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秘密★啟用前恩施市 2024 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考試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題卷(本試題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地理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人類首份月球背面樣品,返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16日,天舟八號貨運飛船成功將80余件科研產品送抵中國空間站,湖北科研團隊研制的月壤磚就在其中,將在太空中開展性能實驗,從而確認月壤磚能否勝任在月球上蓋房子的任務。圖1示意“月壺尊”月球未來基地。據此回答1~3題。圖1“月壺尊”月球未來基地圖1.比“嫦娥探月”所在天體系統高一個層次的是A.地月系 B.銀河系 C.太陽系 D.總星系2.嫦娥六號返回地面時,說法正確的是A.我們可以看見月亮 B.此時我國晝長夜短C.此時恩施 18時日落 D.此時恩施處于秋季3.建造月球未來家園有利于①促進我國尖端科技發展; ③提升人類認知太空水平②尋找地外適宜人類居住環境; ④擴大我國領土面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聯合國徽章圖案是以北極點為中心的世界地圖,由交叉的橄欖枝組成的花環相托而成。地圖包括五個同心圓,投影范圍延伸至南緯60度。徽章也是希望的象征,代表著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與團結的夢想與渴望。圖2示意聯合國徽章。據此回答4~5題。圖2 聯合國徽章4.徽章中的世界地圖未能反映地球全貌,實際地球海陸面積比約為A.8:2 B. 7:3 C. 6:4 D.5:55.徽章中的世界地圖沒有展現的是A.北冰洋 B.大洋洲 C.印度洋 D.南極洲恩施某中學的學生乘大巴車到州文化廣場進行研學活動,觀看大型舞臺劇“西蘭卡普”。圖3 示意北斗衛星導航。據此回答6~7題。圖3 北斗衛星導航地圖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全程長度約為5公里 B.汽車行進的方向為自北向南C.金山大道為東西走向 D.向家坪位于金山公館的西北7.去州文化中心的途中,領隊老師打開電子地圖導航,老師兩手指張開對電子地圖進行“放大”操作可以A.圖中出現恩施機場 B.地圖的比例尺變小C.改變汽車行駛方向 D.出現文化中心具體展館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包含中國等15個成員國,覆蓋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貿易量。圖4示意 RCEP 成員國分布。據此回答8~10題。圖4 RCEP成員國分布示意圖8.關于 RCEP 成員國,下列說法正確的A.都是發達國家 B.都是太平洋沿岸國家C.有發展中國家 D.都是亞洲國家9.中國等 16個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在泰國曼谷召開的RCEP會議。大會最可能使用的語言是A.漢語 B.泰語 C.粵語 D.英語10.各國積極參與推動 RCEP,其共同目的主要是A.促進區域經濟合作 B.提高勞動生產率C.提高本國教育水平 D.加強自然環境治理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用好地理工具 開展地理實踐地球儀和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好幫手,進行地理實踐活動使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生活。[做一做]地球儀是地理工具之一,我們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圖5示意簡易地球儀制作步驟。圖5 簡易地球儀制作步驟示意圖(1)請給制作簡易地球儀的先后步驟排序。(2分)[看一看]在特定的機位,廣東珠海標志性建筑日月貝(由東樓、西樓組成)與名亭樓能呈現“古今同框"的效果。圖6示意10月23日下午拍攝的“古今同框”照片,此時東樓和西樓攝影機位的一面都被陽光照亮。圖7示意機位與建筑物關系。圖6 古今同框 圖7機位與建筑物關系圖(2)照片拍到了東樓的_____面(東/西),該日正午過后,東樓照片中的一面被太陽光照亮時間最長為__________小時。(4分)[找一找]地理實踐包括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等內容。(3)實地考察走訪我們的家鄉,說出一項我們家鄉的傳統文化。(2分)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阿者科計劃走出致富新路徑阿者科村位于中國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這里不僅有森林、村莊、梯田、水系共同構成的獨特生態系統,還保留了特色的哈尼族傳統民居及文化。 這里曾是典型的貧困村,通過“阿者科計劃”,鄉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致富新路徑。圖8示意元陽縣位置及阿者科村聚落布局。圖8元陽縣位置及阿者科村聚落布局圖[探自然環境特征]哈尼族人居住的云南哀牢山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年降雨量一般超過 1200mm,霧多,日照少。(1)元陽縣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五帶中的_______帶,年降水量較大,阿者科村所在地區地勢起伏較 。(4分)[觀傳統地域文化]走進阿者科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棟棟獨特的“蘑菇房”。