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人體的骨骼肌課題 人體的骨骼肌 授課人學情分析 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骨的結構、骨的成分、關節的結構及功能、骨骼肌的功能結構等基礎知識。這些知識為理解軀體運動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鋪墊。學生可能難以將骨、關節、骨骼肌三者的作用與杠桿原理相結合,理解軀體運動是如何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的。學生可能不清楚運動過程中所需的能量是如何來源于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的。學生可能難以全面理解神經系統在軀體運動中的調節和控制作用。 素養目標 生命觀念:①描述人體軀體運動的形成過程。 ②說出骨、關節、骨骼肌在運動中的作用。 ③通過分析運動的形成依賴各器官系統的相互配合,認同生物體是統一整體。科學思維:通過比較屈臂運動和杠桿運動,使學生能辯證地看待屈臂動作的優缺點,養成辯證思維的習慣。探究實踐:通過利用模型的模擬活動,初步感受骨骼肌之間的協作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態度責任:認可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教學重點 人體軀體運動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 骨、關節、骨骼肌在運動中的作用。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程 導入 【播放視頻】人的坐、立、行。 【提問】人體的任何動作,都與運動系統相關,它是怎樣完成這些任務的? 觀看視頻。新課 展開 活動一 軀體運動的形成 1.運動的形成 【閱讀】請同學閱讀課本P130內容。 【提問】①軀體運動的完成離不開骨、關節和骨骼肌,那么,軀體運動是怎么完成的呢 ②引起骨骼肌收縮的刺激來自哪里 2.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 【講述】骨骼肌收縮時,牽引骨繞著關節活動,從而產生軀體運動。引起骨骼肌收縮的刺激來自神經傳來的興奮。運動需要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共同參與和協作,才能完成。 【展示圖片】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位置模式圖 【活動】根據圖示從自己上臂指出兩塊骨骼肌的位置。 【講述】上臂的肌肉主要有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肱二頭肌在上臂的前方,起點有兩個頭,被稱為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在上臂的后方,它的起點有三個頭,被稱為肱三頭肌。 【活動】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 ①目的要求 a.制作模型,體驗骨、關節、骨骼肌三者之間的關系; b.認識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在伸肘和屈肘中的作用。 ②材料用具 薄的硬紙板、膠帶、固定螺釘、剪刀、橡皮筋,等等。 ③方法步驟 a.用所提供的材料,參照圖11-7 制作一個上臂工作(伸肘和屈肘)的模型。用硬紙板剪成骨的形狀,用橡皮筋代替骨骼肌,膠帶代替肌腱,螺釘為關節。 b.在上臂與肩部結合部(膠帶)的正下方,捏住代替肱二頭肌的橡皮筋, 輕輕拉動,觀察前臂的位置變化。徐徐放開橡皮筋,但不要使前臂位置完全復原。 c.捏住代替肱三頭肌的橡皮筋,輕輕拉動。你看到什么現象 【提問】①你們制作的模型能否很好地演示伸肘和屈肘運動 如果不能,提出改進的建議。 ②在伸肘和屈肘的運動中,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體驗】伸肘和屈肘動作的完成:引導學生一只手的手臂伸直,另一只手放在上臂的肱二頭肌處,做一下伸肘和屈肘動作,感覺肱二頭肌的變化。然后將手放在肱三頭肌處,重復上面的動作。 【提問】①屈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分別處于什么狀態 ②伸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分別處于什么狀態 【講述】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肘關節彎曲,前臂上提,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肘關節伸直,前臂下垂,肱二頭肌舒張。由屈肘和伸肘動作的完成,可知一個動作的完成通常是由多塊骨骼肌協調完成的。 3.人體運動的杠桿原理 【展示圖片】杠桿的工作原理比較示意圖 【講述】利用杠桿工作時,在動力的作用下,杠桿圍繞支點進行轉動,從而將負荷的物體移動位置。 【展示圖片】杠桿和屈臂工作原理比較示意圖 【閱讀】請同學閱讀課本P131-132相關內容。 【提問】①屈臂過程也相當于杠桿的運動,二者之間具有什么樣的對應關系 ②屈肘運動的杠桿作用有什么樣的特點 【講述】①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 ②屈肘運動時,肱二頭肌收縮產生拉力作用在橈骨上,杠桿的支點就是肘關節,由于拉力的作用線距離支點較近,而重力的作用線距離支點較遠,所以這樣的杠桿并不省力。但也有優越性:肱二頭肌一個很小范圍的收縮就可以使前臂產生一個很大范圍的運動。 4.運動需要其他系統參與 【閱讀】請同學閱讀課本P132相關內容。 【提問】只有運動系統,就能完成運動嗎 【講述】運動需要神經系統的協調和控制,運動消耗的能量來自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其中,能量的供給離不開消化、呼吸、循環等系統,其中消化系統負責獲得有機物,呼吸系統負責提供氧氣,循環系統負責運輸,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 活動二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影響 【交流】①你參加過的運動中,哪種形式的運動適合你 理由是什么 ②說說運動對自己身體有哪些影響,如肌肉力量、運動速度、身體 靈活性等方面是否有變化。 ③運動除了對身體影響外,還給你帶來了什么 ④聽了其他同學的介紹,你會參加或者嘗試一些其他類型的運動嗎 為什么 【閱讀】請同學閱讀課本P133相關內容。 【講述】體育鍛煉對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骨骼有重要影響。在這個時期,骨的生長十分旺盛,體育鍛煉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運動器官的血液供應量增加,為骨細胞生長提供更多營養物質,可以使骨密質增厚,骨內結構排列整齊,骨得粗壯有力、抗壓、抗折等性能增強;同時可以促進骨骺端軟骨層細胞分裂和骨化,使骨長長。此外,體育鍛煉也使關節囊和關節處的韌帶更加堅切并有彈性,增加了關節的靈活性和牢固性。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骨骼肌發育也有重要影響,運動器官的血液供應量增加,使肌細胞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肌纖維增粗,收縮更加有力,提高了速度、力量、耐力以及柔韌性等身體系質。同時,鍛煉中會消耗大量能量,促進體內多余脂肪燃燒以降低肥胖的可能性,堅持體育鍛煉可使青少年體形健美。 體育鍛煉不僅影響著人體的運動系統,還對青少年的多個系統有重要影響。體育鍛煉可以促進青少年的心肺功能發育和神經系統功能完善。對處于緊張學習狀態的青少年,體育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這種休息使人精神飽滿,思維敏捷,使人因疲勞而降低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力提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呼吸系統抵御疾病的能力。青少年處于身體生長發育時期,自覺形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助于身體健康和發育。但是體育鍛煉也要注意科學運動,避免運動過度,預防外傷。 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課本教材,小組討論。 通過觀察,在自己上臂指出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 明確活動的目的要求,檢查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根據老師的指導,利用模型模擬伸肘和屈肘動作,觀察骨的運動情況。 小組討論、交流,回答問題。 聽講、識記,理解屈臂。 帶著問題自主閱讀課本,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討論、交流。 閱讀。課堂小結 軀體運動由骨、關節和骨骼肌共同完成;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體育鍛煉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影響。板書設計第3節 運動的形成一、軀體運動的形成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骨骼肌收縮——動力;骨——杠桿;關節——支點)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調作用3.神經系統和其他系統的協調、配合二、體育鍛煉促進青少年骨骼和骨骼肌的發育教學反思本節課采用閱讀、觀察圖片、活動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了一些比較抽象而難以解決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