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學 科 數學 教材冊數 三年級課 題 分數的初步認識 認識幾分之一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90頁到91頁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意義,還是讀寫方法、計算方法,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學情分析:在此之前,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但并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平均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學生生活中已經有這樣的經驗。例如,媽媽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給弟弟和妹妹,每人分得半個月餅。但學生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2. 再想一想、畫一面、折一折等活動中,體會幾分之一表示的是一份與幾份(整體)的關系。 3.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教學難點:建立直觀模型與分數之間的聯系。學科德育元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鐘南山,張桂梅,蘇炳添。教學過程 (重點闡述德育滲透之處)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 保羅大叔分披薩。保羅大叔有家披薩店,無論是店里美味誘人的披薩,還是保羅大叔玩魔術般嫻熟的技術,都讓大家驚嘆不已。 2. 一對雙胞胎來到店里點披薩,保羅大叔把披薩分成2塊端給了他們,可是,不一會兒他們就大聲吵起來…… 3. 猜猜他們為什么吵了起來?那你們怎么看呢? 4. 誰能幫保羅大叔想想辦法比一比這兩塊披薩? 5. 這兩塊大小原來是一樣的。兄弟倆這才笑嘻嘻地大口吃起來。 6.把1個披薩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 二、引入新知。 1.把1個披薩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到多少? 一半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 2. 分披薩過程。提問:一半是披薩的二分之一,那另一半呢?這個它指的是什么? 把1個披薩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 。 3. 二分之一怎么寫?各部分名稱叫什么?表示什么含義? 4. 雙胞胎兄弟又帶著妹妹來到了披薩店,他們這次一共只要1個披薩,保羅大叔應該怎么分呢? 5. 把一個披薩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寫作 。 6. 分著分著,保羅大叔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以前我是把披薩一個一個賣,現在我完全可以把比薩平均分成2份、3份、4份來賣的! 8.這下問題又出現了,菜單名字叫什么呢? 9.用簡單的分數做菜單名字。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動手操作。 1.保羅大叔的生意越做越好,除了圓披薩, 他還創新設計了其他形狀的披薩來賣。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對,我可以把形狀各異的披薩平均分成幾份來賣啊! 2.創造幾分之一,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折一折,并涂上顏色,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 (重點強調用分數表示的前提必須是平均分) 再對比三個形狀的二分之一。提問:它們形狀不同,為什么都表示二分之一? 生活中的分數(德育滲透) 出示十四億分之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約為14億,我們每個人都是它的十四億分之一,其中的一份你又想到了誰? 抗疫沖在最前方的鐘南山爺爺,亞洲飛人蘇炳添,為鄉村女孩點亮人生夢想的張桂梅……..你、我、他,我們每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個體。 我們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把我們的祖國放到世界來看,他就成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從整體再回歸到部分,我們相互依存共生共長。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分子 ......... 1 ......... 取其中的一份 分數線......... ......... 平均分 分母..... 2 ......... 平均分成2份 讀作:二分之一 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