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化學九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魯教版)單元教學主題 學習主題“金屬”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五個學習主題之一“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的核心知識。 本單元主要涉及的單元大概念: (1)金屬的性質與用途:包括金屬的物理性質(如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決定其用途,以及化學性質(如與氧氣、酸的反應,金屬活動性等)對其應用的影響; (2)金屬的冶煉:了解從金屬礦石中提取金屬的方法和原理,以及相關的化學反應; (3)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認識金屬腐蝕的原因和危害,掌握常見的金屬防護措施。 本單元涉及的主要核心概念: 1.金屬的物理性質 2.金屬的化學性質 3.金屬的冶煉 4.合金 5.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單元 第九單元《金屬》 授課人 Xxx單元內容 本單元教學內容:主題1“常見的金屬材料”:本部分教學內容首先介紹常見金屬如鐵、鋁、銅等的物理特性,包括外觀、導電性、導熱性等。接著講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如與氧氣、酸的反應情況。重點闡述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實驗對比展現不同金屬的化學活潑程度。還會涉及合金的知識,對比純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差異,如硬度、熔點等。最后探討金屬材料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如何合理選擇和使用金屬材料。 主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重點涵蓋多個方面。首先是金屬與氧氣的反應,不同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和現象各異。其次是金屬與酸的反應,通過實驗觀察金屬在酸中的溶解和氣體產生情況,得出金屬活動性的初步結論。還包括金屬與某些鹽溶液的置換反應,借此深入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同時,探討金屬化學性質的規律,解釋生活中與金屬化學性質相關的現象,如金屬制品的腐蝕與防護等,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主題3.“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本部分教學首先會講解金屬銹蝕的現象和原因,包括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接著介紹不同金屬銹蝕的特點和影響因素,如濕度、酸堿度等。然后重點講授金屬防護的方法,如在金屬表面涂油、噴漆、鍍保護層等,以及改變金屬內部結構制成合金來增強抗銹蝕能力。還會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了解防護措施在實際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內容的邏輯結構:本單元首先從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入手,讓學生對金屬的外觀、導電性、導熱性等有直觀認識。接著深入探討金屬的化學性質,如金屬與氧氣、酸的反應,通過實驗和化學方程式展現其規律,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這一重要概念。在此基礎上,講述金屬的冶煉,從原理到實際方法,使學生明白如何從礦石中獲取金屬。然后重點介紹合金,解釋合金的形成和特性,凸顯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最后,聚焦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探究銹蝕的原因和條件,從而引出相應的防護措施。整個單元由淺入深,從認識金屬到利用金屬、保護金屬,邏輯清晰,逐步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金屬。 本單元內容可開發的教學活動與資源:教學活動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金屬性質的實驗探究,如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的導電性測試等。開展小組討論,探討金屬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優缺點。舉辦金屬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資源上,利用多媒體展示金屬的開采、加工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提供金屬標本,讓學生親自觀察觸摸。推薦相關化學科普書籍和網站,拓寬學生知識面。利用在線化學實驗模擬軟件,讓學生反復熟悉實驗流程。還可邀請工廠技術人員進行講座,介紹金屬工業的現狀與發展。 本單元教學重點: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應用、金屬的冶煉方法。了解常見金屬材料的性質與用途。 本單元教學難點:理解金屬化學性質差異的原因,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否發生。探究金屬銹蝕條件與防護措施。2022新課標要求 (1)知道大多數金屬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屬礦物形式存在的,體會化學方法在金屬冶煉中的重要性。 (2)知道金屬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質,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認識常見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及金屬活動性順序。 (3)知道在金屬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變金屬材料的性能。 (4)了解金屬、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5)以鐵生銹為例,了解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 (6)了解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影響及金屬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單元學情 1.學生已有知識能力 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對部分常見金屬如鐵、銅等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簡單的化學性質。也掌握了基本的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學生學習障礙點 對于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反應規律,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困難,尤其是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較為復雜。在理解金屬銹蝕的原理和防護方法時,可能難以將微觀的化學反應與宏觀的現象聯系起來。對于合金的概念及性質特點,可能會混淆與純金屬的差異。此外,從化學知識到實際應用的轉化過程中,可能缺乏思路和方法。 3.學生學習的發展點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金屬的性質和應用,深化對化學變化的認識,提升實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運用對比、歸納等方法總結規律,培養科學思維。能夠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和應用意識,為后續更深入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單元目標 1.學生能夠掌握常見金屬(如鐵、鋁、銅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包括金屬與氧氣、酸、鹽溶液的反應規律,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 2.理解合金的概念和特點,認識常見合金的組成和性能,能區分純金屬和合金。 3.了解金屬的冶煉方法,包括還原法、電解法等,知道從礦石中提取金屬的基本原理。 4.明白金屬銹蝕的條件和防護方法,能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金屬銹蝕現象,并提出合理的防護措施。 5.學會運用比較、歸納、總結等方法對金屬的性質和用途進行整理和歸納,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達 成 評 價 表 探索溶解現象大單元學習評價總表知識點 評價要點 教師評價常見的金屬材料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金屬的化學性質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單元課時規劃課題 學習目標 主要知識 課時課題1常見的金屬材料 1.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能夠根據其性質解釋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2.認識合金的概念和特點,區分常見的合金及其性能優勢,理解合金在現代工業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掌握多種金屬礦物及其冶煉,了解其主要成分。對各類金屬礦物的分布和特點有一定的記憶。 金屬的物理性質 、合金的特性、金屬礦物及其冶煉 1課時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1.理解并掌握常見金屬(如鐵、鋁、銅等)與氧氣、酸、鹽溶液的反應規律,能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2.學會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金屬間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解決相關化學問題。 3.通過實驗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培養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形成科學探究的思維方式。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1課時課題3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 1.理解金屬銹蝕的原理,清楚鐵生銹的條件及其他常見金屬銹蝕的因素。 2.技掌握判斷金屬銹蝕程度的方法,學會通過實驗探究防護金屬銹蝕的有效措施。 3.能將金屬防護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出合理防銹建議,降低金屬銹蝕帶來的損失。 導致鋼鐵銹蝕的因素、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 1課時課時設計(課題3)課題 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魯教版下冊第9章第3節的內容,它講解了金屬腐蝕的原理,讓學生明白鋼鐵銹蝕的原理。同時介紹多種防護方法,如涂層、電化學防護等,使學生掌握應對策略。在實踐應用方面,通過講解廢舊金屬對環境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保和資源節約意識,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生活中的金屬資源利用。此內容還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讓他們能從經濟、環境等多角度看待金屬防護和回收問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2.教材分析 【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學生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之后,是對前面所學金屬知識的升華和應用。