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題七年級 道德與法治考試形式:開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總分:50分說明:1.本卷共4頁,包括選擇題(第1至25題)和非選擇題(第26至28題)兩部分。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本人所在班級、姓名、考場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3.所有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答題卡”上指定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水筆作答。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給監考老師。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標號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每小題1分,共25分。)1.有人說,初中階段是人生的美好年華;有人說,初中階段是人生成長的十字路口。這表明,初中階段A.決定個人未來的發展航向 B.對我們人生有獨特的價值C.是人生發展的最初始階段 D.見證從少年到老年的成長2. 為使自己的初中生活規劃不落空,我們可以制作一個規劃檢查表,把“何時完成何種任務、達到何種進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上“ ”。這告訴我們A.規劃要具體,明確實施細節 B.制定生活規劃越多越好C.只做重要事,不重要的不做 D.規劃一旦制定無需調整3.“人們習慣拿放大鏡去觀察別人,卻很少觀察自己。”殊不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行穩致遠。這句話強調正確認識自己A.應忽視自己缺點 B.可以促進自我發展C.要善于觀察他人 D.是人生的唯一課題4.“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我。我和某些人可能會有些相似之處,但沒有一個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就是我,自得其樂。”這啟迪我們①尊重和接受個體差異 ②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③不必采納他人的建議 ④必須追求人生的完美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5.鄭欽文在武漢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獲得亞軍,這是她收獲的首個WTA1000賽亞軍,她在采訪中說道:“是夢想引領著我一直前進。”這表明A.樹立遠大夢想比實踐更重要 B.只要有了夢想,就一定能成功C.夢想激發我們的熱情和勇氣 D.夢想如果不能實現就沒有意義6.“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A.學習是最重要的任務 B.學習能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C.學習能使人更加獨立 D.學習能增長個人能力和智慧7.“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家訓體現的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是A.勤儉持家 B.尊老愛幼 C.遵紀守法 D.知書達禮8.航天員王亞平家庭曾入選全國“最美家庭”。家給予了她出征太空的力量與勇氣,助她兩度飛天圓夢、三上“太空講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家只是居住的房子,是從小生活的故鄉B.家庭僅指由血緣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組織C.家庭是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D.個人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家庭哺育和支持9.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老師的話題引發熱議。以下觀點正確的是A.能取代,人工智能可防范所有危險,確保學生安全B.能取代,人工智能知曉一切,學生可以完全依賴它C.不能取代,用人工智能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嚴禁使用和推廣D.不能取代,老師不僅傳授知識,對我們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小剛說:“以前的數學老師幽默風趣,我很喜歡他。現在的數學老師太嚴肅了,我不太能接受。”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告訴小剛要A.絕對服從老師 B.跟學校溝通換新老師C.監督老師改變 D.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11.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A.交友應該以自我為中心 B.友誼是一種功利的關系C.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 D.朋友應講義氣放棄原則12.《論語》中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啟示我們A.要慎重選擇朋友 B.要無限包容朋友C.要細心呵護友誼 D.要廣泛結交朋友13.北斗衛星立項已過30年。30年來,北斗人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共同的夢想,接續前行。這表明①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完全沖突 ②堅持集體主義,要放棄個人利益③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開拓進取 ④集體中的成員應識大體、顧大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14.運動會期間,同學們各司其職:“我負責設計班徽”“我來寫宣傳稿”“我報名一千米跑步”“我可以給大家看衣服、打掃衛生”······這體現了①集體是由個體簡單相加而成的組織 ②樹立主人翁意識助力美好集體建設③集體生活有利于培養個人責任意識 ④集體生活決定了一個人的前途命運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5.“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這告訴我們A.每個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 B.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C.每個人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D.我們應感恩生命的獲得16.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對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精神生命的體現包括①偉大思想 ②崇高信仰 ③高尚道德 ④社會地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無情的火災、肆虐的洪水、慘烈的車禍······使多少人喪失寶貴的生命。在這些災難面前,也有無數人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由此可見A.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更重要 B.我們是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C.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頑強的 D.各種天災人禍是不可預知的18.2024年3月28日是第29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們要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①上下學結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 ②發現有人觸電,跑過去將他拉開③炒菜油鍋起火,立即往鍋里澆水 ④流行感冒多發,要戴口罩勤洗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以下做法屬于正確排解負面情緒,呵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是A.與朋友結伴去網吧通宵玩游戲 B.去超市捏碎方便面,宣泄情緒C.尋找值得信賴的朋友傾訴煩惱 D.悶不吭聲,躲進房間封閉自己20.馬克思說:“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該觀點表明A.建筑師的活動最高明 B.