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考點1 臨時裝片的制作 ☆☆ 1.制作簡單的臨時裝片,繪制簡單的生物圖。2.識別細菌、動物細胞、植物細胞。3.舉例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描述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運用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知識解釋某些生命現象。4.舉例說明生物可以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考點2 細胞與細胞學說 ☆考點3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 ☆■考點① 臨時裝片的制作 1、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在中央滴1滴清水。(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內側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鑷子撕取一小塊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展平。(3)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注意:氣泡的特點與判斷方法特點:呈圓形或橢圓形,有較粗的黑邊。判斷方法: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會變形或移動。(4)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觀察細胞結構)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1)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鹽水。(滴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2)用清水漱凈口腔,將消毒牙簽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同一方向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均勻涂抹。(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一側滴1滴碘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3、觀察細胞時的問題原因與對策現象 原因 對策細胞嚴重重疊 洋蔥鱗片內表皮撕得太厚 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洋蔥鱗片內表皮未在載玻片上展平,甚至折疊 重新制作裝片時,用解剖針展平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結構不清楚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有黑色圓圈等 氣泡太多 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等 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對好,光過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按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考點② 細胞與細胞學說 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時間 人物 貢獻 說明1665年 胡克 用自制顯微鏡發現并命名了細胞 觀察到的是細胞壁19世紀 30年代 布朗 發現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 /19世紀 40年代 施萊登 施旺 提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并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0年后 魏爾肖 進一步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自已經存在的活細胞 /細胞學說 內容 ①所有的 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③新細胞是由原來的細胞分裂而來的。意義 細胞學說的建立,從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了起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動植物細胞的結構類型 結構名稱 結構 功能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細胞膜 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細胞最外層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 ②保護細胞 ③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質 半透明膠狀物,內含多種結構 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細胞核 外有核膜包圍,內含遺傳物質 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液泡 內有液體,叫做細胞液 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葉綠體 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葉綠素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壁 位于細胞膜外,主要由纖維素組成 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2、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易錯點】①相同點:都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②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注】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是一種生物;B.顯微鏡不容易看到植物細胞的細胞膜;C.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和液泡(表皮細胞和根細胞沒有葉綠體)。3、細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幾十微米;需用顯微鏡觀察(放大鏡觀察不到)。4、細胞的形態:形態多樣,細胞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 ,形態各不相同 ,如卵細胞呈球形或橢球形,是人體內最大的細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精子呈蝌蚪狀,比卵細胞小得多。■考點③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 一、單細胞生物(一)概述在自然界中,有些用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這樣的生物屬于單細胞生物,如衣藻、草履蟲、變形蟲、酵母菌、各種細菌等。單細胞生物既是個細胞,也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體,它們具備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攝食、排出廢物、能運動、能對環境變化產生反應、能生長和繁殖、具有遺傳變異現象等。(二)衣藻(1)生活環境:生活在淡水中,它的大量繁殖常使池水變綠。(2)形態結構:衣藻是一種單細胞藻類,細胞呈球形或卵形,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構成,細胞質中有一個大型杯狀的葉綠體,還具有鞭毛和眼點等結構。衣藻依靠眼點的感光、鞭毛的游動,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維持自己的生活。(三)草履蟲(1)形態: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的動物,身體呈圓筒形,前端較圓,中后部較寬,后端較尖,在顯微鏡下看很像一只倒放著的草鞋,所以被稱為草履蟲。(2)生活環境:草履蟲生活在淡水中,一般在池沼、小河溝中都可以采集到。(3)草履蟲的結構及其生命活動結構 生命活動細胞核 有一對,一大一小,與營養代謝生殖和遺傳有關纖毛 運動: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口溝 攝食: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食物泡 消化:食物在體內形成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食物逐漸被消化表膜 呼吸:通過表膜攝人氧氣,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伸縮泡 排泄:將體內多余的水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胞肛 排出食物殘渣: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二、多細胞生物(一)概述衣藻、草履蟲等由于只由一個細胞構成,我們用肉眼很難看到。我們肉眼能見的動物和植物個體,一般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這些生物屬于多細胞生物。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和植物,大多數屬于多細胞生物。(二)各種各樣的多細胞生物種類繁多的多細胞生物,在我們的周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無根、莖、葉分化的植物:多細胞藻類。(2)最早出現的陸生植物:苔蘚植物。(3)最高等的植物:被子植物。(4)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海綿動物。(5)種類最多的動物:昆蟲。(6)最高等的動物:哺乳動物。■考點1 臨時裝片的制作[典例1](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樂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圖甲所示步驟中滴加生理鹽水的目的是 ;在給圖乙所示的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時,應將碘液 (填字母)。A. 滴在a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B. 滴在 a 處,吸水紙放置在b處C. 滴在a 和b處,將裝片左右晃動(2)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①因口腔上皮細胞透明度較高,觀察時最好將視野亮度調暗些。在“對光”操作時可以 (寫出一點)。②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接下來的操作是 (填字母)。A. 