教材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出發,引導學生了解鋼鐵銹蝕的條件,分析銹蝕的化學過程,進而探討防護措施,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 【能力培養】:通過探究鋼鐵銹蝕的條件和防護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以及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教育】:讓學生體會到金屬銹蝕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損失,從而培養學生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3.學習者分析 學生們在學習“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時,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但對于金屬腐蝕的原理和防護方法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入。學生們對生活中的金屬制品有一定的觀察和認識,但可能缺乏從化學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部分學生可能會覺得理論知識較枯燥,更傾向于通過實驗和實際案例來學習。在學習能力方面,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但在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上還需加強。同時,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資源節約觀念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強化。4.核心素養 【化學觀念】:學生能理解金屬銹蝕的化學原理,形成物質變化和守恒的觀念。 【科學思維】:通過分析銹蝕的條件和防護方法,培養邏輯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預測和解釋相關現象。 【科學探究與實踐】:設計探究實驗研究銹蝕因素,鍛煉實驗操作和問題解決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到防護金屬銹蝕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影響因素,常見的防銹措施和原理。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金屬銹蝕與防護的核心知識。教學難點:探究金屬銹蝕條件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理解防銹原理在實際中的綜合應用。6.評價量表知識點“實驗操作”的評價量表任務列表評價標準(總分35分)學生 自評生生 互評教師 評價任務一:引入新課為什么家里的菜刀總是很容易生銹,而街心廣場矗立的不銹鋼雕塑,幾經風霜雪雨卻總能保持本色。這是為什么呢?(5分)。任務二:導致鋼鐵銹蝕的因素①鋼鐵的銹蝕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呢?(5分)②常說的“銹吃鐵”是什么意思呢?(5分)任務三: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①我們怎樣才能防止或減緩金屬的銹蝕呢?(5分)②“越王勾踐劍”為什么沒生銹?(5分)任務四: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①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角度考慮,應該怎樣處理生銹的金屬制品?(5分)②金屬資源保護途徑有哪些?(5分)7.學習活動設計任務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評價【課標解讀】 2022 年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時,了解鐵、銅等常見金屬銹蝕的條件和影響因素。認識防護金屬銹蝕的重要性,掌握常見的防銹方法及原理。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金屬銹蝕的實際問題,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問題導入】 你注意過嗎?家庭使用的鐵制工具,隔一段時間不用就變得銹跡斑斑,而街心廣場矗立的不銹鋼雕塑,幾經風霜雪雨卻總能保持本色。這是為什么呢? 【播放圖片】 【觀看圖片】 以問題導入新課,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設計意圖:旨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他們主動思考。通過巧妙設置問題,能夠創造認知沖突,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任務二:導致鋼鐵銹蝕的因素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評價【播放圖片】常見金屬生銹 鋼鐵具有多種優良性能,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一般鐵制品并不耐腐蝕,比較容易生銹。 【活動探究】影響鋼鐵銹蝕的因素 〔提出問題〕 觀察生活中鋼鐵制品的銹蝕情況和使用環境,你發現了什么?你認為哪些因素可能導致鋼鐵的銹蝕? 〔猜想與假設〕 小明觀察到鋼鐵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而涂了油漆后則不易生銹。聯系已有的鐵和氧氣反應的知識,小明認為水和氧氣可能是導致鋼鐵銹蝕的主要因素。你的猜想與假設是什么? 〔設計并實施實驗方案〕 鋼鐵的銹蝕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 1:將潔凈的鐵釘放在干燥的試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試管口。 實驗 2:將潔凈的鐵釘全部浸沒在盛滿煮沸過的蒸餾水的試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試管口。 實驗 3:將潔凈鐵釘的一半浸入試管中的蒸餾水里,將試管敞口放置。 實驗 4:將潔凈鐵釘的一半浸入試管中的食鹽水里,將試管敞口放置。 實驗 5:將用食醋浸濕的鐵釘放在干燥的試管中,將試管敞口放置。 請你按照小明的實驗方案驗證他的假設或自行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假設。 〔形成結論〕 下圖是四天后的實驗結果(圖中數字為實驗序號),據此分析鋼鐵銹蝕與哪些因素有關。你的結論是什么? 這5支試管中鐵釘都與哪些物質接觸了? 【實驗結論】 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為鐵的化合物的過程醋和氯化鈉溶液等物質存在時會加速鐵的銹蝕。 