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雪橇》教案教材分析:《雪橇》是柴可夫斯基于1875年創作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十一首,旋律質樸、清新,極富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韻。樂曲為復三部曲式結構,四四拍子。第一部分主題為小快板,旋律質樸而寬廣,使人聯想到車夫哼唱著俄羅斯民歌,趕著馬車在茫茫雪原上奔馳的情景。第二部分主題較為活躍,帶有歌曲和舞曲的雙重特點,在小二度音裝飾下,生動地模仿了馬車鈴鐺的聲響,這一旋律在鈴鐺聲中盤旋跳躍,使樂曲充滿生氣。第三部分中速的快板,在響亮的和弦伴奏下,雙手八度齊奏的旋律,仿佛是一個相貌英俊、性格爽朗的趕馬小伙在放聲歌唱一首俄羅斯民歌,旋律充滿歡樂情緒。音樂展示了這樣一個農村生活的畫卷:白雪皚皚的俄羅斯廣闊原野上,沿著松林邊的蜿蜒小路,雪橇飛馳而過,積雪在馬蹄下沙沙作響,雪花飛舞,活潑的鈴聲和歡樂的歌聲交織在一起,逐漸飄向遠方。教學目標:1、聆聽作品《雪橇》,通過欣賞樂曲,讓學生感受樂曲情緒、速度、樂段的變化。2、感受樂曲主題的旋律,能引導學生嘗試哼唱樂曲,體會乘坐雪橇帶來的快樂心情。3、通過學習樂曲中的音樂符號,理解音樂符號的適當運用對樂曲風格的影響。4、通過欣賞樂曲激發學生對冬日的向往和喜愛,激發學生探索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欣賞樂曲,讓學生感受樂曲情緒、速度、樂段的變化教學難點:學習在音樂中適當運用音樂符號。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時光如梭、四季輪換,每一年都有四季,大家對每個季節有怎樣的印象呢?我們一起觀察圖片來回顧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可以用哪些詞匯來描述呢?夏天呢?秋天呢?【出示PPT】生:觀察圖片,回答自己印象中的春、夏、秋。師:那么冬天呢?提到冬天你會想到什么呢?生:下雪、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等。【出示PPT】師:除了有剛剛大家所說的,還有一個好玩的項目就是——雪橇,你們看到過玩雪橇嗎?生:回答師: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一首樂曲《雪橇》來走進冬日的歡樂時光。師:首先來聆聽樂曲,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生:歡樂、愉快、輕松的情緒師:《雪橇》這首樂曲是由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大家了解這位作曲家嗎?【介紹作曲家】師: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于1862 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作品有歌劇《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等作品。鋼琴組曲《四季》共有12 首樂曲,其中六月《船歌》及十一月《雪橇》比較出名。師:今天我們聆聽的就是第十一首《雪橇》,這是一首描寫冬日歡樂的樂曲,鋼琴模仿馬拉雪橇上的鈴鐺叮咚聲,輕快活潑,極富俄羅斯民族音樂風韻,雪橇在茫茫草原上逍遙自在地奔跑,一路灑下歡愉快樂的鈴聲。接下來聆聽樂曲,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呢?演奏形式是什么呢?(可聆聽部分)。生:鋼琴 獨奏師:鋼琴是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樂器。【介紹鋼琴】師:聆聽第一主題音樂,你找一找音樂中有哪些你熟悉的音樂記號呢?這些音樂記號在音樂中有什么作用呢?【找出音樂記號+簡單描述】師:接下來讓我一起來了解一下音樂符號吧。【講解頓音、重音記號、圓滑線】師:接下來跟隨旋律線畫一畫,感受第一主題音樂旋律。【跟隨音樂畫旋律線】師:這次的聆聽我們用“LU”哼唱主題。【教師教唱+學生熟悉旋律】師:第一主題部分為小快板,旋律質樸寬廣,使人聯想到車夫哼唱著俄羅斯民歌,趕著馬車在茫茫雪原上奔馳的情景。師:接下來我們來聆聽第二主題,聆聽音樂,你注意到音樂中有什么特殊的聲音了嗎?你認識這個音樂符號嗎?【講解倚音】師:樂曲中,倚音在模仿什么聲音呢?生:模仿馬車鈴鐺的聲音師:接下來跟隨旋律線畫一畫感受音樂旋律。【跟隨音樂畫旋律線】師:接下來我們來當小演奏家,模仿“鋼琴”演奏,第二部分主題較為活躍,旋律在鈴鐺聲中盤旋跳躍,使樂曲充滿生氣。師:聆聽樂曲第三部分。【介紹第三部分】師:樂曲為中速的快板,仿佛一個相貌英俊、性格爽朗的小伙在雪原上放聲歌唱、奔馳而過,逐漸走遠,歌聲也飄向遠方。師:想象冬季場景,欣賞我國著名鋼琴家郎朗演奏《雪橇》【觀看視頻】師:熟悉樂曲后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吧,接下來將你聆聽音樂時聯想到的情景連一連。【對應音樂主題連線】總結雪花用白色的身體裝扮了這個世界,人們在寒冷的天氣里發明了許多有趣的游戲,于是我們的世界不但美麗而且充滿歡聲笑語。聰明的同學們,你們一定也能在這個冬天里發現許多樂趣,是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