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共 15題,每題 2分,計 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2 分)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展示了我國取得的部分成就(見表)。對此,下列表述最準確的是( )2023 年是改革開敢 45 罔年。日前,我國是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晶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已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2023 年是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用年。十年來,已有 150 多個國家和 30 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 19.1 萬億美元,雙向投貴累計超過 3800 億美元。A.我國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B.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C.我國已成為影響世界的決定力量D.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水平2.(2分)航天員王亞萍老師在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授課,演示并解釋了很多神奇的科學現象及原理。對此,同學們發表了以下感言,其中不正確的是( )①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是真正的科技創新強國②太空授課點燃青少年的創新熱情,激勵我們盡快投入工作中③全程直播天宮授課,現在的網絡科技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④黨和政府始終把發展創新擺在重要的位置,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2分)學習了“參與民主生活”的相關內容后,某班開展“今天我來提建議”活動,下列建議中合理的是( )①對老舊小區的改造要廣泛征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優化改造方案②在“我給兩會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中,小秦就上學難的問題在網上留言③村委會應堅持村務公開,通過“村民議事會”讓村民參與本村公共事務的管理④李某通過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給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人員差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分)2023年 7月,陜西省第五屆“十大法治人物”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社會各界題躍參與,122名法治人物進入網絡投票環節。之所以開展這一活動,是因為( )①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②建設法治中國需要政府依法執政,規范權力運行③厲行法治,需要司法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④要汲取榜樣的力量,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5.(2分)吼一聲秦腔豪邁激昂,唱一曲秦腔婉轉悠揚。秦腔作為我國歷史最忽久的麗種之一,凝聚了三秦之魂,為了保護好、傳承好秦腔,小秦讓同學們提出具體建議,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①小蓉:讓秦腔進課堂,讓學生了解秦腔②小敏:秦腔藝術是陜西文化的獨特標識③小萌:建議本土電視耀體設置泰腔欄目④小利:應搶救瀕于失傳的秦腔傳統劇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2分)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它蘊含著共產黨人煙苦奮斗、不屬不撓的革命精神,則示了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感和高尚品質,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名句中,能展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是( )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②誠實守信,見利思義③茍利國家,不求富貴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分)為促進“雙減”政策的落地,萍安中學帶領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讓學生們在勞動中感受,在實踐中體會,在動手操作中收獲。體會了勞動的艱辛,也明白了收獲必須付出。開展勞動教育( )①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勞動價值觀②是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唯一途徑③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分)“十四五”規劃綱要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描繪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綠色正在充盈當代中國入的新夢想。“盼環保”“求生態”的依據是( )①我國把保護環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②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③綠色發展是發展的根本目的④我國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實施十年禁漁的長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物種回歸,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等一批國家公園建成,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這些亮麗名片得益于我國堅持( )①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發展理念②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道路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④經濟效益第一的發展目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分)如圖時事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 全國碳市場運行框架基本建立,價格發現機制作用初步顯現,企業減排意識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標志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A.共同富裕 B.協調共享 C.綠色發展 D.創新開放11.(2分)習近平總書記說:“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石榴籽密心里紅,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②公民應擔負起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③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就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本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形成了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精神。這啟示我們青少年( )①要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維護祖國統一②采取一切措施懲治破壞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③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權利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3.(2分)巴黎奧運會上,大陸選手和臺北選手并列男子單杠項目第三名,在升國旗時,并沒有將兩面旗幟并排擺放,而是將五星紅旗放在上面,這一舉動( )①反映出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②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③讓我們堅信: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④反映了和平統一是解決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2分)同學們以時間軸形式表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下列與時間軸上①②③④四處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A.①—總體小康B.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③—全面小康D.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5.(2分)夢想之旅,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的,離夢想越近,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發展起來之后的問題,一點兒也不比不發展的時候少,解決難度更有甚于前,這啟示( )①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中國夢需要一代代青年在接力奮斗中實現③要滿懷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沿著中國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④盡管我們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但仍然不可能實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 3題,計 50分)16.(17分)【堅定文化自信 踐行和諧理念】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為了厚植家國情懷,凝聚青春力量,小秦所在班級開展項目式學習。文化學習組圍繞“感受中華文化”開展以下學習活動。北京時間 2024年 12月 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 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 44小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居世界第一。