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撒尼少年跳月來》教案教材分析:這是一首具有彝族民歌音調的兒童歌曲。撒尼族是彝族的一個支系。歌曲表現了撒尼族小朋友活潑熱情的性格,再現了舞蹈時歡快熱烈的場面以及載歌載舞時的喜悅心情。歌曲為變換拍子,旋律大量運用切分音、附點節奏,使音樂具有強烈的推動性和舞蹈性,情緒歡快熱烈。全曲為單二部曲式。四小節一句,第一樂段四句,前兩句節奏相同,后兩句節奏相同。第二樂段四句,以二聲部合唱的形式寫成。低聲部旋律延續了第一樂段的節奏特點,切分音表現了音樂的律動性,而高聲部節奏拉寬,旋律舒展,描繪了兒童們的幸福生活,增強了歌曲的畫面感。尾聲利用休止符及緊湊的節奏將拉寬的節奏、舒展的旋律收了回來,形成完美的結束。教學目標:1、能分聲部合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來》,感受歌曲的情緒,表現出歡快、熱烈的歌曲氣氛。2、初步了解撒尼族、走近撒尼族。3、了解變拍子節奏,學會簡單的跳月舞動作,運用聲勢動作為歌曲的齊唱部分伴奏, 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參與表現的能力。4、通過練習區分八分附點節奏和四分附點節奏,并且熟練運用與歌曲中。教學重點:分解練習演唱歌曲,能用輕快、和諧的聲音分聲部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來》。教學難點:如何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盡情地投入到音樂表演中,提高學生感受音樂、參與表現的能力。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名字叫做《撒尼少年跳月來》,看到這個標題,大家有沒有什么疑問呢?生:提出疑問師:看來大家對于標題中的一些詞語都有一點點好奇,那么我們先來看看標題中的撒尼是什么意思呢?撒尼是彝族的一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石林。人口10萬左右。撒尼人自稱"尼”,意為快樂的人。撒尼族具有其風格獨特的語言文字、斑斕絢麗的服飾、彩繡、風姿豪放的民間歌舞等。等會老師帶大家深入了解撒尼族這個美麗的民族。師:那么撒尼少年來跳月中的跳月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彝族的人們常常男女老少圍在一起唱歌、跳舞。跳月舞是一種民間集體舞蹈,用傳統樂器大三弦作為伴奏樂器,舞蹈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奔放。師:通過介紹大家了解標題的意思了嗎?那么大家想不想深入了解一下撒尼族的,以及跳月舞蹈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服飾】花包頭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邊沿釘有銀泡泡,包頭兩側綴一對三角形彩色繡花圖案,好像“彩蝶”出沒。而撒尼姑娘頭飾上的這對“彩蝶”也是很有講究的哦。在每年彝族火把節這天,姑娘小伙子們相約來到月湖,以對歌的形式互訴衷情,若哪個姑娘看上了哪個小伙子,就將頭上的彩蝶取下一只送給他,當作是二人的訂情信物,所以啊,頭上只有一只彩蝶的撒尼姑娘呢,就表示她已“名花有主”了。而結婚生子以后的撒尼婦女則將彩蝶放平置于頭頂。【住房】在石林縣境內,由于地形地貌多樣,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當地特有的“石板房”石板房的梁、柱、椽、樓均為木質,山墻、背墻都用石板壘砌而成(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刺繡】彝族(撒尼)刺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撒尼刺繡針腳細密,工藝精湛,圖案構思巧妙,組織勻稱,色彩明麗,帶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舞蹈】撒尼族是彝族的支系,音樂和舞蹈都具有彝族的特點。舞蹈節奏歡快,舞姿豪放,氣氛熱烈。【觀看視頻+觀察男女各做什么動作】師:剛剛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就是“跳月”,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男生和女生分別在跳什么動作呢?生:回答(設計意圖:簡單引導,為學生后續跳舞打基礎)講授新課師:接下來我們聆聽歌曲,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都認識襯詞,在這首歌曲中也有許多襯詞,我們找一找歌詞中襯詞在哪里呢?【聆聽歌曲】師:襯詞用來豐富歌曲,沒有實際意義。師:那么在剛剛聆聽歌曲時,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特殊的拍號呢?在我們以前的學習中3/4和2/4拍都是單獨出現的,為什么這里有兩個拍號呢?【講解變換拍號】師:變換拍子是在歌曲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現,叫變拍子。既可能是個別小節的變換,也可能是有規律的交替變換。聆聽音樂我們來找一找,3/4、2/4拍都出現在什么地方?生:聆聽音樂找拍子。師:大家找到變拍子的地方,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拍子我們的跳月舞步很相似呢?跳月舞步也叫“五步舞”,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動作:前三拍,先向左出左腳,然后上后腳,再出左腳,第四、五拍踢右腿兩次;做完五拍后,朝相反的方向再做。熟練之后,第四、五拍可加入拍手等動作。)和我們的變換拍子是不是很像,接下來我們來學習舞蹈動作,把它加入到音樂中吧。【跟隨音樂學習舞蹈動作+教唱此樂段歌曲】師:大家在演唱的過程中有沒有注意到歌曲中有許多附點節奏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節奏吧。【帶領學生區分并練習八分附點、大切分節奏、四分附點的畫拍】熟悉節奏后,我們來進行游戲節奏大闖關,看看大家復習節奏后,可以完成下面兩條節奏嗎?【完成節奏練習】(設計意圖:練習的節奏和歌曲中的節奏相同,為正確演唱歌曲進行練習)師:在“跳月”時,撒尼小伙手中樂器,就是大三弦,用來給舞蹈伴奏,讓我們模仿撒尼小伙的動作,邊彈奏樂器邊演唱歌曲吧。【教唱樂句】師:在撒尼族的人們都能歌善舞,撒尼姑娘邊跳舞邊唱歌,撒尼姑娘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來學一學她們演唱什么樣的旋律吧。【教唱樂句】(設計意圖:分組教唱女生學習、男生聆聽,在聆聽過程中也可以學會演唱旋律,不播放音頻直接教唱)師:撒尼小伙也不甘示弱,我們一起學一學撒尼小伙的旋律【教唱樂句】師:撒尼姑娘的歌聲婉轉動聽,那么你們覺得撒尼小伙的旋律和姑娘們有什么不同呢?生:節奏歡快、熱烈。師:那么我們一起來合作演唱一下這段旋律吧,大家體會一下合作演唱有什么不同效果呢?生:合作演唱感覺氣氛更加熱烈了。師:接下來讓我們完整學習合唱部分吧。【學唱歌曲合唱部分+分組教唱】在合唱練習時,注意演唱時聲音的和諧統一。師:學習合唱部分后,接下來我們跟隨音樂完整演唱歌曲。【跟隨音樂完整演唱歌曲】師:大家正在演唱時,有沒有注意到歌曲的結尾部分的休止符號呢?兩段的結尾是不同的哦。【講解八分休止符的演唱+結尾樂句演唱練習】師:在演唱時帶有休止符的旋律,要演唱的有彈性,結尾時果斷收音唱出歌曲的結束感,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總結今天我們走進撒尼族,通過歌曲《撒尼少年跳月來》這首節奏歡快、熱烈的歌曲,我們仿佛置身在皎潔的月光下,身穿盛裝和撒尼族的人們圍著熊熊的篝火跳月。讓我們一起跳起來、舞起來吧。師:讓我們加入舞蹈動作,跟隨伴奏音樂演唱歌曲,感受撒尼族歡樂的氣氛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