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壽縣2024年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合卷)2.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告訴我們(“我不川A.珍視當下,點滴做起B.安于當下,享受生活人9H沈C.懷揣夢想,止于心動D.輕言放棄,安于現狀2.漫畫《雞貴有自知之明》,諷刺了一些人:(A.輕易地放棄目標B.不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鳴貴有自之明C.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D.不善于通過實踐挖掘潛能3.網絡中“美顏一開,花見花開”,現實中一些對自己長相不滿意的希望把自己整成“網紅臉”“明星臉”。你想對上述群體說:(①接納自己,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②我們不僅要接納自己,還要欣賞自己③接納自己是理性和智慧的選擇④開“美顏”整“明星臉”,可以提高自身的價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平“語”近人:“夢想屬于每一個人,廣大勞動群眾要敢想敢干、敢于追夢。”這句話說明()①有夢想就有希望②夢想讓生活更有色彩③有夢想就一定能夠成真④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當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或沖突時,作為家庭成員的“我”應該(①偏祖對自己好的一方②引導家庭成員學會換位思考③幫助家庭成員調節情緒④充當家庭成員的搭橋人,幫助雙方積極溝通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建立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是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師生關系是(A.相互學習,大膽質疑,頂撞老師B.尊重老師,一切聽從老師安排C.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D.以自我為中心,對老師敬而遠之7.中學生小明的奶奶因病去世,他傷心難過、情緒低落。班上的同學知道后,紛紛主動陪他聊天,拉他參與班集體活動等,這使小明很快恢復笑顏。這說明(A.友誼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所有難題B.僅靠同學的幫助就能使小明徹底擺脫低落情緒C.在生活中友誼并不重要,沒有友誼的生活照樣精彩D.友誼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8.2024年11月17日,神舟十九號乘組在地面科研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入駐以來的首次全系統壓力應急演練和醫療救護在軌訓練。這說明美好集體要:(A.共同制定規則,保持團體穩定B.圍繞共同愿景,善于團結協作C.發揮自身才能,堅持個人主義D.凝聚共同愿景,建立競爭機制第1頁共4頁壽縣2024年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合卷)2.請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分別出現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在上述文化遺址中,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發現了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材料反映出中國早期文明(A.只分布在北方地區B.呈現多元一體特征C.體現出了階級分化D.領先世界其他地區2.下面關于兩幅原始居民的居住場所復原圖的說法正確的有(A.都出現在長江流域B.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的居民種植水稻C.都體現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十“式房因半增穴式房圖D.都使用打制石器3.小華同學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關內容時,制作了下面的結構示意圖。據此判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春秋戰國時期經濟政治軍事思想鐵犁牛耕廣泛使用王室衰微各國變法諸侯割據戰亂紛爭百家爭鳴著書立說A.早期國家的出現B.社會大變革的時代C.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D.孕育統一和民族交融4.“贏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眰鹘y教育啟蒙讀本《三字經》中的這一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A.秦王統一六國B.秦朝統治殘暴C.秦漢政權更迭D.漢朝滅亡秦朝5.下面是西漢前期人口數量變化表。表中所示變化出現的原因是()時間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漢武帝前期人口數量(單位:萬人)1500-18003600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B.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政策C.江南地區的大規模開發D.政府實行鹽鐵和酒的官營、專賣6.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解決“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的問題,采取了以下哪項措施(A.實行分封制B.實行禪讓制C.統一貨幣D.實行郡縣制7.學習歷史,首先要注意時間概念,懂得計算年代,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紀年,公元紀年第1頁共4頁把每100年叫做一個“世紀”。習慣上每個世紀頭20年叫某世紀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紀末。據此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時間上應該表述為(A.公元前3世紀初B.公元前3世紀末C.公元前2世紀初D.公元前2世紀末8.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講述了人民檢察官“反腐倡廉”的精彩故事。而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9.漢初,賈誼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后來,漢武帝進行“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實行“推恩令B.設立刺史C.實行察舉制D.實行郡縣制10.成語典故“投筆從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下列哪一歷史人物密切相關(【)A.張騫B.班超C.甘英D.衛青11,詩史互證,以詩詞補充歷史知識,通過歷史感悟詩詞意境,是一種重要的學科滲透學習手段。下面表格中詩、史能正確對應的是()選項戰役詩句A牧野之戰百萬北走無曹公,鼎立已成煙焰中。B官渡之戰武王盟誓罪昭宣,親帥虎賁征替天。C赤壁之戰長河血日鼓金奔,逐鹿曹袁漢幟昏。D淝水之戰欲斷江流彰勢大,鶴唳千風見木寒。12.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發展“治未病”思想,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活動姿態,創編出“五禽戲”。