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第七章第三節第一課時 乙醇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認識乙醇的物理性質、分子結構特點及生活用途。通過水、乙醇分別與金屬鈉反應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探究有機物中官能團的重要作用,初步培養學生“宏微辨析”與“模型認知”的學科思維能力。3. 結合乙醇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會化學對人類的重要貢獻,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乙醇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難點:乙醇與鈉及催化氧化反應原理的理解。課前準備球棍模型無水乙醇金屬鈉銅絲等。教學過程【引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展示一個小魔術,噴壺中所裝的物質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乙醇。接下來,我們一起研究乙醇。請同學們觀察桌上的乙醇試劑,閱讀課本77頁,并完成學案上“乙醇的物理性質”的內容。一、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俗稱酒精。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易揮發,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二、乙醇的結構分子式:C2H6O 結構式: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OH (羥基)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稱為烴的衍生物。如CH3Cl、CH3CH2OH、CH3COOH等。決定有機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官能團。羥基是醇類物質的官能團,碳碳雙鍵和碳碳三鍵分別是烯烴和炔烴的官能團。烴分子失去1個氫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烴基,可以用—R來表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烴的衍生物分子一般可以看成是烴基和官能團相互結合組成的。例如,乙醇分子可以看成是由乙基和羥基組成的:CH3CH2-OH。三、乙醇的化學性質(一)與活潑金屬(如Na)反應 ——置換反應【實驗7-4】在盛有少量無水乙醇的試管中,加入一小塊新切的、用濾紙吸干表面煤油的鈉,在試管口迅速塞上帶尖嘴導管的橡膠塞,用小試管收集氣體并檢驗其純度,然后點燃(如圖7-19),在將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待燒杯璧上出現液滴后,迅速倒轉燒杯,想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并與前面做過的水與鈉反應的實現現象進行比較。【小組探究】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學案上鈉分別與水、乙醇反應的實驗對比的表格。鈉分別與水、乙醇反應的實驗對比與水反應 與乙醇反應鈉的位置 浮在水面 沉在底部鈉的形狀變化 熔化 不熔化有無聲音 發出嘶嘶聲 沒有聲音有無氣泡 有氣泡產生 有氣泡產生劇烈程度 劇烈 緩慢反應方程式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鈉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的劇烈程度:H2O C2H5OH乙醇與鈉的反應相同條件下水與鈉的反應緩和得多。根據鈉與水和乙醇反應的劇烈程度得出:水中的氫更容易脫去。反應方程式: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二)氧化反應1. 在空氣中燃燒反應方程式:CH3CH2OH + 3O22CO2 + 3H2O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應用:作燃料乙醇與氧氣反應時,如果改變反應條件,產物會不會變化呢?請大家完成實驗7-5。【實驗探究】向試管中加入少量乙醇,取一根銅絲,下端繞成螺旋狀,在酒精燈上灼燒后插入乙醇,反復幾次。注意觀察反應現象,小心地聞試管中液體產生的氣味。實驗現象:a.加熱時銅絲由紅變黑,插入乙醇后銅絲又由黑變紅。b.試管口聞到刺激性氣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課件講解乙醇催化氧化反應歷程。2. 乙醇的催化氧化銅絲變黑: 2Cu+O22CuO CH3CHO + H2O + Cu銅絲變紅:總反應方程式為:2CH3CH2OH + O2 2CH3CHO+2H2O反應中銅(或銀)作催化劑。醇催化氧化機理:醇發生催化氧化時去掉2個H原子。連接-OH官能團的碳原子上必須有H,才能發生催化氧化。被強氧化劑氧化CH3CH2OH CH3COOH檢測司機酒駕原理乙醇發生反應的斷鍵原理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如圖,發生不同化學反應時乙醇的斷鍵位置:(1)與活潑金屬反應鍵①斷裂(2)CH3CH2OH 燃燒鍵全部斷裂(3)在Cu或Ag催化下和O2反應鍵①③斷裂四、乙醇的用途1.用作酒精燈、火鍋、內燃機等的燃料。2.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劑:醫藥、香料、化妝品、涂料等。3.醫療上常用體積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劑。課堂小結板書設計乙醇一、物理性質二、分子結構:CH3CH2—OH三、化學性質1.置換反應2.氧化反應(1)燃燒(2)催化氧化(3)被強氧化劑氧化四、用途課堂練習1.能證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個羥基的事實是( )A.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B.0.1 mol乙醇與足量的鈉反應生成 0.05 mol氫氣C.乙醇完全燃燒生成水D.乙醇容易揮發2. 下列有機物中,不屬于烴的衍生物的是( )3.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如下圖,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醇和鈉反應,鍵①斷裂B.在Ag催化下和O2反應,鍵①③斷裂C.在Cu催化下和O2反應,鍵④⑤不可能斷裂D.乙醇是電解質,在水中鍵①斷裂能電離出氫離子課后作業1.完成課本82頁練習1、2。2.預習課本79-81頁乙酸部分內容。教師自我教學反思:本次公開課結束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認真的回顧和思考。在教學設計方面,我認為整體結構較為清晰,重難點突出,能夠較好地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學習。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反應歷程環節的過渡可以更加自然流暢,以增強課堂的連貫性。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如實驗演示、小組討論等。從課堂反饋來看,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組織小組討論時,個別小組的討論效果不夠理想,學案上呈現的結果也存在錯誤和表達不清晰的情況。可能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監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對于課堂提問,我發現部分問題的針對性還可以再加強,以便更精準地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有時未能及時給予更深入、全面的反饋和評價,這一點在今后要格外注意。在時間把控上,基本能夠按照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但小組討論環節和課堂練習還是稍顯倉促,導致學生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充分思考和理解。通過這次公開課,我也意識到自己在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潔性上還有提升空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重復和冗長表述。需要加強普通話練習,減少口音、口頭禪等對教學的影響。此外,與學生的互動還可以更加豐富和深入,更好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總之,這次公開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化學課堂。評委點評;優點:魔術引入是一大亮點,現代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應用比較流暢。注重課程細節,強調注意事項。教案、學案的準備比較充分。改進:舉一反三應用不夠,應當適當拓展延伸,達到證據推理的核心素養。可延伸講解丙醇、丙二醇的催化氧化反應。乙醇物理性質一提而過,可以再細化。可借助分子模型,搭建分子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