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城縣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農產品銷售開辟了一條新渠道。這說明,互聯網()①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②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③搭建創新平臺,推動文化傳播④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溫馨提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本卷為閉卷考試試卷。6。下棋“落棋無悔”:足球“越位犯規”:避難“婦弱先行”…這一系列規則表明(2.本卷共有4大題,23小題,滿分80分,考試時間:道德與法治、歷史合計150分鐘。①違反規則的行為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③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④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每小題2分,共36分)7.2024年“新時代好少年”黃聆哲,多年來,利用課余時間在省博物館、八一起義紀念館擔任志1.2024年是中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20周年。新聞媒體是這樣介紹吳偉仁的:四川省平昌縣人,航愿講解員,在學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宣講紅色故事。她的行為啟示我們要()天測控通信與深空探測工程總體技術專家,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與空間飛A.善于欣賞自己,促進自我發展B.懂得寬容他人,贏得社會認可行器系統工程、動力學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總設計師于登云是C.承擔法定職責,履行法定義務D.勇擔社會責任,傳遞美好情感大學同學。這表明()8.下列四個案件的違法性質及維權途徑正確的是()A.人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B.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是互不相干的個體A.鄰居收養的流浪狗每晚叫個不停,影響大家休息一一民事違法行為,給人民法院打電話C.個人的發展決定社會的進步D.人的社會關系是單一的,只有業緣關系B.某商家沿街促銷,圍觀群眾占道,導致交通擁堵一一行政違法行為,向交管部門舉報2.閱讀以下古語,古語中體現的社會關系分別是(C.趙某與賈某因座位問題發生矛盾,在公交車上打架,擾亂公共秩序一一刑事違法行為,向公安部門報警長①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②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D.某照相館未經他人同意便將其照片用作宣傳一一行政違法行為,向人民檢察院起訴A.①血緣關系②業緣關系B.①業緣關系②地緣關系9.學校法律社團舉行模擬法庭活動,小法官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馮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C.①地緣關系②業緣關系D.①業緣關系②血緣關系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3.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與手機游戲相伴,在①該判決依據的法律是刑法②馮某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日光下呼朋喚友奔跑嬉鬧的場景已逐漸消失,他們不愿主動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有的甚至③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行政處罰④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產生社交恐懼。為克服“社交恐懼”,你建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10.網絡盲盒誘導消費套路多:有人花貴上萬元只抽到口罩;有人抽中商品后商家不發貨……不少③關注自我發展,積極謀求個人的利益④拒絕融入社會,尋求自身的舒適安逸用戶,點擊后權益受損。面對網絡盲盒套路,權益受損的消費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①無權要求盲盒經營者退換貨②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4.日常生活中特定場所的行為規范往往體現著對人的文明修養的要求。下面劇院“文明觀演溫馨提③要增強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④樹立法治觀念,善用法律維權示”體現的文明修養的要求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右圖漫畫《應訴》所涉及的是(請應訴…文明觀演溫馨提示A.民事訴訟◇將手機調至靜音。◇不大聲喧嘩或竊竊私語。B.刑事訴訟◇不要隨意走動◇請勿在劇場內飲食。C.行政訴訟①誠實守信②遵守規則③助人為樂④尊重他人D.人民調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在如今的贛南臍橙園,手機儼然成為“新農具”,將樹梢上的一顆顆金果子呈現在消費者眼前,12.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的具體形式有(助力臍橙銷往世界各地。在電商發展浪潮下,包括臍橙在內的各式農產品紛紛“上網”銷售,為①環境保護②社區服務③將自己的作業給同學抄④做家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末參考答案單項選擇(每小題 2 分,共 36 分)1-5ADADC 6-10CDBAD 11-15CABBB 16-18BCD19(1)①不應該轉發。②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每點 1 分,共 2 分)(2)①不贊同。 ②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每點 1 分,共 2 分)(3)①可以。②要運用誠信智慧。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我們有時會面臨兩難的選擇。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每點 1 分,共 2 分)20(1)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每點 2 分,共4分)(2)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2 分)21 題目:如《治理網絡環境 建設法治中國》《規范網絡行為 構建清朗空間》等(3 分)(2)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每一角度 3 分,共 9 分)例答:①從誠信的角度: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自覺踐行誠信,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②從網絡消極影響的角度:網絡時代,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③從合理利用網絡的角度:我們要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④從違法與犯罪的角度: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同時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⑤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角度: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⑥從社會規則的角度:自由和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我們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2(1)①學習是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我們不僅要學好課本知識,還要積極融入社會,參加社會勞動。②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生命里的一切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大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③所以,我們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積極參與社會勞動,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每點2分,滿 4分為止)(2)①往返途中和勞動過程中都要注意安全。②要講文明懂禮貌,體現當代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4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3(1)①文化利益(1分)②經濟利益(1 分)(2)①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②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③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每點 2 分,滿 4 分為止)(3)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②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③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不斷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每點 2 分,共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上冊政治參考答案2025.1.pdf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監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