這些房屋用泥土和石頭砌成,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形狀酷似蘑菇。蘑菇房巧妙地利用了當地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保證了居住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圖9 蘑菇屋景觀圖(2)由于地形的限制,阿者科村當地形成了“坡上森林、坡下梯田”的布局特色,這樣可以發揮森林的 生態效益。(2分)(3)說說當地居民建造蘑菇房時,采用泥土、石頭和茅草等材料的目的。(2分)【思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阿者科計劃”是指依托梯田景觀、傳統手工、哈尼文化三大特色,由政府組織村民成立旅游發展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其收入歸全村所有,并按一定比例分紅的鄉村發展計劃。(4)說出“阿者科計劃”的實施對該村的有利影響。(2分)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我的校園我的家某中學校園內在連續較長時間降水或遇暴雨天氣后,部分區域路面常會出現積水,給師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地理小組以“我的校園我的家”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實地調查]小組成員測量并繪制了校園平面圖(圖10)。某次較強降水后,同學們找到積水位置,并把積水明顯的區域標記在圖中相應位置。圖10校園平面圖(1)調查結果顯示,植被覆蓋的區域積水現象并不顯著,積水主要集中在圖書館、體育場、籃球場以及 周邊地區。(2分)[分析探究]同學們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氣候資料,如下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氣溫(℃) -3.4 0.6 8.3 12.1 19.9 23.5 23.1 22.5 18 10.2 4.3 -4.9降水量(mm)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 28.1 12.9 2.9(2)根據資料,補充繪制該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2分)圖 11 某市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3)說出校園最可能出現積水的時段是_________,并從氣候角度簡要說明原因。(4分)[成果展示](4)調查結論:校園積水主要與地面狀況和__________有關。(2分)(5)為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請給學校提出一條改進措施。(2分)第二部分 生物學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多姿多彩的生物,使地球充滿無限生機,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同各種生物息息相關。人類對生物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正是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使得生物學不斷發展。據此完成 14-15 題。14.下列生命現象中,與“蜻蜓點水”屬于同類型的是A.吃桔子分泌唾液 B.桃樹開花結果 C.鴨子從小長大 D.運動后出汗15.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的探索與研究,下列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相符的是A.林奈-生物分類 B.達爾文--DNA分子雙螺旋結構D.沃森、克里克--血液循環 C.哈維--生物進化論16.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生命觀念之一,下列對應關系與此相符合的是A.植物葉的鑲嵌式排列-大面積吸收陽光 B.沙漠植物根系多而長--利于吸收有機物C.變形蟲的偽足控制變形蟲的生命活動 D.草履蟲的纖毛攝取細菌、微小浮游生物17.圖12表示有關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中與甲、乙、丙、丁依次對應有誤的是圖12A.生物圈、大氣圈下層、巖石圈上層、整個水圈B.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C.胚乳、胚根、胚芽、胚軸 D、葉、表皮、葉肉、葉脈☆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科學探究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式,對教材實驗的改進設計和分析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途徑之一。據此完成18-19題。18.圖13是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實驗前將植株放在暗處2-3天,將暗處理后的植株按圖2安裝好后移到陽光下照射3h,取下葉片A和B,經過脫色、漂洗、染色、水洗等處理。下列相關敘述與實驗不相符的是圖 13A.該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的有無 B.葉片脫色和染色的液體分別是酒精和碘液C.處理后 B葉片變藍,A葉片不變藍 D.該實驗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19.