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地理·生物參考答案地 理 部 分選擇題:1.B 2.C 3.C 4.B 5.C 6.A 7. A 8. C 9.D 10.C非選擇題(共 3 題,共 30 分)21.(8分)(1)氣候溫暖,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降水豐沛;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等。(意思表達相近即可得 2分)(2)南方水田區;南方地區;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南地區。(任答一點得 2分)(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護耕地,守住 18億畝耕地紅線;改善農業生產方式,實現多種經營;加大監管力度,嚴禁亂占耕地;推廣農業機械化和專業化,提高糧食產量;加大科研力量,科技興農;提高節約糧食意識;推廣光盤行動;等等。(意思表達相近,任答一點得 2分)(4)一粒米,一滴汗;光盤行動;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等。(意思表達相近即可得 2分)22.(12分)(1)西高東低(2分,錯別字不給分)黃河在鄭州河段形成地上河,鄭州附近降水難以匯入。(意思表達相近即可得 2分)(2)地形平坦(從等高線地形圖可知);氣候適宜,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從鄭州市氣候資料圖可知);土壤肥沃(地處中原地區,土壤條件較好);水源充足(有黃河、淮河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意思表達相近,任答一點得 2分)(3)利:為城市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運條件。弊:河流水患會給城市造成損失,城市工業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向河流隨意排放,會導致河流污染。(意思表達相近,任答一點得 2分)(4)BD(2分,錯別字不給分)(5)優化能源結構;改善了大氣環境質量;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的發展。(意思表達相近,任答一點得 2分)23.(1)水泥操場(2分,錯別字不給分)(2)半濕潤(2分,錯別字不給分)(3)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降水較多的東部季風區,降水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洪澇災害多發。(意思表達相近即可得 2分)(4)夏(2分,錯別字不給分)(5)玲玲(2分,錯別字不給分)生 物 部 分選擇題:(共 10題,每題 2分,共 20分)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B C A A D D B填空題:(本題共 4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共 30分)24.(1)C(2)生態因素(3)生物種類/物種(4)成熟 氧(5)無機鹽25.(1)乳酸菌分裂 原核(2)高溫滅菌(3)①減小誤差,避免偶然性②先增加后減少 6% 。③ 326.(1)無四肢(2)A 水分蒸發(3)魚類 鰓(4)白鰭豚 胎生(5)不吃野味;宣傳保護野生瀕危動物;舉報偷獵活動;參加動物保護社團等有理即可。27.(1)IV 3條+X(2)8 基因 蛋白質(3)殘翅 遺傳(4)基因和環境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地理·生物綜合試題(地理 50分,生物 50分,考試時間 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2、選擇題在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 0.5毫米黑色簽字筆答在答題卡上相對應的區域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第 I卷(選擇題 共 40分)一、單項選擇題。(1-10題為地理,每題 2分,11-20題為生物,每題 2分,共 40分)根據氣象學上的標準,連續 5天的日平均氣溫低于 10℃,即為入冬。如圖為我國常年入冬進程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東部地區的入冬規律為A.自東北向西南推遲B.自北向南推遲C.自東南向西北推遲D.自南向北推遲2.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影響拉薩入冬時間較早的因素是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黃河壺口瀑布位于陜西省宜川縣境內,2022年 5月,黃河壺口瀑布河水變清,出現了短暫的“綠色”景觀,完全看不出平時的“沙色”,在 2021年,黃河壺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現過此現象。左圖為“綠色”壺口瀑布景觀圖,右圖為“沙色”壺口瀑布景觀圖,據此完成 19-20題。3.在黃河壺口欣賞最為壯觀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時間是一年中的A.12月至次年 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4.如今黃河水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清綠色,表明黃河流域A.水污染在不斷加劇 B.生態環境得以改善C.徑流季節變化減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2023年 3月 22日,海南“土地超市”開到北京,此次“上新”的 99宗地塊,包括現代服務業、旅游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用地。讀中國土地資源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5.海南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A.水田B.旱地C.林地D.沙漠6.北京企業需從海南“購買”土地的原因是A.北京后備土地資源不足B.北京難以利用土地較多C.海南農業落后,土地需求小D.海南土地面積廣闊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川藏鐵路穿越區生態環境脆弱、氣候惡劣、地形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全線橋隧比高達 81%,被稱為“最難修建的鐵路”。圖為川藏鐵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影響川藏鐵路總體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城鎮分布B.山脈走向 C.河流流向 D.農業分布8.推測修建川藏鐵路最難的一段是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薩云南省蔬菜品種多、產量高,是我國內地供應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圖為云南蔬菜主要產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云南為港澳地區大量供應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澳門A.農業技術落后B.淡水資源豐富C.環境污染嚴重D.耕地面積狹小10.云南地理環境獨特,是我國最大的反季節蔬菜供應基地。