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吹起羌笛跳鍋莊》教案教材分析:“羌笛〞是羌族重要的民族樂器,“鍋莊〞是羌族人民喜愛的—種民間舞蹈。和許多少數民族一樣,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有“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的說法。羌族音樂原始而古樸,屬我國的民族調式,以五聲、六聲為主。《吹起羌笛跳鍋莊》 這首羌族民歌為四樂句的一段體結構,加清角的六聲徵調式,全歌以歡快跳躍的旋律、質樸通俗的語言表現了羌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由衷贊美和熱愛之情。教學目標:1.使學生感受到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善良熱情好客的民族。在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2.通過學習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和加入聲勢動作,感受歌曲情緒。3.學生可以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吹起羌笛跳鍋莊》。教學重點、難點:1.旋律中十六分音符節奏的準確把握和演唱。2.通過肢體、打擊樂等來表現歌曲的力度及情緒。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伴奏打擊樂器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二、導入新課師:我國的少數民族很多,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的是羌族。今天我們學習一首羌族歌曲叫做《吹起羌笛跳鍋莊》,你知道歌曲名字《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什么意思嗎?【出示課件+教師講解羌笛和鍋莊】師:羌笛,也被稱為羌管,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帶有悲涼之感,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逢過節、喜慶豐收,羌寨里就處處響起羌笛的聲音。鍋莊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云南以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藏語意思為圓圈歌舞,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一人領唱、男女一問一答,無伴奏樂器。師:了解了羌笛和鍋莊,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關于羌笛和鍋莊的視頻,進一步了解羌笛和鍋莊吧。生:觀看視頻三、新課教學師:接下來我們來聆聽歌曲,首先來聽一聽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生:歡快、活潑。師:為什么歌曲給我們一種歡快活潑的感覺呢?讓我們來看一看歌曲第一句。師:你認識這個節奏嗎?生:十六分音符師:因為歌曲里面有很多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節奏使歌曲歡快活潑。師:讓我們伸出雙手,一起來拍一拍,感受音樂節奏吧。生:節奏練習師:感受了歡快的音樂節奏,根據聲勢譜,我們一起為歌曲伴奏歌曲吧!用拍手和拍桌來為歌曲伴奏。(拍桌時注意輕輕拍打桌面),感受歌曲歡樂氛圍和羌族人能歌善舞的特點。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唱歌曲吧。【逐句教唱歌曲】師:在學唱歌曲后你可以為歌曲加入伴奏樂器,讓歌曲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嗎?我們來試試吧。生:可以加入碰鈴、三角鐵等。(練習嘗試)師:學習歌曲后,讓我們試試一起來跳鍋莊舞吧!鍋莊舞以手臂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伍按順時針進行,圍成圓圈。剛剛我們也觀看了鍋莊舞視頻,跟隨音樂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四、總結今天我們在聽、唱、跳等活動中感受到羌族的音樂和文化之美,民族音樂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讓我們以后一起去了解更多的優秀民族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