這反映出他們主張(A,預防疾病,強身健體B.辨證分析,對癥治療C.針灸治療,配合湯藥D.望聞問切,精準把脈13.西晉末年,大批北方人民南下。到東晉后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布滿了南遷的流民,尤以江蘇一帶為多,還有一部分流民繼續南下,進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造成流民南下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動亂不斷B.南方地區地廣人稀C.統治者的需要D.江南經濟的開發14.如圖是北魏陶俑,三位女樂俑都頭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領短衣,下著長裙。她們呈跪坐姿態,一人高歌,二人撫琴伴奏。從該文物可以獲得的北魏信息是(A.道教盛行B.江南地區的開發C.繪畫藝術的發展D.民族交融15.下面是中國漢字“馬”的演變圖,尤擅楷書書法的人是誰(◆慝馬甲骨文小豪來書精書商化宇D.胡昭A.王羲之B.鐘繇C.李斯第2頁共4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序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 B AB CCDBBB CCAAD二、非選擇題(本題5小題,共55分)16.(6分)甲乙同學錯誤。(1分)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1分)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爭取做得更好。(2分)老師的批評意味若關心、提醒和勸誠,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2分)17.(10分)(1)主動擔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自立自強、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助人為樂等。(4分,答出四點即可)(2)家風:示例-愛國、誠信、友善、敬業、奉獻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優良家風的作用: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性格特征、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4分)18.(10分)(1)國家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關系家庭的生活質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和社會的發展等。(4分,答出兩點即可)(2)愛護身體:適量運動:合理飲食、規律作息: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體檢:等。滋養心靈:保持心理健康: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從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回答,答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6分)19.(15分)(1)贊同。(1分)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自我滿足,意志衰退,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逆境:受盡磨難而奮進,不悲觀、不言敗,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順境。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4分)(2)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樂觀向上: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認真務實: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勤奮進取。(6分)(3)①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②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③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善于學習。(4分答出兩點即可)20.(1)①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③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每點一分,共4分)(2)人生價值是通過勞動創造的:人們的職業不同、崗位有別,但只要為社會的進步作出了貢獻,就是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在奉獻中走向偉大(當我們將個人的命運與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人生就會閃耀出偉大的光輝)(4分,答出兩點即可)(3)示例:(項目名稱)家務勞動: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等(實踐內容):分擔家務,增強了家庭責任感;培養了自立自強的優良品質;體會父母的辛勞,學會感恩父母等。(實踐收獲)(6分)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共45分,每題3分)序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BBBBABDAADB二、辨析改錯(本大題共4小題。共8分。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6.(√)(1)(X)(2)把“西漢”改為“東漢”(×)(3)把“西藏”改為“西域”(×)(4)把“賈思勰”改為“祖沖之”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共30分。)17.(1)學派:道家;思想:辯證法思想(4分)(2)兼愛非攻:(4分)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2分)(3)百家爭鳴:(2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宣傳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等。(寫任意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2分)18(1)中央集權制度。(2分)中央集權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4分)(2)措施: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漢武帝實行尊崇儒術。(2分)共同目的:都是為加強思想控制,鞏固自己的統治。(2分)(3)實行鹽鐵官營,統一鑄造五銖錢。(4分)四、活動與探究(17分)(1》ADBC(答對一個2分)(2》變法改革:A秦國商鞅變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4分)共同作用:改革增強了國力,推動社會進步(2分)。(3)學史方法:大事年表,知識結構圖等(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上道法答案.pdf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pdf 歷史試題卷.pdf 道法試題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