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兒與少年》教案教材分析:“花兒”是發源于青海的一種民歌,廣泛流傳于我國西北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四?。▍^),其曲調高亢悠揚,歌詞淳樸清新,歌曲表達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稱。管弦樂曲 《花兒與少年》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富有律動感,具有“花兒”的風格。這首樂曲的素材取自青海民歌《花兒與少年》,20世紀50 年代有人曾將歌曲改編為同名歌舞曲。歌曲還被改編為多種器樂版本。教學目標:完整欣賞《花兒與少年》,可以聽辨樂曲結構,體會和感受民歌音樂的特點。能夠聽辨兩個不同的音樂主題,并且能聽辨第二主題的主奏樂器,體驗“花兒”的山歌特點。3、學生在欣賞、伴奏等音樂活動中,接觸具有民間特色的代表性音樂作品,擴大音樂文化視野。4、通過認識二分音符、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了解音樂要素和樂曲之間的關系??梢詫σ魳酚凶约旱恼J識和理解。教學重點:能夠聽辨兩個不同的音樂主題,并且能聽辨第二主題的主奏樂器教學難點:通過欣賞樂曲,了解音樂要素和樂曲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欣賞師: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不光有他們各自的風俗特色與秀美風光,也有著地方代表的民間歌曲,我們稱之為“民歌”?!痘▋号c少年》就是來自青海的一首歌曲。首先讓我們來體會西北美景吧。【播放風景視頻】師:快樂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間被那純樸的人們傳唱,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純樸:用自己喜愛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這么來的,在青海民歌中,由于青海地域廣闊,所以流傳著許多風格的民歌,“花兒”是一種歌曲體裁,具有西北特色的民族音樂。【幻燈出示介紹“花兒”】二、講授新課師:其實這首《花兒與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大家來想一想“花兒”代表什么呢?那么“少年”又代表什么呢?生:美麗的姑娘或者少年等。師:在我們今天聆聽的樂曲中,花兒代表輕歌曼舞的姑娘,少年代表朝氣蓬勃的少年。師:接下來我們首先來聆聽《花兒與少年》這兩段主題音樂,哪一段能聯想到花兒?哪一段能聯想到少年?為什么呢?【聆聽音樂+描述原因】(設計意圖: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學生自己聆聽先根據自己的音樂感覺來判斷,沒有固定答案)生:可能回答女生活潑。男生沉穩等。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那么為什么兩個主題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呢?讓我們來進一步欣賞兩個主題的音樂。來了解音樂的奧秘看一看在了解音樂后,你的答案會不會有改變。師:首先我們來聆聽第一主題。這一次聆聽我們從節奏、節拍、速度、情緒這四個方面來聆聽。【聆聽第一主題加講解】師:其實情緒的變化和樂曲的速度和節拍是有關系的,讓我們跟著樂曲感受一下情緒不同的兩段它們的拍子和速度的變化。【學生跟著樂曲感受速度與節拍的變化 】師:首先我們來聆聽第二主題。對比第一樂段,還是從節奏、節拍、速度、情緒這四個方面來聆聽。我們跟著用‘la’哼唱。【聆聽第二主題加講解】師:通過對比聆聽,你的答案有變化嗎?為什么?生:回答師:有些同學通過了解后,答案有所改變,那么我們從兩個主題的節奏、節拍、速度和情緒去欣賞了樂曲。在音樂中,每個人對于相同的音樂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我們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感受音樂。師: 接下來聆聽樂曲第一主題,聽一聽主奏樂器是什么呢?【聆聽+講解雙簧管】師:在第一次的演奏中,第一主題使用雙簧管進行了演奏,第一主題在樂曲中一共出現四次,用了不同的樂器演奏相同的主題,這樣交替變換樂器演奏,使音樂聽起來更豐富。師:接下來我們完整聆聽樂曲,你來聽一聽第一主題的4次演奏在力度上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聆聽+連接對應演奏力度】師:讓我們繼續聆聽樂曲,聆聽樂曲,第二主題在樂曲中一共出現幾次。音樂主題出現時,分別由什么樂器主奏?如果你聽出來,可以模仿一下演奏樂器的演奏姿勢哦。【聆聽樂曲】生:兩次+說出樂器。師:看來有一些同學比較了解演奏樂器的音色,有的同學不太了解,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演奏樂器吧。【介紹長笛+大提琴】師:來接樂曲的演奏后,接下來我們跟隨樂曲來聆聽樂曲結構。【聆聽樂曲結構+教師引導】三、總結師:作品描繪了西北高原朝氣勃勃的青年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一答,互相對唱,男女對歌的生動情景?!痘▋号c少年》流傳至今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請大家課后欣賞歌曲《花兒與少年》。我們身邊有許多經典動聽的民歌,它們就像是明珠一樣鑲嵌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如果我們能留心采集,它將成為我們的財富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