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小少年教學目標:能用陽光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認識了解附點八分音符、感受節奏特點,認識延音線,唱準音值,通過演唱樹立樂觀向上、勇敢地面對挫折、困難的少年形象,準確表達歌曲情緒。教學重點:能用正確的情緒表現歌曲;教學難點:能準確演唱八分附點音符節奏,認識延音線,并準確演唱延音線的時值。教學過程:談話導入課件出示問題師:你們最近有沒有什么煩心事兒和一些感到快樂的事情,你想跟其他同學分享一下嗎?學生自由分享,教師表示理解這些煩惱和歡樂。師:今天所學習的歌曲就跟少年時期的煩惱有關,板書:小小少年。認識歌曲讀歌詞師生一起讀一讀歌詞,熟悉歌詞,理解大意。音階練習學生跟琴唱一唱音階,用lu模唱為演唱歌曲作準備。難點先學,熟悉旋律跟琴演唱旋律課件出示:5.6|6 5- 3.4|3 2認識附點八分音符,演唱時注意節奏準確。23|4- 42 7.6|5--認識這條旋律,通過四四拍講解延音線所唱的拍數,借助理解延音線的作用。教師示范延音線的唱法,區分有無延音線的作用。3、請學生找一找歌曲中相同的旋律,找到以后分別跟琴唱一唱。三、欣賞歌曲、分析歌曲情緒1、聽一聽原唱,初步感受歌曲。觀看課件,請學生聽一聽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觀看影片,使學生回憶起《英俊少年》這部電影,為理解歌曲情緒作鋪墊)2、簡介歌曲背景課件出示,簡介歌曲,聽完歌曲,教師提問聽過后的感受。師生共同回憶影片內容(影片中主人公海因切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在他年少時父親被害入獄,他被寄養到他的外公家里,因為一些誤會,外公并不喜歡他,而他通過努力獲得了外公的喜愛,還機智的幫助父親洗脫冤屈,并化解了父親與外公之間的誤會),請學生說一說“你所認識的海因切是個什么樣的小少年呢”,教師通過自己的認識(海因切是個愛唱歌的男孩,而且唱歌非常動聽,打動了外公和女管家還有給他錄歌的大叔)引導學生回答,樹立一個熱愛唱歌、樂觀、不畏困難的少年形象。教師小結歌曲情緒通過以上的認識,得出海因切在歌唱時的心情是陽光向上的。四、演唱歌曲1、復聽歌曲聽完歌曲,引導注意歌曲演唱情緒。跟琴演唱歌曲旋律完整演唱分性別演唱、獨唱、分小組演唱;學生自由組合唱。引導思考、課時小結師:同學們,海因切面對困境和磨難時,是怎樣做的呢,你們的年紀和海因切相仿,你們的煩惱或許已經來了,或許也正在悄悄向你靠近,你們能不能像海因切一樣,勇敢地樂觀的面對、機智的解決迎面而來的煩惱呢?教學反思1、在本節課中,學生對附點八分音符的掌握比較到位。對延音線的把握并不太理想,不分學生在齊唱中聲音不齊,時值不夠,在剛開始的旋律練習中,學得不夠透,但是因為整堂課的過渡與繼續,沒有繼續深入,我發現在跟琴伴奏時,旋律練習中和弦是在兩拍后讓學生作附點四分音符來演唱的,但是通過后面歌曲教學中發現,和弦作三拍后跟進演唱時,時值把握的更準確一些。2、在回憶影片內容中,學生能記得海因切唱過他媽媽的歌的名稱(《最后的玫瑰》),是我意想不到的,說明學生對海因切愛唱歌和那段唱歌片段比較深刻。3、在小結中,對海因切品質的學習,應該只提出問題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回答,除了這些,應該回憶本課重難點,加深附點八分音符和延音線作用的記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