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 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答案】(1)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維持細胞正常形態;B(2)用反光鏡的平面鏡(或轉動遮光器讓較小的光圈對準通光孔);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要的概括為:擦、滴、刮、涂、蓋、染、吸。【解答】(1)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如圖甲所示步驟中滴加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維持細胞正常形態;在給如圖乙所示的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時,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故選B;(2)①因口腔上皮細胞透明度較高,觀察時最好將視野調暗些。在“對光”操作時可以用反光鏡的平面鏡(或轉動遮光器讓較小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②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接下來的操作是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故選B。故答案為:(1)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維持細胞正常形態;B;(2)①用反光鏡的平面鏡(或轉動遮光器讓較小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②B。◆變式訓練1.(2024七上·麗水期末)細胞種類很多,形態也各不相同,那么細胞的基本結構是不是也是千差萬別的呢?小蓮決定制作和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下表是小蓮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請將表中“ ▲ ”處步驟補充完整: 。裝片制作 滴液 取材 展平/涂勻 蓋片 染色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 漱口后,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壁刮取 將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在生理鹽水中涂勻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蓋玻片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再慢慢放平 在蓋玻片 ▲ ,直至染液浸潤全部標本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將撕下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在清水中展平(2)小蓮將制作好的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視野中一片漆黑(圖甲),其原因可能是小蓮使用顯微鏡時,對圖乙中的 (填序號)結構的操作有誤。(3)小蓮發現與人口腔上皮細胞(圖丙)相比,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圖丁)具有一定的形狀,是因為它具有 。根據觀察到的物像,小蓮得出結論:人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基本結構相同,其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答案】(1)一側滴加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2)②(3)細胞壁【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染色也可以使用紅墨水。(2)光沿直線傳播,物鏡沒有對準通光孔,則光線不能進入鏡筒。(3)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所以有一定的形狀。【解答】(1)染色時,應將碘液滴在一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2)一片漆黑,即沒有光線進入,原因是物鏡沒有對準通光孔,即②操作有誤。(3)洋蔥表皮細胞具有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的作用,所以洋蔥表皮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考點2 細胞與細胞學說[典例2](2025七上·義烏期末) 中國科學院鄒承魯院士說:“我發現許多生命科學的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答案。”如圖是兩種生物細胞結構或生理功能模式圖,據圖回答:(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非常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這些生命活動需要在 (填序號)的控制下進行。(2)細胞的各個結構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丙圖反映了細胞結構[②]具有 的功能。(3) 顯微鏡操作:對光時,控制進光量的結構有遮光器和 。對光時, (有、沒有)必要在載物臺上放上載玻片。【答案】(1)④(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反光鏡;沒有【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解答】(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非常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這些生命活動需要在④細胞核的控制下進行。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遺傳物質 DNA,它能控制細胞的代謝、生長、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動。(2)丙圖反映了細胞結構 [②] 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細胞膜可以讓細胞需要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3)顯微鏡操作:對光時,控制進光量的結構有遮光器和反光鏡。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通過調節遮光器的光圈大小和反光鏡的角度可以控制進光量。對光時,沒有必要在載物臺上放上載玻片。對光的目的是使目鏡、物鏡、通光孔、反光鏡在同一條直線上,讓視野明亮,以便后續觀察,此時不需要放置載玻片。◆變式訓練1.(2024七上·臺州期末)臺州盛產楊梅,夏至前后,楊梅成熟,其酸酸甜甜的味道深受民眾喜愛。(1)楊梅成熟的季節,地球運行到圖甲中的 位置附近。(2)酸甜可口的楊梅汁主要存在于楊梅果肉細胞的 (填字母,下同)中。(3)不同品種的楊梅的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樣,控制這些性狀的遺傳物質位于 中。【答案】(1)B(2)e(3)d【知識點】觀察細胞;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A太陽直射赤道,為春分;B為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C為秋分,太陽直射赤道;D為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2)水果的汁液、氣味都來自于液泡中的液體,圖中e為液泡。(3)細胞核d中有遺傳物質,是生活活動的控制中心。【解答】(1)楊梅在夏至附近成熟,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B位置。(2)酸甜可口的楊梅汁主要存在于楊梅果肉細胞的液泡,即e。(3)遺傳物質在細胞核內,即d中。■考點3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典例3](2025七上·義烏期末)與小麥葉肉細胞相比,草履蟲缺少的主要結構是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成形的細胞核 ⑤葉綠體A.①⑤ B.①④⑤ C.③④ D.⑤【答案】A【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 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如下: 相同點 不同點植物細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 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解答】草履蟲屬于動物,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所以與植物細胞相比,草履蟲缺少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⑤葉綠體,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變式訓練1.(2024七上·浙江期末) 支原體肺炎是由單細胞生物——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會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吸取養料。下列關于肺炎支原體的判斷,錯誤的是 ( )A.肺炎支原體一定具有細胞膜B.肺炎支原體可能具有葉綠體C.肺炎支原體對抗生素會產生反應D.肺炎支原體會在呼吸道內生長繁殖【答案】B【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支原體是一種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細胞構成的,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質等物質。【解答】A、肺炎支原體是原核生物,一定具有細胞膜,A正確;B、肺炎支原體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不能自己制造營養物質,需要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營養方式為異養,不含葉綠體,B錯誤;C、肺炎支原體是原核生物,對抗生素會產生反應,C正確;D、肺炎支原體會在呼吸道內生長繁殖,D正確。故答案為:B。1.(2023·舟山)細胞學說的提出在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起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C.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D.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解析】【分析】細胞學說指:1.細胞都是由細胞產生的;2.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解答】ABC符合細胞學說的概念,而C選項中有些細胞的結構中是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壁的。2.