該地最適合冬季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是A.高原壩地產區 B.高海拔山地產區C.河谷及盆地產區 D.三個產區均可以蛞蝓,俗稱鼻涕蟲、黏蟲、土蝸等,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身體柔軟細長、光滑,軀干背部覆蓋著外套膜,體內有退化的貝殼。據此完成下列 11-12題。11.結合資料分析蛞蝓屬于( )動物A.扁形 B.線性 C.軟體 D.環節12.蛞蝓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13.按照新課標,勞動課正式成為一門獨立課程。做飯就是一項基本生活勞動技能。元旦這天,悟空做了一份豐盛的午餐:米飯、蒸雞蛋、紅燒肉和麻婆豆腐。為使營養搭配更合理,悟空應再增加的菜品是A.雞蛋羹 B.小米粥 C.清蒸鱸魚 D.爆炒青菜14. 眼睛受到強光刺激時,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到腦干,反射性地引起虹膜內瞳孔括約肌收縮,使瞳孔縮小。下列詞語中包含的反射活動,與該反射屬于同一類型的是A.畫餅充饑 B.入口生津 C.談虎色變 D.聞雞起舞15.科學家從永凍土中分離出了幾萬年前的生物樣本,它們沒有細胞結構,可以侵入宿主細胞進行繁殖。以下生物在結構上與上述生物樣本最相似的是A.酵母菌 B.大腸桿菌 C.諾如病毒 D.蛔蟲亞洲象是哺乳綱長鼻目象科亞洲象屬動物。2021年一群亞洲象在中緬邊境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們對它們的愛護與寬容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讓世界看到了守護自然生態、維護生物多樣性所貢獻的中國智慧。據此完成下列 19-20題。16.上文劃線部分出現的分類單位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多的是A.綱 B.目 C.科 D.屬17.每種生物都有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下列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護區 B.建立瀕危動物繁育中心C.建立動物園和植物園 D.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廣水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市政府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為目標,積極鼓勵和引導退耕還林、宜茶區農民種植茶葉。為改良茶樹品種,茶農常采用如圖所示繁殖方式。請完成下列 21-22題。18.圖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A.種子繁殖 B.扦插 C.壓條 D.嫁接19.茶樹也可通過幼苗移栽種植, 為提高成活率,茶樹移栽時要減少葉片數量,主要目的是降低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騰作用20.一些植物通過釋放香氣和分泌甜蜜的液體來吸引螞蟻,而螞蟻則會在植物周圍筑起巢穴,并保護植物免受害蟲和其他動物的侵害。該現象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促進物質循環 B.維持生態平衡 C.幫助植物傳粉 D.幫植物傳播種子“第Ⅱ卷(非擇題 共 60分)地理部分非選擇題(共 3題,共 3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筑牢中國糧食安全的金色防線陳列在浙江省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廳正中央的一粒碳化稻米,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一粒馴化稻米,也是全球最早的一粒米。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水稻中的大學問】水稻喜溫喜濕,生長過程需要充足的光照、熱量和水分等。(1)根據水稻生長習性,簡析適宜種植水稻的氣候條件。(2)讀圖說出我國水稻集中產區的分布。【中國碗里中國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優良品種不斷涌現,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堅定走科技強農之路,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3)為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提出合理化建議。(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節約糧食為主題設計一句宣傳語。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中原明珠的古今華章與時代交響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位于中國中部。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物流、信息流中心。下圖示意河南省等高線地形圖和鄭州市氣候資料圖。【自然環境】(1)讀圖可知,河南省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鄭州距離黃河較近,但鄭州附近降水大多匯入淮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人糧倉】河南省小麥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端牢中國飯離不開河南糧。(2)結合圖文材料,簡要分析河南省種植小麥的有利自然條件。【歷史厚土】河南省是中華文明、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的重要發源地。以鄭、汴、洛為核心的“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帶,是古老華夏文明、黃河文化的精華縮影。鄭州,主推華夏文明古國的神秘;洛陽,揮灑盛世隋唐的輝煌;開封,彰顯夢華大宋的繁華氣象。(3)鄭、汴、洛三城都位于黃河沿岸,說出河流對城市的影響。(4)下列有利于鄭汴洛全力打造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黃河流域國際旅游目的地措施的有_________。(雙選)A.在黃河沿岸建大型度假區和別墅群B.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時要尊重歷史C.歷史古跡全部拆除按原樣重新建造D.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保留古都傳統風貌【生態新姿】作為工業大省、農業大省,河南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發展綠色能源、壯大綠色產業、做強綠色交通、推廣綠色建筑、創新綠色技術、構建綠色屏障。倡導綠色生活。(5)說出河南省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帶來的有利影響。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10分)會“呼吸”的現代都市家園“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滲水、蓄水、凈水,需要時將儲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下圖為“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系統示意圖【海綿設施解鎖】(1)由上圖判斷:湖泊、透水路面、雨水花園、水泥操場、森林、綠色屋頂,不屬于城市“海綿體”的是__________。