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買文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透徹理解并熟練掌握包含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精準無誤地計算此類算式。能夠運用所學運算知識,有效解決生活中諸如購買文具等商品的價格計算以及價格比較問題,切實提升數學運算能力與應用能力。2、通過深度剖析購買文具的實際情境,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精準提取關鍵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索運算順序的進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與歸納,全面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推理能力。3、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購物場景中的重要應用價值,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和自信心。注重培養學生在購物過程中的理性消費意識與計算意識,大力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掌握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準確無誤地計算相關算式。學會依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正確列出并求解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算式。難點:在復雜多樣的實際情境中,能夠準確區分乘法、除法與加法、減法的運算關系,靈活自如地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深入理解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避免計算錯誤。三、教學方式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購買文具的商店場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數量關系,自主探索運算方法。四、教學流程(一)購物情境引入 —— 文具選購小專家展示 3 本作文本一共 18 元,笑笑要買 1 本作文本和 1 本英文本(英文本每本 4 元)的購物場景。提問:“同學們,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我們來幫她算一算吧!”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購買文具情境引入,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 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二)知識探究 —— 混合運算順序探究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先算出作文本的單價,即 18÷3 = 6 元,再加上英文本的價格 4 元,得到笑笑一共需要花費的錢數,列出算式 18÷3 + 4。運算順序講解:結合算式,向學生說明在一個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先計算 18÷3 = 6,然后 6 + 4 = 10 元。拓展問題:提出每本算術本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的問題,已知算術本現價 5 本 10 元,原價每本 3 元。引導學生先算出算術本的現價 10÷5 = 2 元,再用原價減去現價 3 - 2 = 1 元,列出算式 3 - 10÷5。通過這個問題,進一步鞏固先算除法再算減法的運算順序。錯誤辨析:展示一些錯誤的計算過程,如 3×5 + 8 = 15 = 23 和 25 - 20÷5 = 5÷5 = 1,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強調不參加運算的部分要抄下來,等號前后應該相等,以及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設計意圖:通過逐步分析問題、講解運算順序、拓展練習和錯誤辨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和算理,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計算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課堂練習 —— 購物計算大挑戰面包購買問題:給出買 2 個奶油面包 14 元,買 1 個巧克力面包 5 元,買 3 個火腿面包 12 元的信息,問買 1 個奶油面包和 1 個巧克力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14÷2 + 5 = 12 元,鞏固除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接著問 1 個巧克力面包比 1 個火腿面包貴多少元?讓學生列出算式 5 - 12÷3 = 1 元,強化除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混合運算練習:出示題目 5 - 8÷4、4 + 24÷8、72÷8 - 3、9 + 81÷9、45 - 5×4、86 - 6×8,讓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指導學生的計算過程,提醒學生注意運算順序,及時糾正錯誤,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和速度。設計意圖:通過面包購買等實際問題和混合運算練習,全面鞏固學生對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的掌握,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細心計算的習慣。(四)課堂總結 —— 運算要點總結會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請學生積極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運算順序和解題要點。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要點,強化記憶,讓學生對本節課的運算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五)課后作業 —— 購物清單小助手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記錄一次自己或家人的購物清單,選擇其中幾種商品,用含有除法和加法(減法)的混合運算計算總花費或價格比較,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設計意圖:將數學學習延伸到課外生活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實踐能力。五、教學反思在購物情境引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在知識探究環節,部分學生對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容易混淆,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在今后教學中應增加更多的實例和互動練習,幫助學生強化記憶運算順序。課堂練習環節,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對于數量關系的分析還不夠準確,需要加強引導和訓練。小組合作學習在某些題目上效果較好,但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后續應改進小組合作的組織方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