生命活動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C.人類活動是有目的的 D.人和動物的活動都是有意識的21.對右圖寓意理解正確的是A.明確目標能夠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注意力在哪里 結果就在哪里B.能力超群的人才會實現長遠目標C.遇到困難要學會向他人尋求幫助D.我們都有自我調節和修復的能力22.“業精于勤,荒于嬉。”這句話啟示我們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 失敗者 成功者A.樂觀向上 B.勤奮進取C.獨立思考 D.充滿信心2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下列與這句話蘊含道理一致的是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4.“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學校開展了“勞動彰顯青春之美”主題實踐活動。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同學們①提高學習成績 ②理解勞動價值③豐富課余生活 ④發揚實干精神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5.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他們有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這體現了A.人生選擇很多,全憑個人喜好 B.農業得以發展,全靠新農人帶路C.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靠勞動創造 D.青春就要奮斗,沉下心必定成功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26.材料一:上中學后,文文的生活忙碌而充實,但也讓她產生了一些煩惱。文文的苦惱 分析原因 提出建議真納悶,為什么別的同學都在學習中找到了快樂,我卻覺得無聊呢! 缺乏學習興趣,沒有找到學習的意義。 ①小麗約我利用周末調查垃圾分類,我很猶豫,這對考試沒啥幫助呀! ② ③我都長大了,爸媽卻還總是處處管著我,最近常和他們爭吵,好煩! 青春期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心理,兩代人的觀念差異。 ④(1)針對文文的苦惱,運用所學知識完善表格中的原因分析和建議。(4分)材料二:小閔的“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單”上留下了班主任這樣的評語:你是一個性格外向、熱情奔放的孩子,你遵守紀律、樂于助人、尊師敬長,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是班里的“長跑健將”。老師希望你繼續努力,來年更上一層樓!(2)小閔通過何種方式認識自己?他應如何正確對待班主任的表揚?(3分)27.材料一:清潔工用掃帚喚醒城市,除去塵埃;交警用有力的手勢保障出行安全與秩序;農民在土地上邂逅五谷與蔬菜;醫護人員白衣執甲護佑生命······祖國因勞動者的付出而燦爛,他們平凡又偉大!(1)據此,你認為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尺度是什么?(2分)材料二:“人民醫護工作者”路生梅只身從北京到落后的佳縣從醫,從兒科醫生自學成為全科醫生,在當地先后創辦兒科、創建二甲醫院和愛嬰醫院······半個多世紀的堅守,她始終踐行并延續著“為佳縣人民服務五十年”的承諾,扎根黃土高原,守護群眾健康。對此,曉晴認為: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就能成就美好人生。(2)請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對曉晴的觀點加以評析。(6分)28.某校七(1)班同學開啟“生命”主題探究活動,邀請你一同參加。【守護生命】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該校堅持每年開展“校園應急疏散演練”“應急救護進校園”“防溺水宣傳”等活動,將生命安全教育納入學校的“必修課”。(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必要性。(3分)【歷練生命】蘇軾少年成名,為官政績斐然,卻蒙冤入獄,后被貶去邊遠之地黃州。經歷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漸漸走出陰影,發掘美食、結交朋友,熱愛并享受著生活。在人生最后一次被貶中,他來到條件艱苦的海南儋州,帶領百姓棄舊習、務農桑、興教育,在海南發展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2)蘇東坡的際遇對于我們面對生活中的順境和逆境有何啟示?(4分)【滋養生命】身心健康不僅是個人的財富,也是家庭幸福的支撐。保持身心健康需要好方法和持久的行動。(3)寒假即將來臨,請你為家人制定一份科學的身心健康提升計劃吧!(3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測試試題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B A C D A D D D C A D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A C B C C A B B D C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26.(1)①發現并保持學習興趣,自覺、主動地學習。②沒有正確認識學習,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生活的點滴都是學習。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讀好“無字之書”。/運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④家庭成員要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每點1分,共4分)(2)①他人評價。(1分)②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2分)27.(1)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是衡量其人生價值的尺度。(2分)(2)觀點是片面的。(1分)成就美好人生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因為①人生目標體現著人在社會實踐中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②正確的人生目標會帶來穩定而持久的內在激勵,讓我們排除干擾,克服困難,堅定前行,少走彎路,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每點1分,答出兩點給2分)成就美好人生也需要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因為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1分)要成就美好人生,還需要:①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②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立足崗位作貢獻,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③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精彩人生。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每點1分,答出兩點給2分)28.(1)①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③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3分)(2)①順境不驕。身處順境時,我們應珍惜美好時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②我們要有憂患意識,警惕優越條件滋生的驕傲、懈怠等不良心態,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③逆境不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但是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④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氣,迎難而上。⑤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能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每點1分,共4分。回答“以積極人生態度對待”,得1分。)(3)合理膳食,少喝碳酸飲料;堅持多運動,飯后散步;閱讀一本好書,汲取精神養料;全家一起參觀博物館;安排一次假期旅行,拓展視野……(一點1分,必須涉及保護身體和滋養心靈兩個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