(2020·寧波)下列實驗中,實驗用品的選擇及使用目的均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名稱 實驗用品 使用目的A 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 顯微鏡 觀察胚乳B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增加酶的活性C 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葉綠素D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生理鹽水 維持細胞形態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觀察細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胚乳是單子葉植物種子中儲存營養的主要結構,只需要用放大鏡即可清楚觀察;2、淀粉遇碘顯藍色,利用這一特點可觀察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催化情況;3、葉片用酒精煮可除去葉片中的葉綠素;4、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能維持細胞的形態結構,制作臨時裝片時不會因過度吸水而脹破。【解答】A、 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 時不需要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只用放大鏡即可,A錯誤;B、研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碘液是來顯示淀粉分解情況的,不是來增加酶的活性的,B錯誤;C、研究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時,葉片在酒精中煮是為了除去葉綠素,C正確;D、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是滴清水,洋蔥表皮細胞有細胞壁不需要用生理鹽水,D錯誤。故選C3.(2023·溫州)如圖為某同學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的某一操作。其目的是( )A.移動裝片 B.更換目鏡 C.切換物鏡 D.調節亮度【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顯微鏡使用時,低倍到高倍的轉化方法為:移片,轉動轉換器,調節細準焦螺旋,調節光圈和反光鏡。【解答】如圖所示該生在轉動物鏡轉換器,故在切換物鏡。故答案為:C(3題圖) (4題圖)4.(2021·麗水)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某興趣小組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出現氣泡(如圖),原因可能是( )A.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B.撕的表皮細胞太厚C.沒有用紅墨水染色 D.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解答】A、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導致的;故A正確;B、撕的表皮細胞太厚,會導致細胞重疊;故B錯誤;C、沒有染色的結果是不易觀察細胞結構;故C錯誤;D、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會導致視野很暗;故D錯誤;故答案為:A。5.(2020·紹興)如圖所示為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履蟲屬于原核生物B.草展蟲需要從外界攝取有機物C.草履蟲通過神經系統對環境變化產生反應D.草履蟲屬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答案】B【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草履蟲的認識;【解答】A、草履蟲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故A錯誤;B、草履蟲體內沒有葉綠體,無法合成有機物,需要從外界攝取有機物;故B正確;C、草履蟲沒有神經系統;故C錯誤;D、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不是高等生物;故D錯誤;故答案為:B。6.(2022·杭州)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類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細菌細胞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腦神經二類【答案】A【知識點】觀察細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代謝的多樣性;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異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必須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方式,叫做異養.異養包括共生,寄生和腐生三種方式。自養:綠色植物和化能細菌能夠分別利用太陽能和化學能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2.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種子的胚具有2至多個子,不形成果實。被子植物:種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內,種子的胚具有1或2個子葉,要形成果實。3.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最本質的區別是有無成型的細胞核。4.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解答】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A正確。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二類,B錯誤。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二類,C錯誤。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脊髓二類,D錯誤。故選A。7.(2024·浙江)光學顯微鏡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合適的選材有利于實驗的成功。(1)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結構時,選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視野中有如圖的結構,其中①是 (填細胞結構名稱)。(2)為觀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動,選擇小魚尾鰭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 等特點。【答案】(1)細胞核(2)薄且透明【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解答】(1)細胞核內含有染色體,染色體易被堿性染料染色,因此在顯微鏡下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時,染色最深的是細胞內的①細胞核。(2)選擇尾鰭作為觀察的部位,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而且尾鰭具有薄而透明的特點,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血液的流動情況。8.(2023·湖州)湖州人愛飲茶,長興紫筍茶、安吉白茶和德清莫干黃芽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茶樹是生物體,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茶農一般采用扦插方法獲得茶樹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3)三種茶樹的葉片形狀不同,這種性狀差異由 決定。【答案】(1)細胞(2)營養繁殖或無性生殖(3)基因【知識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生殖,其中扦插、嫁接、分根、壓條都是屬于無性生殖,或是營養繁殖【解答】(1) 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扦插是屬于無性繁殖或者營養繁殖(3)三種茶樹的葉片形狀不同,這種性狀差異由基因決定的故答案為(1)細胞 (2)營養繁殖或無性生殖 (3)基因9.(2020·舟山)如圖,菟絲子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其莖黃色、葉退化,遇到適宜的植物就纏繞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體內吸取有機養料。(1)莖黃色、葉退化,說明菟絲子的細胞中缺少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2)菟絲子要獲得有機物,其吸根必須插入植物 A 莖的 。菟絲子與植物 A 之間屬于寄生關系, 這在高等植物中極為罕見。【答案】(1)葉綠體(2)篩管【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莖的運輸作用【解析】【分析】1、 菟絲子葉退化(無葉),利用吸根從別的植物中吸取有機養料。從菟絲子莖黃色、無葉可知菟絲子的細胞結構中是不含葉綠體的;2、植物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韌皮部中的篩管。【解答】(1)根據題中信息“ 菟絲子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其莖黃色、葉退化 ”可知, 菟絲子這種植物是不含葉綠體結構的,所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2)植物運輸有機物的結構在韌皮部的篩管,所以菟絲子要獲得有機物,其吸根必須插入植物 A 莖的篩管。故答案為:(1)葉綠體 (2)篩管10.(2023·寧波)在“觀察細胞質在細胞中的流動”活動中,小寧觀察到細胞質中葉綠體沿著液泡外緣流動緩慢。結合所學知識,他猜想:葉細胞中細胞質流動的快慢受溫度和光照的影響。于是小寧開展了探究。【實驗器材】新鮮黑藻若干、8支大試管、4個水浴鍋(水溫可調,調至某一溫度保持恒定)、4只燈泡(額定功率分別為25W、50W、75W、100W)、計時器、顯微鏡等。【實驗步驟】①取8支裝滿水的大試管,編號1-8,各放入一株生長健壯、長勢相近的新鮮黑藻。②將1-4號大試管分別放入水溫恒為15℃、20℃、25℃和30℃的水浴鍋,給予強度相同的均勻光照,持續0.5h③將5-8號大試管放在相同且適宜條件的環境中,分別用25W、50W、75W和100W的燈光照射,持續0.5h。④取各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葉制作臨時裝片,選擇大小、形狀基本一致的細胞進行觀察,記錄葉綠體繞液泡外緣運動一周的時間,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分別記錄結果于表I、表Ⅱ中。【實驗結果】表I不同溫度下葉綠體運動一周時間記錄表編號 1 2 3 4水溫/℃ 15 20 25 30平均時間/s 182 133 116 118表II不同光照強度下葉綠體運動一周時間記錄表編號 5 6 7 8燈功率/W 25 50 75 100平均時間/s 110 108 100 97【實驗分析】(1)表Ⅰ的實驗數據表明:溫度在 ℃左右時,細胞質流動最快。