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設計課 題 Python算術表達式 授課班級 八年級教學目標 信息意識:能用符號表示事物,理解變量; 計算思維:能用算法求解實例化的簡單算法問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思考出個性化的問題解決方案,并將描述流程圖化,嘗試編輯相應程序;信息社會責任:在數字學習過程中,崇尚科學精神,發揮創造力。教學重點 掌握python運算數據量(常量、變量);掌握python算術運算符。教學難點 掌握python運算數據量(常量、變量);掌握python算術運算符。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課本、多媒體課件,計算機。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導入 觀看《變量常量》視頻,了解超市買西紅柿,打車中的常量和變量。新課講授 常量變量常量程序中,有一種量的值始終保持不變,稱之為常量:Figure 1常量注意:整型和浮點型統稱為數值型。變量及其賦值程序在運行過程中能夠改變其值的量稱之為變量。每個變量在使用時都要起一個名字 (稱之為變量名)來標識。變量的命名規則如下:每個變量有唯一的標識名字,且區分大小寫字母。變量名由英文字母、數字和下劃線字符等組成,且必須以字母開頭。不允許有空格、運算符等其他特殊字符。不能用 Python 語言中的保留關鍵字作為變量名。定義變量名時應按照“見名知義”和“簡單明了”的原則,例如num或shul代表“數量”。活動一:看下面變量名哪些是合法的,哪些不合法,說明原因。Figure 2變量存放在變量中的數據就是變量的值,而存放數據的過程就是為變量賦值。賦值符號為“=”(等號),賦值格式如下:<變量名>=<變量值>賦予某變量以何種類型的值,則該變量便為何種類型的變量。活動二:判斷變量類型:A=1.2c=’我愛中國’。算術表達式用算術運算符和括號將若干個量(常量和變量)連接起來的式子,稱為Python的算術表達式。Figure 3算術運算符注意:參加算術表達式運算的數據都是數值型的,表達式的值也是一個數值型數據。唯獨“+” (加法) 運算兼有字符型數據運算功能。例如:表達式″ABC+12″,運算結果為″ABC12″。鞏固提升 假設下面兩個算式中的英文字母是已經賦值的數值型變量,試寫出對應的Python的算術表達式。c+2ab2在Python中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y(x-y)3在Python中表達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7)//2-(2-7)**2%2)*3 的結果是多少?--------結果為3。知識點:算術表達式的運算優先級和次序遵循以下規則:(1)乘方優先于乘除;(2)乘除優先于加減;(3)相同優先級按從左至右次序運算;(4)括號優先改變上述優先次序。現有兩數a,b分別是3,5,嘗試編程,向屏幕打印輸出減、乘、除,乘方,相除取整,相除取余,6個運算結果。板書設計Python算術表達式常量變量算術表達式課后作業設計基礎性作業 現有一梯形,上下底分別為4和10,高為8,試著編程向屏幕打印輸出該梯形的面積。鞏固提升性作業 編程實現:判斷153,370,371,407,9474,92727是否是水仙花數。(水仙花數:也被稱為自戀數,是指一個n位數(n≥3),它的每個位上的數字的n次冪之和等于這個數本身)。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