(1)小秦說:“文化遺產只是代表著我們的過去,在現代生活中沒有使用價值,沒必要保護。“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小秦的觀點。(4分)(2)請你再列舉一項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造產,并進行簡要介紹。(4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應如何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5分)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在當代,我國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力倡導“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請你列學兩例生活中體現“友善”的行為。(4分)17.(15分)【深化改革 發展中國】“新質生產力”是 2024年全國兩會熱詞之一。2023年 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生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圍繞“新質生產力”,小秦和同學們展開討論,探討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我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下是他和同學們想到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措施:①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發展的唯一動力。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大科技創新資金投入,重視人才培養。(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指出上述措施中的錯誤之處并改正。(4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強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2)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國家應該怎么做?(5分)(3)九年級(1)班擬舉辦“法治護航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主題活動,請你設計兩種活動形式。(2分)(4)小秦和同學們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展主題活動,請你將空白處補充完整。(4分)我國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要堅持① 、人民當家作 主 、 依 法 治 國 的 有 機 統 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② ,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定位。堅 持 走 中 國 道 路 , 中 國 道 路 指 的 是 ③ 。實現中國夢,中國夢指的是④ 。18.(18 分)【生態文明 陜西行動】小秦和同學們以“陜西的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他們查找到以下資料,請你一起參與。【探究起因組】2024 年 5 月 15 日是第 12 個全國低碳日,活動的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5 月 15 日,由西安市生態環境局主辦,市生態環境局航天分局承辦的 2024 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航天基地攬月閣廣場舉行。活動開始,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國家生態環境部 2024 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片。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傳播綠色低碳理念,發動社會各界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進一步增強節約能源的緊迫感,將綠色低碳作為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生活習慣、一種文化傳承,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1)結合所學知識,讀讀陜西開展“綠色低碳,美麗中國”主題宣傳活動的意義。(4分)【成效探因組】通過相關部門的努力,陜西的藍天數量越來越多,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對此,小秦產生疑問:陜西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得益于實施了哪些舉措?他和同學們搜集到以下資料: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成立了“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以上率下,不斷強化頂層設計,為落實生態環保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起到了保障作用;陜西為秦嶺立法,將每年的 7 月 15 日定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日”,在 2019 年修訂出臺《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形成‘1+N’秦嶺保護規劃體系;建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智慧監控+舉報+暗訪”制度。持續深化“五亂“問題治理”;生態的治理與保護,越來越受到科技的影響。近年來,陜西通過構建……一個平臺(省級集中建設、市縣鎮村使用)、共享共用(各級各部門使用平臺進行監管)、兩圖疊加(衛星遙感地圖和地理空間地圖疊加)、兩防結合(人工防護和技術防護相結合)、四級聯動(市縣鎮村工作聯動)“的思路,由異常監測與運行監控系統、取證任務管理系統、現場取證手機客戶端等組成。”打造了秦嶺保護“空天地網一體化”監測監管體系。( 2 ) 請 根 據 以 上 資 料 回 答 小 秦 的 疑 問 。 ( 6 分 )【 人 物 推 介 組 】王孝文,旬陽金融系統退休職工。工作一生,服務一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王孝文退休后,沒有了日常工作的牽絆,在河邊閑游時發現,因群眾覺悟各有不同,導致河邊生活垃圾較多,于是,他開始動手拾垃圾,打撈水里漂浮物,積極參與到漢江環境保護志愿者行列之中,為了號召更多人參加該項活動,2018年 11月 11日,他成立了旬陽呂河漢江綠色環境保護志愿者工作站,為三千里漢江義務搭建了一個守護漢江環境的交流場地,旬陽縣改市后。又更名為旬陽市守護漢江志愿者聯合會,在他的感召下,目前該聯合會已有會員 240余人。他成立的守護漢江志愿者聯合會每月開展至少 2次以上的集中活動,以呂河鎮轄區為中心。組織志愿者以溝邊、河邊、漢江邊為重點開展生活垃圾及水體漂浮物清理活動,2018年以來。累計開展擦亮漢江行動 50余次,清理漢江兩岸及水域垃圾 80余噸,溝邊、河邊、漢江邊生活垃圾少了,看著舒心了,他也被當地人譽為守護漢江的當代“愚公”。他常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愿將余熱貢獻給社會!這樣我感到心靈愉悅,獲得幸福感,提升 自 身 的 人 生 價 值 。 “ 他 一 路 向 前 , 永 不 停 歇 !( 3 ) 王 孝 文 的 身 上 有 哪 些 值 得 我 們 學 習 的 精 神 品 質 ? ( 4 分 )【 綠 色 踐 行 組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跳行綠色發展,小查和同學們發出了如下倡議:倡 議 書同 學 們 :追青逐綠,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需要陜西青年的力量和行動,我們呼吁大家,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提倡節約資源之風,盡低碳環保之責。為此,我們提倡同學們爭做:節 約 能 源 之 星 : 節 約 用 電 , 隨 手 關 燈 ;低 碳 減 排 之 星 : ①愛 播 糧 食 之 星 : 做 到 不 剩 飯 菜 , 推 行 “ 光 盤 行 動 ” ;垃圾分類之星:②XXX2024年 12月 23日(4)請將上面倡議書空白處補充完整。(4分)2024-2025 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1-15:DDABD DBCCC AACDD16、(1)觀點錯誤。①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②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基因。③保 護 和 利 用 好 文 化 遺 產 有 利 于 弘 揚 中 華 優 秀 傳 統 文 化 。(2)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 AAAAA 級旅游景區,位于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該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 400 余年之久,南北長達 1 公里,今存有窟龕 2345 個,造像 10 萬余尊,碑刻題記 2800 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3)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4)①幫助同學打飯。②給鄰居家的孩子補習功課。17 、 ( 1 ) 錯 誤 : 創 新 是 發 展 的 唯 一 動 力 ; 改 正 : 創 新 是 發 展 的 第 一 動 力 。(2)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 設 機 制 , 加 強 涉 外 法 治 建 設 等 。( 3 ) 主 題 班 會 、 手 抄 報 。(4)①黨的領導;②新時代;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8、(1)①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②有利于緩解資源緊張、減輕環境壓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③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④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⑤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2)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日臻完善;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提高了治理效率。(3)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高度的責任感。(4)①綠色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步行、騎行。②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積極踐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道法.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