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認識抽象畫》教學設計【教材依據】《認識抽象畫》一課是人美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的第3課。【設計思路】1.教材分析:本課向學生開啟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審美世界,和學生以前主要接觸的寫實繪畫相比,抽象繪畫是對傳統繪畫的一種升華,其表現方式拋棄了客觀情境再現的羈絆,表達的內涵更加廣闊、自由。抽象畫寬泛而自由的內涵、畫面中純粹的形式語言之美、畫家認識和表現世界的另一種角度,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全新的美術欣賞與理解之門,改變了學生對美術欣賞和表現的單一認識,從而使學生認識抽象畫,了解抽象藝術的產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科旨在引導學生多角度認識和理解抽象繪畫作品,欣賞不同美術元素釋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繪畫中的節奏、韻律等各種關系帶來的整體美感,以及畫家所表達的情感、審美和文化內含,在藝術欣賞上獲得一種新的途徑和思路,促進學生對藝術的全面了解和探索創新。2. 學情分析學生在前期曾學過點線面色彩的基本知識,并用這些美術語言進過創作,能夠感受其美感。曾接觸過野獸派、立體派畫家的作品,具有初步感受。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質疑的能力。抽象畫對于學生來說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3. 教學目標(1)初步感受不同線條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秩序與變化的美感。(2)能用不同線條組織一幅畫面,表現出一定的美感。(3))開展對生活中、藝術作品中西安的觀察、體驗、分析、比較,感受線的美感。(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用線造型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4.教學重難點:通過對線條豐富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初步感受、體驗不同種類的線條帶給人的美感。難點:如何運用不同種類的線條表現美感。【教學準備】教師:ppt4. 學生:各種可以畫線的筆、彩色卡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聽一首爵士樂:如果讓你畫出這首曲子,你會怎么畫?2.欣賞兩幅爵士樂作品:提問:你更欣賞哪一幅,為什么?小結: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見一處美景、聽見一首打動懂我們的樂曲,遇見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都會希望將它記錄下來,但會因為不會畫、畫不好等種種的顧慮阻礙我們去實現,在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拋棄這些枷鎖,接觸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抽象畫,下面我們就試著走近它來認識抽象畫吧.3.板書課題教學意圖 :放松情緒,調動情感體驗。設置一個小陷阱,為的是讓學生產生疑問,產生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期待。2、感知與體驗1. 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抽象畫都是胡亂涂抹,對這一說法你怎么看 在了解這幅爵士樂抽象有沒有亂畫之前,我們先來玩一玩。請準備好一支筆和各種顏色的卡紙。2.用音樂感知、體驗抽象畫用多媒體播出《慶豐收》(1)用語言表達:請用一個詞表達感受(2)用繪畫的方式表達:用線條表達感受用形狀表達感受用顏色表達感受:你認為什么樣的顏色可以表達這種情緒呢 請你們用彩紙示意。請帶著你的情緒舞動 播放《江河水》:用同上的方式表達感受3.展示作品:4.小結:我們剛才用色彩、形狀、線條、點、及節奏、韻律表達出了我們的感受。這就是我們美術的語言。(板書:色彩、形狀、線條、點)提問:這樣的創作體驗給你什么新的感受 教學意圖 :學生聽音樂,用色彩及線條在空中舞動表達感受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一種全新的藝術感受和視覺效果。3、認識抽象畫1. 認識抽象畫《爵士樂》你對這幅畫有什么新的認識呢?2. 分析其他抽象畫作品出示:《晝夜平分點》霍夫曼(德國)《無題》羅德琴科(俄國)《無題》德庫寧(荷蘭)組織學生小組討論:(1) 這三幅作品主要運用了哪些你認識的美術語言 學生討論并匯報:主要運用點、線、面、色彩這些美術語言進行表現。(2)主要運用了哪些方式構成畫面 學生討論并匯報:主要運用涂抹色塊、幾何圖形、粗放的線條的方式構成畫面。(3)色彩上有哪些你認識的色彩對比關系?教學意圖 :幫助學生感受抽象畫中美術元素,分別以涂抹色塊、運用幾何形、以粗放的線條和色彩構成畫面這三種方式。 幫助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宄抽象中的美術語言,畫面構成方式,為欣賞作品奠定基礎。四、探究藝術背景1.思考:是什么讓藝術家不在用寫實的方法去創作了呢 是繪畫技術退步了嗎 讓我們一起走進背景時代 出示課件,提問:根據資料和當時的藝術背景,你能說說為什么會出現抽象繪畫嗎 2.學生小組討論,根據資料和親身體驗,自主探究,分析出以下幾點:(1)傳統繪畫當時為主導。(2)攝影技術的發明使得傳統繪畫失去了存在的意義。(3)年輕畫家紛紛開始探索創新。(4)抽象畫出現了3.