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開卷)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A 2.B 3.D 4.A 5.C 6.B 7.A 8.B 9.C 10.B二、情境分析(共24分)11.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⑤我們要積極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⑥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每點2分,答出5點即得10分,共10分。)12.(1)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體現中國形象,各種儀式,體現民族尊嚴和國家形式。(每點2分,共6分)(2)①誠信②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項民法原則。③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④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⑤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答出第①點得2分;其余每點2分,②-⑤答出3點即得6分;本題共8分。)三、價值判斷(每小題6分,共24分)13. 判斷:正確。(2分)理由:①小明的行為是親社會行為。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2分)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分)14.判斷:錯誤。(2分)理由:①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學習。(1分)②大量冗余信息干擾人們的選擇,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信息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網絡、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3分)15. 判斷:正確。(2分)理由:①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1分)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3分)16.判斷:正確。(2分)理由:①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分)②作為未成年人,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2分)四、生活實踐(共22分)【我感悟】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②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④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⑤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⑥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每點2分,答出5點即得10分,共10分)【我分析】①今天,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②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必須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③面對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④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⑤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了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⑥每個公民都應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不斷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每點2分,答出5點即得10分,共10分)【我行動】《國家安全法》手抄報展評活動,具體方案:略(此題具有開放性,只要回答有切實可行即可得分,共2分,活動名稱和活動方案各1分)2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C.在網上發帖駁斥小美,并且否認自己有困難D.獨自面對生活困難,拒絕接受別人的幫助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開卷)7.學校法律社團舉行模擬法庭活動,小法官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馮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時問:60分鐘分值:100分)注意事項:①該判決依據的法律是刑法②馮某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1.本試題為開卷考試試題。答卷時允許翻看課本和有關資料,但必須獨立做答,不得交頭③有期徒刑屬于主刑,罰金屬于行政處罰④刑事違法性是一般違法行為的基本特征之一接耳、相互討論,不得相互傳閱、交換資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本試題分第1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3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70分8.近年來,東營市積極推動“新志愿融治理”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志愿服務助力國家3.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按要求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上的相應位置。戰略、服務百姓民生、融入基層治理,“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爭當志愿者”共識更加凝聚,4.第I卷每題選出答案后,都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涂黑“志愿者之城”底色更加閃亮。截至目前,東營市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56萬余人,志愿服務隊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伍2899支,公示志愿服務活動64萬余次。這告訴我們5.第Ⅱ卷每題答案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寫到答題卡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不得超①只要承擔責任,就能得到認可與回報出預留范圍,切記不要直接在試卷上答題。②要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③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第I卷(選擇題共30分)④勇于承擔責任是一種價值追求,也是一種精神境界A.①②B.②④C.③④一、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選項中,只有1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0分)D.①③1.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9.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舉動:垃圾袋外特別貼上“玻璃碴請小心”的紙條》,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以提醒保潔人員;在遺失了井蓋的路邊豎起警示標識以提醒路人;為腳步匆忙、滿頭大汗的快A.學前教育法B.民法典C.義務教育法D.職業教有法遞小哥遞上一杯水…從這些暖心舉動中,可以感悟到2.2024年12月4日,“一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正式①關愛他人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②關愛是維持人際關系的唯一橋梁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③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④我們應推己及人,學會關心體貼和幫助他人A.端午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B.春節C.中秋節D.②③④D.重陽節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2024年新年賀詞,指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堅實”“走得10.202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日照市考察時強調,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很有力量”“走得很見神采”“走得很顯底氣”,激勵億萬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以團結凝出來的。我們要靠實干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這強調的是聚力量,以奮斗鑄就偉業。這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①啟示青少年應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③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但貢獻相同④要踐行勞動精神,腳踏實地,敬業奉獻②告訴我們主要通過網絡進行學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③說明電視網絡是實現國家治理的重要方式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0分)④啟示青少要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二、情境分析題(共24分)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11.【網絡改變生活】2024年是我國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30多年來,我們的生活因互4.患者在新疆,醫生在浙江。2023年的一天,國內首例5G超遠機器人肝膽手術完成。跨聯網而更加絢麗多彩,但是也帶來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利用網絡。下面是幾個反映網越5000千米,偏遠地區醫療實現“觸屏可及”。這表明絡使用中的幾組鏡頭:①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②網絡發展的成果為人民群眾共享鏡頭一:小康的奶奶和爸爸在利用網絡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奶奶認為:孩子們回家后不是③網絡技術為醫療發展搭建新平臺④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們從大人身邊奪走了。爸爸認為: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5,乘車時要自覺排隊,依次上車;參觀游覽時,要愛護公物、文物古跡和花草樹木;觀看鏡頭二:某中學的貼吧內,一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發布了小林同學的大量照片,其電影時,不能高聲喧嘩。這說明中有的照片明顯丑化小林。照片發布后,引發了一些嘲諷小林的跟帖。①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②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鏡頭三:“⑦國務院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領導留言板”等欄目開設以來,累計征③社會秩序就是公共場所秩序④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集到數億人次建言?!熬W絡問政”“網絡征集意見”已成為政治生活的常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請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10分)6.大江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小美想讓更多人幫助他,未經本人同意就把情況發布到某網絡平臺,并附上了大江的真實姓名和微信號。對此,大江的正確做法應該是12.【品美德之韻,繪文明華章】在歷史的長河中,美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人性A.理解小美的善意,不必看重個人信息保護的光輝,照亮了人類文明前行的道路。東營市某中學八年級(1)班舉辦了“品生活,學美德”B.說服小美改正錯誤,讓她懂得尊重他人隱私系列活動,展示了下列生活卡片。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4頁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廣饒縣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docx 8道法.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