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蒸騰作用后,設計了與之相關的實驗裝置,如圖14所示。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圖 14A.裝置中水分的出口是葉片上的氣孔 B.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減少水分蒸發C.在溫暖有陽光的條件下右側水位下降較快 D.實驗過程中氣泡會向左或者向右移動☆獼猴桃,俗稱“羊桃”,果實酸甜可口,富含維C和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果中之王"。獼猴桃樹是雌雄異株,雌花比雄花要大一些,顏色潔白,非常美麗,且有蜜腺。據此完成 20-21題。20.完整的獼猴桃果實可以保存較長時間,而破損的果實會很快腐爛,這說明果實表皮所屬的組織和功能分別是A.保護組織、保護功能 C.營養組織、貯存功能B.分生組織、分裂功能 D.輸導組織、運輸功能21.“獼猴桃樹雌雄異株”,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獼猴桃的花是兩性花 B.獼猴桃能自花傳粉C.人工傳粉能提高產量 D.獼猴桃雄樹能結果☆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是公認的黃金食品,極富營養價值,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玉米稱為人類膳食結構的平衡大使。為了獲得足夠的玉米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也一直致力于玉米高產技術的研究。據此完成 22-23題。22.玉米在種植過程中,下列措施與對應的生物學原理不相符的是A.移栽玉米幼苗要根部帶土——保護幼根和根毛B.種植玉米要合理施肥——為玉米生長提供無機鹽C.玉米植株要合理密植——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D.適當增大大棚內晝夜溫差——促進呼吸作業,提高產量23.科學種植實現了玉米豐產,你認為玉米增產的物質主要來自于A.空氣中的氧氣和土壤中的有機物 B.土壤中的無機鹽C.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土壤中的有機物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24.某班同學為當地科普館制作細胞模型,以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小組進行項目規劃,并開啟了項目學習的探究實踐之旅。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8分)甲圖乙圖 丙圖 丁圖(1)第一組同學制作了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因為甲圖中步驟 ▲ 操作不當,導致出現了乙圖中的氣泡現象。第二組同學選用洋蔥鱗片葉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如丙圖所示圖像,若想讓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向 ▲ (選填“右下方”或“左上方”)移動裝片。在觀察過程中,要想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調節丁圖中的[ ] (填編號和結構名稱)。經過觀察后,同學們對動、植物細胞結構有了初步認識,在老師的指導下塑料盒(代表細胞壁)塑料袋大棗制作了如圖15所示的細胞模型,請分析并回答問題:圖 15(2)該細胞模型屬于 ▲ (選填動物或植物)細胞,判斷的依據是 。你認為該模型缺少的細胞結構還有 ▲ (寫出一個即可)。(3)制作細胞膜時,若有兩種材料可供選擇,一種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種是網眼很小的細紗網。你會選擇哪種材料 ▲ ,理由是該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示出細胞膜 的功能。25.花生,原名“落花生”,其果實營養價值豐富,是一種廣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圖16中圖一和圖二為花生植株及其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箭頭表示物質運輸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物質,A、B、C表示結構),圖三為種業部門種植花生獲得的實驗數據曲線。請據圖分析作答:(7分)圖16(1)恩施被譽為“世界硒都”,土壤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土壤中的硒元素通過土壤溶液主要被花生植物根尖的 ▲ (填部位)吸收,通過莖中的 ▲ (用圖二中的字母作答)運輸到花生的各個器官。(2)圖一中,花生閉花授粉(說明:閉花授粉是自花授粉的一種,是指在花未開放之前就完成了授粉)并受精后,子房下部細胞迅速伸長形成子房柄,子房柄與其前端的子房合稱果針,由果針頂端木質化的表皮細胞形成的“帽狀物”保護 ▲ 進入土壤,使其發育成果實-花生,花生因此得名“落花生”。(3)圖二中,花生植株在結構[C] ▲ 內進行光合作用,將[①]和[②]轉化成[③]有機物,貯存在花生的子葉中。成熟的花生是小松鼠的食物之一,花生與松鼠在結構層次上最大的區別是 .(4)由圖三所示可知,當花生種植密度為 ▲ 時,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又能相對減少有機物的損耗,利于提高產量。利用起壟種植技術種植花生可以提高產量,起壟播種能保證后期“正其行,通其風”。“通其風”主要是考慮環境因素中 ▲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26.