了解康定斯基的創作小故事教學意圖 :幫助學生在分析、思考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究抽象繪畫產是哪個的背景和意義,了解抽象繪畫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五、學習冷抽象和熱抽象畫1.觀察《光之間,第59號》大家想看看康定斯基的這幅在無意間發現的美、產生的靈感而創作出來的畫嗎?你在畫面中看到了什么 畫面給你什么感受 匯報:作品中點、面豐富,相互呼應:色彩柔和、愉快,使人感受到寧靜、浪漫的美感和情緒,這是一幅藝抒情為主的作品。小結:康定斯基的感覺和你們一樣他認為點、線、面、色彩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便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加以運用。他在創作中注重抒情,是熱抽象風格的代表畫家。2.出示蒙德里安的作品《有紅、黃、藍、黑色塊的構圖》。提問:在畫面中你看見了什么 用了那些色彩 給你什么感受 我們再來試著改變一下它的構圖和色彩,看看怎么樣?匯報:作品的畫面組織和分割均衡理性,造型簡潔、富于節奏、秩序和簡莊重的美感。改變后畫面就不均衡不莊重,顯得死板。所以抽象畫的構圖與色彩,是畫家經過了千百次深思熟慮、推敲演練的結果。它并不是隨意涂抹,而是畫家的探索與創新。3. 對比總結歸納:這是兩幅不同風格的抽象畫作品,藝術大師們分別給這兩個風格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冷抽象和熱抽象,你們猜猜哪幅畫是冷抽象的風格,哪幅畫是熱抽象?為什么?4. 課件出示圖片:請你分別挑選出冷抽象作品和熱抽象作品。教學意圖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作品,在討論中自主探究、評述抽象畫,并進行深入分析,從而達到欣賞、理解作品的目的。通討論和匯報,學生感知冷熱抽象作品的不同風格和畫面特點。五、思考與總結現在你們對抽象畫認識了多少呢?我來考考大家吧。1.你覺得什么是抽象畫?2.抽象畫有什么藝術特點:(1)以點、線、面、色彩等美術語言表現。(2)注重表達情感和審美。(3)表現的內容更自由、更廣闊。(4)充滿創新和變化。3.你覺得應該怎樣欣賞一幅抽象繪畫作品 同一幅抽象繪畫作品,在每一個人心中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當你和畫家產生了共鳴,你就會感受到抽象繪畫的獨特魅力,進而走進畫家的內心世界。4.出示作品《坐著的女人第一號》、《滄桑之變》這兩幅畫,在點、線、面、色彩的運用上有什么不同?畫家這樣組織畫面,你覺得他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感覺?教學意圖 :解抽象繪畫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并不是隨意涂抹。驅動學生總結抽象畫的藝術特點,感知藝術家探索創性的精神,并檢測本節課所學內容。六、藝術聯系生活欣賞生活中抽象作品的應用。七、藝術實踐1.畫一畫:請你用點、線、面、色彩來表現你現在的心情。2.說一說:·通過學習抽象畫,你對藝術有什么新感想?·和傳統寫實的作品相比,你更喜歡哪種表現方式?為什么?教學意圖 :幫助學生感受抽象畫中美術元素和創作工具在畫面上不同的組織方法,感受其不同的藝術風格。同時,引導學生感知畫面呈現的文化內涵,理解畫家表達的情感。【板書設計】認識抽象畫點 線 面 色彩 圖形 節奏 韻律色塊 幾何圖形 粗獷的線條熱抽象:自由 抒情 冷抽象:莊重 秩序情感 審美【教學反思】本課是人美版美術教材五年級上冊的第三課,屬于“欣賞·評述”范疇。與《學畫抽象畫》一課銜接成為一個認識單元。這一單元為新教材調整后新加的內容。與學生以前接觸的寫實繪畫相比,抽象畫是對傳統繪畫的一種升華,其表現方式拋棄了客觀情境再現的羈絆,表達的內容更廣闊、自由。抽象畫寬泛而自由的內涵、畫面中純粹的形式語言之美、畫家認識和表現世界的另一種角度,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全新的美術欣賞與理解之門,它會改變學生對美術欣賞和表現的單一認識。從學生的基礎上看,學生在前期的美術課中學習過點、線、面、色彩的基本知識,并用這些語言進行過創作,能夠感受其美感。以前也接觸過野獸派、立體派、印象派的作品。有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質疑的能力。因此我主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美術形式語言、畫面組織、畫家情感等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學會欣賞評述的方法。本課的教授,我有幾處的設計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1、導課的談話,讓學生敞開了心扉,很快地進入了教師的情境設計。2、音樂的運用,進一步打開了學生的通感,巧妙的引導學生利用音樂理解了如何用美術的語言去詮釋情感。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什么是抽象畫”。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表現充分證明了前兩個環節引導的有效性。4、抽象畫的起源與背景以及多不同風格藝術家作品的理解與分析,采用自學和談論的方式放手教給學生,我選擇盡量不講“是什么”而多問“為什么”。主要是要一步步引導學生由感知到思考到分析再到評述,由學生自主的去完成對抽象畫這一新的藝術形式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判斷,建立自己的審美價值觀。通過授課我發現當我們對學生多一份信任,他們會還給我們更多的精彩。無論是自己的學生還是陌生的學生,當我們不需要孩子迎合我們的時候孩子會回歸更多的本真,這恰恰也是我們藝術所追求的。因此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對抽象畫的理解比我們成人要敏銳地多,他們對藝術的理解力也是超乎我們的想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