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認識三角形教學內(nèi)容及分析:《認識三角形》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在四年級(上冊)相對集中地認識了角,認識了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和相交,并且學習了怎樣畫垂線,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認識三角形的基礎?;趯W生已經(jīng)對三角形有了直觀的認識,已經(jīng)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并會畫三角形的高,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是為多邊形的學習打好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學情分析在學這課之前,學生基本會畫三角形,而且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知道三角形有3個角、3條邊等基本特征,但不會準確地描述三角形的概念。學生在四年級上冊已經(jīng)學會了畫垂線和平行四邊形的高,這為本節(jié)課畫三角形的高打下了很好的知識基礎。但理解三角形的高和畫高依然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目標1.能結合具體實例和圖形理解三角形的定義,找到三角形的特征,并能畫出三角形的高。2.經(jīng)歷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自學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價值。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定義,了解三角形各部分名稱。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高的本質(zhì)與概念,會畫三角形的高。教學方法講授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操作法。學習方法觀察法、自主學習法、合作交流法。教學過程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由“.”你能想到學過的那些圖形?(孩子們,老師今天請來了一個你們常見但是你經(jīng)常忽視的一個圖形朋友,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出示點)在歐式幾何里。點是空間中只有位置,沒有大小的圖形。)2.任意畫三個點,根據(jù)這三個點的位置,你能想到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圖形?(預設:線段、直線、射線、三角形、角......)3.借助學生所想,直觀展示這幾種情況。(剛才這么多的圖形,有一種圖形我們經(jīng)常見但還沒打過交到呢——三角形)4.(板書課題:認識三角形)自主探究,學習新知動手操作 初步感知三角形1.活動一:畫一個三角形,邊畫邊想你是怎樣畫的?(找一生上黑板畫)說說你是怎樣畫三角形的。結合你們畫三角形的過程想一想什么樣的圖形一定是三角形呢?(根據(jù)學生匯報,畫出錯誤示例)用三根小棒擺出三角形(同學們剛說到三角形有三條邊,其實這三條邊就是三條線段,請同學利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根據(jù)擺出的三角形的特點得出(每相鄰的兩條線段端點相連))根據(jù)自己畫三角形,擺三角形再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呢?(由三條線段圍城的(每相鄰的兩條線段端點項鏈)圖形叫做三角形。3.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并說明理由。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根據(jù)篩選的三角形,請學生觀察這些三角形,它們都有什么相同點呢?(根據(jù)學生的觀察找到三角形的特征: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指一指三角形的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由學生指一指、說一說)。用字母表示三角形。認識三角形的高初步感知三角形高的變化。(以磁扣代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每次挪動其中一顆紐扣,請學生觀察三角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活動二:自學三角形的高學:自主學習自學提示部分的內(nèi)容。畫:試著畫出三角形底邊上的高。說:組內(nèi)交流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樣畫高?(學生匯報交流:找學生上臺進行畫高演示。)出示三角形高的定義,找出關鍵詞進行強調(diào)。(關鍵詞:頂點,對邊,垂線)找出三角形其他的頂點和對邊。想一想:一個三角形中能找到幾組頂點和高,能畫幾條高?你們還能找到這個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高嗎?觀察這幾組圖中三角形高的位置,想一想三角形的高還會在哪里?(動態(tài)圖演示三角形的高從三角形內(nèi)——三角形上——三角形外的變化過程,再次強調(diào)三角形的高就是從頂點向?qū)叜嫷囊粭l垂直線段)三、應用知識,鞏固提高1.判斷下面三角形的高畫對了嗎?2.以AB為底,在點子圖中畫出高為3厘米的三角形。3.回顧畫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高、梯形的高,找找他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四、課堂小結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3.課后延伸播放視頻,了解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思考為什么三角形在建筑界有著這么高的地位。板書設計: 認識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高頂點——---————對邊垂線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