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高二技術學考試卷第一部分:信息技術(50分)一、客觀題(共10題,每題3分)1. 下列關于信息系統對社會影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信息系統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B. 信息系統可以加快信息與知識的傳播C. 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分析有利于科學決策 D. 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隱患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2. 下列關于軟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計算機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B. Windows就是廣泛使用的應用軟件之一C. 應用軟件是系統軟件的基礎D. 系統軟件是為了解決某一應用領域的某個實際問題而開發的軟件3. 電子標簽是物聯網的通行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校園一卡通一般屬于電子標簽接收端B. 電子標簽發展趨勢是:成本更低、工作距離更遠、體積更小、標簽存儲容量更大C. 電子標簽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由讀寫器供給,這一類電子標簽稱為有源標簽D. 汽車ETC通過自帶的太陽能獲得能量,屬于無源電子標簽4. 下列關于TCP/IP協議說法,不正確的是( )A. TCP/IP協議是網絡協議中最重要的協議B. TCP是傳輸控制協議,管理被傳送內容的完整性C. IP是網際協議,負責將信息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D. TCP/IP協議建立在HTTP協議的基礎上5. 小陳通過某銀行以密碼匯款方式給在外地的張大爺匯了一筆錢。小陳設置了一個取款密碼,匯款系統給出了一個匯票號碼。張大爺能憑本人身份證和以上兩條信息能在本地該銀行取到匯款。關于該匯款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張大爺不是該信息系統的用戶B. 涉及的信息系統是指這款取款匯款軟件C. 取款銀行憑匯票號碼查詢到這條匯款數據,是信息系統進行檢索的結果D. 該信息系統不需要網絡系統的支持6. 近日,小陳通過某銀行以密碼匯款方式給在外地的張大爺匯了一筆錢。匯錢時,小陳設置了一個取款密碼,匯款系統給出了一個匯票號碼。小陳將匯票號碼、取款密碼告知張大爺,張大爺就能憑本人身份證和以上兩條信息在本地該銀行取到匯款。張大爺需要憑本人身份證、匯票號碼和取款密碼才能從本地該銀行取到匯款。匯票號碼和取款密碼屬于該信息系統中的( )A. 用戶 B. 軟件 C. 數據 D. 硬件7. 運動手環可以實現統計夜間用戶深度睡眠的時間,其用到的傳感器是( )A. 距離傳感器 B. 聲音傳感器 C. 溫度傳感器 D. 加速度傳感器8. 下列關于計算機信息處理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計算機硬盤屬于主存B. cpu由運算器和存儲器組成C. 控制器、運算器和存儲器是信息處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件D. 打印機屬于計算機輸入設備9. 某省2022年全年氣象災害預警數據保存在文件"qxyj.xlsx"中,部分數據如圖所示,編寫Python程序,統計全年發布次數最多的5種氣象預警。import pandas as pddf = pd.read_excel("qxyj.xlsx") #讀文件中的數據df= df.drop(["預警發布單位","預警等級","預警發布時間"],axis=1) #刪除列print(df_s[0:5])方框中代碼由下列語句中的部分語句組成:①df_ g = df.groupby("預警名稱",as_index= False).sum() #分組求和②df_g = df_s.groupby("次數",as_index= False).sum()③df_s = df.sort_values("次數",ascending= True) #升序排序④df_s = df_g.sort_values("次數",ascending = False)要實現上述功能,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②10. 