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第2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怎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2.掌握我國農業資源的分布3.了解怎樣保護土地資源重點和難點重點:怎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難點:1.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2.對學生進行國土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 環境觀,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和教學掛圖教學過程導入:中國農業的分布1.農業的重要性講解:農業農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吃、穿、用等物;農業還給工業生產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所以說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地形、氣候、土壤等各種自然條件以及社會經濟條件千差萬別,形成了多樣化的農業。2.農業的分類提問:看課本找出農業部門包括哪幾類?學生回答:承轉:在農業生產中,各地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把農業生產部門在最適宜它發展的地區,稱為因地制宜。各地因為氣候條件的不同,適宜的農業種類也不同。3.農業的東西差異提問:根據前面提到的內容,和課本P12-13頁,回答我國東西部地區各自最適宜發展什么種類的農業?學生回答:講解:總體來說:東耕西牧。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4.農業的南北差異提問:根據前面提到的內容和課本,回答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各自最適宜發展什么種類的農業?5.因地制宜發展農業(1)在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地地區:發展林業可保持水土。(2)在低山秋林地區:降水少,但牧草生長好,適宜發展畜牧業。(3)在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宜發展種植業。(4)在靠近江河湖泊地區:河湖多宜發展漁業。三、生態環境保護1.土地資源的危機:提問:讀課本,找出土地資源的危機有哪些?學生回答:講解:土地資源的危機包括:①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③土地鹽堿化④亂占耕地⑤濫伐森林⑥過渡放牧⑦土地污染2.保護耕地提問:讀課本,找出我國的一個與土地有關的基本國策是什么?學生回答:講解:我國人均耕地少,加上使用不盡合理。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確保耕地面積不少于18億畝。四、科學技術推進農業發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合理灌溉,推廣節水農業:防止土壤鹽堿化,節約水資源科學使用農藥化肥:減少污染,保護土壤和水體生態發展生態農業:如沼氣池建設,實現物質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通過展示各地因違背自然規律發展農業導致生態問題的案例,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不合理農耕的關聯,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類農業活動與自然環境唇齒相依的關系。無論是分析農業分布地域差異成因,還是探討科技助力農業發展利弊,學生們都展現出了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但在涉及農業科技知識時,部分內容講解過深,如一些前沿生物技術原理,超出了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導致部分學生聽得一頭霧水,理解困難,課堂出現短暫冷場,影響了整體教學節奏。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第1課時教學目標1.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2.掌握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重點:1.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2.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教學準備:多媒體和教學掛圖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一、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1.定義提問:讀課本找出什么是土地資源?學生回答:講解:①土地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場所。②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我們可以:2.分布提問:看課本分析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各自分布在我國的那些區域?學生看圖討論并回答:講解:(1)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大部分草地和難利用土地如戈壁、干旱荒漠、石山等集中分布在西部內陸地區(非季風區)。(2)草地:400mm等降水量線的西北部地區(非季風區)高原、山地。耕地:旱田:800mm等降水量線的東南部(季風區)的秦—淮以北(北方地區)的平原。水田:400mm等降水量線的東南部(季風區)的秦—淮以南(南方地區)平原、盆地、丘陵。林地:我國東北、西南和東南地區的山地和丘陵地區。(3)提問:難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新疆、內蒙古、西藏。(4)歸納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有怎樣的特點?分布不均。4.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課堂活動:看課本繪圖活動,分析并討論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學生完成活動并回答:講解: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①總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區多,平原少;③高質量耕地少,后備耕地資源匱乏。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通過本次教學反思,我深刻認識到教學是一個不斷優化、持續改進的過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努力讓地理課堂更加精彩紛呈,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收獲更多知識與成長。(共22張PPT)第5章 自然資源與產業活動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中圖版第2課時 中國農業的分布 生態環境保護 科學技術推進農業發展學習目標1.認識到農業生產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布局農業,避免過度開發造成生態破壞,樹立在發展農業過程中主動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人地協調觀)2.知道科學技術如何全方位推動農業發展,涵蓋農業機械裝備提升生產效率、生物技術改良品種增強抗逆性、信息技術精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綜合思維)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1.主要部門漁 業種 植 業林 業畜 牧 業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1.主要部門種植業農業類型林 業畜牧業漁 業我國東部季風區土壤肥沃,氣候溫暖,雨熱同期,是我國主要的種植業分布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山地地區。在水域中進行天然捕撈,或人工養殖有價值的水生生物的生產部門。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風區的高原和高山上。耕地:種植業林地:林業草地:畜牧業水域:漁業【問題一】 為什么耕地和林地為什么大多分布在東部季風區?難以利用的土地和草地大多分布在西北非季風區?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東部季風區土壤肥沃,氣候溫暖,雨熱同期。西北非季風區深居我國內陸,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坡度較大,容易發生水土流失有寬廣的水域地勢起伏較小,牧草豐盛1234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因 地 制 宜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1.“因地制宜”——種植業水田旱地秦嶺——淮河一線旱地分布在北方因為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水田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因為南方氣候濕熱多雨水 稻小 麥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1.