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揚州中學樹人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2025年1月(試卷總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1分,共25分)1.中國的騰飛證明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A.強國富民B.民主革命C.改革開放D.法治建設2揚州各校特色社團“百花爭妍”,笑容在孩子們臉上綻放。體現了()A.區域協調發展B.城鄉融合發展C.共商共建共享D.滿足美好生活需要3.2024年十大流行語發布。“智能向善”入選,體現了(“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有利于更好增進人類的福祉,既能夠推動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又能夠讓社會更加美好,實現可持續發展。①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創新讓生活更美好的目的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④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4.150臺機器人同時揮舞“手臂”,自動完成注塑注膠…這是三笑集團綠色智能工廠內的生產場景。企業注重創新,是因為兩者關系為(①企業是創新的生力軍②產學研深度融合③創新是市場制勝之道④企業是決策主體A.①②D.②③C.②④D.①③5在我國,塑造現代公民,需要增強民主意識,正確的邏輯順序可為(①形成民主態度②參與民主生活③積累民主知識④增強民主意識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6.《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一一人大代表履職故事》播出。以下鏡頭表明(在上海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朱國萍正忙碌地收集著群眾對法律草案的意見和建議。這個小小的立法聯系點,已經成為聯系人民群眾和國家立法機關的一座“連心橋”。①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是一句空話②公民參與,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⑨選舉民主是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④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A.①②D.②③C.②④D.①③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一規定告訴我們(A.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兩者可相互替代B.法治重要,因為法律對道德有促進作用C.道德重要,因為道德對法治起支撐作用D.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8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中國人報效祖國,奮斗拼搏,刻苦專研,不怕困難,包含的民族精神有(①愛國主義②誠信守法③愛好和平④自強不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王永志、王振義、李振聲、黃宗德四位英雄楷模被授予“共和國勛章”榮譽。他們踐行的核心價值觀是(★王永志:失志報國,飛天逐夢。他把一生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王振義:“人民的醫生”,醫者仁心。血液學專家,被譽為“癌癥誘導分化之父”。★李振聲:扎根麥田,造福人民。他致力于用科學技術提升小麥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黃宗德:戰斗英雄,以身許國。17歲參軍,他是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戰斗英雄。樹人教育集團九年級道法試卷共4頁第1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