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木瓜恰恰恰》教案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通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于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使歌曲顯得非常活潑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體,大調式。歌詞非常生活化。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能夠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歡快、愉悅的心情和叫賣的熱鬧氛圍。2、可以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節和切分音,感受歌曲中恰恰恰的韻律和節奏。3、能夠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能夠創造性地創編歌詞。4、通過歌曲了解印度尼西亞的地理位置和盛產水果的原因,通過叫賣聲體會濃厚的市場氛圍,引導學生課下留心觀察生活中的聲音,體會音樂來源于生活。教學重點:通過學習能夠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教學難點:可以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節和切分音,并且為歌曲創編歌詞。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同學們日常隨爸爸媽媽去菜市場或商場,會不會經常會聽到風格各異的叫賣聲,比如:“鏘刀磨剪子唉!”“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等等。在生活中,你還有沒有聽到過有趣的叫賣聲?你可以模仿一下嗎?生:模仿叫賣聲師:大家知道嗎?在集市上賣東西時除了說、吆喝外,還可以用唱的方式進行。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組節奏來體驗一下吧。講授新課【節奏X XX 和節奏 X X X】師:這兩種叫賣的節奏,你更喜歡哪種呢?為什么?生:大切分更活潑等。師:看來叫賣聲也是很有講究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有趣的叫賣聲,你來從叫賣聲的歌聲里聽一聽賣的是什么?【聆聽歌曲】生:賣的是水果、水果市場等。師:我們剛才欣賞的歌曲就是一種歌曲的新體裁——叫賣歌。它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叫賣歌曲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也是人們進行商業活動的一種方式。有的沿街叫賣,有的擺攤坐賣,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聽到。這樣的叫賣歌。叫賣歌的特點:歡快、活潑、幽默、詼諧。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唱一首異國他鄉的“叫賣歌”――它就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木瓜恰恰恰》。首先,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印度尼西亞去領略那里的異域風情。【播放圖片+介紹印度尼西亞】師: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國家,由17508個島嶼組成,地跨赤道,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別稱“千島之國”,為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5—27攝氏度。所以這里也盛產各種各樣的水果。當然,在水果市場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師:在叫賣時要先把顧客吸引到自己的攤位哦,聽一聽第一位商家,是如何叫賣推銷自己的產品的呢?【聆聽歌曲+找出歌曲特點】師:觀察第一樂段共有幾句?這幾句的節奏型有什么特點?生:每句后面都加了恰恰恰。師:共四個樂句,每一句的節奏型都一樣,這樣更加朗朗上口,容易吸引顧客。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旋律圖譜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吧。我們在歌曲恰恰恰是按照歌曲節奏加入拍手動作。【教唱歌曲】師:市場里別的商家也在忙著招攬顧客,第二位商家,是如何叫賣推銷自己的產品的呢?與第一位商家相比節奏有什么變化呢?師:原來商家用了“饑餓營銷”法,再不買就要賣完了,我們一起來學唱這句吧。師:還有細心的同學發現這位商家在介紹水果時和上一位商家所用的方法有點不太一樣,他用了一種新的節奏,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節奏。【講解大切分+學生擊拍練習】師:掌握了第二位商家的叫賣秘訣,市場里別的商家也在招呼顧客,叫賣聲此起彼伏。【學唱第二聲部】師:第一位商家看到大家的叫賣,馬上轉變方式招攬生意,我們聽一聽他又怎樣叫賣的呢?【聆聽歌曲】師:原來他主要介紹了一樣水果——木瓜,你聽了他的介紹,你覺得他的商品怎么樣?是不是——“物美價廉”。師:接下來讓我們來完整演唱歌曲。(1)集體跟琴唱。(要求用熱情、歡快的聲音去演唱)(2)男生唱歌詞,女生唱襯詞。(3)女生唱歌詞,男生唱襯詞。(4)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三、歌詞創編師:我們在歌曲木瓜恰恰恰中掌握了叫賣的好多技巧,接下來就要來考考大家,老師這里有一批鮮花需要售賣,你可以根據所學曲調,創編歌曲嗎?【引導學生創編+嘗試演唱鮮花恰恰恰】師:你知道我們家鄉有什么特產嗎?如果讓你來賣家鄉的特產,你會賣什么呢?四、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歌曲,音樂的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夠關注到更多的音樂,享受音樂給我們帶來的美好和快樂!讓我們一起演唱這首歡樂的歌曲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