“因地制宜”——種植業南方甘蔗北方甜菜南方油菜北方花生2.“因地制宜”——林業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大興安嶺長白山橫斷山脈東南丘陵東北林區南方林區西南林區我國最大天然林區,主要樹種有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等樹種豐富,多為天然林人工林為主,主要種植經濟林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3.“因地制宜”——畜牧業我國的牧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非季風區的高原和高山上。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省級行政區擁有廣闊的天然草場,是我國主要的畜牧業基地。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二. 中國農業的分布實例 地形 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氣候特征華北平原種植小麥 平原 耕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興安嶺發展林業山地林地氣候多樣四川盆地種植水稻盆地耕地氣候濕熱多雨內蒙古高原發展畜牧業高原草地降水較少,草場廣布【問題二】 請大家根據所學內容,寫出三個我國因地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實例。三. 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一:水土流失在坡度大的山坡上種植作物,雨水會將這些疏松的表土沖走,造成水土流失。1.生態問題由于人們砍伐樹木,開墾草地,導致土地表層土壤疏松。當大風亂來時,土壤表面顆粒易被卷走,造成土地荒漠化。問題二:土地荒漠化三. 生態環境保護1.生態問題三. 生態環境保護城市建設、工業區建設、農村宅基地建設等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我國耕地逐年減少。問題三:亂占耕地1.生態問題三. 生態環境保護由于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堿,從而導致農作物減產或不能生長。問題四:土地鹽堿化1.生態問題三. 生態環境保護2.保護措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合理灌溉,推廣節水農業:防止土壤鹽堿化,節約水資源科學使用農藥化肥:減少污染,保護土壤和水體生態發展生態農業:如沼氣池建設,實現物質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三. 生態環境保護“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3.土地政策滿足人民生活和國家建設多方面的需求。大力發展和推廣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發展:①優質,②高產,③高效,④生態,⑤安全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四. 科學技術推進農業發展2021年5月,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學家的超級雜交水稻項目在海南三亞測產,平均產量為1004.83千克。安裝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實現精準高效播種棉花的同時,還可以在播種的過程中將滴灌帶埋到地膜下面。利用該技術不僅可以增加單位土地的保苗株數,促進棉花增產,還可以實現節約用水。課堂小結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總量豐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后備耕地資源缺乏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氣候類型多樣土地資源類型多樣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北方旱作物南方水稻東北西南南方西北內陸江河臨海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人口大國農業類型:農業分布:水資源的分布隨堂習題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A. 小麥 B. 玉米 C. 水稻 D. 高粱2.下列地區中,適宜發展畜牧業的是( )A. 東北平原B. 內蒙古高原C. 長江中下游平原D. 塔里木盆地CB隨堂習題3.農業科技中,通過生物技術改良品種能夠( )A. 提升生產效率 B. 優化資源配置C. 增強抗逆性 D. 精準管理4.下列不屬于農業面源污染的是( )A. 農藥過度使用 B. 畜禽糞便排放C. 工業廢水排放 D. 化肥過量施用CC(共16張PPT)第5章 自然資源與產業活動第二節 土地資源與農業中圖版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學習目標1.認識到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差異決定了土地資源利用類型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的觀念。(人地協調觀)2.熟知我國不同區域土地資源的顯著特征與分布規律。(區域認知)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1.概念①土地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場所。②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2.分布中國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圖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其他林地林地耕地非季風區季風區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以水田為主的耕地江南水田插秧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濕潤區>800mm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以旱地為主的耕地東北大平原的耕地半濕潤區:在400mm--800mm之間林 地黑龍江大興安嶺的樟子松海南島熱帶季雨林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草原和草地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的草原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甘肅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沙 漠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干濕區和地形區的相關知識小組討論完成學習任務。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耕 地林 地草 地難利用土地季風區濕潤、半濕潤平原盆地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丘陵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半干旱區山地高原盆地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3.特征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特征1:總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特征2:山區多,平原少。特征3:高質量耕地少,后備耕地資源匱乏。一.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我國國土遼闊,但耕地只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3.49%,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種植業的穩定發展,必須以穩定一定數量的耕地作為保障。課堂小結農業用地建設用地難以利用的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城鄉建設用地交通用地工礦用地沙漠;戈壁;雪山冰川;石山;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隨堂習題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事物規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B.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C.我國土地類型齊全,耕地比重大D.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夏秋多、冬春少C課堂小結2.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與草地的分界線大致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B.1月0℃等溫線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中國土地資源及其特征.pptx 第1課時 教案.docx 第2課時 中國農業的分布 生態環境保護 科學技術推進農業發展.pptx 第2課時 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