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認識厘米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認識厘米教案

資源簡介

《認識厘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單元屬于圖形與幾何這一學習領域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中對這部分的要求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中重要性,認識長度單位米、厘米。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學業要求為讓學生感悟統一單位的重要性,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能估測一些身邊常見物體的長度,并能借助工具測量生活中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量感。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學生在積累的已有經驗,以直觀感知為主。引導學生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創設測量課桌長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長度,鉛筆的長度等不同方式測量,經歷測量的過程,比較測量的結果,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意義。引導學生經歷用統一的長度單位(米、厘米)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如重新測量課桌長度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例1、例2,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厘米”是最常用的長度單位,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過接觸,對“長度”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自然界中物體之間存在著長度上的不同,能夠直觀地比較某些物體在長度上的差異。本節課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問題的基礎。例1通過圖片的形式描述了古人的測量方法,發現由于標準不同,測量的結果也不同,引入對厘米的學習。
低年級學生主要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如厘米、米以及用直尺進行測量有一定生活經驗,包括可能用過或見家人用攜帶的尺子(庹、足)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但對于測量的本質、為什么時候要統一長度單位,如何準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他們的認識是模糊、不清晰的。8歲左右的兒童活潑、好動,樂于助人。讓他們幫助學校解決實際的困難,激發學習動力;采用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的方式建構長度單位的表象,明晰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能夠調動學習的熱情,這些都符合學段學生年齡特征。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借助多樣探究操作活動、多種感官參與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2.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經歷直尺的產生過程,明確直尺各部分的組成及初步學會如何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學會讀數,體會估測方法,培養估測意識。
3.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傾聽、表達、交往、操作等學習習慣,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確建立1厘米的空間觀念和念模型。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準備】
直尺(每生一把);1厘米、3厘米、7厘米長的小棒(每生一根):鉛筆盒等物品;多媒體;移動展臺;板貼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這里有兩只鉛筆,你們能幫我比一比哪只鉛筆更長嗎?那具體長多少呢,短多少呢?
講授:這就涉及到了測量物體的長度。你們知道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有什么呢 這些測量工具是后來才發明的,那我們的古人如果想測量物體的長度會怎么辦呢?
認識古代人們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比如剛才視頻中身體中的哪些部分可以作為測量工具?用身體上的尺子測量。現在我們就用拃作單位量一量課桌的長度。課桌長幾拃?
(學生可能量出4拃,5拃)
老師量只有3拃。為什么同樣的課桌,結果卻不一樣呢?預設: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了。
要怎么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
預設:用相同的長度單位。
師小結:是的,為了保證同一個物體測量出來的長度是一樣的,這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板書:長度單位)還設計出了統一測量標準的尺子。(板書:尺子)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活動一:認識尺子。
師:我們學習常用的就是直尺,但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尺子都有共同的特點。請拿出你的尺子,認真觀察看看上面有什么?小聲跟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放出尺子,學生觀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介紹,生生提問。讓學生認識尺子上的數字、刻度線和厘米。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發現?
預設1:尺子上有豎線,有長有短;有數字0-15;還有字母cm,表示厘米。
小結:cm是長度單位厘米的字母表示形式。厘米是人們在測量較小物體時常用的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活動二:認識1厘米。
1.借助尺子,找出1厘米。
談話:1厘米在哪,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嗎?
預設:0-1之間。(生上實物投影指)
師:你找到1厘米了嘛?在哪里?這是嗎?還有沒有了?)
指生回答。(規范語言從刻度幾到刻度幾的長度是幾厘米。)
追問:那么到底什么是1厘米呢?你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
預設:在兩個長刻度線中間。
談話:同學們太棒了,用最簡單的話一下子就概括出來了1厘米!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感知 1厘米
談話:那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1厘米太短了。
談話:是的!1厘米很短,厘米就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單位。
3.尋找生活中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
談話:現在保持你的手指不動,找一找你的身邊或者自己身上,有沒有1厘米的好朋友?在你的小組里交流一下你的發現。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語:有的同學很聰明,用直尺上的1厘米幫助自己比一比、找一找。)
談話:誰來說說,你的1厘米好朋友是什么?
預設 1: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
預設2:我發現老師的學具袋里就有一個一厘米的小棒!......
談話:每個人都找到了!你們真棒!給自己比個贊。
活動三:認識幾厘米。
師:相信1厘米你們已經非常熟悉了,那你們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3厘米嗎?找同學來找一下。
(規范語言從刻度幾到刻度幾的長度是幾厘米。)追問:為什么?
(使學生說出里面有2個一厘米,有兩個一厘米就是兩厘米。)
小結:有幾個1厘米就是幾厘米。看來,1厘米就是我們的測量單位,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測量標準。
活動四:測量物體長度在學習單上量一量。
談話:我這有一根小棒,你覺得是幾厘米?
預設:我覺得是3厘米。
追問:為什么?
預設:我感覺它有3個1厘米那么長。
(估一估,小尺子已經種在你的心里了!)
追問:還有什么辦法知道?
預設:可以量一量。
談話:尺子是我們研究物體長短的好工具,想不想用你的小尺子測量一下?
動手在學習單上量一量。
教師巡視,收集學生測量方法。
預設 1:尺邊對齊小棒。
預設2:0刻度線對齊小棒。
預設3:1刻度線對齊小棒。
預設4:尺子沒有和小棒放平。
分別展示,交流。
提問:哪個方法更好?為什么?
學生交流,明確從0開始最好,右邊對齊幾就是幾厘米。
談話:同學們說的真好!測量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來操作:
一放正,二對0,三讀數。
談話:這個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我們來個小挑戰試一試,選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讓孩子說說為什么?找學生展示,說明方法。)
談話:看來同學們對于測量方法都掌握的很好,我們一起來挑戰一下讀數吧!
(出示兩個測量結果讓學生進行讀數,一個從0開始,一個不從0開始。)
三、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1.梳理小結談話:你們覺得這節課好玩嗎?今天我們一起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節課,誰來說一下你學到了什么呀?
預設 1:認識了厘米。
預設 2:會測量物體的長度。
師:孩子們,你們的收獲可真多!大家又有了新的知識本領!另外,老師覺得你們在課堂上認真傾聽、互相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值得好好珍藏,因為那會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認識厘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河西区| 甘德县| 青河县| 平塘县| 县级市| 扎鲁特旗| 类乌齐县| 新干县| 九台市| 栾川县| 长乐市| 乐山市| 石台县| 舒兰市| 镇沅| 茂名市| 曲周县| 衡阳县| 门源| 诸暨市| 百色市| 石景山区| 新化县| 万源市| 佛坪县| 保德县| 塔河县| 黄梅县| 德江县| 英吉沙县| 桐乡市| 方城县| 五河县| 法库县| 营山县| 沙雅县| 珲春市| 商水县| 西充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