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辛集市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評價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總分100分(含卷面分5分),考試時問60分鐘。報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密3.答選擇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答非選擇題時,考生務必將答聚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本試卷為閉卷考試,考生須獨立完成答卷,不得討論,不得傳抄。報5.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個小題,1~15題每題2分,16~20題每題3分,共4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就是計劃。古人的話告訴我們A要好好制訂學習計劃,科學安排學習時間B.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擬C,要提高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D.要將努力落實到每一天封2.在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后,小閩深深感受到了困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了較大的提升。小閩認識自己的途徑是A.他人的評價B.與他人作比較除C,對自我的全面分析D.在生活實踐中3.畢業于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于新辰放棄了讀研的機會,直接奔赴專業對口的西昌發射場,在大涼山深處一待就是十三年,圓滿完成了80多顆衛星的航天發射任務。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行勝于言”四個字,以逐夢九天為已任,心懷夢想,一路前行。他的事跡啟示我們①要把個人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訓②放棄更多的學習機會才能成就自己的夢想③我們要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④有夢想就一定會成功,我們要不斷編織夢想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讀書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孜大的愛好,他博覽古今中外著作,從書中汲取治國理政經驗智慧:他身體力行垂范,用書香涵養民族特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經歷告訴我們①堅持學習就一定能實現遠大理想②堅持“不唯上,不唯實,只唯書”③勤奮學習的習慣讓我們終身受益④堅持學習能提升能力和智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6頁)5.一頓熱飯,一個擁抱,一聲叮嚀,都是家的味道;那些溫磐、浪漫,抑或是拌嘴、酸絆,也都是家的味道。所以,人們在外總是會想家。我們想家,是因為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②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③只有漂泊在外才會感受到家的重要④擁有了家,我們就會擁有一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習近平總書記說:“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边@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A要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B.師生之間要攜手共進、教學相長C.老師是我們學習知識、錘煉品格的引路人D.每個人心中好老師的形象都不盡相同 .東漢末年的孔融和禰衡年齡相差很大,一個未滿二十歲,一個已經四十多歲,他們卻互相欣賞,忘記了彼此的年齡差距,成為忘年好友。之后“忘年之交”成為一個經常使用的成語,指的是不限于年齡輩分的友情。從友誼的特質角度看,“忘年之交”體現了A.友誼讓我們體悟生命的美好B.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C.友誼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經驗D.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8.一些人因為交到了損友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給我們的警示是①不能交朋友,要自強不息,獨來獨往②交友要棋重③對待朋友不能忠誠和信任④交友要講原則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9.經過半學期的初中學習生活,七年級學生楊光在周記中總結如下:感謝七(1)班這個大家庭,讓性格內向的我越來越開朗了;惑謝我的同桌和班干部,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優秀品質。從中體現了集體生活A.有助于增強我們的費任感B.有助于我們發展個性、完善自己C.有助于我們學會理解和包容D.有助于我們學會團體合作10。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現已應用于金融、安保、考鋤、自助服務設備等多個領域。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應用體現了A.人的生命是寶費的B.生命來之不易C.生命具有獨特性D.生命是不可逆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