(2)根據表Ⅱ的實驗數據,初步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相同條件下,光照越強, 。(3)細胞質的流動通常不易直接觀察,本實驗通過觀察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來實現。下列實驗中運用的方法與本實驗觀察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答案】(1)25(2)細胞質流動越快(3)A【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 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解答】(1)從表1中可以看出,當溫度在25℃時,葉綠體運動一周時間最多,細胞質在細胞中流動的最快,所以 溫度在25℃左右時,細胞質流動最快。(2) 根據表II的實驗數據,初步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相同條件下,光照越強,細胞質流動越快 ;(3) 細胞質的流動通常不易直接觀察,本實驗通過觀察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來實現。 屬于轉換法, 下列實驗中運用的方法與本實驗觀察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A。B屬于觀察法,C屬于模擬法;故答案為:(1)25(2) 細胞質流動越快 (3)A11.(2022·浙江)顯微鏡是科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請回答以下問題。(1)若用同一顯微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準焦螺旋,觀察同一標本4次,分別得到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則A、B、C、D中視野最暗的是 。(2)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敘述中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____。A.轉動轉換器——調節視野的大小B.調節粗準焦螺旋——較大幅度地升降鏡筒C.調節光圈——控制光線進入鏡筒D.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3)下列有關顯微鏡的觀察結果正確的是____。A.用顯微鏡觀察蠶豆葉表皮細胞發現下表皮氣孔多于上表皮B.用顯微鏡觀察到根尖分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C.用10倍的目鏡和10倍的物鏡組合觀察時視野將被放大20倍D.轉換高倍鏡后,可在視野中看到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壁(4)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在裝片內有一物體做順時針運動,則該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為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答案】(1)C(2)A(3)A(4)順時針【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1、從目鏡內看到的是倒像。2、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多,體積越小,視野越亮,反之,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細胞數目越少,體積越大,視野越暗。3、根尖的結構: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解答】(1)用顯微鏡觀察時,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C的放大倍數最大,故C的視野最暗。(2)A、轉動轉換器的目的更換物鏡,不是調節視野的大小,故A符合題意;B、粗準焦螺旋能較大幅度地升降鏡筒,因此,調節粗準焦螺旋的目的是較大幅度地升降鏡筒,故B不符合題意;C、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使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使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因此,調節光圈的目的是控制光線進入鏡筒,故C不符合題意;D、細準焦螺旋有微調焦距的功能。調節細準焦螺旋的目的是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A、顯微鏡觀察一般陸生植物葉的表皮細胞均會發現下表皮氣孔多于上表皮,故A正確;B、根尖的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而不是分生區,故B錯誤;C、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用10倍的目鏡和10倍的物鏡組合觀察時視野將被放大100倍,故C錯誤;D、動物細胞無細胞壁,因此在顯微鏡的視野中,不能看到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壁,故D錯誤。故答案為:A。(4)通過目鏡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在裝片內有一物體作順時針運動,則該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為順時針。1.(2024·浙江模擬)學習小組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玻片時,下列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甲圖鏡筒下降時,眼睛注視目鏡以防錯過清晰的像B.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C.丙圖視野中看到細胞質逆時針流動,則實際細胞質是順時針流動的D.丁圖中黑色圓圈的出現是由于染色不均【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要的概括為:擦、滴、刮、涂、蓋、染、吸。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取鏡與安放、對光、觀察、整理。【解答】解:A、甲圖鏡筒下降時,眼睛注視物鏡,以防壓壞玻片標本、損傷鏡頭,錯誤;B、“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因此,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正確;C、顯微鏡成像原理:倒立的圖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圖像上下顛倒,左右顛倒。丙圖視野中看到細胞質逆時針流動,則實際細胞質是逆時針流動的,錯誤;D、丁圖中黑色圓圈是氣泡,是由于蓋蓋玻片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錯誤。故選:B。2.(2023·上城模擬)用顯微鏡觀察自制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過程出現以下問題時,對策不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現象 解決對策A 視野太暗 使用大光圈與凹面反光鏡B 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 用吸水紙擦拭目鏡C 視野中細胞有重疊 重新制作臨時裝片D 視野中細胞結構模糊 調節細準焦螺旋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 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擦-滴-切-撕-展-蓋-染-吸-觀;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鏡筒先下后上)-觀察。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解答】A.視野太暗,使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鏡正確;B. 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 ,說明有氣泡,應該重新鈣片,或者重新制作臨時裝片,B錯誤;C. 視野中細胞有重疊,可能是撕的太厚,或者是沒有展平,所以要重新制作臨時裝片,C正確;D. 視野中細胞結構模糊,應該調節細準焦螺旋,使視野清晰,D正確;故答案為:B3.(2024·瑞安模擬)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其營養成分豐富,對癌癥、心血管等疾病都有預防作用。圖甲是小科利用洋蔥表皮制作臨時裝片過程的示意圖,圖乙是顯微鏡下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的部分操作,正確順序是③④①②B.圖甲操作④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生理鹽水C.欲將圖乙中A細胞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需將裝片向下方移動D.若將視野從乙調整為丙,圖中所指的顯微鏡結構中不需要轉動①【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觀;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擦-滴-切-撕-展-蓋-染-吸-觀;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調焦(鏡筒先下后上)-觀察。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將課本轉過180度看,看到的圖像為像的圖像。【解答】A. 洋蔥表皮細胞的制作過程是擦滴切撕展蓋染吸觀,所以圖甲所示的部分操作,正確順序是④③①②,A錯誤;B. 圖甲操作④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清水,B錯誤;C. 顯微鏡成倒像,所以欲將圖乙中A細胞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需將裝片向上方移動,C錯誤;D. 若將視野從乙調整為丙,圖中所指的顯微鏡結構中不需要轉動① 粗準焦螺旋,D正確;故答案為:D4.(2023·婺城二模)結構功能觀是指事物的組成結構和所具備的功能是相統一、相適應的,通過研究事物結構和功能的這種相互關系,可以達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關于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A.小腸上的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主要是為了增加小腸的吸收面積B.體溫計玻璃泡容積較大而玻璃管內徑很細,主要為了讀數更精確C.膠頭滴管上的膠頭使用橡膠材料,主要是為了便于吸取和擠出液體D.