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第二中學2024一一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評價道德與法治(時間60分鐘,滿分60分)考號考生缺考生由監考員用黑色墨水筆條形碼粘貼處填寫準考證號和填圖右邊的缺禁填考標記。一、選擇題(共26分)1-10小題每題2分,11-12小題每題3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選項前的字母編號填入括號內。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充分證明()A.改革開放是興國之要B.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C.改革開放是立國之本D.改革開放是民族振興的基石2.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下列體現創新的是()A.傳統手工藝人傳承技藝B.某企業使用新的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C.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D.人們遵守交通規則3.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A.堅持黨的領導B.人民當家作主C.廣泛的民主權利D.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4.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下列屬于良法的標準有()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評價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①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③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④符合公平正義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下列屬于中華文化的是()A.金字塔B.京劇C.芭蕾舞D.自由女神像6.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團結統一B.愛好和平C.愛國主義D.勤勞勇敢7.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為了增產,過量使用農藥化肥C.垃圾分類處理D.圍湖造田8.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A.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平等團結互助和諧D.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9.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B.一個中國原則C.九二共識D.反對“臺獨”10.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應該()A.閉關鎖國,避免與他國競爭B.增強憂患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C.依賴外國技術,引進先進設備D.以發展經濟為主,忽視科技創新11.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全球性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下列事件體現這一理念的有()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評價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第二中學2024一一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質量評價答案一、選擇題1.B2.B3.B4.D5.B6.C7.C8.A9.A10.B11.D12.D二、非選擇題13.(1)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①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如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等成果。②但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2)國家應該:①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⑤重視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等。14.(1)材料體現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在:-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材料中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體現了這一點。一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這些機關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材料中代表們聽取、審議并通過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體現了人大對其他國家機關的監督,保證國家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為人民服務。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經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材料中表決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等體現了這一原則,保障人民意志得到充分體現。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保證了人民能夠監督代表,使代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從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15.(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發展道路,(2)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有:國家重視,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等。加強法治建設,嚴格執法,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一加大了對生態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推動了環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了生態環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企業增強了環保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采用環保生產技術和設備,減少污染物排放。公民環保意識提高,積極參與環保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為生態環境治理貢獻力量。-加強了國際合作,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借鑒了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等。(3)青少年能做的有:樹立環保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積極宣傳環保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如倡導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用電等,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落實環保行動,如隨手關燈、綠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建言獻策,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質量評價答案.pdf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質量評價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