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1-10小題每題2分,11-12小題每題3分,共26分。)1.關于右圖漫畫對我們青少年學生的啟示,下面說法最符合寓意的是(A.珍惜美好年華,規劃初中生活B.積極探索實踐,主動追求進步場C.體驗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諦D.早日投身社會,只當英雄模范2.泰山險峻巍峨,陡峭高大,道路崎嶇,山間的裂縫是它的“傷痕”,可正因這些“傷痕”,泰山才更雄偉;茫茫大漠,凄清落寞,寂靜是它的缺憾,可正因這無人的寂靜,才使大漠更曠遠。無論人們如何評價,泰山與大漠始終向人們展現真實的“自我”。這啟示我們()①要學會接納自己,只接納自己的優點②要學會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長處和優勢③要以樂觀、勇氣和智慧面對現實④要不斷完善自己,掌握改正缺點的方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讀書可以讓你在看到落日余暉時,腦海中浮現的是“夕陽余暉佳作眾,怡心悅目愛心融”,而不只是“哇,夕陽真好看”;看到雪花飛舞時,脫口而出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不只是“哎喲,雪真大呀”。這表明()①讀書能實現我們的所有夢想②讀書需要自覺主動,持之以恒③讀書使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④讀書能夠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家規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教育的精華所在。對下列家規家訓的認識正確的是()“人有祖宗,猶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極之恩,同于天地。”—黃庭堅《黃氏家規》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6頁)“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廣賢文》①自古以來,孝親敬老就是中國人的法定義務②家規家訓也是一種行為規范,對家庭成員具有約束力③老祖宗留下的“家規”“家訓”,我們要全部繼承并代代相傳④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愿你偶爾會回想一張張臉龐,永遠是你生活的希望,不管前方的路多長,工作有多忙,我們會回到你身旁。”這是一群畢業班學生為他們的班主任創作的歌曲。一位學生這樣說:“她不僅教我們如何答卷,更教我們怎么做人,我們想以此歌紀念這難忘的青春,更紀念這難忘的師生情誼。”這體現了()①我們應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②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陪伴者,我們要尊重、感恩老師③老師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和錘煉品格的引路人④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蘇拉格底說過:“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你須貢獻你誠摯的愛,學會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B.交友需要方法和智慧C.友誼是用心培育的結果D.對待朋友只能付出7.洋洋搜集了“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等名句創作小論文。他可能提煉的觀點是()A.積極融人集體,增強合作精神B.放棄個人努力,展現集體力量C.維護學校秩序,爭當優秀學生D.維護集體利益,犧性個人利益8.感動中國,薪火相傳。前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有援非農業專家楊華德;前有一生航空報國顧誦芬,今有投身風洞研究俞鴻儒;前有身殘志堅張順東夫婦,今有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從這一個個發光發熱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我們懂得()A.樹立遠大的志向,定能取得成功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