植物細胞有纖維素構成的細胞壁,主要為了控制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常用儀器的名稱;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細胞的結構;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解析】【分析】動植物細胞都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細胞膜騎著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核實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細胞質是生命活動的場所;液泡內含細胞液,是營養組織儲存的地方;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壁對植物其支持的作用。【解答】A. 小腸上的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主要是為了增加小腸的吸收面積 ,A正確;B. 體溫計玻璃泡容積較大而玻璃管內徑很細,主要為了讀數更精確 ,B正確;C. 膠頭滴管上的膠頭使用橡膠材料,主要是為了便于吸取和擠出液體 ,C正確;D. 植物細胞有纖維素構成的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D錯誤;故答案為:D5.(2024·寧波模擬)草履蟲是僅有一個細胞的“袖珍”生物,但也能進行獨立的生活。下列有關草履蟲的說法錯誤的是()A.這體現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B.草履蟲可以自己制造有機物維持生存C.草履蟲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D.草履蟲能趨利避害,具有應激性【答案】B【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夠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草履蟲依靠口溝完成取食;氧的攝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過表膜;食物泡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縮泡及收集管能夠收集代謝廢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體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解答】A.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也能進行獨立的生活,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它們通過一個細胞就可以完成各種生命活動,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草履蟲屬于單細胞動物,沒有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存,故B錯誤,但符合題意。C.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但不符合題意。D.草履蟲能躲避有害刺激,趨向有利刺激,這種生物體對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規律的反應,叫生物的應激性,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6.(2024·湖州模擬)對下圖四種活細胞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有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C.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都能進行細胞分化【答案】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一個核區,屬于原核生物。【解答】A.細菌沒有細胞核,A錯誤;B.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B錯誤;C.細胞生命活動需要產生能量,能量來自于呼吸作用,所以所有細胞都有呼吸作用,C正確;D.細菌和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生物,只有細胞分裂,不會進行細胞分化,D錯誤;故答案為:C。7.(2024·濱江模擬) 最近楊梅(如圖甲)已陸續上市,其酸甜可口、肉質細嫩、汁液豐富,因而吸引了一大批食客。楊梅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花期為每年4-5月份,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楊梅酸甜可口、肉質細嫩、汁液豐富等性狀主要是由 決定的。(2)根據生活經驗推斷,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顆胚珠。(3)圖乙中的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內花青素等物質不進入細胞中的其他部位,與此具有類似功能的細胞結構是 。(4)小濱計劃種植1株雄性楊梅樹和1株雌性楊梅樹,查閱當地4-5月旗幟飄揚方向多為圖丙中所示方向。圖丙A、B兩處為種植楊梅樹的位置。請你根據風向,判斷雌性楊梅樹應種植在 處較合適(選填“A”或“B”) 。【答案】(1)基因/遺傳物質/DNA(2)1(3)細胞膜(4)B【知識點】細胞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細胞的作用;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從而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面有葉綠體、液泡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帶甜味、酸味的汁液--來自于液泡中的細胞液;線粒體: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場所,化學能轉換成其他能量。(2)植物的花經過傳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頭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子房發育成果實。【解答】(1)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楊梅酸甜可口、肉質細嫩、汁液豐富等性狀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2)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1顆胚珠,理由是一顆楊梅果實里只有一顆種子,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來。(3)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透過性)。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內花青素等物質不進入細胞中的其他部位,與此具有類似功能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4)由題干表述可知,楊梅為單性花、異花傳粉、風媒花;因此,根據圖丙中旗幟所示的風向,雄性楊梅應種植在A處,雌性楊梅樹應種植在B處,這樣,有利于傳粉。8.(2024·嘉興模擬)巴西計劃2024年開始生產“抗病毒蚊子”,方法是在蚊子體內注入一種沃爾巴克氏細菌菌株。該菌株能夠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繁殖,從而避免人因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登革熱疾病。(1)從細胞的結構上看,細菌跟蚊子相比,不同的是 。(2)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這樣處理蚊子屬于 。(3)從獲取營養方式看,沃爾巴克氏細菌屬于 (選填“自養”或“異養”)。【答案】(1)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切斷傳播途徑(3)異養【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食物與營養;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析】【分析】(1)根據細菌的細胞結構分析。(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3)各種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這種營養方式叫自養。人和動物等需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這種營養方式叫異養。【解答】(1)細菌,屬于單細胞原核生物,沒有真正的細胞核。從細胞的結構上看,細菌跟蚊子相比,不同的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消滅蒼蠅、蚊子,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考慮屬于切斷傳播途徑。(3)沃爾巴克氏細菌不能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屬于異養。9.(2023·杭州模擬)微藻是一類藻類植物,分布廣泛,已在許多領域得到開發和應用。(1)圖甲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藻.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選填序號)。①轉動物鏡轉換器②向左移動裝片③向右移動裝片④調節細準焦螺旋(2)圖乙是科學家設想的宇宙飛船生態系統模式圖。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 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為宇航員提供氧氣,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3)若將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繼續存活?請判斷并說明理由。 。【答案】(1)②①④(2)分解(或呼吸);微藻→宇航員(3)不能存活,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月球的概況【解析】【分析】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鏡筒先下后上)-觀察。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將課本轉過180度看,看到的圖像為像的圖像。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質和能量;食物鏈是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解答】(1)顯微鏡使用時,低倍鏡下的像換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是:(1)移裝片,因為顯微鏡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現在視眼正中央;(2)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3)換用大光圈和凹面鏡,使視眼變亮;(4)調節細準焦螺旋,是圖像變清晰; 圖甲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藻.