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絳州》教案教材分析:《走絳州》是一首山西民間小調。絳州在晉東南,今稱“新絳”,這里古代曾是經濟文化發展繁榮地區。《走絳州》 又名《一根扁擔》,反映了人們為求生存和發展而遠走他鄉的一種生活方式。這類民歌除了較強的節奏性外,還洋溢著一種樂觀、自豪的情緒。歌曲一開始,就把扁擔放在核心位置,大加渲染。首句唱詞中的“軟溜溜”,接著又在下向被重新使用。如此簡括的兩筆,一個挑擔前行、扁擔在肩上晃悠閃動的挑夫形象便躍然紙上。教學目標:1. 能用自信、愉快的心情演唱 《走絳州》,從歌曲中體會山西民歌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地方特點。2.能踴躍、勇敢地參加音樂表演活動,從中領會音樂帶來的歡樂,體會歌曲中樂觀積極的心態,加深對歌曲的理解。3.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了解民歌來源于生活,生活是音樂創作的基礎和源泉。4.感受樂曲歡樂詼諧、輕快的音樂特點,可以跟隨音樂模仿挑扁擔的動作。教學重點:能用自信、愉快地心情演唱 《走絳州》教學難點:能用挑扁擔動作踴躍參加音樂表演活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之前我們學習過陜西、青海等地方的民歌,每個地方的民歌都獨具特色,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叫做《走絳州》,這首歌曲是一首山西民歌。提起山西,你了解山西這個城市嗎?你印象中的山西是怎樣的呢?大家來說一說。生:描述對山西的印象。師:看來大家眼中的山西印象各種各樣,有煤礦、有陳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介紹山西的視頻吧。看一看山西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觀看視頻】師:“時間好像偏愛山西這片土地,于是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它走過的痕跡。為十四省帶去了良夜和暖冬的烏金,是時間給予土地的饋贈。巍峨陡峭的太行山脈見證了千百年來民族的融合與統一。”原來山西也是一座很美麗、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接下來讓我們通過歌曲來了解山西吧。首先我們來聆聽歌曲,歌曲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哪句歌詞讓你印象最深刻呢?二、講授新課生:聆聽歌曲,說出印象最深的一句并說出原因。師:看來這首歌曲雖然短小,但是有許多讓大家記憶深刻的句子,接下來我們分開來看一看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樂句吧。首先來看第一句,有的同學感覺也很有趣,那么你覺得歌曲中“軟溜軟溜”是形容什么?生:回答師:想一想扁擔為什么會“軟溜軟溜”呢?生:想象并回答師:原來是扁擔中放了重物壓彎了扁擔,作者就形容扁擔是軟溜軟溜,實際上扁擔會軟溜嗎?說明唱歌的人怎樣的性格呢?生:樂觀看待事物。師:在第一句中還有這樣一個節奏,你認識這個節奏嗎?使用這個節奏有怎樣的效果呢?【講解附點節奏+畫拍練習+學唱樂句】師:歌曲中巧妙使用附點節奏,形象表現了扁擔上下起伏的形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有的同學覺得這句也比較特別,請大家為樂句選擇合適的力度符號吧!【聆聽樂句+學唱樂句+選擇力度記號】師:歌曲中扁擔聲由遠及近,由弱到強演唱。接下來我們再次聆聽歌曲,你覺得歌曲中“茲各茲各”是形容什么?【聆聽歌曲】師:茲各茲各察啦啦啦崩——是在模仿扁擔晃動時發出的聲音。學學挑擔子師:你會挑扁擔嗎?能學學嗎?(請1—2名學生學學挑擔子的模樣。盡量模仿各種不同的姿勢,如:左肩挑右肩挑、換肩等等。)師:在教室里拿什么東西可以替代扁擔來模仿挑擔的動作?(生拿出自己帶的長手巾模仿。)【講解襯詞】師: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下一句,跟隨旋律線體會歌曲起伏的旋律。請大家伸出手指跟隨歌曲來體會旋律的起伏。【學唱樂句】師:歌曲的結束句“哎嗨哎嗨呦呀”仿佛在感嘆,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絳州。師:通過認識歌曲,你覺得到絳州的路好走嗎?讓我們跟隨旋律線一起來感受一下吧。請大家伸出手指,跟隨旋律線來體會一下歌曲旋律吧。【跟隨旋律線體會歌曲旋律】師:觀察歌曲旋律線像什么呢?生:像山的形狀、崎嶇的山路等。師:看來大家都發現了,去絳州的路就像歌曲旋律線一樣起伏不平坦,歌中唱到“擔上扁擔走絳州”,“絳州”在哪里?為什么要“走絳州”而不是“坐車到絳州”?生:……師:“絳州”是古稱,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絳縣,明、清時期,這里是商業發達的繁華之地。我們現在要買東西都是拿錢到超市去買。可那時候高原上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人們要買東西、賣東西都只能挑著擔子走到絳州去。于是就有了“擔上扁擔走絳州”的說法。師:接下來請大家挑起扁擔一起“走絳州”吧。(1)學生隨音樂《走絳州》挑擔律動。(2)引導學生感受扁擔一顫一顫的輕快的形象。(3)指導學生演唱時情感。三、總結民歌來源于生活,生活是音樂創作的基礎和源泉,山西各地的民歌品種繁多,歌曲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走絳州》了解到勤勞、樂觀的山西人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請大家深入了解山西民歌,我們一起來欣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