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設計課 題 for循環語句 授課班級 八年級教學目標 信息意識:學生能夠認識到編程語言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重要性,理解編程可以用來表達復雜的想法和解決問題。計算思維:學生能夠理解并應用循環語句進行某些重復操作,構建簡單的算法。培養學生從具體問題出發,抽象出邏輯關系,進而用計算機語言表達這種關系的能力。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夠在IDLE環境中編寫Python代碼,體驗數字化創作的樂趣,鼓勵利用編程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社會責任:引導學生思考程序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培養負責任的信息技術使用者,學習信息科技工作者的思維方式,領悟算法思想。教學重點 理解和應用for循環語句進行重復操作。教學難點 將現實生活中的邏輯問題轉化為編程中的條件表達式,并確保程序運行結果的正確性。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課本、多媒體課件,計算機,編程平臺用于即時練習。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導入 在機器人比賽中,需要設設置運行軌道,請同學們參考任學習材料,編程實現畫10個同道圖形,如圖所示,圓的半徑分別是(50,55,60,65,70,75,80,85,90,95),你們會如何利用編程實現呢?有方便高效的辦法嗎?今天我們學習這種新的結構——循環語句。新課講授 for循環結構循環結構有兩種形式:for循環和While循環,for循環語句的格式:圖表 1循環語法圖表 2循環流程圖活動一:對照著語法結構和流程圖,和同桌說說循環結構的執行流程。(1)判斷 [循環變量值列表] 是否為空,若是,則直接執行步驟 (4);否則,為<循環變量>賦初值 (即[循環變量值列表] 中首元素)。(2)執行<循環體>。(3)判斷 [循環變量值列表]中是否還有下一值,若是,則為<循環變量>賦下一值 (即[循環變量值列表] 中下一元素),并返回繼續執行步驟 (2);否則,執行下一步驟 (4);(4)終止循環,執行<循環體>之后的其他語句。活動二:討論、練習:如何利用for循環結構,解決上述問題? 圖表 3 for循環活動三:編寫程序計算 S=1+2+3+4+……+100 的值。圖表 4前100個數的和鞏固提升 編寫程序輸出如下所示圖案。圖表 5 for循環輸出字母圖小結 詢問學生有哪些收獲以及還存在哪些困惑的地方,以便后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同時也要表揚表現優秀的團隊和個人,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循環變量>in [循環變量值列表] 是一個關系表達式。當它被置于for之后時,就有了“從 [循環變量值列表] 的首元素開始,為<循環變量>順序賦值”的新義。for循環語句終止循環的條件是“<循環變量>順序遍歷完[循環變量值列表] 最后一個域值并執行<循環體>之后” 。循環次數等于 [循環變量值列表] 元素數。板書設計for循環語句for循環結構課后作業設計基礎性作業 編寫一個程序,使用 for 循環打印從1到50的所有偶數。鞏固提升性作業 設計一個模擬抽獎的小程序,每次抽取一個隨機數,直到抽到特定的幸運數字為止。編寫一個程序,讓用戶輸入一系列數字,最后統計這些數字中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