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①④;(2)食物鏈是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分解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為宇航員提供氧氣,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微藻→宇航員。(3)不能存活,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故答案為:(1) ②①④ (2)分解(或呼吸)、微藻→宇航員(3) 不能存活,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10.有一天,小華看見媽媽在腌制蘿卜條,其過程是:將洗凈的蘿卜切成條,放在盛有少量涼開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鹽,一段時間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蘿卜條。小華發現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小華作出假設并進行實驗求證。(1)假設: (2)主要實驗步驟:在兩片載玻片上分別滴加0.9%和2%的氯化鈉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并涂抹在溶液中,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隔一段時間后再次觀察。實驗現象如圖1和圖2所示:通過查閱資料獲知,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溶液中,也會出現類似圖2的現象。上述事實支持了小華所作出的假設。思考:①小華在低倍鏡的視野中觀察到某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鏡下繼續觀察該細胞,必須在載物臺上將臨時裝片向 移動。②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華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之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 。③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什么? 【答案】(1)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2)右上方;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不能一次施肥過多【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1.根據科學探究過程的八個要素:①提出問題②猜想與假設③制定計劃④進行實驗⑤收集證據⑥解釋和結論⑦反思與評價⑧表達與交流。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當外界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當外界濃度低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3.根據顯微鏡的使用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干分析, 要研究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的原因,故假設:蘿卜條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失水變小。(2)①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②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使細胞維持正常的形態,故叫做生理鹽水。③根據上述探究,施肥過多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溶液濃度,細胞會失水,故可知,在給植物施肥時能一次施肥過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課標要求考點1 臨時裝片的制作 ☆☆ 1.制作簡單的臨時裝片,繪制簡單的生物圖。2.識別細菌、動物細胞、植物細胞。3.舉例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描述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運用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知識解釋某些生命現象。4.舉例說明生物可以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考點2 細胞與細胞學說 ☆考點3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 ☆■考點① 臨時裝片的制作 1、制作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 拭干凈,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在中央滴1滴 。(2)用刀片在洋蔥鱗片內側割出約0.5cm×0.5cm的正方形區域,用鑷子 取一小塊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解剖針將它 平。(3)用鑷子夾起 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 在洋蔥鱗片內表皮上, 。注意:氣泡的特點與判斷方法特點:呈 ,有較粗的黑邊。判斷方法: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會變形或移動。(4)在蓋玻片的一側滴1~2滴 ,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 )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1)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1滴 。(滴生理鹽水的目的是 )(2)用清水漱凈口腔,將消毒牙簽粗的一端在自己口腔內側壁上沿同一方向輕刮幾下,將有附著物的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均勻 。(3)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一側滴1滴碘液,用 在另一側吸水,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3、觀察細胞時的問題原因與對策現象 原因 對策細胞嚴重重疊 洋蔥鱗片內表皮撕得太厚 重新撕幾次,挑選較薄的表皮洋蔥鱗片內表皮未在載玻片上展平,甚至折疊 重新制作裝片時,用解剖針展平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結構不清楚 未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有黑色圓圈等 氣泡太多 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等 顯微鏡操作失誤(如反光鏡未對好,光過弱或無光,物鏡未對準通光孔) 按正確方法操作顯微鏡■考點② 細胞與細胞學說 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時間 人物 貢獻 說明1665年 胡克 用自制顯微鏡發現并命名了細胞 觀察到的是 .19世紀 30年代 布朗 發現植物細胞內有 . /19世紀 40年代 提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并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0年后 進一步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自已經存在的活細胞 /細胞學說 內容 ①所有的 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③新細胞是由原來的細胞分裂而來的。意義 細胞學說的建立,從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了起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動植物細胞的結構類型 結構名稱 結構 功能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細胞膜 薄而透明的膜,位于細胞最外層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隔開 ②保護細胞 ③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質 半透明膠狀物,內含多種結構 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細胞核 外有核膜包圍,內含 . 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液泡 內有液體,叫做 . 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葉綠體 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 植物進行 的場所細胞壁 位于細胞膜外,主要由 組成 起 和 的作用2、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易錯點】①相同點:都有 。②不同點:植物細胞有 ,動物細胞沒有。【注】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是一種生物;B.顯微鏡不容易看到植物細胞的細胞膜;C.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 (表皮細胞和根細胞沒有葉綠體)。3、細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幾十 ;需用顯微鏡觀察(放大鏡觀察不到)。4、細胞的形態:形態多樣,細胞的 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 ,形態各不相同 ,如卵細胞呈球形或 ,是人體內 的細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精子呈蝌蚪狀,比卵細胞小得多。■考點③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 一、單細胞生物(一)概述在自然界中,有些用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這樣的生物屬于生物,如衣藻、草履蟲、變形蟲、酵母菌、各種細菌等。單細胞生物既是個細胞,也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體,它們具備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攝食、排出廢物、能運動、能對環境變化產生反應、能生長和繁殖、具有遺傳變異現象等。(二)衣藻(1)生活環境:生活在淡水中,它的大量繁殖常使池水變綠。(2)形態結構:衣藻是一種單細胞藻類,細胞呈球形或卵形,由 等構成,細胞質中有一個大型杯狀的葉綠體,還具有鞭毛和眼點等結構。衣藻依靠眼點的感光、鞭毛的游動,可以到有光照及其他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維持自己的生活。(三)草履蟲(1)形態: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的動物,身體呈圓筒形,前端較圓,中后部較寬,后端較尖,在顯微鏡下看很像一只倒放著的草鞋,所以被稱為草履蟲。(2)生活環境:草履蟲生活在淡水中,一般在池沼、小河溝中都可以采集到。