某Python程序如下:a=input("輸入數字字符串:")s=""flag=1for i in range(0,len(a)-1,2):d1=int(a[i])d2=int(a[i+1])t=d1+flag*d2if t < 0:t+=10elif t >= 10:t-=10s=str(t)+sflag=-flagif len(a)% 2 == 1:s+=a[len(a)-1]print(s)程序運行時,若輸入“39136”,則輸出的結果是( )A. 628 B. 682 C. 826 D. 286二、主觀題(共兩題)11. 小明測量了自己某小時中第1分鐘到第60分鐘的每一分鐘的心跳數,并用Python對這些心跳數據進行處理:(1)小明想計算自己這一小時中每分鐘平均心跳數,代碼如下:h=[61,64,68,60,71,94,105,120,115,90....]#某小時中第1分鐘到第60分鐘的心跳數據tas=0;i=0num=len(h)while i < num:tas=i+=1ave=tas/numprint("平均心跳:",ave)A.存放心跳數據的變量h的數據結構類型為____(填字母:A整數B字符串C列表D字典)B.程序運行后變量i的值等于多少?____C完成以上代碼填空____(2)小明想計算這小時中自己哪一分鐘心跳數最快(心跳數相同輸出最后一分鐘),代碼如下:pos=0for i in range(1,num):if h[i] >= h[pos]:pos=____print("最快心跳為第",pos+1,"分鐘")完成以上代碼填空(3)小明想計算這一小時中有多少分鐘的心跳數超過了這小時的平均心跳數ave,代碼如下:count=0for i in range(num):if ____:count+=1print("超過平均心跳數的分鐘數有",count,"分鐘")完成以上代碼填空12. 查找最薄弱學科。小沈同學在首考后想知道自己哪門學科最薄弱,即查找(學科分數-年級均分)/學科滿分最小的學科即為最薄弱學科。舉例:數學與物理都與各自均分差30分,則物理更薄弱,若數學與物理都比各自均分高10分,則數學更薄弱。用Python進行處理,代碼如下:classn=["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stu=[100,99,103,66,71,0,0,0,0,75]#學生每門課對應的成績,0分為沒有選的課程avg=[99,103,93,65,69,70,77,78,72,73]#每門課的年級均分full=[150,150,150,100,100,100,100,100,100,100]#每門課總分compare=[0]*10#初始化每門學科與年級均分的差值(1)計算每一門學科與年級均分的差值,代碼如下:for i in range(10):compare[i]=____ #計算每門課分數與年級均分的差值完成以上代碼填空(2)輸出小沈同學的7選3選課組合(不含語數英),代碼如下:ordering=""for i in range(( ),10,1):if stu[i] > 0:ordering+=classn[i]+""print("該生選課組合為:",____)完成以上代碼填空(3)查找(學科分數-年級均分)/學科滿分最小的學科,如果相同則取最后的學科。代碼如下:minn=compare[0]/full[0]for i in range(110,1):if ____:minn=compare[i]/full[i]pos=iprint("小沈最薄弱學科:",____)完成以上代碼填空高二技術學考試卷第一部分:信息技術(50分)一、客觀題(共10題,每題3分)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二、主觀題(共兩題)11.【答案】 ① C ②. 60 ③. tas+h[i] ④. i ⑤. h[i]>ave12.【答案】 ①. stu[i]-avg[i] ②. 3 ③. ordering ④. minn>=compare[i]/full[i] and stu[i] > 0 ⑤. classn[pos]【解析】【詳解】本題考查的是Python循環語句的應用。①處,計算每一門學科與年級均分的差值,就是用學生的成績減去該科目的年級均分,故此處應為:stu[i]-avg[i];②處,輸出小沈同學選取的課程,不含語文、數學和英語,因此遍歷從下標3開始,故此處應為:3;③處,找到學生成績大于0的科目,并將其加入選課組合ordering,最后輸出該生選課組合,存放在ordering,故此處應為:ordering;④處,初始化minn為第一個科目對應的計算值,遍歷全列表中其他課程,比較計算值,以找出最小的比值位置即為最薄弱學科。minn >= compare[i] / full[i]確保如果有多個計算值一樣小,則選最后一個科目,同時還要排除沒有選科的干擾,即成績要大于0(stu[i] > 0),故此處應為:minn>=compare[i]/full[i] and stu[i] > 0;⑤處,由pos=i可知最薄弱學科索引號記錄在pos中,故此處應為:classn[pos]。PAGE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