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卡(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兩部分,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2.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 初中生小王翻閱道德與法治課本時發現,課本是由教育部組織編寫,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湖南天聞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印刷的。這表明A.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B.社會的發展受到個人的制約C.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支持 D.我們所生存的社會非常簡單2. 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①在團隊活動中積極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②將撿到的錢捐款給受災群眾③對于身邊發現的問題能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了“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這說明A.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B.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C.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D.網絡拓寬了人際交往新空間4. 王某經常請朋友來家里聚餐,每次喝酒聊天到半夜,這嚴重影響到鄰居的正常生活。鄰居找王某交涉時,雙方發生爭執,王某將鄰居交涉視頻發布至社交平臺,引發網友熱議。鄰居認為自己的名譽權被侵害,故一紙訴狀將王某告到了某區人民法院。對此,以下分析中正確的是A.該案件可判李某賠禮道歉、拘役 B.該案件還可以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 D.該案件警示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5. 社會秩序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下列對社會秩序判斷正確的有①人們在火車站排隊進行安全檢查是遵守交通秩序②紡紗工人在車間按操作規程工作遵守生產秩序③行人、自行車、機動車各行其道遵守社會管理秩序④人們在醫院候診的時候保持安靜遵守公共場所秩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 《元史·許衡傳》記載:夏日外出,眾人爭相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摘?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這則故事告訴我們A.遵守社會規則,需要監督、提醒等外在約束B.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積極改變規則C.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將規則內化于心中D.遵守社會規則,需要嚴于律己,不斷地反省7. 請根據以下圖示推斷小王的違法行為最有可能是A.擅自離校,曠課逃學 B.散播謠言,擾亂社會秩序C.借錢不還,不守信用 D.毆打他人,致其殘疾8.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下列行為能體現這些良好品質的有①小李積極參與社會活動②小周從不討論別人的隱私③小吳見到老師主動問好④小鄧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 2024年3月14日永州市“文明創建我先行”主題活動啟動?;顒映h,從一言一行做起,從一舉一動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爭做文明行為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文明建設的志愿者,為建設文明和諧溫馨幸福的美好家園奉獻應有的智慧和力量。開展文明創建活動A.能有效杜絕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B.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C.決定了民族尊嚴和國家形象 D.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10.在學習了《預防犯罪》這一課后,某校八年級(1)班的同學們圍繞“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違法、犯罪的區別和聯系”進行了討論,下列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①同學1:不良行為可能會發展成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屬于違法行為②同學2:違法就是犯罪,就要承當相應的法律責任③同學3:犯罪的本質特征就是觸犯了刑法,具有刑事違法性④同學4: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4年五四青年節期間,某校舉辦了以“青春·責任”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把責任作為征文的主題,是因為①承擔責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構建和諧社會需要社會成員各盡其責③承擔責任會獲得物質方面的回報④履行自身責任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2024年,在我們的記憶相冊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瞬間:年初高速大暴雪人員滯留附近村民免費提供熱水和食物;大爺三輪車側翻西紅柿散落一地,熱心路人合力幫助;公交車上女童高熱驚覺女司機發現異常立即調轉車頭開往醫院……每個人都被他人關愛著,也都在關愛著他人。這一個個鏡頭①匯聚成愛的海洋,使社會更加和諧②傳遞美好情感,給人們帶來溫暖③說明關愛只發生在特定群體④啟示我們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公民有義務維護國家的安全。下列維護國家安全的方式正確的是①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協助②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建言獻策③檢舉、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④監督和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開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顆小小的種子背后蘊含著巨大的科技含量。當前我國種業的科技含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部分種子對外依存度高,需要大量進口,而國產的許多老品種都已經慢慢消失,這是我國農業“芯片”之痛。