(3)草履蟲的結構及其生命活動結構 生命活動細胞核 有一對,一大一小,與營養代謝生殖和遺傳有關纖毛 運動:靠纖毛的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口溝 攝食:細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溝進入體內食物泡 消化:食物在體內形成食物泡,隨著細胞質的流動,食物逐漸被消化表膜 呼吸:通過表膜攝人氧氣,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伸縮泡 排泄:將體內多余的水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胞肛 排出食物殘渣: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從胞肛排出二、多細胞生物(一)概述衣藻、草履蟲等由于只由一個細胞構成,我們用肉眼很難看到。我們肉眼能見的動物和植物個體,一般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這些生物屬于 生物。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和植物,大多數屬于多細胞生物。(二)各種各樣的多細胞生物種類繁多的多細胞生物,在我們的周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無根、莖、葉分化的植物:多細胞藻類。(2)最早出現的陸生植物:苔蘚植物。(3)最高等的植物:被子植物。(4)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海綿動物。(5)種類最多的動物:昆蟲。(6)最高等的動物:哺乳動物。■考點1 臨時裝片的制作[典例1](2024七上·浙江期末)小樂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圖甲所示步驟中滴加生理鹽水的目的是 ;在給圖乙所示的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時,應將碘液 (填字母)。A. 滴在a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B. 滴在 a 處,吸水紙放置在b處C. 滴在a 和b處,將裝片左右晃動(2)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①因口腔上皮細胞透明度較高,觀察時最好將視野亮度調暗些。在“對光”操作時可以 (寫出一點)。②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永久裝片時,操作都準確無誤,但卻未能找到物像,接下來的操作是 (填字母)。A. 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并在下降過程中重新尋找B 重新使鏡筒降到最低,然后使鏡筒緩慢上升,并仔細尋找◆變式訓練1.(2024七上·麗水期末)細胞種類很多,形態也各不相同,那么細胞的基本結構是不是也是千差萬別的呢?小蓮決定制作和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1)下表是小蓮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請將表中“ ▲ ”處步驟補充完整: 。裝片制作 滴液 取材 展平/涂勻 蓋片 染色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 漱口后,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壁刮取 將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在生理鹽水中涂勻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蓋玻片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再慢慢放平 在蓋玻片 ▲ ,直至染液浸潤全部標本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用鑷子撕下一小塊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將撕下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在清水中展平(2)小蓮將制作好的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視野中一片漆黑(圖甲),其原因可能是小蓮使用顯微鏡時,對圖乙中的 (填序號)結構的操作有誤。(3)小蓮發現與人口腔上皮細胞(圖丙)相比,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圖丁)具有一定的形狀,是因為它具有 。根據觀察到的物像,小蓮得出結論:人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基本結構相同,其基本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考點2 細胞與細胞學說[典例2](2025七上·義烏期末) 中國科學院鄒承魯院士說:“我發現許多生命科學的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答案。”如圖是兩種生物細胞結構或生理功能模式圖,據圖回答:(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非常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這些生命活動需要在 (填序號)的控制下進行。(2)細胞的各個結構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丙圖反映了細胞結構[②]具有 的功能。(3) 顯微鏡操作:對光時,控制進光量的結構有遮光器和 。對光時, (有、沒有)必要在載物臺上放上載玻片。◆變式訓練1.(2024七上·臺州期末)臺州盛產楊梅,夏至前后,楊梅成熟,其酸酸甜甜的味道深受民眾喜愛。(1)楊梅成熟的季節,地球運行到圖甲中的 位置附近。(2)酸甜可口的楊梅汁主要存在于楊梅果肉細胞的 (填字母,下同)中。(3)不同品種的楊梅的口感和外形都不太一樣,控制這些性狀的遺傳物質位于 中。■考點3 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典例3](2025七上·義烏期末)與小麥葉肉細胞相比,草履蟲缺少的主要結構是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成形的細胞核 ⑤葉綠體A.①⑤ B.①④⑤ C.③④ D.⑤◆變式訓練1.(2024七上·浙江期末) 支原體肺炎是由單細胞生物——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會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吸取養料。下列關于肺炎支原體的判斷,錯誤的是 ( )A.肺炎支原體一定具有細胞膜B.肺炎支原體可能具有葉綠體C.肺炎支原體對抗生素會產生反應D.肺炎支原體會在呼吸道內生長繁殖1.(2023·舟山)細胞學說的提出在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一起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C.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D.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2.(2020·寧波)下列實驗中,實驗用品的選擇及使用目的均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名稱 實驗用品 使用目的A 觀察和解剖玉米種子 顯微鏡 觀察胚乳B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增加酶的活性C 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酒精 溶解葉綠素D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生理鹽水 維持細胞形態A.A B.B C.C D.D3.(2023·溫州)如圖為某同學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中的某一操作。其目的是( )A.移動裝片 B.更換目鏡 C.切換物鏡 D.調節亮度(3題圖) (4題圖)4.(2021·麗水)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某興趣小組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出現氣泡(如圖),原因可能是( )A.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B.撕的表皮細胞太厚C.沒有用紅墨水染色 D.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5.(2020·紹興)如圖所示為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草履蟲屬于原核生物B.草展蟲需要從外界攝取有機物C.草履蟲通過神經系統對環境變化產生反應D.草履蟲屬于高等生物,它的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6.(2022·杭州)按一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分類最合理的是( )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區分,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二類B.按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區分,綠色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類C.按有無成形細胞核區分,生物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細菌細胞二類D.按分布部位不同區分,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分為腦和腦神經二類7.(2024·浙江)光學顯微鏡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觀察工具,合適的選材有利于實驗的成功。(1)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結構時,選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視野中有如圖的結構,其中①是 (填細胞結構名稱)。(2)為觀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動,選擇小魚尾鰭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是因為尾鰭具有血管豐富、 等特點。8.(2023·湖州)湖州人愛飲茶,長興紫筍茶、安吉白茶和德清莫干黃芽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茶樹是生物體,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茶農一般采用扦插方法獲得茶樹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3)三種茶樹的葉片形狀不同,這種性狀差異由 決定。9.(2020·舟山)如圖,菟絲子是一種特殊的植物,其莖黃色、葉退化,遇到適宜的植物就纏繞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體內吸取有機養料。