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音樂與舞蹈(一)》教學設計課題:《音樂與舞蹈(一))課型:綜合課課時:第一課時(本單元共2課時)教材版本: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前(教學思考與架構)(一)教學思考根據全冊統籌安排,本單元我計劃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分別安排一首二拍子《毛主席的光輝》和三拍子的《青年友誼圓舞曲》兩首音樂作品,旨在進行對比聽賞、舞蹈律動、創意實踐等多種手段,掌握聽辨兩種不同風格舞曲音樂的方法,以及通過律動法鞏固節拍的聽辨方法。感受節拍、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在舞蹈中的作用,從而初步探究音樂和舞蹈之間的關系。第二課時的安排是運用第一課時掌握的探尋舞曲音樂節奏的方法用律動感受瑪祖卡、波爾卡兩種舞曲節奏特點,重點學習四拍子《藍色的探戈》。(二)理論依據2022年版新課標修訂的總體思路:著眼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聚焦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個核心素養,堅持以美育人、面向全體、突出實踐、加強綜合的原則。本節課設計在總體思路引領下,具體依據一是以音樂實踐活動引領教學內容,設計實踐與學習內容相關聯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二是優化課程內容,加強課程內容結構化組織與設計,通過學習任務,聚焦核心素養,關聯真實情境,將基本內容融入具體學習任務中。(三)教材分析本單元是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樂與舞蹈(一)》,本單元安排了6首中外舞蹈音樂作品,分別對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舞曲音樂,旨在讓學生在聽賞與實踐中感受動作與節拍、節奏的關聯,在欣賞舞蹈及音樂中感受不同舞種的風格特點,在實踐中體會舞蹈音樂的特點,了解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并能對二者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合理的評價。課中(教學設計與實施)(一)學習(知識、素養、能力)目標1.在作品聽賞、演唱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節拍的聽辨方法,能隨音樂準確擊拍。2.通過律動體驗、創意實踐,感受節拍和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在舞蹈中的作用。3.了解藏族舞曲、圓舞曲兩種舞曲音樂的風格特點,探究音樂和舞蹈之間的關系,感受二者共同構成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美感。(二)教學重難點1.能用擊拍或律動的方式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并準確分辨。2.能積極參與律動表演,感受兩種舞曲風格特點。(三)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剛剛走進初中生活,活潑、好動,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有極大的熱情。但是本校學生生源特點,以及音樂教學條件限制,學生整體音樂基礎不高,基本沒有音樂特長學生,且學習習慣還在建立中,注意力、規矩意識及主動的音樂思維能力有待加強。通過第三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接觸穩定拍、二拍子、三拍子的節拍聽辨、音樂情緒、基本節奏等音樂要素的學習,但他們的恒拍感不穩定,音樂音高的建立以及歌唱的方法接觸甚少,所以教學設計需融合活動、體驗、情境化、綜合化等教學手段,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音樂素養和音樂審美能力。(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五)教學環節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節奏模仿練習觀看舞蹈視頻片段,問:請根據舞蹈律動選擇合適的節奏。3.介紹舞曲體裁民族。4.介紹藏族舞蹈種類引入新課 1.參與節奏模仿。2.觀看視頻,選擇視頻對應的節奏。3.思考舞蹈是哪個民族。4.認真聆聽,了解舞曲體裁。 通過節奏模仿練習,讓學生快速的進入音樂課堂,提高專注力。通過舞蹈中的節奏引入新課,幫助學生建立探究音樂中節拍、節奏、旋律了解等音樂要素與舞蹈相融合的思維方式。新課一、藏族舞曲 1.復習藏族舞蹈基本動律(顫膝、退踏步)2.初聽歌曲,老師帶領學用退踏步、顫膝感受歌曲節拍特點。①問:是幾拍子歌曲?②出示兩條節奏,請為動作選擇合適的節奏。3.觀察歌譜,感知節奏特點①問:請說出你認識的節奏型。②出示節奏分解圖,了解歌曲有豐富的節奏型。③并通過拍打第一第三樂句節奏,探究節奏不同的特點。④學習新的舞蹈步伐(三步一撩)并配合音樂感受情緒的變化。4.跟琴唱歌曲,感受舞曲音樂風格特點。5.引導學生在律動中融入舞曲的風格特點,完整演繹歌曲。6.小結 復習藏族舞蹈基本動作,退踏步、顫膝動作。在音樂中,用律感知節拍強弱規律。3.體會節奏的風點格特點。學習舞蹈動作三步一撩跟唱歌曲,感受旋律特點。6.全班邊唱邊跳,完整演繹歌曲。 舞蹈基本步伐學習引入新課,較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節拍感、穩定拍感的建立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用律動體驗引領學生全曲感受,層層遞進,從節拍、節奏、結構、旋律速度等音樂元素感受藏族舞曲音樂風格特點。引導學生通過節奏體驗,基本藏族舞蹈步伐學習,感受音樂要素在舞蹈中的作用。重視學生參與,重視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新課二、圓舞曲 1.聽《青年友誼圓舞曲》。用擊拍、老師帶領律動的方式感受歌曲情緒、速度、節拍等音樂要素特點。問:歌曲適合在什么場景播放?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2.老師簡單介紹圓舞曲,并觀察歌譜。問:請說出歌曲典型節奏,并拍打。3.引導學生哼唱第一、二句、感受旋律音樂風格特點。4.思考:根據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的特點,你會為這段舞蹈設計怎樣動作呢?5.觀看視頻,感受圓舞曲的體態及律動特點。6.聆聽音樂,二人一組編排動作并表演。7.師生合音樂進行圓舞曲舞蹈表演。 1認真聆聽歌曲,通過擊拍的方式感受歌曲節拍、速度。2.在音樂和老師的律動中說出有6個樂句。以及典型的節奏型并拍打。3.在哼唱部分旋律,探究旋律特點。4.設計圓舞曲的舞蹈動作。5.觀看視頻.了解圓舞曲舞蹈特點。6.分組設計,合音樂完整表演。 在穩定拍感受中培養學生認真聆聽的習慣。通過上一首作品的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典型節奏型。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用愉悅的心情舞蹈,提高學生學習樂趣。通過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的學習,引發學生思考在舞蹈中的作用,并能進行遷移,自主設計動作。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創意實踐、合作表演,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核心素養。三、小結 1.思考:音樂是聽得見的舞蹈,舞蹈是看的見的音樂?2.小結音樂與舞蹈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音樂節奏是舞蹈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者需要根據音樂的節奏來安排動作,為舞蹈提供了豐富的節奏感,而舞蹈也是音樂韻律視覺化的表現。二者相輔相成,從而達到舞蹈與音樂和諧統一的效果。四、作業 玲聽音樂作品《閑聊波爾卡》根據樂曲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特點,設計聲勢律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