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匈牙利舞曲》教案教材分析:《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創作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五首。是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為流行的一首,其粗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顯的匈牙利“查爾達什舞曲”特征。樂曲結構嚴謹,采用復三部曲式,其結構為三部曲式:A B A′,教材選用管弦樂曲版本,更突出磅礴的氣勢。這首樂曲情緒熱烈、奔放,速度時快時慢,力度時強時弱,具有鮮明的匈牙利舞曲風格,深受世人喜愛。被改編成多種樂器演奏形式成為一首不朽的世界名曲。教學目標:1、通過帶領學生聽賞《匈牙利舞曲》,使他們感受樂曲熱烈奔放的情緒,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2、通過律動,旋律圖譜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記憶樂曲主題,通過分段聆聽,輔以聲勢和肢體動作,讓學生熟悉樂曲主題。3、讓學生了解匈牙利舞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點,引導他們初步分辨三部曲式的音樂結構。4、體會音樂速度、力度、節奏、節音區等要素對音樂風格的影響作用。教學重點:學生可以記憶樂曲的主題。感受匈牙利舞曲速度、力度特點,感受熱烈奔放的情緒。教學難點:學生對樂曲結構的聆聽與分辨。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師:今天我們來欣賞《匈牙利舞曲》(第五號)這首樂曲,首先看到這個標題,你會有怎樣的疑問呢?關于這首樂曲,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匈牙利在哪里?為什么是第五號是不是還有別的樂曲?舞曲是不是用來跳舞的等。師:看來大家都對這首樂曲很好奇,接下來老師來為大家逐一解惑答疑吧。師:有的同學問為什么是第五號是不是還有別的樂曲?那么《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創作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五首。是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為流行的一首。師:那么勃拉姆斯這個作曲家大家了解嗎?生:回答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作曲家~【播放PPT介紹勃拉姆斯+3B作曲家】師:看來勃拉姆斯可以和我們以前所熟悉的作曲家巴赫、貝多芬并稱為德國的“3b”作曲家,說明他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作曲家。還有同學問到匈牙利在哪里?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接下來由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飛往“匈牙利”。【出示幻燈片,播放匈牙利視頻】師:看來匈牙利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樂曲《匈牙利舞曲》,大家來聽一聽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你覺得適合舞蹈嗎?【聆聽樂曲】生:回答感受師:看來大家都感受到了樂曲熱烈、奔放的風格,速度時快時慢。有的同學已經跟隨音樂動起來了。那么接下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首熱烈、奔放的樂曲。A主題師:先來聆聽樂曲第一主題【聽第一部分主題A】師:觀察樂譜,哪種節奏頻繁出現呢?你覺得這種節奏像舞蹈中的哪個動作呢?①教師范奏主題生看譜②教師范奏(放慢速度)生拍手打節拍引導師:在這里的大附點節奏,就像舞蹈中有旋轉的感覺。因為我們的教室場地有限,你覺得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代替舞蹈中的旋轉動作呢?生:用手指畫圈等。師:那么音樂中除了附點還有一些長音,大家可以畫直線來表示,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旋律一起畫一畫感受旋轉的旋律吧。【跟隨旋律圖譜做動作】師:剛剛我們做的動作就是A樂段的第一主題,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這段音樂在主題旋律中出現了幾次?【聆聽音樂數次數】生:4次師:了解第一主題,接下來聆聽第二主題共有幾個樂句?和第一主題相比音樂有怎樣的特點?【聆聽A樂段第二主題】生:共有四個樂句音樂明顯時快時慢。師:我們先來看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跟隨旋律線畫一畫,你能發現什么?仔細觀察旋律線哦。生:旋律一句高一句低。師:兩個樂句之間節奏相同,旋律一句高一句低。我們觀察樂譜,樂譜出現了哪些音樂記號呢?你認識他們嗎?【講解重音記號+頓音記號】師:你覺得加入這些音樂記號有什么作用呢?生:使音樂更熱烈等師:看來正是由于這些音樂記號的加入使樂曲更加豐富。這個主題側旋律一句高一句低,你來設計適合表現“一高一低”音樂的舞蹈動作吧?生:設計動作。師:看來同學們有很多的舞蹈動作,那么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表現的就是拍手和捻指。在第一句時我們把手舉高一些拍手,相應地在旋律較低時,我們把手放低一些拍手。【跟隨音樂加入舞蹈動作】師:我們來看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對比有什么特點?生:第三樂句:弱而慢第四樂句:快而強師:請你為這兩個樂句設計適合的動作吧。(設計意圖:慢走快走、大圈小圈都可以,教師根據情景設計。)師:學習了完整的A部分第二主題的4個樂句,接下來數一數第二主題出現了幾次?師:A部分第二主題一共出現2 次,音樂時快時慢,時強時弱這正是匈牙利舞曲的特點。B主題師: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樂曲B主題,跟隨旋律圖譜,我們來感受音樂吧。【播放圖譜+引導學生做動作】師:這個就是音樂的B主題部分,情緒激昂的主題,表現了匈牙利人民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的忽慢忽快也體現了匈牙利音樂即興性的特點。師:讓我們再次跟隨圖譜,感受音樂變化,一起加入歡快的舞蹈吧。【播放圖譜+引導學生做動作】(設計意圖:在樂曲分段賞析過程中,通過配聲勢,肢體參與等多種形式,有效地進行了對音樂要素、主題旋律的分析,有效引導學生熟悉音樂)師:完整聆聽樂曲,跟隨樂曲做相應動作,你來聽聽樂曲結構是怎樣的?你發現了什么?生:最后一部分和第一部分重復等。師:這種結構在我們的樂曲中經常見到大家還知道叫什么嗎?生:回答師:叫做三部曲式。《匈牙利舞曲》有三部分,但第一部分中卻包含二個主題音樂,需要大家認真感受聆聽音樂,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另一個非常幽默的視頻來感受音樂吧。【觀看卓別林視頻】總結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說:“我想知道,如果不曾發明語言、文字,那么音樂是否可能成為心靈溝通的唯一方式?”。同一首樂曲,由于心情的不同,在同一個人聽來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感覺。音樂的力量就在于通過音樂,人的情感會隨著音樂而變化,而氣氛也會隨之變化;這是語言無法達到的效果,恰是音樂的妙處與魅力。今天我們跟隨熱情的匈牙利人民感受了匈牙利的音樂,通過不同形式的聆聽也感受到音樂的不同表達形式,希望大家課后可以根據音樂《匈牙利舞曲》為音樂配上更多豐富、有趣的表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