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讓我們蕩起雙槳》教案教材分析《讓我們蕩起雙槳》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 《祖國的花朵》 的主題曲,創作于上世紀30 年代,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這是一首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歌曲。《讓讓我們蕩起雙槳》 是抒情的二部曲式合唱,表現作曲家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歌曲描繪了新中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 上,劃著小船盡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歡樂場景。從歌曲的第二部分開始,用了寬緊相間的節奏,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用力劃槳、奮勇前進的情景。教學目標:1.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感覺到生長在社會主義祖國無比幸福。2.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線、朗讀歌詞來深入學習歌曲了解歌曲內在含義。3.通過學習本歌曲,能夠用情緒飽滿、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 能夠唱準兩聲部,并感受合唱的諧和與美妙。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弱起節奏部分的演唱。二聲部的合唱部分。 唱會歌曲并唱好歌曲,能夠唱準兩聲部并做到演唱和諧。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導入新課師:《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是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讓我們伴隨歌聲來欣賞影片片段,并聆聽歌曲描繪了怎樣的場景呢?師放錄像,屏幕上出現一群孩子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一邊歡笑、一邊劃槳,盡情地、幸福地唱著《讓我們蕩起雙槳》。師: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劃船小朋友們唱的歌曲好聽嗎?生:描述視頻內容。三、新課教學【作品及作者簡介】師:《讓我們蕩起雙槳》是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謂是紅遍華夏大地。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這首由劉熾先生作曲,喬羽先生作詞,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歌曲,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橫跨半個世紀,影響了三代少先隊員。詞作者喬羽是中國音樂文協主席,著名詞作家。曲作者劉熾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這首歌曲。師:大家知道這張圖片是哪里的景色嗎?圖片是北京的北海公園,也就是今天我們即將學習的這首歌曲描述的公園。師:首先我們聆聽歌曲,大家來聽一聽歌曲中有沒有描述北海公園的歌詞呢?生:聆聽歌曲,找出相關歌詞。師:歌曲中描述了美麗的北海公園,接下來再次聆聽歌曲,你認為歌曲可以劃分為幾個樂段呢?生:聆聽歌曲,劃分樂段。師:請大家伸出手指,跟隨旋律線,我們來學唱第一樂段吧。生:感受旋律變化。師:感受旋律線,你覺得旋律線的前進像什么呢?生:描述感受師:像不像在前進的波浪呢?【逐句教唱歌曲第一樂段】師:在第一樂段有一個音樂知識,倚音,我們一起來學習。【講解倚音,練習演唱倚音】師:歌詞“紅領巾迎著太陽”有什么樣的含義呢?【講解歌詞含義,激發學生愛國情感】師:在第一樂段有三段歌詞,我們一起看一看歌詞,三段歌詞分別描述了怎樣的場景呢?第一段歌詞描寫北海公園美麗、涼爽的景色。演唱時情緒歡快活潑。第二段歌詞描寫就連水中的魚兒也羨慕自由的我們,演唱時情緒熱情、激動。第三段歌詞描寫,祖國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演唱時有感恩祖國的情緒。師:讓我們用不同情感來演唱第一樂段的三段歌詞。(指導演唱)。師:聆聽第二樂段,在第二樂段加入了哪種演唱方式呢?生:合唱【逐句教唱歌曲第二樂段】師:接下來讓我們完整演唱這首歌曲。要求唱得優美、動聽、充滿熱情和自豪的感覺。師:這首歌曲節奏歡快,讓我們互相交流合作,嘗試為歌曲設計一些動作吧。【表演唱】跟隨伴奏,手握筆或尺作槳,啟發學生想象在湖面上劃船的情景,創造性的表演,活躍氣氛,使音樂課堂進入高潮。師:大家為歌曲設計的動作很豐富,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改編版本的歌曲,一起來跳課桌舞吧。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在學會歌曲的同時我們也要思考“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我們怎樣去做才能報答祖國的恩情?課后我們也可以去聆聽作者更多的優秀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