱澇(或水旱)【解析】試題分析:【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板塊的有關知識.【針對訓練】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1.被a,b,c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 )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2.下列關于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a大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B. b大洲氣候南北對稱分布 C. e大洲的中部和南部是黑種人的故鄉 D. 巴拿馬運河是d大洲與e大洲的分界線3.c大洲的主要地形是( ) A. 丘陵 B. 山地 C. 高原 D. 平原【答案】1、C 2、C 3、D【解析】試題分析:1、由上圖可知,a表示的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b表示的則是西半球南部的南美洲,c表示的是位于亞洲西部的歐洲,該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位于美洲大陸東部,歐洲西部的大西洋,印度洋不被該三大洲包圍,太平洋不與歐洲相臨,北冰洋與南美洲不相臨,故選C.【考點定位】本小題考查世界海陸的分布.2015年4月25日,南亞國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大量外國游客被迫滯留尼泊爾境內,地震發生后,中國啟動撤僑事宜,接回中國游客,確保中國海外僑民的安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4.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尼泊爾屬于( ) A. 資本主義國家 B. 社會主義國家 C. 發達國家 D. 發展中國家5.此次地震成因復雜,但主要原因是尼泊爾位于( ) A.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 B.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 C.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D.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6.地震發生后,中國啟動撤僑事宜,接回中國游客,首選的交通工具應該是( ) A. 火車 B. 輪船 C. 汽車 D. 飛機7.面對無情的地震,中國政府積極撤僑的舉動讓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為祖國倍感驕傲,世界上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是( ) A. 歐洲西部 B. 東南亞 C. 西亞 D. 南亞【答案】4、D 5、B 6、D 7、B【解析】試題分析:4、世界上的各國,按照經濟發展水平來劃分可以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尼泊爾屬于經濟較為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故選D.5、從地震成因來看,尼泊爾此次地震是由于尼泊爾處在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多火山、地震災害,這里也是處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故選B.6、地震發生后,中國啟動撒僑事宜,接回中國游客,首選的交通工具應該是飛機,因為我國與尼泊爾之間隔著高大的喜馬拉雅山,陸地交通沒通,水上交通更是不可能,只有使用速度最快的飛機才更合理,故選D.7、面對無情的地震,中國政府積極撒僑的舉動讓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為祖國倍感驕傲,世界上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是東南亞,因為歷史上曾經有大量的廣東、福建等省的人遷移到東南亞地區,華人、華僑也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故選B.【考點定位】本小題考查尼泊爾地震的有關知識.2015年4月25日14時,位于喜馬拉雅山區的尼泊爾(28.2°N,84.7°E)發生8.1級地震,強震使交通受阻,珠峰登山隊員出現死亡,并被迫撤離.結合圖片,完成下列各題.8.關于此次地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地震發生在亞歐板塊內部 B. 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 C. 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板塊內部 D. 地震發生在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9.地震能誘發許多次生災害,本次地震誘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 )①雪崩 ②滑坡 ③暴雨 ④臺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8.B 9.A【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海陸的變遷。讀“世界典型自然景觀分布示意略圖”,并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10.某旅游者在游記中寫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馬在草原上奔走,不遠處有幾只幼獅在母獅周圍嬉戲。”該游記記述的地區可能在圖中的哪個自然景觀區 A.① B.② C.③ D.④11.2015年5月,中國、巴西、秘魯三方工作組啟動了“兩洋鐵路”(連接巴西和秘魯、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行性基礎研究工作。擬議中的“兩洋鐵路”將穿越世界著名的A.喜馬拉雅山脈 B.落基山脈 C.安第斯山脈 D.阿爾卑斯山脈【答案】10.B 11.C【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世界的氣候、西半球的國家巴西。下圖是2014年10月29日~30日全國降雨區預報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2. 此次降雨過程,主要集中在A. 長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黃河流域 D. 遼河流域13. 降雨的雨帶呈A. 西北—東南方向延伸 B. 東西方向延伸C. 東北—西南方向延伸 D. 南北方向延伸【答案】12.A 13.C【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該圖非洲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4.圖中①②③④地區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15.圖中⑥地與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較少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類話動【答案】14.A 15.B【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了氣候類型的判讀。16.讀“大洲和大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從圖中可以看出,被赤道穿過大洲是A 洲,B 洲。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是C 洲。(2)面積最大的大洋D 洋。(3)形狀大致呈“S”形的大洋E 洋。【答案】(1)南美 非 亞 (2)太平 (3)大西【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