(1)莖黃色、葉退化,說明菟絲子的細胞中缺少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2)菟絲子要獲得有機物,其吸根必須插入植物 A 莖的 。菟絲子與植物 A 之間屬于寄生關系, 這在高等植物中極為罕見。10.(2023·寧波)在“觀察細胞質在細胞中的流動”活動中,小寧觀察到細胞質中葉綠體沿著液泡外緣流動緩慢。結合所學知識,他猜想:葉細胞中細胞質流動的快慢受溫度和光照的影響。于是小寧開展了探究。【實驗器材】新鮮黑藻若干、8支大試管、4個水浴鍋(水溫可調,調至某一溫度保持恒定)、4只燈泡(額定功率分別為25W、50W、75W、100W)、計時器、顯微鏡等。【實驗步驟】①取8支裝滿水的大試管,編號1-8,各放入一株生長健壯、長勢相近的新鮮黑藻。②將1-4號大試管分別放入水溫恒為15℃、20℃、25℃和30℃的水浴鍋,給予強度相同的均勻光照,持續0.5h③將5-8號大試管放在相同且適宜條件的環境中,分別用25W、50W、75W和100W的燈光照射,持續0.5h。④取各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葉制作臨時裝片,選擇大小、形狀基本一致的細胞進行觀察,記錄葉綠體繞液泡外緣運動一周的時間,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分別記錄結果于表I、表Ⅱ中。【實驗結果】表I不同溫度下葉綠體運動一周時間記錄表編號 1 2 3 4水溫/℃ 15 20 25 30平均時間/s 182 133 116 118表II不同光照強度下葉綠體運動一周時間記錄表編號 5 6 7 8燈功率/W 25 50 75 100平均時間/s 110 108 100 97【實驗分析】(1)表Ⅰ的實驗數據表明:溫度在 ℃左右時,細胞質流動最快。(2)根據表Ⅱ的實驗數據,初步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相同條件下,光照越強, 。(3)細胞質的流動通常不易直接觀察,本實驗通過觀察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來實現。下列實驗中運用的方法與本實驗觀察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11.(2022·浙江)顯微鏡是科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請回答以下問題。(1)若用同一顯微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準焦螺旋,觀察同一標本4次,分別得到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則A、B、C、D中視野最暗的是 。(2)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敘述中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____。A.轉動轉換器——調節視野的大小B.調節粗準焦螺旋——較大幅度地升降鏡筒C.調節光圈——控制光線進入鏡筒D.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3)下列有關顯微鏡的觀察結果正確的是____。A.用顯微鏡觀察蠶豆葉表皮細胞發現下表皮氣孔多于上表皮B.用顯微鏡觀察到根尖分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C.用10倍的目鏡和10倍的物鏡組合觀察時視野將被放大20倍D.轉換高倍鏡后,可在視野中看到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壁(4)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在裝片內有一物體做順時針運動,則該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為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1.(2024·浙江模擬)學習小組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玻片時,下列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甲圖鏡筒下降時,眼睛注視目鏡以防錯過清晰的像B.滴在①處,吸水紙放置在③處C.丙圖視野中看到細胞質逆時針流動,則實際細胞質是順時針流動的D.丁圖中黑色圓圈的出現是由于染色不均2.(2023·上城模擬)用顯微鏡觀察自制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過程出現以下問題時,對策不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現象 解決對策A 視野太暗 使用大光圈與凹面反光鏡B 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 用吸水紙擦拭目鏡C 視野中細胞有重疊 重新制作臨時裝片D 視野中細胞結構模糊 調節細準焦螺旋A.A B.B C.C D.D3.(2024·瑞安模擬)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其營養成分豐富,對癌癥、心血管等疾病都有預防作用。圖甲是小科利用洋蔥表皮制作臨時裝片過程的示意圖,圖乙是顯微鏡下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的部分操作,正確順序是③④①②B.圖甲操作④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生理鹽水C.欲將圖乙中A細胞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需將裝片向下方移動D.若將視野從乙調整為丙,圖中所指的顯微鏡結構中不需要轉動①4.(2023·婺城二模)結構功能觀是指事物的組成結構和所具備的功能是相統一、相適應的,通過研究事物結構和功能的這種相互關系,可以達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關于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A.小腸上的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主要是為了增加小腸的吸收面積B.體溫計玻璃泡容積較大而玻璃管內徑很細,主要為了讀數更精確C.膠頭滴管上的膠頭使用橡膠材料,主要是為了便于吸取和擠出液體D.植物細胞有纖維素構成的細胞壁,主要為了控制細胞內外物質交換5.(2024·寧波模擬)草履蟲是僅有一個細胞的“袖珍”生物,但也能進行獨立的生活。下列有關草履蟲的說法錯誤的是()A.這體現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B.草履蟲可以自己制造有機物維持生存C.草履蟲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個體D.草履蟲能趨利避害,具有應激性6.(2024·湖州模擬)對下圖四種活細胞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有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C.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D.都能進行細胞分化7.(2024·濱江模擬) 最近楊梅(如圖甲)已陸續上市,其酸甜可口、肉質細嫩、汁液豐富,因而吸引了一大批食客。楊梅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花期為每年4-5月份,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楊梅酸甜可口、肉質細嫩、汁液豐富等性狀主要是由 決定的。(2)根據生活經驗推斷,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顆胚珠。(3)圖乙中的液泡膜能控制液泡內花青素等物質不進入細胞中的其他部位,與此具有類似功能的細胞結構是 。(4)小濱計劃種植1株雄性楊梅樹和1株雌性楊梅樹,查閱當地4-5月旗幟飄揚方向多為圖丙中所示方向。圖丙A、B兩處為種植楊梅樹的位置。請你根據風向,判斷雌性楊梅樹應種植在 處較合適(選填“A”或“B”) 。8.(2024·嘉興模擬)巴西計劃2024年開始生產“抗病毒蚊子”,方法是在蚊子體內注入一種沃爾巴克氏細菌菌株。該菌株能夠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繁殖,從而避免人因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登革熱疾病。(1)從細胞的結構上看,細菌跟蚊子相比,不同的是 。(2)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這樣處理蚊子屬于 。(3)從獲取營養方式看,沃爾巴克氏細菌屬于 (選填“自養”或“異養”)。9.(2023·杭州模擬)微藻是一類藻類植物,分布廣泛,已在許多領域得到開發和應用。(1)圖甲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藻.若要進一步觀察微藻A的內部結構,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選填序號)。①轉動物鏡轉換器②向左移動裝片③向右移動裝片④調節細準焦螺旋(2)圖乙是科學家設想的宇宙飛船生態系統模式圖。微藻利用分解罐中微生物 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為宇航員提供氧氣,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3)若將微藻移植到月球表面,微藻能否繼續存活?請判斷并說明理由。 。10.有一天,小華看見媽媽在腌制蘿卜條,其過程是:將洗凈的蘿卜切成條,放在盛有少量涼開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鹽,一段時間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蘿卜條。小華發現玻璃罐里的蘿卜條變小了,水卻變多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小華作出假設并進行實驗求證。(1)假設: (2)主要實驗步驟:在兩片載玻片上分別滴加0.9%和2%的氯化鈉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并涂抹在溶液中,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隔一段時間后再次觀察。實驗現象如圖1和圖2所示:通過查閱資料獲知,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置于較高濃度的溶液中,也會出現類似圖2的現象。上述事實支持了小華所作出的假設。思考:①小華在低倍鏡的視野中觀察到某上皮細胞位于視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鏡下繼續觀察該細胞,必須在載物臺上將臨時裝片向 移動。②根據圖1的實驗現象,小華明白了平時做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鈉溶液,并將它稱之為生理鹽水的原因,這是因為0.9%的氯化鈉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細胞 。③根據上述探究,你認為在給植物施肥時,應注意什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新思維】5.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docx 【新課標·新思維】5.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025年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