茄子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見蔬菜,經過長期的栽培,形成了形狀和大小不同的多種多樣的茄子(如圖17)。(8分)(1)茄子的花大、顏色鮮艷,茄子花的主要結構是 ▲ 。茄子開花后必須經歷 兩個過程才能發育成茄子。圖 17(2)茄子屬于雙子葉植物,其種子中的胚由 ▲ 組成,種子萌發的營養來自 .(3)茄子播種后,要在種植區域全面澆一次水,以保持長時間的土壤濕潤,這是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 ▲ 。當茄子植株生長過高且坐果較少時,可適當采取“打頂摘心”的措施來解決。“打頂摘心”旨在通過摘除 ▲ 來控制植株高度,促進側枝生長,提高坐果率。(4)從一粒小小的種子長成掛滿茄子的植株,離不開細胞的 ▲ 。茄子果實有長有圓,果皮有白、紅、紫等。紫色茄子的表皮細胞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存在于細胞的 中。27.神州十八號航天員李廣蘇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了他在太空中通過無土栽培技術建造的“太空菜園”,看到視頻后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也設計了一個無土栽培的實驗,來探究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實驗記錄如下:(7分)(1)提出問題:_ (2)作出假設: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無機鹽。(3)設計實驗并實施:①將20株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青菜幼苗平均分為2組,分別放在A、B兩個相同的容器中,相關處理及數據見下表(說明:A、B兩組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組別 青菜植株重量(單位:g) 增重比例培養第1天 培養第11天A( ) 27 37 37%B(30毫升無機鹽營養液) 26.7 42 57%②表中A組應盛放 ▲ ,B組營養液在配置時,需要考慮無機鹽的 .③在第1天和第11天分別稱青菜植株的重量,計算重量增加的比例。(4)比較實驗結果:A組青菜比B組的增重比例_ ▲ ,由此得出結論: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發育有影響,無機鹽能 .(5)若B組的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后,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說明植物缺乏含磷無機鹽,該同學針對植物病情,及時添加對應無機鹽,但出現了“燒苗”現象,分析燒苗的原因 ,請提出解決的措施 .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一、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B D C D C D A二、非選擇題(共 3 題,共 30 分)11.(8 分)(1)④①③⑤② /④③①⑤② (2分)(2)西 (2分); 6 (2分)(3)吊腳樓、恩施揚琴、西蘭卡普、土家擺手舞、花朝節、女兒會等(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12.(10分)(1)熱 (2分); 大 (2分)(2)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3)就地取材;降低修建成本;防雨;冬暖夏涼等(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4)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提高當地居民收入;促進該村經濟發展等(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13.(12 分)(1)教學樓(2分)(2)(2分)(3)時段:7~9月/夏季/夏秋季節。(2分)原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降水強度大,多暴雨;降水頻率高等。(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降水強度、降水量、降水持續時間(2分,任意回答一點即可得2分)增加綠化面積;鋪設透水磚;建設海綿校園;增設下水井;雨季到來之前,清理下水井等。(2分,任意回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14——18BAACD 19——23DACD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0分)24.(8分)(1)A 右下方 e細準焦螺旋(2)植物 具有細胞壁 液泡、葉綠體、線粒體(任寫一個即可)(3)細紗網 控制物質進出25.(7分)(1)成熟區 A(2)子房(3)葉綠體、 花生沒有系統(4) b2 二氧化碳26.(8分)(1) 花蕊 (雄蕊和雌蕊) 傳粉和受精(先后順序不能交換)(2)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可以交換順序) 子葉(3)適量的水分(適量必須帶上,水分寫成水份不給分) 頂芽(莖桿頂端的生長點)(4)生長、分裂、分化 液泡27.(7分)(1)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影響嗎(植物的生殖發育需要無機鹽嗎)(3)30毫升蒸餾水 種類、數量、比例 (答完整給分,可交換順序)(4)小 促進植物的生殖發育(5)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溶液濃度,細胞失水適量澆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