(2分)【海綿效益彰顯】近年來,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國許多城市便出現“城市看海”現象,本應承擔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卻出現積水回流,從管道口噴涌而出的現象。下圖示意我國首批 16個海綿城市分布。(2)讀圖可知,就干濕地區而言,首批“海綿城市”大多數分布在濕潤地區和______地區。(3)簡要分析這些城市申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自然原因。(4)“海綿城市”發揮吸水、儲水功能最活躍的季節是__________季,為減少城市內澇發揮顯著作用。(2分)(5)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有利影響,玲玲和貝貝開展了一場討論,你同意____的觀點。生物部分填空題:(本題共 4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1分,共 30分)24.(6分)中國人骨子里流淌著種菜的基因。抬頭望天,航天員也在天上“種菜”呢!在空間站里種植植物有什么不一樣呢?東河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查閱了相關資料繪制了科普宣傳欄,讓我們邊看邊思考吧!(1)我請你來選擇:下列那一項是目前太空“種菜”達不到的( )A.進行太空種植研究 B.為航天員提供食物C.節約地球土地資源 D.調節航天員心理情緒(2)“種菜”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條件:植物的正常生長受到陽光、水、溫度、空氣以及其它生物的影響,這些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 。(3)太空“種菜”多種多樣:航天員在軌期間,成功種植了生菜、小麥、矮番茄、大豆等多種植物,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 的多樣性。(4)太空“種菜”的難處: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下,水失停留在根系的表面,不易被根尖的 區吸收進入植物體內。水分過少,根系缺水;如果水分過多,根系缺 ,不能進行呼吸作用。(5)植物栽培基質“新升級”:為解決水分供應問題,科學家利用人工基質(理解為 “人造土壤”)培養太空植物,并不斷改進,從固化瓊脂到人工燒結的陶粒等,并在基質中添加一定量的緩釋肥料,緩釋肥料是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 。25.(8分)泡菜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大眾喜愛,但傳統泡菜的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危害人體健康。我國衛生部規定蔬菜及其制品中亞硝酸鹽含量應不超過 20mg/kg。制作泡菜時產生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否與鹽濃度有關?悟空和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制作泡菜”的項目學習之旅。任務一:揭秘泡菜的制作原理(1)泡菜和酸奶都是發酵食品,利用的微生物相同,都是 (填微生物名稱),其繁殖方式是 生殖。該微生物細胞中沒有成形細胞核,屬于 (填“原核”或者“真核”)生物。任務二:探究泡菜的制作過程(2)同學們準備了三個泡菜壇,分別采用等量的白蘿卜制作泡菜,除鹽水濃度不同外,其它條件完全相同。制作過程為:蔬菜整理→清洗晾干→切分入缸→加入鹽和冷卻后的調味料→密封發酵→成品。每組泡菜壇子應該先燙洗一遍,燙洗的目的是 。任務三:分析實驗數據(3)悟空為測定不同鹽水濃度下的亞硝酸鹽含量,每天取等量樣本,測量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每種鹽水濃度下測量 3次,然后取平均值,并繪制不同鹽濃度下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如圖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①測量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每種鹽水濃度下測量 3次,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②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隨腌制時間的增多呈現的趨勢是 ;結合圖形數據,綜合考慮鹽濃度與亞硝酸鹽含量,鹽濃度控制為 %,腌制的泡菜最好。③從食品安全角度看,圖中不同鹽濃度下的白蘿卜在腌制 天后就都可以開始食用。26.(8分)閱讀材料:材料一:白鰭豚分布于長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錢塘江口一帶。每年 3-8月繁殖,每胎產崽 1頭。白鰭豚屬于小型淡水鯨,已功能性滅絕物種。材料二: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中最大的魚。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的淺海域的中華鱘洄游到長江,溯流搏擊到金沙江產卵繁殖。材料三:揚子鱷為我國特有爬行綱鱷目小型淡水鱷類。曾廣泛分布于黃河、長江和錢塘江等流域。隨著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逐漸收縮至長江下游流域。某同學根據這三種珍稀瀕危動物的特征編制了如下檢索表,請根據材料和檢索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仿照檢索表中的相關表述,寫出 1b的內容 。(2)檢索表中 A、B、C代表這三種生物,其中揚子鱷的代表字母是 。其體表覆蓋鱗片,不僅能保護身體,還能減少體內 。(3)中華鱘屬于的動物類群是 (填類群名稱),它的呼吸器官是 。(4)檢索表中的 C表示的生物是圖中的 。它的生殖方式是 (選填“胎生”或“卵生”)。(5)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保護這些珍稀瀕危動物做些什么?。(寫一條即可)27.(8分)果蠅生活史短、易飼養、繁殖快、染色體少、突變型多、個體小,是一種很好的遺傳學實驗模式生物。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如圖 1是雌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模式圖,其中決定性別的一對染色體是 (填圖中序號),乙果蠅產生的生殖細胞染色體的組成是 。(2)果蠅的體細胞中有四對染色體,一般包含 個 DNA分子,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叫 。除 DNA外,染色體的組成物質還有 。(3)果蠅的長翅和殘翅由一對基因控制。正常情況下,一對長翅果蠅交配后產下的子代果蠅性狀及數量如圖 2所示:由圖 2中數據可判斷, 是隱性性狀。長翅果蠅的后代還是長翅果蠅,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4)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的幼蟲在 25℃環境中發育成長翅果蠅,在 35~37℃環境中,部分長翅果蠅的幼蟲發育成殘翅果蠅。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狀表現是 共同作用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地理生物答案.pdf 八年級地理生物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