這警示我們①“種子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關乎國家安全②要做強“種子芯片”,端牢“中國飯碗”③只有實施開放發展戰略,才能實現共贏發展④必須引進國外先進種業技術,維護種源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今天,我們應該①努力成為腦力勞動者,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多貢獻②為祖國的成就感到自豪,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③繼續發揚實干精神,用我們的勞動創造新的輝煌④以執著的信念、過硬的本領,擔負起歷史的重任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了實現最偉大的夢想,我們青少年應該①練就過硬的本領,提升個人素養②立即放下學業,投身社會實踐③樹立遠大的理想,勇擔時代重任④堅持個人至上,成為卓越人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17小題8分,第18小題16分,第19小題14分,第20小題8分,第21小題6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校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號召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例如:課余時間,在圖書館整理圖書。周末,在公園宣講節能環保知識。節假日,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寒暑假,在小區垃圾桶前值守,引導居民對垃圾科學分類。去火車站維持公共秩序……但有家長認為,學生應該要專心學習,參加各類志愿活動會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家長的觀點進行評析。(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近年來,自媒體博主為了博取流量,枉顧道德,踐踏法律的造假事件層出不窮。當無中生有成為常態,網絡誠信逐漸稀缺,公眾被纏縛于謊言編織的繭房之中,“娛樂至死”的警示愈發震耳欲聾,不論是自媒體博主還是其背后的團隊,都應承當起維護網絡公共環境的責任,堅守誠信,讓造假鬧劇不再重現,網絡環境清朗明鏡。請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談談你對誠信的認識(2分)(2)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人人有責,作為青少年在參與網絡生活時有哪些要求。(8分)材料二 信者,其形微妙,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其力顯著,如流水般載舟覆舟,如紐帶般維系社會。回望歷史,商鞅立木為誓,深得民心,為變法成功鋪平道路;反觀當下,頭部帶貨主播屢次推介偽劣商品,觸怒公眾底線,終致輿論嘩然,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查處。由此可知,秉誠信而行,個人得以成長,企業得以壯大,社會得以運轉,國家得以強盛。(3)閱讀材料,簡述誠信的重要性。(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近日,一起“3名初中生霸凌同學并將其殺害”的刑事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3名犯罪嫌疑人在殺人第二天,仍若無其事地到學校上課,其手段之殘忍,反偵察意識之令人震驚。值得注意的是,受害人和三名嫌疑人均為13歲至14歲的未成年人,且皆為留守兒童。若不是媒體曝光,我們很難相信,施暴者的殘忍手段和實際年齡,竟會存在如此令人痛心的反差。(1)近年來,未成年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并呈現低齡化特征。請你分析未成年走向犯罪的原因?(6分)(2)作為未成年,我們應該怎樣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國家富強:得益于吳明珠團隊的研發成果,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耗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吃瓜自由”的國家。民族振興:吳明珠將中國特色的甜瓜系列和完整的育種創新體系推向世界,她被譽為“吐魯番盆地的一顆明珠”。人民幸福:吳明珠說:“如果我育瓜只是為了個人利益,早就成富翁了。一個人的追求,只有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時,才會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會有動力”。請根據吳明珠奶奶的事跡,說說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8分)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國家安全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是實現國家利益的最根本保障,是民族復興的根基。今天,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我們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1)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什么為宗旨?什么為根本?(4分)(2)請你為“國家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設計一個班會題目(2分)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C B C D D D B C B C B C D A D C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8分)材料中這家長的觀點是錯誤的(2分)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2分)②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分)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2分)(16分)(1)①道德角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1分)②法律角度: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1分)(2)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每點2分,共8分)(3)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每點2分,共6分)19.(14分)(1)原因:①家庭:父母疏于監管,管教不嚴、教育方式粗暴、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員的不良影響。②學校:只重視知識教育,忽視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③社會:社會上存在著不良因素,有關部門查處、監管不到位等。④個人:身心不成熟,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自制力差,交友不慎等。(每點2分,共6分,答出三個方面原因即可)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每點2分,共8分)20.(8分)①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③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④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每點2分,共8分)(6分)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每點2分,共4分)國家安全關系你我他;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等(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