【反思交流】 1.小明為什么這樣設計實驗?在每個實驗中他要探究的是哪種影響因素? 2.還有哪些因素也可能造成鋼鐵的銹蝕?查閱相關資料并自己設計實驗證實。 【教師講解】 “銹吃鐵”:鋼鐵的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鋼鐵的成分以及環境的溫度、濕度、酸堿性等都是影響鋼鐵銹蝕的因素。鋼鐵銹蝕后會生成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 Fe_2O_3)。鐵銹疏松多孔,不僅不能阻止鋼鐵制品與空氣和水的接觸,還會把空氣和水分保留在鋼鐵制品的表面,進一步加速銹蝕。因此,當鋼鐵制品表面生銹時,應及時除銹并做防銹處理。 【板書】導致鋼鐵銹蝕的因素 【小組實驗】 【小組實驗】 實驗 1:將潔凈的鐵釘放在干燥的試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試管口。 實驗 2:將潔凈的鐵釘全部浸沒在盛滿煮沸過的蒸餾水的試管中,用橡皮塞密封試管口。 實驗 3:將潔凈鐵釘的一半浸入試管中的蒸餾水里,將試管敞口放置。 實驗 4:將潔凈鐵釘的一半浸入試管中的食鹽水里,將試管敞口放置。 實驗 5:將用食醋浸濕的鐵釘放在干燥的試管中,將試管敞口放置。 【實驗現象】 【小組討論】 1.這樣設計實驗是為了探究鐵釘銹蝕的不同影響因素。 實驗 1 探究的是沒有水和氧氣時,鐵釘是否銹蝕,重點研究干燥環境對鐵釘銹蝕的影響。 實驗 2 探究的是只有水沒有氧氣時,鐵釘是否銹蝕,側重于水純凈且隔絕氧氣這一條件。 實驗 3 探究的是同時有氧氣和水時,鐵釘的銹蝕情況,考察水和氧氣共同作用的影響. 實驗 4 探究的是在有氧氣、水且存在電解質(食鹽水)時,鐵釘的銹蝕狀況,強調電解質對銹蝕的作用。 實驗 5 探究的是在有氧氣且存在酸性物質(食醋)時,鐵釘的銹蝕情況,研究酸性環境的影響。 2.以下是一些可能造成鋼鐵銹蝕的因素以及相應的實驗設計: 因素:溫度 實驗設計:準備兩組相同的潔凈鐵釘,一組放在室溫環境下,另一組放在溫度較高(例如 40℃)的恒溫箱中。兩組鐵釘都一半浸入蒸餾水中,敞口放置。定期觀察并記錄兩組鐵釘的銹蝕情況,比較在不同溫度下鐵釘銹蝕的速度和程度。 因素:金屬的純度 實驗設計:準備兩根鐵釘,一根是純鐵,另一根是含有一定雜質的鐵。將它們都一半浸入蒸餾水中,敞口放置在相同環境中。定期觀察并記錄兩根鐵釘的銹蝕情況,對比純鐵和含雜質鐵的銹蝕差異。 【觀看圖片】 在實驗中,學生積極參與,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多數同學理解了鐵銹蝕的條件,但在實驗數據分析和結論推導上,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實驗,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對防銹方法也有了初步認識。設計意圖: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化學變化原理。培養觀察分析能力,理解環境因素對鋼鐵的作用。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為預防鋼鐵銹蝕提供理論依據,增強環保和節約意識。任務三: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教師講解】 人類為金屬的銹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各國每年因金屬銹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3% ~ 5%,全世界每年因鋼鐵銹蝕造成的損失約為 6 萬億元,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我們怎樣才能防止或減緩金屬的銹蝕呢? 【交流共享】 生活中使用的鋼鐵制品,有沒有采取相應的防銹措施?采取了什么措施?請與同學交流討論。 【教師講解】 鋼鐵是應用最普遍的金屬材料,也是最容易發生銹蝕的金屬材料之一,人類一直在尋找能有效減 緩或防止鋼鐵銹蝕的方法。例如,在金屬表面涂覆保護層、鍍上一層不易銹蝕的金屬或用“烤藍”等 方法形成致密保護層,以及改變金屬的組成和結構(如制成不銹鋼合金)等。 拓展: “烤藍”,又稱“發藍”,也是一種常用的鐵器表面處理方法。它可以使鐵器表面氧化生成一層致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增鐵器件的抗腐蝕能力。烤藍的方法通常是大火將鐵器表面燒出藍色四氧化三鐵薄膜,或者使用發藍液浸泡。 多識一點 “越王勾踐劍”為什么沒生銹 1965 年,考古工作人員在湖北江陵發掘楚墓時,出土了兩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其中一把劍上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8 個字,這就是著名的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 這兩把寶劍埋藏在地下已有 2000 多年了,出土時依然光彩奪目、鋒利無比,幾乎沒有絲毫銹蝕。為了揭開寶劍的不銹之謎,考古工作者對寶劍的組成進行了檢測,發現寶劍的主要成分是青銅,而且表面曾被進行硫化處理,形成了一層致密的保護層,大大增強了寶劍的抗銹蝕能力。另外,寶劍所在的墓室深埋地下,密封好、空氣少,而且地下水基本為中性,這樣的環境條件非常有利于寶劍的保存。 【板書】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 【小組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鋼鐵制品都采取了防銹措施。例如自行車,其車架通常會進行噴漆處理。噴漆能夠在鋼鐵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氧氣和水,從而防止銹蝕。鐵質的門窗,很多會刷上防銹漆,這與自行車噴漆的原理相同。廚房中的菜刀,常用后擦干并放置在干燥通風處,減少水分殘留,降低銹蝕的可能性。鐵釘等小件物品,可能會進行鍍鋅處理,起到保護作用。 學生對減緩鋼鐵銹蝕方法的知識掌握較好。能準確說出常見防銹手段及原理,在實際案例分析中能合理運用所學。但部分同學在實驗設計環節稍顯薄弱,需加強創新思維。總體來說,多數同學達到了教學要求,仍需鞏固提升。設計意圖:是為了讓學生在了解銹蝕原因的基礎上,掌握有效的防護策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運用化學知識改善生活。同時激發創新思維,思考更優化的防銹方案。使學生明白科學知識對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性,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任務四: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教師講解】 金屬制品使用過程中的新舊更替現象是必然的,由于金屬制品的銹蝕、損壞和自然淘汰,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金屬產生。如果隨意棄置這些廢舊金屬,既造成了環境污染,又浪費了有限的金屬資源。 【交流共享】 想一想:我們身邊都有哪些廢棄的金屬制品?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角度考慮,應該怎樣處理這些金屬制品? 【教師講解】 廢舊金屬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例如,有些廢舊電池中含有鉛、鎳、汞、鎘、錳等重金屬,它們在自然界里不會消失,只能遷移。水體或土壤不能利用自身的凈化作用將這些重金屬污染消除。重金屬會對生物蛋白產生凝固作用,不易被代謝出體外,在生物體內積蓄至一定量之后,會造成慢性中毒,最終可能導致生物體死亡。 金屬回收利用的意義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既可以保護環境,又能節約資源和能源。例如,回收一個廢棄的鋁質易拉罐要比制造一個新易拉罐節省大約 20% 的成本,還可節約 90% ~ 97% 的能源。回收 1 t 廢鋼鐵可煉得好鋼0.9 t,與用礦石冶煉相比,可節省大約一半的成本,還可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對土壤的污染。 長話短說 1. 鋼鐵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 2. 在鋼鐵制品表面涂覆防護層或將鋼鐵制成不銹鋼合金,可有效減緩鋼鐵制品的銹蝕。 3. 廢舊金屬很可能會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回收廢舊金屬有利于金屬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資源。 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制易拉罐 市場上的罐裝飲料許多都是使用鋁制易拉罐儲存的。有人認為鋁制易拉罐具有輕便、美觀、不易破碎、容易儲存等優點,應繼續使用;也有人認為電解法冶煉金屬鋁需要大量能源,而且大量廢棄的鋁制易拉罐也會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應當停止使用,尋找其他更加環保的替代品。請你查閱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制易拉罐進行論述,表達你的觀點,可以與同學們展開辯論。 【板書】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 【小組實驗】 我們身邊常見的廢棄金屬制品有廢舊自行車、廢鐵鍋、舊易拉罐、報廢的汽車零件等。 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角度考慮,對于這些廢棄金屬制品,首先應做好分類收集,將不同類型的金屬分開存放。然后,可以將有回收價值的廢棄金屬制品送至專業的廢品回收站,通過回收處理,重新熔鑄加工成新的金屬制品,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對于無法直接回收利用的,應采用環保的方式進行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廢棄金屬回收利用重要性的認識,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金屬材料的循環利用 【小組討論】 我認為不應該停止使用鋁制易拉罐。 首先,鋁制易拉罐確實具有諸多優點,如輕便易攜帶,外觀美觀能吸引消費者,材質堅固不易破碎,良好的密封性使其容易儲存飲料。 雖然電解鋁需要大量能源,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鋁的生產工藝在不斷優化,能源消耗有望逐步降低。而且,相比其他材料,鋁的回收利用率極高。廢棄的鋁制易拉罐通過回收再利用,能夠大大減少對新鋁的需求,從而降低總體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只要加強回收體系建設,提高鋁制易拉罐的回收效率,其帶來的環境效益是顯著的。所以,綜合考慮,不應停止使用鋁制易拉罐,而應通過提高回收利用水平來解決潛在問題。 同學們展現出較高的積極性,掌握了常見的防銹方法和原理。多數同學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但在防銹方案的綜合設計方面,還需更多鍛煉。整體學習成效不錯,知識理解有進步。設計意圖:意在讓學生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和回收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明白節約資源對社會的意義。通過了解回收流程和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踐行資源回收,為構建綠色社會貢獻力量。8.板書設計9.教學反思與改進 作為一名化學老師,在“金屬材料的銹蝕與防護”的教學過程中,我有以下反思。 成功的方面在于,通過豐富的實例和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見解。 然而,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對于金屬防護的原理講解不夠深入,導致部分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難。其次,在廢金屬回收的實踐操作環節,由于時間和條件限制,學生參與度不夠,無法真正體驗回收過程。另外,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 針對這些問題,我計劃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出以下改進。在講解金屬防護原理時,結合更多的實驗演示和動畫模擬,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加廢金屬回收的實踐活動時間,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工具,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同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如課堂表現、小組作業、實驗報告等,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不斷地反思和改進,相信能夠提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的知識和技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